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成都最後一碗油茶

2024-02-26美食

之前去采訪三合泥(回顧戳→【正在消失的三合泥】),有兩家小吃店的老板兒一再強調同一個意思:

油茶,本來就是資格的成都小吃。它生於成都,長於成都。但同時他們也表示: 現在莫得哪個,把油茶做抻展了的。

所以說,油茶恐怕也即將滅絕於成都。

成都人也叫它香茶。

通常是用 飯米 磨成的粉粉,使姜油和各種香料一起熬制而成。姜必須要用味道濃烈的 小黃姜; 香料的配比,在市面上又各成秘方。

黃、 香、 炒出 五香味 之後,見其顏色近似於茶色、且具備一定粘稠度的稀糊狀為最佳。這是油茶的底。

饊子、花生、大頭菜, 則是油茶的魂。

饊子要用 油面 做,用油醒過的面,筋絲好;花生必須要酥過,原來有人用黃豆,也必須要酥過;大頭菜顆顆不能太細碎,要有明顯的顆粒。三者各抓一把入碗,噴噴香。

成都人手裏頭標配出廠的一碗油茶,只有最初始的五香味。所以市面上的選單上,它的全名是: 五香油茶。 端上桌之後,會吃的人就會在動勺之前,撒一小撮花椒面。僅此而已。

走八十年代過來的老成都回憶起油茶,就會想起當時 文化宮的小吃展。 琳瑯小吃成百上千,必吃有三:油茶、肥腸粉、天主堂雞片。

八十年代末的 大廣街 上,有個大爺賣的油茶也非常出名。那一年,老輩子都愛在人民公園的鶴鳴茶社喝了茶,然後再轉戰去吃碗油茶。

在這之後,成都油茶開始逐漸變少。

當然,油茶絕非成都有且僅有。據不完全了解, 南充人 愛吃油茶, 綿陽人 愛吃油茶, 廣元人 愛吃油茶, 西昌人 也愛吃油茶……

而油茶到了川東地區,則更偏向於 麻辣味。

南充人@包子 說,南充的油茶,每家底子稍有不同。有用面糊的,也有用 玉米糊 的。

南充人愛在油茶裏面加入辣椒油、花生碎、香菜、大頭菜和饊子。油茶是南充人的早餐,在南充, 不吃米粉就吃油茶。

能和南充人在同一張桌子上友好吃飯的,非綿陽人莫屬。因為@吹風 說,綿陽人的家庭,永遠會做兩種東西,就是米粉,和油茶。

小時候,@吹風 以為油茶是 漿糊 做的。因為它非常粘稠,流動性很差,甚至會凝固在饊子上。

綿陽人愛在屋頭吃油茶,他們自信,家戶人家做出來的油茶雖與世無爭,卻也宇宙無敵。

油茶做好,人手一碗,然後買一大包饊子,一桌子的人輪流傳接,再次第搣進碗裏。饊子泡到油茶吃,越軟越入味。

搣饊子 是個技術活,搣小了沒口感,搣大了又泡不耙。@吹風 的經驗是,要搣到炒蒜薹的那種長度,正正合適。

@吹風 說在成都沒見過油茶。@包子 想吃油茶的時候,就排除萬難自己下廚房,他也覺得,現在成都市面上也找不出一碗好吃的油茶。

在成都,到底哪兒還可以端得出一碗像模像樣的油茶?

我首先想到的是 舊城小院做三合泥的@胖哥。 賣了二十多年串串,做成都傳統小吃也是一把好手。你走到他串串店門口,就會看到巨大的招牌:五香油茶、三合泥、煮涼粉、紅油水餃、甜水面、三大炮……

五香油茶占起首。

上回去@胖哥 那兒吃三合泥,正好也是中午。他忙了一轉下來正準備吃午飯,吃啥子喃? 「來碗油茶!」

小銻鍋頭舀兩瓢出來,再次加熱、撒作料,那油茶五分鐘便上了胖哥的桌。只 聽一陣唏哩呼嚕, 那碗油茶便見了底。「再來一碗!」

那天@胖哥 的午飯,就是兩碗油茶。還是 正餐。

@胖哥 家的油茶,絕對是按照老成都的習慣和標準來的。 搭口就有一股淡淡的五香味, 這是香料和米粉熬制的時候就融合好的,所以這股五香味不搶不媚,恰到好處。饊子脆,花生香,大頭菜顆顆微微翻甜,這碗油茶,是真的香。

@胖哥 說,要判斷一碗油茶是否優秀,首先要看它的顏色,一定是要 黃桑黃桑 的——代表米是炒過的。而且還不能炒糊,糊要翻苦。

我問@胖哥 ,一碗油茶……稀拷拷,吃得飽不喃?

他說這好歹也是米面做的,是主食,吃還是吃得飽, 但也餓得快。 話音剛落,又來了一家三口,進門點名就要油茶。@胖哥 不好意思地摳了摳腦殼:賣完了。

第二家,我去的是九裏堤附近的 南部小吃店。 我猜,這兒出品的油茶,應該是南充人@包子 的心頭愛。

南部小吃店的老板兒姓伏,挨到隔壁子肥腸幹飯一起,在九裏提背後這條街上,打響了南部這座 川北小城 的名號。

中午,一個妹兒進店就要吃油茶,她說她是 廣元 的,天天心心念念,就想這一碗。伏老板兒見狀立馬開工,先是從大銻鍋裏面舀出兩勺油茶,這油茶應是事先熬制好的,用小火煨起保溫。

油茶入碗,他又火速地撒蔥、花生、大頭菜,每一樣都 蜻蜓點水式地挨了一挨, 顆數、分量,伏老板兒閉到眼睛都曉得。最後一步,他小心翼翼地開啟了一個油紙口袋,裏面細個細個的,就是饊子。

我說你這個油茶咋那麽細小?伏老板兒笑了:「我們南部的油茶跟你們成都的油茶不一樣,我們這個饊子是 專門做來吃油茶的饊子, 不像你們的,多大一扇。」

他一邊說話,一邊重新把口袋封好,繩子繞了一圈又一圈。生怕它回。

南部人民做出來的油茶差不多有二兩面那麽大一碗。做好之後,他們總會循例問你一句: 娃兒咧,要不要辣子?

伏老板兒說,南部人每天早中晚都要吃油茶,這東西管飽。他這碗油茶做得清亮,花生故意酥得有些 焦糊, 一嚼一個香。淡淡的五香味還未正式唱罷,麻辣味依然登場。絲滑、順吞、熱和、香。

剛吃了一半,老板兒娘捂嘴笑了:「哎喲娃兒咧,你咋吃成水水了哦!」伏老板兒馬上給我解釋說,吃油茶要從面前順到舀,不能滿碗翻拌,一定要保證吃到最後都是幹的。

「我們撈筷子吃完都是幹的!」

最後一站,我去了牛市口的 鐵門雜醬面。

以前只曉得他們家的雜醬不得了,沒想到這些成都傳統小吃,還占據了選單的半壁江山。難怪即便是下午三四點這樣前後不挨的時間,他們家的堂子依舊坐得撲酒悶銜。

鐵門雜醬屬於老板兒掌舵收錢,五六個大姐自動形成工作流水線。點了一碗油茶, 6元一碗。 價格和份量都剛剛合適。

真的,油茶和成都其他小吃一樣,份量都無需多,價格也不必貴,它們都適合在你吃到最好吃的時候戛然而止,留白之處,用來 回味想念。

墻邊一根窄窄的小方桌上,擺的就是大姐些用來兌油茶的佐料。一樣的,花生、饊子、大頭菜為主,花生酥得微微有些焦糊,老遠就聞得到香。

按照先前@胖哥 所說,搭口一抹五香味印證了鐵門這碗油茶的成都宗脈。隨之而來的,是更為 老道 厚重 的一抹鹹香。這碗油茶更加粘稠,大頭菜等小料的顆粒更為細碎,與油茶拷拷的融合度也就更高。

吃碗油茶,再來一兩資格的雜醬面。快活似神仙。

走了一轉,我發現成都市面上的油茶還是有。除了以上去到的這三家,府南新區的 高醪糟、 華商的 楊油茶、 金堂街上的 女兒食堂、 十裏店的 達州私房面 ……都找得出一碗好吃的油茶。

我問@胖哥 ,油茶會滅絕嗎?@胖哥 說不會。至少六零、七零、八零一代的老成都都還記得,也會為了這一口,滿街遍巷地去找。

正說著,他又想起了九幾年, 四大監對門子的那間爛鋪子。 那兒的油茶啊,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