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中英飲食的文化差別,來自一位英國人的視角

2024-03-07美食

很多人說英國人吃得很差。

有一篇文章提到:

我發現世上食物最難吃的地方就在於倫敦及其周邊的英格蘭核心區,還要刨除掉倫敦受到外國人和外國文化影響的金融世界主義階層的品位,要精準地劍指英格蘭正聖喬治十字旗純血旗人及其世代棲居地,被擡旗的名譽旗人和背叛十字旗物理跑路/精神出軌的旗奸不能算在內。

這個汙染地區這群純血旗人的做飯難吃是一種非常神秘而深刻的、見多識廣走遍全球也前所未見不可理喻的難吃。

而我,在一本書中看到一位英國人在香港第一次吃中餐是這麽說的:

很多菜叫我又驚又喜:精心烹製的燒鵝、亮閃閃的新鮮海產、五花八門的精美點心。

就連香港街頭最便宜、最不起眼的餐廳做的炒菜和湯都比我在英國嘗到的任何一家要美味,光是菜品的種類就讓人眼花繚亂。

但我也遭遇了很多新的食材和佐料,叫我不太舒服,甚至覺得惡心。

我最近看了,在牛津長大的英國人扶霞·鄧洛普寫的書【魚翅和花椒】,簡單說幾點中英飲食上的區別。

01:中國菜場對英國人的沖擊

很多中國的菜市場了,一開始,那種殘酷和血腥真是讓外國人大吃一驚。

在英國人眼中,人們似乎對生命完全漠不關心,剖魚就跟削薯仔皮一樣稀松平常;活剝兔子皮的時候還能悠閑地抽支煙;給一只還沒反應過來的鴨子割喉放血,一邊還跟朋友插科打諢。他們不會在動物下鍋或者上桌之前早早地弄死,而是直接開始準備這個食材,任其在這過程中死去。不過,也許,問題的關鍵就無形地包含在這形式之中。

在英語和大多數歐洲語言中,可供人吃的有生命的東西,用於它們的詞很多都來自拉丁語的「anima」,代表著空氣、呼吸、生命。英語裏的「creature」(生靈)這個詞,來自拉丁語中和「創造」有關的詞,似乎將動物與我們人類聯系在了某個十分神聖的宇宙當中。

我們也都是生靈、是動物。

而中文裏的「動物」一詞,可以直接解釋為「移動的物體」。如果說你只是把其簡單看作一個「移動的物體」,幾乎沒什麽生命可言,那傷害其性命還算是殘酷嗎(除非你是個虔誠的佛教徒)?

02:使用味精

這個原始純粹的中國烹飪世界,只有一件事讓英國人震動和惶恐,就是使用味精。

大多數西方人,覺得味精是糟糕的人造添加劑,只有垃圾食品和毫無營養的外賣中才會使用。

英國人家的廚房裏是不可能有味精的;要是某家還算像樣的餐廳櫥櫃裏發現了味精,那就是廚界醜聞了。

然而,中國的每家廚房裏都有一罐味精,和醬油、醋放在一起。

頂級大廚會在自己的拿手菜中放味精。在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全國最棒的廚師學校,味精也被當作最平常不過的調味料。聽聽這中文名字,「味精」,味道的精華(而且「精」還可以解釋為精美、精細、精明、精湛、精神、精液……你看看,這是個多好的字)。在中國,用味精完全不需要臉紅心跳。

味精並非中廚裏的傳統調味料,其發明者是日本科學家池田菊苗。他從一碗海帶湯異常鮮美的味道中得到靈感,在實驗室提純了海帶裏的呈味物質,並把這獨特的味道稱為「旨味」(相當於中文的「鮮味」)。他的發現直接引發了日本對味精的工業化制造生產,接著又擴充套件到全世界。

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味精只是「增味劑」,本身沒什麽味道,但是可以和很多菜肴中的味道發生反應,產生感官上的愉悅。

然而近年來,生物學家發現,人的舌頭有專門的神經末梢,對味精和別的「旨味」合成物特別敏感,還有些腦細胞也會對「旨味」有特別的反應。這樣的發現使得大家越來越普遍地認為,「旨味」不僅是增味劑,而且本身也是獨立於傳統「酸甜苦鹹」之外的「第五味」。

「旨味」雖然和人工制造的味精聯系在一起,但大自然中很多動物與蔬菜也含有這種味道,比如番茄、香菇和吞拿魚。

它們的「旨味」來自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和核苷酸模組,這裏頭不止含有味精的組成部份谷胺酸,還有肌苷酸和鳥苷酸。動物與蔬菜的蛋白質分解開來,這些美味的分子就出現了,所以烹飪、熟成和發酵這些過程能夠更烘托出食材中的「旨味」。歐美人很喜歡的味道,比如帕爾馬火腿與帕瑪森幹酪中的香醇濃郁,都多虧了「旨味」化合物。

兩千多年來,中國人一直都在使用富含「旨味」的產品,比如豆豉和相關的醬料。傳統中廚的主要調味技巧中,就有往濃湯裏加火腿和幹海味提鮮。第一次去香港時讓我受到巨大驚嚇的皮蛋,以及後來遇到的腐乳,都是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食物,因為其中的「旨味」強烈又繁復。從某種程度來說,味精不過是這種傳統的延續。

然而,為何西方人這麽排斥人工制造的味精,中國人卻歡天喜地地敞開了用呢?

我猜部份原因是,中國人普遍對科學技術抱著積極的態度。歐洲的廚師和「吃貨」通常都覺得科學是天敵:享樂主義必須和「回歸自然」的哲學並列。歐洲人覺得,食品技術的進步是強加在人類頭上的,都是貪婪的跨國公司付錢讓墮落腐敗的科學家一手制造的。

歐洲人認為轉基因會帶來生態災難,農藥會讓人罹患癌癥。

味精,作為一種相對年輕的人造調味料,天生就是非常可疑的。

中國就不一樣了。人們歡迎科學、倡導科學。在這個國家,饑荒的記憶還未遠去,旱澇災害也時時威脅著農業的收成,所以人們對轉基因的可能性抱著更開放的態度也就不奇怪了。

在這裏,食品科技的進步和洗衣機等新的家用電器才剛剛開始把婦女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中國人對「一切靠雙手」的時代的懷念還早得很。

大家普遍相信科學技術會帶來好處。

03:口感

口感是學習欣賞中國美食的西方人堅守的最後一條陣線。

越過了,你就真正鉆進去了。但越過去,也可能面對一場狂野的旅程,讓你直面自己最嚴重的偏見、童年的噩夢陰影,甚至可能喚起某些弗洛伊德式的偏執幻想。

這會讓人惡心不已、倉皇失措,讓歐洲同胞們經常帶著不加掩飾的厭惡來看你。

就花一點兒時間,想想英語裏某些詞匯:「gristly,slithery,slimy,squelchy,crunchy,gloopy」……而這些恰恰是中國美食中最受歡迎的口感。

而西方人看到這些詞會有很不愉悅的感覺:身體的排泄物、用過的手帕、屠宰場、壓扁的爬蟲、威靈頓長筒靴裏濕乎乎的雙腳或者摘生菜時手上沾了令人望而生畏的鼻涕蟲。

典型的英國人要是第一次看中國人吃雞爪一類的東西,可能會忍不住吐出來。

你看那個老太太,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從紙袋裏拿出個鹵雞爪。

那雞爪看著跟人手幾乎一般無二:瘦瘦的手腕、突出的骨節,但是皮很緊,是鱗片狀的,還有又尖又長的趾甲。老太太把這東西一點點塞進嘴裏,啃咬起來。

她那嚙齒動物一般的牙齒把雞皮扯了下來。她嚼著關節處的軟骨,發出有點濕乎乎的嘎吱聲。她一邊嚼著,你就看著她下巴在動,不斷發出小聲的「嘎吱嘎吱」。

嚼了一會兒,她很精妙地吐出小小的骨頭和趾甲,精光得沒有一點兒皮肉。

04:飲食代表著文化的認同

人在異邦,要完全適應當地口味並不容易。

我們吃的東西,代表了我們做人和自我認知非常核心的一部份。

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也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讓人免受未知事物的威脅。

我們外出度假時會接種疫苗,免得在國外染上什麽病;類似的,在國外我們也可能只吃自己熟悉的食物,免得陌生的文化猝不及防地暴露在眼前。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身在亞洲的英國殖民者晚餐時會換上正式的禮服,每晚還要喝雞尾酒,這不僅是為了消遣。他們知道,要是不這麽做,就會有迷失自我的風險,就會像駐守印度的那些英國怪人一樣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當地文化中,都忘了自己真正的歸屬。

十九世紀,住在上海和其他按照條約開放的港口城市的英國人都對中國菜避之唯恐不及,完全靠從家鄉進口來的罐裝和瓶裝的所謂「金屬」餐食活著。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出版了一部【英華烹飪學全書】(分兩卷,一卷英文,給英國人家的女主人看;一卷中文,給廚子看)。

書裏有一些經典的菜譜,比如龍蝦湯和鴿肉餅。裏面也提到了一些異域菜,比如「匈牙利燉菜」和「印度咖喱」,但對中國菜卻只字未提。幾乎能感覺到這套書的作者們對中國人的恐懼,他們可能覺得,這些「雜食動物」就匍匐在陰影中,隨時可能伸著爪子猛撲過來。

不知為什麽,一個國家越陌生,當地人的飲食越怪異,居住在這個國家的外國人就越想要嚴格地堅持自己故國的規矩。

或許這樣比較安全。就算是現在,很多歐洲人也基本上是自己在家做歐洲菜吃。吃別國的菜,是很危險的。一筷子下肚,你就不可避免地失去自己的文化歸屬、動搖最根本的身份認同。這是多大的冒險呀。

如果一位老外,發現自己不僅在學習中國烹飪的理論和實踐,竟然還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一些中國式的「畫味之道」(想象味道的方法)。

陰濕的冬日,他知道應該比平常吃得溫熱些,所以早餐的餃子湯裏就多舀一勺紅油;而夏日悶熱的酷暑中,則來點酸的能讓人神清氣爽。

原來愛情裏的嫉妒叫做「吃醋」,生而為人所經歷的疼痛與艱難叫做「吃苦」。

學習中國烹飪的語言,也是在學習人生的語言。

中國烹飪的學習越深入,人就越發現自己不僅是在做飯,而且也在思考,像中國人那樣思考。

寫在最後

兩千多年前,賢者墨子寫下了古代的飲食之法:

古者聖王制為飲食之法,曰: 「足以充虛繼氣,強股肱,耳目聰明,則止。不極五味之調、芬香之和,不致遠國珍怪異物。」

和墨子大概同一時代的孔子,吃得不多,也很註意每頓吃的肉量不要超過吃的飯。

中國父母喜歡把他作為榜樣,叫孩子們不要剩飯、剩面,不要因為桌上的魚肉就忘記碗裏的主食。

而本世紀初,當那些「先富起來」的生意人和有權有勢的官員們埋頭於酒池肉林與異邦珍饈時,很多人家的家常菜也都是簡單的米飯青菜。

諷刺的是,盡管存在炫耀鋪張的宴飲文化,盡管在成見頗深的西方人眼裏,中國人都是一群怪物,「什麽都吃」,中國大眾的傳統飲食卻可以作為整個人類社會學習的範本。

這是老一輩的生活方式,是窮人家和智者仍在堅持的飲食:主食是一碗蒸飯或者煮面;大量簡單烹飪的應季蔬菜;各種各樣的豆腐;極少量的果脯;再來一點點能夠增添風味、供給營養的肉和魚。

西方現代的典型飲食本身就是很奢侈的,含有大量的乳制品和動物蛋白。中國傳統飲食則不同,把對環境的影響減到了最小,而且營養均衡又講究色香味,極大地滿足眼鼻口腹。對美食與烹飪進行了那麽多的探索,這始終是人心中最好的生活方式。

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