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時尚

如何看待穆斯林戴頭巾穿漢服?

2024-07-01時尚

先說結論:贊同ᵎᵎᵎ

1. 從古至今回回msl和漢人msl日常的著裝與漢人無異,包括漢服。佩戴白帽、戴斯達爾纏頭、頭巾等頭飾。

https://www.zhihu.com/video/1792487478353068034

參考 @汗八裏文藝之聲

…這些人不善交談,他認為他們都施過割禮,他曾看到在寺裏任職的人施過割禮。他說他們像摩爾人一樣,每周聚禮一天,在這一天裏無論男女什麽活都不幹,男人都去一個寺裏,那裏供奉的神像與中國人的不同。去寺裏時,男人們穿著寬衣和長褲,頭上裹著頭巾,進寺以後跪在地上頻頻磕頭。 在其他的日子裏,他們的穿戴和中國人一樣,頭發是黑色的 … 註釋:
古吉拉特人 一般指古吉拉特族,是南亞印度民族,主要居住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境內。基本屬歐羅巴人種,但混有達羅毗荼人種(棕色人種)和蒙古人種的成分。使用古吉拉特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梵語詞匯占40%。有以梵文天城體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大部份人信仰印度教,少部份人信仰伊斯蘭教、耆那教、祆教和基督教。中世紀曾建立國家。19世紀上半葉遭英國殖民統治。印度獨立後於1960年單獨建邦。分拉吉普特、古賈爾、婆羅門和吠舍四大種姓。實行種姓內婚。農村主要穿圍褲、頭包大頭巾。
摩爾人 (西班牙語:Moro,英語:Moors)是指中世紀時期入侵歐洲伊比利亞半島、西西裏島、撒丁島、馬爾他、科西嘉島、馬格裏布和西非的穆斯林居民,大多為柏柏爾人,也有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歷史上,摩爾人主要指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伊斯蘭征服者。直到3世紀,「摩爾」這個名字羅馬人用來對所有未羅馬化的由自己首領統治的北非土著的稱呼。摩爾人主要由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組成。 這一名詞偶爾也指一般的穆斯林 ,例如斯裏蘭卡(錫蘭)或菲律賓的摩爾人。
明代人繪制的回族akhond
交領右衽
回族畫作中的交領
後排左疑似交領
右一:波斯頭巾+面紗,右二:波斯白帽+唐圓領袍,左一:hijab頭巾+面紗+唐圓領袍,左二:波斯戴斯達爾纏頭
右一:波斯戴斯達爾纏頭,左一:面紗
古代各國人民穿著漢服,不論信仰 https://www.zhihu.com/video/1792507914075914240
波斯禮帽
疑似上衣下裳的現代服飾,頭巾壓在交領下
疑似寬袍大袖的現代服飾,與下圖羅馬大袖和中東msl大袖有明顯差異
羅馬大袖,與上圖大袖有明顯差異
Women Abaya Kaftan Muslim Dubai Cardigan Long Robe Open Cocktail dresses - AliExpress,與上圖大袖有明顯差異
北非大袖,與上圖大袖有明顯差異
阿拉伯罩袍,與上圖大袖有明顯差異
現代發明服飾疑似交領的設計,表演服,非傳統服飾
現代發明服飾蜈蚣扣的設計(僅作為對比),表演服,非傳統服飾
現代發明服飾蜈蚣扣的設計(僅作為對比),表演服,非傳統服飾
AI想象圖

2. 西域民族的民族服飾可能受漢人服飾影響,佩戴有民族特色的帽子、纏頭、頭巾等頭飾。

分為受漢人服飾影響的交領服飾和經歷了滿清易服的廠字襟(僅作為對比)。

前者受漢服影響的交領可能在近百年間逐漸下移甚至完全不再系起,後者與漢服同樣遭受了滿清剃發易服的變遷過程。

參考了 @李明明 的觀點

謝遂繪【職貢圖】中「哈薩克民人」頁,滿文圖說為hasak irgen
疑似交領服飾
交領逐漸下移至胸腹部
交領逐漸下移至胸腹部
後排右四為交領
滿清廠字襟(僅作為對比)
交領逐漸下移至腰部
交領逐漸下移至腰部
交領逐漸下移至腰部
不系起
下裳
不系起的袍子,下擺向內偏,類似漢服圓領袍不系起時的下擺
下擺同樣向內偏
中亞東幹人畫作中的交領
不完全的廠字襟
東幹人滿清廠字襟
滿清廠字襟
清高宗容妃和卓氏(1734年10月11日-1788年5月24日),或稱霍卓氏,名法蒂瑪,又譯作巴特瑪(【清宮後妃】一書中則稱本名買木熱·艾孜木,但無考證),回部民間稱其為「伊帕爾罕」(為「香妃」的意思)。維吾爾族人,回部台吉和紮賚(阿裏和卓,又譯作艾力和卓)之女,輔國公圖爾都(哈山和卓)之妹,傳說中「 香妃 」形象的原型。
容妃,後排右一,難以分辨是否穿著交領
香妃影視形象,交領
香妃影視形象,交領

3. 杜文秀易衣冠復明制的嘗試

杜文秀生於道光三年。字雲煥,回族,雲南省永昌府治金雞村人。道光十九年考中秀才。清朝年間雲南各民族之間矛盾激化,鹹豐年間漢回因礦產之爭,再起爭端,官府竟不能禁,禍及各地。
杜文秀在蒙化聯合漢、彜、白等各族人民起義,攻佔大理,建立政權,被推為「總統兵馬大元帥」。宣佈「遙奉太平天國南京號召,革命滿清」,任用漢、彜等大批人才擔任重要職務。同時 廢清皇帝紀念為幹支紀年,通令民間一律蓄發,改明朝衣冠 。在肅清大理周邊敵軍後,杜軍兵發蒙化、麗江、永昌、景東、楚雄等地,控制了雲南53州縣。
同治十一年清軍在掃平周遭各州縣後,重兵圍攻大理,12月,杜文秀服毒後自赴清營,要求保全大理軍民性命,後被清軍將領岑毓英、楊玉科所殺,葬在大理城郊下兌村。大理城破後,杜文秀部將李國倫等在騰衝等地繼續抗爭,直到同治十三年才最終失敗,先後堅持18年之久,對雲南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 杜文秀政權建立後, 恢復明代服飾,不穿清政府強行推行的滿族服飾 。最後,清軍圍困 大理 ,杜文秀被迫服毒,被斬首示眾。鎮 壓杜文秀政 權後,清政 府 焚燒一切僭越物品 ,杜文秀 大理 政 權的服飾保留下來的極少,雲南省博物館收藏的繡花夾衣就是其中的代表,留存至今尤為珍貴。

4. 漢服符合msl穿著規範和心理預期

一、msl女子著裝規範
(一)根據多數教法學派的主張,msl女子的服裝應當遮蓋除了臉面和雙手以外的整個身體。
(二)使用的布料不能有透明性,如薄紗,使外人能看到衣內的身體。
(三)外衣須寬敞,不能穿緊身衣褲,使體形暴露。
(四)女子服裝與男性服裝要有明顯的區別,女子不應穿男子的常服,或類似男子的衣服。
(五)msl女子的最佳衣著是與非msl女子的穿戴有所區別。
(六)msl女子服裝的設計不能以有性吸重力為目的,如形式和圖案,以單色、謙虛、文雅為高尚。

二、msl男子衣著規範。
(一)禁止男扮女裝。
(二)不許穿異教的衣服。各種宗教,自守道門,互相尊重,但各有服飾表現,msl不特許穿戴有明顯宗教色彩的服飾。例如猶太教拉比、天主教神父、基督教牧師、神道教法師、薩滿教祭司、佛教和尚、道教天師和一貫道點傳師等,這些都是不同宗教的神職人員,他們在自己教徒中有明顯服飾標誌。
這裏不要誤會ysl思想狹隘,服裝設計是一門藝術,世界各民族都有創造性,根據ysl的原則,各世界各民族的服飾都能被吸收,成為msl合格的服裝,據說先知也曾經穿過寬袖博帶的羅馬大袍,因為那件衣服不代表羅馬人的宗教。
當代世界上,許多msl采用了當地的民族服裝,都是合格的msl服飾,例如非洲的大袍,東南亞的紗龍、中國式長衫,日本式和服、以及現代西方的西裝領帶和大氅。
(三)穿衣服,應適應環境變化。
msl穿衣戴帽都可以在堅守基本原則下隨機應變。
msl如果生活在一個政治自由的社會中,衣飾應當充分表現msl的特征, 維護信仰和文化的權利。
如果生活的地方,當地人都ysl多有誤解,不習慣看到msl男人留著長胡須頭上纏厚布,為了msl民眾的人身安全和社會利益,可以入鄉隨俗,穿戴社會一般流行的服飾,例如中國特殊時期人人都穿藍色"軍便服",西方社會的工地上必須穿勞動服或牛仔褲 。
如果在msl在一個地方受壓 迫,法 律規定禁止msl服裝,例如禁止留胡須,禁止包頭巾,必須穿短褲,為了生存的利益和需要,不能不做讓步 。
(四)男人的服飾,切忌傲氣。
禁止男人穿全部是真絲的布料,也禁止佩戴黃金飾品,因為這兩種東西最容易增添浮誇和傲氣。
(五)男人服飾不要垂到踝骨以下。
古代的帝王、後妃、富翁或貴婦人,身穿長衫拖在地面上,後面有奴才幫助托起跟隨在後面伺候他們的衣服,這樣的服飾在聖訓中被禁止。
現代學者們對這個問題有爭議,他們同意ysl服飾的法 制:衣飾下垂超過腳踝骨確是應該禁止。但是,現代人普遍穿的西服等,褲腿都低在踝骨以下,因為褲腿截止到踝骨以上的西服褲不是正常的樣式,將被人取笑。
(六)保持胡須整齊。胡須不是衣服,但是裝飾,是 性 別特征,可以同穿衣一起討論,因為是"衣飾"內容一部份。

5. 當代漢服運動以來,各國msl穿著漢服傾向於佩戴頭巾已是既成事實。

另外,反對 @李明明 的觀點

之前那個給各族人民設計華服的文章,說實話我是給看笑了,精神可嘉,但是他涉及13個少數民族有11個內亞民族,這安利物件就錯完了。人維吾爾哈薩克烏茲別克啥的,跟您就沒共同話語啊, msl人民需要您設計哪門子華服 ,我覺得給他蓋兩座清真寺人家說不定還會謝謝您。然後東亞民族涉及了苗族和壯族,可惜只是浮於表面,透過普通大眾刻板印象來腦補的,明顯沒有做過西南少民的歷史文化和現狀研究。然後您又幹嘛非要給人家從零到一設計華服呢,外族人新設計的東西完全沒有群眾基礎。

年輕一代msl正在透過互聯網表達對漢服的喜愛,本人認為此說法欠妥。

如有錯誤請指出以便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