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四川多年的人設,怎麽突然「翻車」了?

2023-12-16美食

如果要評選全國最熱辣的省份,我肯定投四川一票。

畢竟誰不知道這裏火鍋辣、炒菜辣、面也辣是飯也辣。前幾天在全國吃辣排名裏,還在第三看見你辣。

圖片 |微博 ©

本以為他們的夏天也一定熱辣,沒想到辣是辣了,但沒有完全熱辣噻。

紅光四射的餐桌上,細細一看,哦豁!

怎麽這邊 冷吃兔、手搓冰粉 ,那邊 冷串、冷沾沾 ,這邊 涼糕、涼粉、涼蝦 ,那邊 涼面、冰醉豆花 、還有 卷著涼拌菜的春卷 ……放眼望去冰冰涼,襯托得我淚兩行。

圖片 | sunieo0 ©

原來每年夏天,以熱辣聞名的四川,都在舌尖「偷偷納涼」!

當我們的腦海裏,四川還等於沸騰的火鍋時,他們已經在夏天,將糧食換成「涼食」,在天府之國巴適得板。

今天就來看看,四川人到底有多「冷」,能讓飲食以冰涼為名。

圖片 | 茶顏悅色 ©

無冷吃,不四川。 專屬四川的風味,讓夏天變得完整。

「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 川魂的調味之豐富,冷吃算一精華。

這種源於自貢鹽幫菜的做法,要經燙、燒、滾、淋等十余道工序層層疊加。許多人只知熱辣之美味,卻不知道「冷靜」後的辣,能在微妙的甜味中,讓人辣到汗流浹背; 更在脆爽的清涼裏,讓人啃咬嗦吸,無法自拔。

圖片 | Chester ©

冷吃兔:在兔兔的傷口上撒鹽

一個冷知識,每個自貢媽媽都會做冷吃兔,每個自貢娃去外地,都要帶冷吃兔,每個自貢娃的室友,都要被冷吃兔辣哭。

家裏沒有抽真空機的自貢人,不是地道的吃兔人噻。

圖片 |微博 ©

來自自貢的井鹽,或許比兔子都更懂它身上的脈絡。

當兔肉去骨,切成一厘米左右的小塊腌制後,緊致細嫩的兔肉會在爆炒時急速得收縮。鍋裏鮮香的陳皮粉、獨家調配的辣椒麻椒藤椒粉, 隨著鹽津水滲入每一寸纖維,造就冷卻後香辣的精髓。

提前煎過的兔丁, 入口是香辣,細嚼是焦香,三品有鮮鹹,回味有微甜 。沒有骨頭的方便,讓人卸下防備,剛開始還自在的送入口,不一會兒便感覺舌尖到喉嚨冒起了火焰。


但冷吃的秘訣,就在於香不斷絕。 少了熱氣的阻擋,那種香辣的味覺便直勾勾的牽引著心底的饞蟲。一邊大喊「太辣了,我不行了」,一邊用筷子瘋狂在辣椒裏翻找兔丁,是每個外地人入川的必經之路。

圖片 | 元氣安安 ©

丨 冷吃牛肉:冰冷的淚水從嘴角流下

地處盆地的四川,時常有 「冷冷的冰雨在你臉上胡亂的拍」 。但冷吃牛肉,只會讓你的口水源源不斷的從嘴角流下來。

在兔兔後來居上前,牛才是四川人的主要肉食。如今除了蹺腳牛肉、牛油火鍋,還有 冷吃的錘子牛肉,深受老饕們的推崇。

圖片 | 食客準備好 ©

它先鹵後槌,讓肉質細嫩松韌,微微起膠。再按牛肉的紋理手撕成條,下鍋爆炒,收汁存香。 七星椒與二荊條的鮮辣,在後續冷卻的十余個小時裏,滲透入味 ,涼潤不柴,每嚼一口,都有新的香味出來。經過生活捶打過的冷吃牛肉,配上二兩小酒,每一絲都鮮美得驚人。

沒說過「錘子哦」的人,不是地道的四川人 ;沒嘗過錘子牛肉的食客,你遲早還得登門。

丨 冷吃串串:沒想到你是這種雞

樂山相比自貢,辣度會降低一點,畢竟自貢的辣是本地人也「陰到辣」的。 而樂山,會多一絲甜。

遠近馳名的樂山缽缽雞,堪稱四川人的真·冷吃串串。

一缽紅油裏,未必能一眼看見雞,但五花八門的簽簽一定會吸引你。缽缽雞裏,不止有雞胗、雞腳筋、雞心、郡肝,還有薯仔、魔芋、鴨血、筍、鮮蝦、藕片、木耳……吃它只有兩道工序—— 埋頭吃串串,擡頭數簽簽。

圖片1 | 吃貨課代表 ©

「心有千千結,只有簽簽能解」。

串著葷素肉菜的小簽被成把用皮筋捆住,一頭紮進鮮亮的、飄滿白芝麻的紅油裏, 每個拿出來的小串,都滴答著清涼的鮮辣汁水 ,讓人在脆爽的饕餮中忘卻時間。

▲左邊是藤椒缽缽雞,右邊是紅油缽缽雞(圖片 | 杜杜不疼 ©)

獨有的海椒藤椒香而辣,卻辣而不燥。隨著芝麻在口腔中開花,最後剩下的半盆紅油,都讓人香到想要喝下。

如果你實在怕辣,來一瓶當地人都曉得的唯怡豆奶,清甜又冰涼 ,馬上還能再吃一場。

圖片 | 少吃點 ©

丨冷淡杯:飲一口,涼一夏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雲貴川不相信喝醉。

喝個小酒配涼菜,是四川人在夏夜裏的清涼食光。在成都,凡有人煙處,必有冷淡杯。

一到傍晚,壩裏或街沿邊便會擺起幾張小桌、塑膠椅,左鄰右舍聚集在這裏 就著冰啤酒,要上幾盤下酒菜,龍門陣擺起 ,直到淩晨後才會慢慢散去。

圖片 | pu ©

攤位上影影綽綽的燈火,是嘈雜人聲的背景色。那老富鹽水鹵出的雞腳腳、豬蹄兒,在燈光下晶瑩鮮亮。切條的鹵豆腐香軟、剁好的豬耳、肥腸薄脆、腌過的鯽魚鮮香, 配酒辣到爽,夏夜的小風一吹,舌尖在呼氣時都是「斯哈斯哈」的涼。

細看佐酒的菜色都是家常,但那份閑適安逸的態度,將四川人的放松與快樂變成了日常。

圖片1 | 小辭XiaoCi ©

冬天,千萬別和四川人比冷 ,那裏的太陽比中彩票還難等,發抖取暖是當地人的基本技能。

▲樂觀的四川人,冷到發抖也不忘美食(圖片 |微博 ©)

夏天,也千萬別和四川人比冷 ,因為他們不止有眼花繚亂的冷吃盛宴,還有大街小巷的冰涼牌面。

在酷暑到來之際,熱到能煎雞蛋的河南人,仰天望日大喊:「退!退!退!」,而 四川人卻報起了菜名「涼!涼!涼!」

圖片 | 食記 ©

涼菜:泡出一壇冰涼

在四川,萬物皆可涼,泡菜家家香。

炎熱的夏天,家有一壇如有一寶 ,一個玻璃壇就足夠容納萬千——辣椒、黃瓜、蘿蔔、豇豆、青筍……沒見過泡菜壇的蔬菜,不配叫四川蔬菜。走進飯館裏,要是老板沒擺上一盆散發著香味的泡菜,食客開胃的興頭都要少一半。

圖片2|洋十元 ©

地道的泡菜引子,有井鹽的鹹,有冰糖的甜,有白醋的酸和花椒的麻,更少不了歲月發酵的鮮。

一汪汪的冰涼,如冷泉將食材浸透得嫩爽,滋味裏包羅萬象 。在暑熱交鋒的夏日裏,一口鮮脆一口飯,略帶脫水的柔韌感,越嚼越香,自是千金也難換。

圖片2|弗蕾德 ©

涼面:電風扇裏吹涼

創造電風扇的人,怎麽也不會想到,四川人會拿它來吹涼面。

曾經走在四川的餐館,還能看見師傅對扇起勢,雙手不斷將煮熟的棍棍面挑起、抖落,反復迴圈。根根面條在風扇的猛吹下,快速蒸發水分。

圖片 | 私懿 ©

這個過程中,師傅 「手速要快,姿勢要帥」 ,必須趁面還沒幹透,麻利的在表面抹一層清油,柔韌鮮香的口感最讓人上頭。

有人涼面配手撕雞絲,搭一碗清涼的綠豆稀飯,巴適得板;但更多的還是—— 糖鹽蒜蓉小蔥花,一把豆芽手裏抓。不管加不加芝麻,椒油和醋別落下。 熟油辣子和保寧醋的混搭,甜辣甜辣,即使沒有其他肉類加碼,都足以成為四川涼面的鮮香密碼。

圖片 | 私懿 ©

如果你口味重,還可以試試 芥末涼面 ,雙重的清涼,入口就沖淡夏日的頭暈腦脹,保準你神清氣爽。

圖片 | Jean-StoryBook ©

涼糕:一輪圓月的清涼

四川才不是只有辣,你看他們吵架都像撒嬌,明明就很甜嘛。

圖片 |微博 ©

很甜的四川人,擁有不少紅糖美味。

你瞧那紅糖水裏隱約顯露的圓形涼糕,甜滋滋,皎潔得就像月亮。

早在光緒年間,它就已成了宜賓百姓的解暑神器。

【輿地紀勝】裏寫,「來此避暑納涼者甚多,名小吃涼糕嫩涼馳名」,由糯米黏柔出的糕體,鮮動唇齒,用葡萄井水點潤後,暗送清鮮。 【水滸傳】裏是「三碗不過崗」,來了宜賓葡萄井,食下三碗涼糕最清涼。

圖片 | 藤井池 ©

那種甜蜜潤物無聲,在輕輕咀嚼後,將絲絲清涼朗照在肺腑的每一寸。紅糖甜香的滋味, 遊蕩在醪糟小圓子身側的冰粉兒 知道,現刮出的涼糕更知道。

有些精致的店家,還會撒上 金色的桂花碎,多一分清香的甜蜜 ,讓人在暑熱的夏季,就擁有了吻一吻秋色的先機。

圖片 | 迪克高 ©

涼粉:透心涼,心飛揚

千萬別被傷心涼粉的名字嚇到,它只會讓暑氣傷心的退散。那種涼絲絲、酸辣辣的口感,誰都會喜歡。

在每個昏昏欲睡的午後,一碗用嫩豌豆做成的涼粉,酸爽的吸引每條貪吃的舌頭, 「吸溜吸溜」,身上微微薄汗,是唯一需要給予的報酬。

圖片 | RAIN DUCK ©

切成細條的涼粉,夾起來顫巍巍,晶瑩軟彈的身姿,悠悠得躺在小碗裏。花椒、海椒「椒椒」媚媚, 若是不慎叫了一碗重辣,能讓魁梧大漢都臉上飛紅,淚眼朦朧。

一酸二辣三彈爽,麻味偶爾殺個回馬槍。莫得辦法,來了嘛,還是嘗嘗。

畢竟那一碗澆了蒜水香油的涼粉入口, 再炎熱的午後,也能真實感受無上的沁涼。

圖片1 | 小野豬醬是我呢 ©

圖片2 | RAIN DUCK ©

有人說, 山東出好漢,江浙出秀才,閩粵出富商,而四川出神仙。 原因無他,這裏的人樂觀知天命,快樂似神仙。

圖片 | 丹丹兒啊 ©

群山環繞的盆地地形,潮濕多雨的陰冷氣候,曲折難行的蜀道難關……這裏未必是天生樂土,也曾遇上洪水、地震、幹旱、饑荒。

但四川人卻天生樂天,堅信挺過去了,就是晴天。

圖片 | 談心社 ©

千年前,生自四川眉山的蘇東坡吟誦著「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如今,一代又一代的四川人將這份樂觀發揚光大——

這裏的熱,本是悶暑和燥熱 ,但樂觀的四川人卻創造了涼食連連看,用安逸的冰涼,換來日子的舒爽。「莫得事,穩得起」,扇一扇蒲扇,愜意的喝茶品酒聊聊天。

圖片 | 圖蟲創意 ©

這裏的冷,本是陰冷和潮濕 ,但樂觀的四川人端上了熱辣辣的火鍋,用豪邁歡快的氣氛,擊退濕氣的噩夢。

在陰雨連綿後,「給點陽光就燦爛」,看見了頭皮雪,也要發個朋友圈。 他們活得簡單,所以樂得簡單。

圖片 |微博 ©

一熱一冷合體,才是完整的四川。


待疫情暫緩後,去四川人創造的鮮活人間看看吧。感受那裏的冷熱風味,方知何為巴適得板。

圖片 | seven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