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40元都吃不飽的麻辣燙「刺客」,究竟貴在哪兒?

2023-12-04美食

作為新詞條,#麻辣燙好像有一套獨立的計費系統#在前段時間引發了輿論爭議,「搶占」了社交平台熱搜。

這個熱搜源自幾天前一位網友的發文,稱其在小區樓下的麻辣燙店挑了幾樣,結果一結賬就傻眼了。「一根油條、一根寬粉、一片生菜、兩片藕、兩顆鵪鶉蛋、幾顆丸子…大家幫我看看,31塊錢,貴嗎?」

這則內容的評論區很快被全國各地的網友「攻陷」,他們將大量「珍藏已久」的圖片放出:「座標江西四線城市,92元」「我的,81塊錢」「40塊錢都吃不飽,救救我」……

麻辣燙的「貴」再度引發全網討論。據不完全統計,在2023年,麻辣燙上了7次熱搜,每次熱搜的核心關鍵詞都是:貴。

曾經,「雪糕刺客」一詞在全網流行。如今,一向被視為平價美食的麻辣燙也躋身「刺客」一員。有媒體曾將這個現象歸咎於連鎖餐飲的高端化「嘗試」,但被屢次「罵」上熱搜也證明,這種嘗試似乎並沒有贏得消費者們的正向反饋。

麻辣燙為什麽越來越貴?食品發展到「刺客」後,該如何「收場」?

「按斤稱重」降低食客的價格敏感度

年初至今,似乎人人嘴裏都念叨著一句:「月薪過萬,吃不起麻辣燙」。從曾經的6元一份,到現在的60元一碗,麻辣燙的價格可以說早就走在了中式連鎖餐飲的前端。

「回想學生時代,一碗麻辣燙就幾塊錢,但現在一碗幾十塊錢,」有網友評論稱,如今,這個平價美食一改當初的純樸模樣,讓人有點「高攀不起」了。麻辣燙超出想象的價格,完全顛覆了食客對它「便宜好吃」的印象。

一碗麻辣燙能有多貴?新黃河記者開啟外賣平台,從手機外賣端來看,金針菇4.28元(約50g),鵪鶉蛋4.99元(約50g),鮮豆腐3.98元(約50g),火鍋寬粉4.58元(約50g)……即便是拋除因平台抽成的溢價,每一個都超過日常菜價。但線上下門店,楊國福推出的「按斤稱重」並且葷素均價的策略,確實是打破了普通人的基本常識,畢竟很少有人會去在意「一斤究竟有多重」。

如今,行業內普遍「按斤稱重」的計量方法是楊國福麻辣燙的首創,這種銷售手段頗為成功,它將定價權和選擇權交到顧客手裏,讓「上帝」感受到選擇的權利掌握在自己手上,「想吃什麽吃什麽,少吃少花錢,多吃多花錢」。有業界人士在評價這個改變時稱其為「模糊定價」,意為大振幅增加消費者「比價」的時間和精力成本,讓你因大腦無法快速運轉,自覺主動放棄。

「除了讓商家節省計算時間,提高門店營運效率外,按重量計算降低了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從而擡高了客單價。」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去麻辣燙消費的顧客中,年輕人占很大部份,「幾乎沒有人會核算稱重是否足量,也很少有人會像摳門高手一樣,稱重之前會擠掉菜裏的水分。」

不過,在「麻辣燙變貴」的話題持續發酵後,楊國福集團副總經理作出回應,他提到,麻辣燙經歷了消費升級以後,原材料品質變高,成本自然有所增加。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在接受采訪時提到一個相對「中肯」的觀點——當人們討論麻辣燙貴的話題時,需要有一個參照系,要將它跟周邊的物價水平上漲振幅聯系來看。「雖然麻辣燙縱向和大家小時候相比在漲,但橫向和其他餐飲相比差的不太多。」

街頭小吃難走高端化路線

麻辣燙起源於四川岷江畔,最初是船工和纖夫的飲食,如今它已成為中式快餐的重要細分門類,市場規模超千億元。但在麻辣燙領域裏,市場有影響力的品牌卻並不多。據紅餐大數據,截至2023年3月,除了張亮麻辣燙(6020家)和楊國福麻辣燙(5380家)這兩個頭部品牌之外,其他品牌的門店數均未超過1000家。門店數量緊隨其後的是960家的劉文祥麻辣燙。大多品牌數量在200家到900家左右,以及眾多街頭品牌,共同構成整個麻辣燙的餐飲體系。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麻辣燙行業的市場較為分散,準入門檻低,這就導致了其經營理念不科學、經營模式單一等弊端。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就明確表示,盡管國內麻辣燙行業發展速度很快,但依舊處於較為低端的營運階段,這或許也是行業問題不斷的主要原因。

「國內麻辣燙行業已經有超過20年的發展歷史,但目前來看,整個麻辣燙還是處於缺乏規範化、專業化、品牌化、資本化以及規模化的營運階段。」

朱丹蓬補充道,不管是張亮也好,還是楊國福也罷,它們確實已經擁有了數千家門店,在國內也被稱為「雙龍頭格局」。但事實上,他們在整個麻辣燙市場裏面占比其實很小,整個市場還是呈現出非常分散的一個現狀。

有行業分析稱,麻辣燙一直在走一種緩慢的高端化路線:越來越多的麻辣燙門店從路邊攤進入商場,走起了日式風、小清新風,產品也開始往高端上靠攏,豪華版麻辣燙應運而生,例如紐西蘭雪花和牛、谷飼鴨胸肉、日式魚籽福袋和手打蝦滑等。

但麻辣燙的品牌方忽略了其中一個關鍵點,對於打工人來說,麻辣燙在心中的定位是一頓比預制菜健康的「工作餐飲」而已,特別是麻辣燙還兼顧了「一人食」內容,因此,當麻辣燙客單價到達一定程度,或是在一個有社交內容的場景下,接近的價格下,人們更願意選擇火鍋。

以楊國福麻辣燙為例,2021年底,它曾罕見地開放了一輪融資,投資者們趕來時,卻又被喊出的200億元估值嚇了回去。

麻辣燙的高端化探索並不是國民連鎖品牌的第一個,沙縣小吃、黃燜雞等都曾有過類似嘗試,但最後市場的結果是不買賬。

阻礙街邊小吃很難高端化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同為小吃類,市場產品的同質化嚴重,二是消費者對其早有消費預期,因此即便是頭部「品牌」,一旦走上高端化的路線,超出他們的心理價位,消費者依然是不買單。

年輕潮流和高級感,一直是麻辣燙業界大佬們渴望披上的光環,也是諸多新式麻辣燙們誕生時希望努力貼上的標簽,但消費者並不糊塗,在經濟實惠與高端追求的細分上,他們用實際的消費做出了真實的選擇。

記者:薛冬 校對:王菲 編輯:趙曉昕 攝影:王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