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六首北風詩詞,寫盡生死悲歡: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2023-12-15文化

世事隨流水,年華逐北風。當北風呼嘯而過,你會想到什麽?

公元752年,年過百半的李白漫遊幽州,想到的是幽州思婦,正在思念戰死沙場的夫君: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彼時距離安史之亂爆發僅有三年,李林甫在這一年撒手人寰,失去掣肘的安祿山狼子野心逐漸暴露出來,在北方多次制造禍端,戰事不斷。

李白便在這首【北風行】裏以幽州思婦的角度,傳達「傷北風雨雪,行人不歸」的生死離恨和戰爭控訴。

北風意象的使用,其實李白是受【詩經·北風】的啟發與影響: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一方面它象征冬天的嚴寒,其命名與古代五行和中國季風氣候有關,而戰場的苦寒尤其嚴重。

另一方面,它象征時局動蕩,【詩經】是衛國危亂貴族逃亡,【北風行】是安祿山制造的戰禍不斷。

而在古典詩詞裏,北風中不只有戰亂離恨,還有多重意象表達,不比西風和東風的意蘊單薄。

北風中有民族氣節,經歷南宋滅亡的鄭思肖以菊明誌: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北風中有壯士俠義,邵錫在「易水北風寒,荊卿去不還」 中感念「千秋寶劍氣,猶在碧雲間。」

北風中還有邊塞風光,岑參在「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裏驚艷千樹萬樹梨花開。

今日就一起且聽且看:北風呼嘯書漫卷,歲暮天寒幾悲歡。

1.北風江寒,懷鄉思歸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胡馬倚北風,越鳥巢南枝。

早在【古詩十九首】,北風裏就縈繞著濃濃的遊子鄉愁和思婦離愁,就像鳥獸草木眷戀故土。

公元729年,不惑之年的孟浩然,也曾在北風呼嘯而過的寒冷江秋,深深思念著故鄉襄陽。

彼時他已夢斷長安,在科舉考試中名落孫山,又因「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惹怒龍顏,只能鎩羽而歸。

當孟浩然漫遊到吳越,已是秋天,看著草木搖落、鴻雁南飛,他在北風蕭瑟中愈發懷念故鄉。

在他眼裏,故鄉是那麽美好又親切,在襄水邊蜿蜿蜒蜒。可它又是那麽遙遠,遙隔楚雲端。

一個「我家」稱呼得是如此自然,一個「曲」字盡顯喜愛與自豪,而一個「隔」字,又道盡可望不可即的思念與悵惘。

整句讀下來,曲處是美,雲端是美,可就是把「我」與「家」在雲水茫茫中隔離開來。

越想越惆悵,越想越迷離,他只能把這思鄉淚灑在江湖,遙想親人也在孤帆看盡中盼望歸來。

尾聯則借子路問津的典故入詩,將仕途的無望與人生的迷茫,化在夕陽殘照、江水漫漫裏。

彼時子路誌在追隨孔子奔走,只想知道現實渡口在哪裏,而此時孟浩然想追問的是人生渡口:是進是退,是仕是隱。

故而孟浩然的北風情思裏,還夾雜著懷才不遇的迷茫,一如杜甫:北風黃葉下,南浦白頭吟。

2.北風吹雁,雪中送別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別董大二首(其一)】

高適筆下的北風,伴隨著大雪紛紛,呼嘯在與故友分別時。

三年前,高適與被後世視為盛唐頂流詩人的李白、杜甫相識相交,並在同遊梁宋後揮手告別。

此後輾轉各地的他在睢陽與好友久別重逢又匆匆告別,這首贈別詩也足以將其送入盛唐頂流。

因為在北風呼嘯、黃雲漫卷和暮雪雁飛裏送別,本是一件讓人黯然銷魂的傷心事,可高適卻以豪邁之語訴悲壯之情,沖破了以往悲傷恨別的窠臼。

尤其此時高適也人到中年,這三年來雖然四處尋找入仕機會,但依然一事無成、貧苦潦倒。

好友董庭蘭也在這年春天隨著恩主房琯的被貶,從昔日吏部尚書的風光門客淪落為漂泊孤客。

我未成名君未達,這樣的故友重逢,怎會沒有世事滄桑、歲月蹉跎之感,但高適巧妙化解。

他不想將離別的哀怨覆蓋在本就慘淡的人生裏,而是勸勉友人必會名揚四海,知己相逢。

這知己不是故友,這相逢不是重逢,而是縱使前路漫漫,知君到處有逢迎,自有誌同道合者。

這是高適對董庭蘭的祝福與勉勵,也是寫給自己的慷慨悲歌,盼望文章驚四海、知己遍天涯。

這種離別豪情,岑參也曾在「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裏送友歸京: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

3.北風裙帶,拜月閨情

開簾見新月,即便下階拜。

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

—唐•李端【拜新月】

北風吹過的地方,不是只有寒冷與哀愁,也不只屬於冬天,李端筆下的北風就很輕盈玲瓏。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拜月的習俗,如七夕節拜月乞巧,中秋節拜月團圓,寄托美好的願望。

這首詩裏女子也在拜月,雖不見其貌、不聞其聲,但卻在字裏行間感受到少女的嬌美純情。

從開簾見新月到即便下階拜,一「開」一「見」一「下」一「拜」,少女的急切即傳遞出來。

或是這一輪新月期盼已久,或是不過見月臨時起意,總之少女內心幽情必須要透過拜月實作。

並且此情只能說與清風明月知,輕言細語還怕被人聽到,足見少女的嬌羞可愛、純真虔誠。

如此夜深人靜之時,院落裏除了隱隱約約的喃喃細語,就只有微微北風吹過盈盈裙帶的畫面。

而這幅臨風拜月、風吹裙帶的畫面定格,是寫實也是象征,仿佛看到一種柔美的情愫在風月中搖曳,它不蒼涼也不淺薄,只是屬於少女閨情獨有的纖細與輕盈。

它不是陳衍筆下的「金縷花枝,北風裙帶,別離最是今年」 將幽幽離恨一語道破,思念焦灼。

它妙在沒有說破,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或許拜月所求正是:北風如解意,寄我常相思。

4.北風吹雨,豁然開朗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

—宋•張耒【初見嵩山】

張耒筆下的北風,給人一種柳暗花明、豁然開朗之感,也無凜冽之氣。

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張耒的宦海沈浮多與蘇東坡仕途上的進退緊密相連,幾經貶謫與磨難。

這些年車馬勞頓,日復一日奔波在浮世塵埃,一個「困」字足見身心俱疲,潦倒失意。

此時從臨淮主簿赴任洛陽壽安縣尉,也是一路風塵仆仆,這樣的輾轉各地不知已有多少春秋。

唯一讓他欣慰的是,這些年還有青山相對陪伴,在近山而誌高中讓他暫時忘卻人生慘淡。

此刻日暮天寒,一陣北風吹過,頓時雲雨消散,只見峭拔清瘦的嵩山青峰從雲後豁然出現。

一「去」一「來」,嵩山的清瘦神韻撲面而來,人生的失意困頓隨之消散,盡顯豁達。

雖然這首詩的落腳點在嵩山,可詩意卻要從北風吹雨去才能得來,沒有雲消雨散哪有數峰來。

就像張耒的人生,沒有這些風雨的洗禮,怎麽會領略到高山清瘦的豐姿神韻,練就內心豁達。

這北風吹過的青山是其高情遠致的人格顯現,一如梅花:北風號夜天雨霜,屋東梅花晨洗妝。

5.北風吹雪,歡度除夕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宋•陸遊【除夜雪】

陸遊筆下的北風吹雪花飄,雖在寒冬,卻給人以溫暖與歡喜,因為正值辭舊迎新的除夕之夜。

這一夜想必陸遊一直在守歲,在四更天時呼嘯而來的北風帶來了紛紛大雪,真是好雪知時節。

滿心歡喜的陸遊,一邊想著瑞雪兆豐年,一邊趕快把迎春桃符燈下揮筆寫完,要喜上加喜。

這份迫不及待看似急切,但流露的卻是歲月靜好的愜意,而不是為了生活風雪漂泊的辛苦。

大雪紛飛的除夕,忙把新桃換舊符,是為了辭舊迎新而忙,是為了祝福未來而忙,忙中自樂。

而旁邊還有半盞屠蘇酒未喝,窗外北風吹雪,窗下紅爐燈火,整個節奏緩慢溫馨,充滿希望。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不管窗外風雪再大,一家人只道:但愛窗間冬日暖,不知門外北風涼。

6.北風雲山,古今幽恨

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古今幽恨幾時平!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身向雲山那畔行】

納蘭筆下的北風,一如他寫的秋雨蒼涼深情: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倘若不看全詞,納蘭筆下的北風和秋雨,很容易被理解成單純的兒女情長,道盡綿綿相思。

其實這首詞都是寫於納蘭出塞之時,他感慨的是古今幽恨幾時平,哀嘆的是鐵馬金戈千般淚。

不管是北風吹斷戰馬鳴,還是深山夕照深秋雨,納蘭都是借助蕭索之景傳遞千古興亡慨嘆。

當然懷古,必然傷今,千古多少恨裏自然夾雜著此生漂泊、仕途不順、人生苦短的百感交集。

只不過他筆下的邊塞北風難復盛唐氣象,一如李白所寫:漢家兵馬乘北風,鼓行而西破犬戎。

讀完古詩詞裏的這些北風呼嘯,不知哪首詩能讓朋友們在這寒潮席卷來之時,能聊表慰藉。

願北風知君意,年華與夢長。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