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都說河南是美食荒漠,但是你知道滿大街的蘭州拉面來源於河南嗎

2024-01-15美食

清朝嘉慶年間,國子監內有個學生名叫陳維精,是河南省懷慶府清化蘇寨村人,當時在北京上學的時候,閑著沒事呢,就喜歡看一些食譜類的書籍,也是位吃家,當時比較流行的一些飲食食譜等,比如:日用本草】、【救荒本草】、【食物八類本草】、【遵生八 ·四時調攝】袁枚的【隨園食單】等這些更是信手拈來讀的不亦樂乎。

國子監

一般來說,好吃的食客,必然動手能力是比較強的,(腦子中不由得想到了食盒記裏面的噶禮,噶大人是又會吃,又能貪啊,比皇上吃的還好,皇上每天吃啥,宮裏每天發生啥事,自己也是一清二楚啊,不過最後還是讓皇上給嘎了)

有點扯遠了,我們繼續說陳老,陳老爺子必定也是動手能力極強的。陳老爺子精通醬、鹵、烹、炸及多種烹飪技法,再當地還有「懷慶食聖」的美稱。當時陳老爺子有個同學叫馬六七,當時國子監的學生分內外班之分,陳老爺子是內班學生,每月能發二兩五錢的「膏火銀」,所以生活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馬六七就不那麽寬綽了,因為馬六七十外班學生,所以每月只能有五錢的「衣服銀」。馬六七生活比較拮據,但是陳老爺子為人樂善好施,跟馬六七關系也不錯的同學關系,所以在生活上也經常接濟馬六七,也將自己家傳的牛肉湯面教給了馬六七。馬六七十甘肅東鄉族人。也是在北京國子監上學。後來回到甘肅後,開了一家面館,主要做牛肉面。

陳老爺子為什麽會做牛肉面呢?原來陳家原來也是做餐飲生意的,但是從陳維精這代起,陳家便不再開飯館了,但是鹵牛肉和做面的絕技,按組訓會口口相傳一代傳一代的。陳家的鹵牛肉是紅鹵配方,鹵完的牛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醬香味很足,吃起來口感很好。陳家鹵牛肉的配方,世代相傳,世世代代必須熟記這首詩,沒有文字記載的秘方什麽的。

再說回馬六七回到金城蘭州後開的面館,因為得到陳老爺子親手傳授,牛肉面館生意特別好。後來甘肅有個回民,叫馬耀山,人稱馬保子。當時因為戰亂原因,馬保子1915年從蘭州跑到河南西峽縣,當時賣的面,還不叫蘭州拉面,也不叫蘭州牛肉面,當時叫熱鍋子面,(一種冷涼面、熱湯汁的簡易做法)

清朝街頭面攤

就是挑著擔子出攤,當時的牛肉面深的眾多食客青睞,當時民國書法大家於右任先生就跟馬保子聊天,說你這個熱鍋子面名字沒啥特點啊,於是取名叫:「蘭州清湯牛肉面」。帶現在這個時間,陳老爺子也已經去世了,陳老爺子的孫子陳諧聲、陳位林、陳和聲再牛肉面火了之後,也在改進改良牛肉面,在原有基礎上,對面,湯,料加以改進。並且制定了我們現在熟知的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牛肉面標準,即湯清(一清)、蘿蔔白(二白)、辣椒油紅(三紅)、香菜、蒜苗綠(四綠)、面條黃亮(五黃)。

蘭州拉面

至此,蘭州拉面已經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基本形態了,馬保子回甘肅後在東城豪北口(城關區人民醫院附近)租了一個門面,開始賣清湯牛肉面。顧客進店首先用白胎青花瓷小宮碗盛上醇香撲鼻、汁色清亮的高湯,碗面上漂浮著幾朵翠茵茵的芫荽(香菜),再加幾滴芝麻香油,碗內即刻散發出馨香飄逸之味,顧客喝到口中頓感味美可口,回味無窮。到了1925年擴大經營,馬保子的二公子馬傑三,再南門兩層樓四間磚木結構的門面房經營,門口兩邊掛著書法名家的對聯:右聯:「憶往昔貴客聞香下馬」,左聯:「看今朝嘉賓知味停車。當時火遍蘭州,到1962年曾經更名為廣場牛肉面。之後到1978年改革開放,蘭州牛肉面才正式香飄萬裏走到世界各地。

所以陳老爺子陳維精也算是蘭州牛肉面的創始人了。經過馬六七傳到甘肅,再經馬保子發揚光大,才有了我們隨處可見的蘭州牛肉面,蘭州拉面了。乾隆年間甘肅的布政使王亶望,還曾經作詩寫到:蘭州拉面天下功,制法來自懷慶府。湯如甘露面似金,一條入口賽神仙。這就是蘭州牛肉面的前世今生。我們吃拉面的時候,誰能想到這個最初來自河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