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百年古建築起火,為文物保護工作敲響警鐘

2024-05-06文化

□朱丫丫 (同濟大學)

5月2日23時20分許,河南大學正在修繕中的明倫校區大禮堂發生火災。火災造成建築物部份屋頂坍塌損毀,無人員傷亡。相關責任人已被公安機關控制。根據消防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河南省消防安全委員會成立由省消防救援總隊牽頭,公安、應急、教育、文物等部門及開封市政府參加的聯合調查組開展提級調查,盡快查明原因,依法追責問責。相關工作正在開展中。(5月3日 央視新聞)

該大禮堂原為河南大學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舊址大禮堂,是河南大學的地標性建築。據資料顯示,2006年,河南大學明倫校區近代建築群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禮堂正是其中一部份。大禮堂於1934年12月28日落成,距今已近百年歷史,經歷了戰火依舊屹立不倒,然而因為修繕期間的意外被毀,令不少人心痛不已。

近年來,歷史建築、遺跡等被破壞或被毀的新聞時有發生,歷史文物是不可復制的,其中蘊含的歷史與文化價值是也不可估量的,這種歷史的見證者破壞一個就少一個,所以必須提高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盡量避免或減少損失。

首先,中國古建築多為木質結構,其本身就有易燃的特性,一旦起火,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阻擋火勢,就無法避免地會出現巨大損失。加上撲救難度大,就更容易受到無法挽回的破壞,所以,根據航拍圖片顯示,此次河南大學大禮堂起火導致房頂部份完全被燒毀,已經完全不復往日的古典莊嚴,只剩一片蕭瑟之景。

其次,建築類的文物不同於其他類別的文物,其他類別的文物可以放在博物館,放進「單間」,進行專門的防潮防腐防火保護,而建築類的文物顯然不能完全隔離,所以必須能夠適應天氣的變化、雨水的侵蝕,甚至人類活動的影響。正因如此,大禮堂才需要進行修繕,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這次修繕導致大禮堂最終走向大火。這並不是說不應該修繕,而是表明建築類文物保護的復雜性導致文物保護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輕視

此外,有人表示起火原因疑似為有施工隊人員在禮堂內部休息,「本來禮堂應該安有煙感設施的,但在裝修就沒有。」如果真是這樣,就說明施工單位就有難以推卸的責任。施工場地本就容易堆放易燃物品,是消防工作的重點區域,放在文物建築中就更應該提高警惕,各個環節都應當增強文物保護的意識與專業能力。

可以看出,無論是施工方還是校方對這座文物都是十分重視的,前期保護配備煙感設施,起火後迅速反應,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滅火與調查態度都十分誠懇,但這依舊無法改變文物已經被破壞的事實。目前最重要的是盡快查明起火原因,確定責任,準確追責,還要以此為戒,敲響文物保護的警鐘,不讓更多的文物遭到不必要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