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餐飲大佬頻推副牌,供應鏈成決勝關鍵

2024-01-09美食

海底撈又雙叒叕推出子品牌了,這次選擇了燒烤品類。

大品牌打造副牌不是什麽新鮮事兒,包括海底撈在內,九毛九、西貝、茶顏悅色等,隨便拉出來都是一串長長的副牌名單。

藏在其中的趨勢卻不容忽視,在日趨內卷的大環境下: 性價比路線成為主流,更小的門店、更低的價格、更細分的品類……

但歸根結底,撐起這些品牌不斷推陳出新的底牌,一定是供應鏈。

副牌的使命

第二增長曲線&價格帶調整

餐飲行業「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早已過去,行業愈發內卷,市場趨於細分,消費者喜好復雜多變且更加理性,主品牌的紅利不知道還能吃多久。

九毛九面對流量焦慮,打造了太二酸菜魚,如今太二替代九毛九成了公司的主要現金流來源,引發了新一輪的流量焦慮和打造副牌的迴圈;

新茶飲和咖啡混合交戰,庫迪咖啡切入新茶飲賽道,推出子品牌茶貓,茶百道子品牌咖灰落地,為茶咖一體化再添一把火;

茶百道子品牌咖灰

喜茶曾推出的子品牌「喜小茶」,則是背負著價格下探的使命而來,在主品牌完成價格下調後結束歷史舞台……

無論是遇到瓶頸期被動調整,還是看到巨大市場主動分一杯羹,副牌都成為了餐飲企業在一定發展階段的必然嘗試, 多品牌、多業態的組合能夠讓企業探索消費端的「最大公因數」,提高綜合市場競爭力。

趨勢:更平價、更下沈、更細分

6.9元一杯的茶貓奶茶,9.9元一份雞排的蜜雪冰城炸串,客單價70-80元的嗨撈火鍋,人均120元的焰請烤肉鋪子……從這些數碼不難看出,平價已成為副牌的基本操作。

褪去浮華,近三年餐飲大佬們不再崇尚做「大」,轉而朝向更小、更輕、更靈活、更下沈的方向去卷。

在選址上,逐步下沈到商場B1、B2層;從布局上,從一二線轉向三四線以及縣城。

以海底撈為例,一邊圍繞「飯、面、餅、粉」等快餐品類,把模式做輕;一邊做燒烤、火鍋等,透過精簡產品和「去服務化」,把正餐做得更具性價比。西貝也表示未來將對品牌矩陣做出調整,推出全新的休閑正餐品牌,定位中檔價位,計劃2024年新增50~60家門店。

究其原因,整體消費下行、一二線城市流量見頂,品牌需要調整價格帶,走出大城市,走出市中心,匹配更廣闊的消費人群。

經濟環境的變化,對於餐飲行業來說是沈重打擊嗎?那倒未必。

很多偉大的公司,都是在經濟衰退或者金融危機時期成立的。這些公司在經濟衰退的時候埋下種子,最終成長為了參天大樹。

隔壁日本很多大品牌都是在經濟頹勢中誕生的,比如1980年的無印良品,1984年的優衣庫等。

以上品牌共同的特點,就是品質面料,簡約設計, 去除多余,回歸本質。

衣食住行都屬於日常剛需,因此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餐飲。

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平價都將成為主流,性價比是吸引客流的不二法則。頭部品牌不僅在推新品牌時會采取輕模式「輕裝上路」,未來主品牌也會朝這個趨勢過渡,從海底撈用「嗨撈火鍋」重新整理其在火鍋品類中的價格定位,就能看出這一決心。

各大品牌人均消費的下降,也能從側面加以佐證:

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人均消費從去年同期的105元下降至102.9元,而2020年這個數碼是110元。太二的客單價從78元調到75元;慫火鍋從130元調到121元;賴美麗烤魚則從84元調到68元。

江南春曾提到, 「在經濟低迷的時候,人們在消費上會更為謹慎,錢花在更穩妥、更具確定性、信賴感更強的品牌上」。

頭部品牌選擇當下的時機出手,擺明了是要趁機發揮自身優勢,擴大份額,收割布局。

性價比路線是主流

供應鏈成為競爭關鍵

大佬入局新品類,為什麽總是會帶來餐飲同行的焦慮情緒?

因為這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子品牌,它們依托於已經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天生就有優勢。

這批新品牌收獲的第一波好評中,對於性價比和食材的稱贊占據主流,「這樣的價格吃到這麽好的牛肉值了」、「牛肉品質不錯」、「肉質鮮嫩,菜類鮮美」、「早點知道這家就好了」等聲音不絕於耳。

而年輕人過去一年的消費態度可以濃縮成一句話,「不是××買不起,而是××更有性價比」。

更可怕的是, 它們食材更優質、出品更穩定,賣得更便宜,依然能賺到錢。

消費者追求性價比,消費更理性,倒逼餐企在原料和食材上使勁。價格下探,品質上行,考驗的是企業對於供應鏈的整體把控能力;多品類營運,考驗的是後端供應鏈的整合能力。

供應鏈營運的精益程度、決策的高效程度以及資訊溝通的及時程度,都是決定供應鏈營運成本的根本。

對於連鎖餐飲企業來說,一方面要從成本和品質出發,與源頭供應商直接建立連結,甚至自建工廠,制定標準、縮短流程,實作食材原料從加工到門店上餐的整個過程更細致化的把握,保證企業的出品穩定,提高生產環節效率。

在創立子品牌之前,也要考慮自身的供應鏈是否能夠承載,或是否能夠整合。

另一方面,透過高性價比吸引更多精準客群,再依托巨大客群來實作薄利多銷,攤平供應鏈前期投入,進而實作正向迴圈。

最後,精簡選單、簡化服務也是必要動作。做高性價比的品牌一定要有極致效率,因為門店端最終比拼的不僅是食材成本,而是整體成本。

結語:

如今,「得供應鏈者得天下」已成為餐飲行業普遍共識,供應鏈將成為餐飲競爭的主戰場。不重視供應鏈的企業,遲早將會被淘汰。

對於絕大多數餐飲企業而言,未來無論是專註於主品牌,還是采取多元化發展模式,供應鏈的建設都是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