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心靜,笑看人生(好文)

2023-12-07情感

北宋詩人程顥曾有雲:

「心靜則身安,萬物靜觀皆自得。」

世間萬事萬物,只要我們靜心觀察,都會有所收獲,並且得到樂趣。

品茶在於細細品味,才能唇齒留香,倘若同喝水一般,自然少了些滋味;

看書在於慢慢思考,才能受益無窮,享受讀書的樂趣,而不是只為了完成讀書的任務。

凡事慢慢來,從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讓我們進入一個「靜」的狀態。

只有心靜,在做決定時,才不會慌不擇路;心靜,在看問題時,才不會手忙腳亂;心靜,在人生路上,是我們的制勝法寶。

心靜,方可寧靜致遠,笑看人生。

心靜,內心才能不迷茫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個難以走出去的黑暗迷宮,每次以為快要走到了出口,卻彎彎繞繞又回到起點。

其實,這個迷宮就是我們在失意時,所陷入的困境,沒人在前面帶路,也沒有上天給我們指引出去的方向。

讓我們陷入一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狀態之中,難免會失落、崩潰。

而走出困境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在於我們的內心。

儒學著作【圍爐夜話】中有言:

「心靜則明,水止乃能照物。」

越是迷茫時,越是找不到出口,就越是要保持內心的平靜,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快速地走出迷宮。

相反,越是心急,就越容易讓自己心神疲憊,無疑是陷入一個難以逃脫的旋渦。

主持人白巖松,就曾有過長達兩年多的迷茫期。

在他剛進入央視時,面對著身邊許多優秀的人物,還有工作上的壓力,他常常感到身心俱憊,精神內耗。

甚至讓他一度脫發,晚上也是失眠無法入睡,更是嚴重到無法與家人正常交流。

後來,他尋找能夠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當內心進入平靜的狀態時,他也是找到了方向,走出了迷茫期。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同樣,以心為鏡,做到心如明鏡,就能認清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從而看清前行的方向。

因此,陷入困境,保持心靜,方能認清自身,找到方向,走出迷茫。

心靜,遇事才能不慌張

【大學】中有言:

「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在遇到難事時,只有安靜下來,才能隨遇而安;只有隨遇而安,才能思考應對;只有思考應對,才能得到成功。

我們總是在人生路上尋找貴人,殊不知,每個人本就有智慧,本就能知足,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貴人。

而遇事不急,遇事不躁,向心尋求,便能考慮周全,找到想要的答案,便能遊刃有余,解決困擾的難事。

就如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所說:

「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

只要內心平靜,沈著對待,世界上就沒有什麽解決不了的難題。

任何的困難都只是一時的,能打敗你自己的,就只有你不夠堅定的內心。

而你之所以懼怕,也是因為你沒有想要解決問題的決心,和克服難關的勇氣。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想象中的「難」。

就如我們常說的: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遇到困難時,與其焦慮驚慌,不如靜心應對,思考其對策,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只有靜心,才能快刀斬亂麻,解開我們的心結。

心靜,才能夠笑看人生

楊絳曾經說過:

「當你看過世界,見過眾生,你才發現你要見的世面,是你內心的勇敢與自信;

當你見過四季,見過風雨,才發現,你要見的美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的確,保持心靜的狀態,讓我們邂逅真實的自己,看見內心的勇敢與自信,淡定與從容。

冬天到了,又看到了熟悉的事物——圍爐煮茶。

其實,這也是一種靜的狀態,靜下來品嘗美食,靜下來看窗外花開,靜下來感受身邊溫暖。

而「靜」的狀態,也是隨時可以進入的,除了圍爐煮茶,在煩悶時,可以做家務,收拾不要的物品,進行斷舍離。

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看一場電影,看幾頁書,亦或是聽幾首喜歡的歌。

心靜下來,心順了,思緒順了,做事的效率都會隨之提升。

無論何時,倘若心煩意亂,讓自己慢下來,讓內心靜下來,讓靜成為一種習慣。

就如南懷瑾說:

「我以‘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來告誡自己,處世之時,不論自己面對何人何事,都應以靜字為先。」

余生,願你我都能以靜為先,寵辱不驚,從容面對人生挑戰。

如此,便能用一種穩定的情緒,良好的心態,以及松弛的狀態,愜意地笑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