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高危心臟病命懸一線!他們為七旬老人闖出一條生路

2024-09-27健康

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今年的主題是「心行合一」。心臟是人體的核心引擎,它像一個高效能的泵,透過規律的收縮、舒張,將血液輸送到身體的各個角落,為生命活動提供不竭動力。然而,由於不良生活方式及心血管危險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嚴重缺失等原因,中國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不斷上升,心血管疾病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

七旬老太突發心臟停搏,心臟起搏團隊強力續「電」

73歲的孫奶奶突發頭暈、眼前發黑,並伴有神誌淡漠、反應差,家屬趕緊撥打120送至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來院後心電圖檢查提示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心率44次/分,孫奶奶又突發意識喪失、呼吸心跳驟停,命懸一線。搶救室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氣管插管等搶救措施,經搶救後,孫奶奶恢復自主心跳,但心電圖仍反復提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心血管科主任中醫師張一炎會診後考慮,孫奶奶可能會再發心室顫動、心臟停搏,情勢危急,張主任立即為孫奶奶安置了心臟臨時起搏器。

之後收住醫院ICU,孫奶奶又被確診為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急性心力衰竭及嚴重的肺部感染,病情更加復雜。經積極救治後雖有所改善,但患者完全性起搏器依賴,需置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心血管科主任醫師於聖永帶領團隊充分討論,考慮首先給孫奶奶安置心臟永久性起搏器,以預防再發心臟停搏,待心功能及肺部感染進一步改善後,再擇期行主動脈瓣置換術,從根本上解決心功能惡化的罪魁禍首。安置好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後,孫奶奶病情明顯改善,已經能下地行走,尊重孫奶奶的意願,先出院藥物治療。

高危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心臟結構團隊修補「心門」

出院一周,孫奶奶再發胸悶氣喘、乏力及肢體水腫加重來醫院就診,考慮為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根據目前研究結果,重度主動脈瓣狹窄(SAS)患者一旦出現臨床癥狀,如不進行幹預,一年內死亡率極高。考慮到孫奶奶是高齡、極度虛弱、極低心功能及有多種合並癥的高危患者,相較於經典的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微創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能顯著降低手術創傷和風險。鑒於孫奶奶的基礎情況及心功能狀態,微創手術依然存在高風險,術中發生迴圈崩潰的可能性極大。但心血管科專家團隊仍然決定攻堅克難、迎難而上,聯合急重癥醫學科、心胸外科、麻醉科、超聲科多學科討論後,在體外迴圈濕備支持下為孫奶奶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術中,麻醉科副主任李青帶團隊完成麻醉及監護準備,心血管科主任醫師陳曉棟為患者進行食道超聲檢查及臨時起搏器植入,心胸外科團隊為患者插入體外迴圈濕備,科副主任吳溧興帶領心臟結構團隊主任醫師龔覺曉、副主任中醫師許小進協同配合,建立通路和系統,球囊擴張後患者血壓恢復困難,考慮迴圈崩潰,迅速體外迴圈轉機並列轉流輔助迴圈後血壓穩定,在快速起搏下成功釋放瓣膜。術後孫奶奶經過精心調治,病情很快恢復,出院前復查心臟超聲,心功能得到顯著改善,出院後便能生活自理了,孫奶奶感嘆:「我又活過來了!」

保持心臟健康重在平時,應加強對心血管危險因素管控

孫奶奶的主動脈瓣狹窄病史可追溯到10年前,10年來,孫奶奶一直無法接受外科手術治療,這一拖就拖到今天。如果10年前孫奶奶就接受心臟瓣膜的置換手術,可能就能避免「死神面前走一遭」的危險。

因此,吳溧興主任再次提醒大家,平時一定要加強對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管控,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肥胖、抽煙等,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意識,聽從專科醫生的建議,確診疾病後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擁有一顆健康的心臟,享受健康生活每一天。

通訊員 殷舒月 許小進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