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高手論「健」有真招,一起認識披荊斬棘的他們

2024-08-25健康

總策劃 王麗娜

統籌 胡敏 王嘉譯 關雅昕

執行 本報記者 安偉 吳文可 楊璐 曹聰 文

記者 王曉偉 圖

快板、歌曲、相聲、情景劇……

在第六屆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賽總決賽的舞台上,15組經過層層選拔的健康科普選手使出「十八般武藝」,或單人自信展示,或多人密切配合,或娓娓訴說,或引吭高歌,盡顯河南健康科普工作者的風采。

選手的精彩表現,引得觀眾不斷拍手叫好,紛紛表示在歡聲笑語中學習到了實用的健康科普知識。

下面,請跟隨記者的筆觸回顧選手在總決賽舞台上的風采。

作品:【「脊彎」新說】

單位: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

成員:溫泰森、黃巧巧、王蕾、趙貴林、郝琛

口號:脊彎新說用心說,健康科普用心做

「呵,這味,您吃什麽了呀?」

「紅燒羊蠍子!」

「呦,吃得不錯,那我趁著考考你,知道什麽叫羊蠍子嗎?」

「知道,羊,蠍子,做羊蠍子狀。」

「什麽呀,羊蠍子是羊的脊柱,這個脊柱可得保護好了,稍不留神就容易發生脊柱彎曲異常。知道什麽叫脊柱彎曲異常嗎?」

「指S型身材嗎?」

這一段詼諧的相聲表演,是來自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的溫泰森、黃巧巧、王蕾、趙貴林、郝琛創作的【「脊彎」新說】。他們五個人來自不同的科室與部門,其中,溫泰森來自透析室、黃巧巧來自心內科特需一病區、王蕾來自骨科、趙貴林來自日間病房、郝琛來自工會。五個年輕人因健康科普結緣,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了【「脊彎」新說】這一作品。

「一部好的健康科普作品要有藝術性、科學性和娛樂性。藝術性是指本身的文本是符合藝術創作規律的,不是生搬硬套;科學性是指健康科普知識要準確,除了基本常識,還要有歸納總結出來的關於預防的方案,能夠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娛樂性是指這個作品能符合大眾審美並且喜聞樂見。」黃巧巧表示,他們的作品透過對傳統相聲節目的加工,力求實作藝術性、科學性和娛樂性的統一。

他們在作品中提醒觀眾,脊柱側彎會影響兒童青少年的發育,已經成為繼肥胖、近視之後,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同時,他們給出了在家中初步檢測脊柱側彎的方法:

方法一 :用橫尺量一量孩子兩個肩膀是否一樣高?肩胛骨最下端是否一樣高?兩個髖關節和骨盆是否一樣高?如果不一樣高,那就有可能是脊柱側彎。

方法二:讓孩子彎腰,雙手自然下垂,觸摸地面,觀察背部是否平整。如果一側明顯高於另一側,就有可能是脊柱側彎。

他們的作品有趣、有料、有用,在健康科普演講環節取得了93.59分的好成績,最終以96.59分榮獲一等獎。

「我們是第一次參賽,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到這個舞台的。看到全省各地的優秀選手帶來的作品,也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思考,比如如何在三分鐘的節目當中精辟地歸納總結出健康科普知識要點以及具體在節目起承轉合的位置。這些思考對於我們今後的創作非常重要。」黃巧巧表示,「非常開心我們取得了如此優異的成績。在這裏非常感謝在背後支持我們的團隊,正是因為大家通力合作、不斷打磨、精益求精,我們才能取得如此佳績。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為人民健康服務是我們的天職。我和搭檔來自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未來,我們不僅要繼續在先進醫療技術上做排頭兵,更要在健康科普上發揮積極的作用。」

溫泰森選手也表示:「獲得這個一等獎來之不易,這對我們是一種獎勵,也是一種鞭策,我們會繼續愛科普、講科普,在健康科普的路上走下去!」

作品:【「鼠」守無策】

單位:新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成員:劉丹、閆雪、鄔嘉樂

口號:小老鼠,危害大,科學防制靠大家。

「我們老鼠可厲害了,我們鉆洞、遊泳、爬高樣樣精通,下水道、空調洞無孔不入,家家戶戶進出無阻!」

「真的?」

「我們每天能偷吃人類許多糧食,一年能讓全世界損失五千萬噸呢!」

「這麽厲害呢?」

「我們最厲害的是能傳播57種疾病呢,鼠疫,大家都聽說過吧?傳染性強、死亡率高,可是人類法定甲類傳染病。」

新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劉丹、閆雪、鄔嘉樂在科普短劇【「鼠」守無策】中,以老、中、青三只老鼠的對話,向在場觀眾介紹了老鼠的危害及防鼠的重要性。

鄔嘉樂告訴記者,他們三人均是新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控制科的工作人員。「作為疾控人,我們秉承著‘健康科普,疾控先行’的理念,來到了健康科普大賽的舞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我們不僅要打好各種生物疫苗,更要打好健康科普這支‘社會疫苗’ 。」鄔嘉樂表示,他們在工作中發現,現在很多人對病媒生物知之甚少,既不了解病媒生物的危害,又不了解病媒生物的防制方法。「為了向大眾宣傳病媒防制知識,預防病媒生物傳播性疾病,避免病媒生物對人類造成危害,我們以常見的病媒生物之一——老鼠為切口,創作了這一作品。」鄔嘉樂說。

「二大爺家因為人類清理了雜物和垃圾箱,弄的他們無處藏身;三舅爺家裝了擋鼠板,加了金屬網,害的他們無家可歸;四姑奶家的食物和水源也被人類利用各種辦法斷絕,使得他們無吃無喝。更嚴重的是,隔壁老王家吃了由鼠藥偽裝成的食物,吃完全家躺板板!」他們透過作品提醒廣大觀眾,居家防鼠要以環境防制為主,輔以物理防制、化學防制,並給出「滅鼠三招」: 搞好環境衛生,清除鼠類棲息場所;做好食品管理,斷絕鼠糧;封洞堵縫,完善防鼠設施

「一個成功的健康科普作品不僅能傳遞正確的健康科普知識,還要能讓大眾容易接受。」鄔嘉樂告訴記者,為了讓觀眾學得會、記得住,他們特地選用了卡通形象作為主角、創作了風趣幽默的科普短劇劇本。他們的辛苦付出也收獲了評委的認可,在健康科普演講環節獲得了93.18的好成績。

「在備賽環節,我們團隊全力以赴,力爭做好每一個細節。」除了反復打磨健康科普節目,他們也沒有落下健康科普知識的儲備,在健康素養答題環節選擇了高風險題,並全取3分,最終獲得96.18分的優異成績。

「作為一支第一次參賽的隊伍,能夠在本次大賽的舞台上收獲獎項,我們團隊的小夥伴感到非常興奮和自豪,除了要感謝我們團隊其他隊員的辛苦付出,也要感謝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榮譽加身,既是我們團隊花費大量時間深耕科普領域結出的碩果,也是我們未來繼續健康科普道路上前行的動力。今後,我們將繼續努力,將健康科普深入基層,造福更多百姓。」鄔嘉樂說。

作品:【被困在時間裏的人】

單位: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成員:李潔、尚超娜、邱玉華、劉瀚文

口號:用愛守護記憶,讓愛與記憶同行

「我們的科普作品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真情實感,選題也是群眾所關註的一個主題。我們認為一個好的作品必須要站在群眾需要和健康需求的基礎上,向大家傳播一個有思想性、知識性、通俗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的作品。」作為主創之一的李潔如是說。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世上最美好的事莫過於父母健康,孩子快樂成長。其實有時候並不是父母變了,有可能是他們生病了」,李潔告訴記者,「我們本次參賽的目的是希望更多人能夠關註到阿爾茨海默病這個特殊的群體,我們想呼籲全社會正視阿爾茨海默病,及時關愛自己和家人的腦健康。」

記者了解到,此作品從創作到台前表演,用時三個多月,其中經歷過許多次的修改和排練。為了讓作品更加真實細膩, 創作團隊走進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老年精神科病房,與阿爾茨海默病老人共處,觀察老人的一言一行,有了深刻體會和感觸 。對於如何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李潔和隊友們也查閱了許多文獻,最終選擇簡單易學的手指操,希望這個訓練能被更多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屬看到。

比賽之外,李潔告訴記者,我們建議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家庭,平時也可以透過家庭照片記憶、記憶卡片遊戲、拼圖遊戲、音樂記憶、定向力回顧等方式來改善阿爾茲海默病老人的記憶。當然,多給老人設定一些益智遊戲,如拼圖、五子棋、積木等也能夠幫助改善老人的思維邏輯能力。

作品:【艾灸愛了】

單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成員:高昕雅、曹孟

口號:中醫何以中,艾灸顯神通

以相聲表演的形式呈現,將醫學科普與說學逗唱相結合,既不失科普的科學嚴謹性,又融合了相聲的藝術趣味性,同時能夠帶動舞台氣氛,使觀眾能對科普感興趣、想學習、能聽懂、會去做。這也是從眾多作品中殺進決賽的亮點作品。

為了確保作品的科學性和趣味性,主創根據權威參考書籍及文獻,不斷地對作品內容進行豐富和校對,而且 透過邀請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觀眾觀看我們的節目,詢問大家的觀看感受及意見,再根據意見進行修改 ,增加趣味性和通俗性,以便作品能夠更好地以大家樂牌於接受的方式,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現出來。

當問及參賽的目的和感想時,高昕雅說到:「我們希望大家能夠學會利用中醫治療及保健方法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也希望透過本次的科普比賽及我們的科普作品,讓大家正確認識艾灸並避免一些誤區。現在我們身邊的很多人也在喜歡和熱愛中醫,中醫藥科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會一直在路上。」

作品:【「布」速之客】

單位:新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成員:秦雨、劉君珂

口號:科普布病知識,守護健康生活

「這個‘布’速之客就是布魯氏菌病,俗稱懶漢病。」

「懶也是一種病?嘿嘿,讓我瞅瞅是誰在對號入座。」

「別鬧別鬧,這個懶和你想的可不是一回事!懶漢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像羊、牛、豬等被它感染後會變成它的傳染源。」

來自新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秦雨、劉君珂在作品【「布」速之客】中,透過一只可愛的小羊和醫生的對話,介紹了布魯氏菌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以及如何預防等相關知識。

「布魯氏菌病對人們的健康構成了一定的威脅,且該病的癥狀有時候不典型,加上很多人對這一病不太了解,所以很容易忽視該病的發生。我們希望透過此次科普能提高大家對布魯氏菌病的認識,增強防範意識,減少感染風險。」秦雨說道。

秦雨表示,她認為一個好的科普作品應該具有 科學性、通俗性、趣味性和教育性 等特點。「健康科普應該在確保內容準確可靠的情況下,透過簡單易懂的語言、多樣的表現形式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一些健康生活知識 。」

為更好呈現作品,秦雨和隊友劉君珂反復推敲劇情、修改指令碼,還模擬現場、加班加點排練。「心理準備是我們要突破的一大難關,我和秦雨互鼓勵、打氣,也很感謝身邊親友、同事的支持,讓我們樹立了信心,堅信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秦雨告訴記者,得知本次總決賽還有健康素養答題環節,她們還整理了相關材料,在賽前努力夯實自己的知識儲備。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她們取得了健康科普演講環節92.84分、健康素養答題環節3分、總成績95.84分的好成績。

「我和搭檔都非常開心,也非常榮幸能夠一路來到科普大賽總決賽的舞台。參賽過程中,我們的知識和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同時也更加體會到科普的重要性。」秦雨說。

作品:【告別「媽媽手」,遠離腱鞘炎】

單位:信陽市潢川縣人民醫院

成員:郭萌薇

口號:「手」護健康無價寶,傳遞科普好聲音

「8年前的我第一次當媽媽,在幸福、喜悅中開啟了帶娃模式,然而在孩子三個月大時我卻被手腕的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醫生告訴我這就是‘媽媽手’,也叫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來自信陽市潢川縣人民醫院的郭萌薇結合自身經歷,創作作品【告別「媽媽手」,遠離腱鞘炎】,並帶來一套手指操,帶領現場觀眾參與其中,在歡樂的氛圍中輕松掌握遠離腱鞘炎的方法。

為了參加此次比賽,郭萌薇在工作之余一遍一遍地排練,對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反復地打磨。「 我覺得一個成功的科普作品應該是將專業的科普知識講解得通俗易懂,接地氣兒,容易被大眾接受 。來到比賽現場,看到這麽多優秀的科普人才聚集在一起,深深地感受到健康科普的強大力量,和科普達人的無限魅力!透過這場科普盛宴,自己收獲頗豐,回到單位以後要繼續加油,把科普知識帶給更多的基層群眾。」

除了參加比賽,健康科普已經成為郭萌薇日常工作的一部份,她把健康科普帶進社區、鄉村、機關和學校。「每一次面對面的健康科普,每一次和大家的互動,都在無形中提升了大眾的健康素養,這些場景都會讓我們感受到做健康科普實實在在的意義和價值。」郭萌薇有感而發。

【向死而生】

作品:【向死而生】

單位:駐馬店市中心醫院

成員:潘君暉

口號:熱愛生命,關註健康,幸福生活

為了更好地把科普知識傳遞給大家,潘君暉透過查閱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相關的文獻,請教安寧療護方面的專家,他希望自己的科普,讓大家對死亡、對生命有更加客觀和理性的認識。

「能夠有幸在強者如雲的預賽中,挺進總決賽,心情激動之余,也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潘君暉告訴記者,他透過這次比賽,既向公眾傳遞了健康科普知識,同時向同行們交流、學習、磨煉了技能。

比賽過程中,潘君暉還時不時觀看其他優秀的作品,看到大家都在很用心地做科普,努力傳遞健康,他也不斷打磨起了自己的科普作品,讓其更加精益求精。「 我認為一個成功的健康科普作品,首先要科學嚴謹,還有就是能讓受眾從中獲得正向的成長 。」

潘君暉的科普作品和感悟,很多也是基於自身的工作經歷。他曾救治過一個主動脈夾層的男患者,40出頭的年紀,脾氣暴躁,一天最低兩包煙,還經常喝酒,家人勸他,他大吵大鬧說自己沒事,怎麽勸他都聽不進去。後來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以後,變得沈默很多,也開始積極配合治療,最後順利康復。

「這個患者出院以後,把煙酒都戒了,工作之余還開著車帶著老婆孩子出去玩。他說他那時候覺得自己活不成了,想了很多,現在他知道生命無常,家人重要,重活一次,得活得灑脫,活得有意義。他是幸運的,其實有很多人,等悟到這個道理的時候,就沒有機會再重新來過了。」潘君暉意味深長地說著,他覺得作為醫生,就要給民眾普及死亡教育,普及生命教育, 讓更多人明白死亡的意義,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盡量讓人生少一些遺憾。

【看水腫識健康】

作品:【看水腫識健康】

單位:新鄉市延津縣中醫院

成員:周創新

口號:科普健康,樂享生活!

「本次參賽能夠來到總決賽的舞台,我深感榮幸。」來自新鄉市延津縣中醫院的周創新告訴記者,他圓滿實作了本次參賽的目標。「參加本次大賽,我的目標是讓更多的人看到我,記住我講的健康知識,能夠因為聽我講的科普而改變自己,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不斷受益。」

周創新是科普大賽舞台的熟面孔,已經先後三次參賽。2021年,周創新憑借一個「屁」,走上了第三屆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賽總決賽的舞台。「面黃肌瘦、放屁蔫臭,塊大膘肥、放屁如雷……」他的作品【「屁」事不小】熱詞頻出,也讓觀眾記住了這個科普舞台上的「諧星」。

本次周創新帶來的作品是【看水腫識健康】。他告訴記者,他創作這個作品,是因為他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很多人對水腫的認識不足。「經常有患者說,‘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意思是出現這種征象是人的將死預警。這說明很多人對水腫的認識不夠充分,甚至充滿了恐懼,所以我創作了這一作品,向大家介紹水腫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消除恐懼、保持健康。」

他提醒觀眾,水腫可分為正常的(生理性水腫)和不正常的(病理性水腫),如果水腫長期不消退一定要提高警惕。

他總結了病理性水腫的4個常見特征:靴子、帽子、青蛙、面具。

靴子 :即雙腳腫,像穿了靴子,用手一按有坑、一活動心慌氣喘,這往往是心臟不好。

帽子 :即臉腫、頭大,像戴了帽子,雙腿也腫,用手一按有坑,這往往是腎臟不好。

青蛙 :即腹脹如青蛙,且腿腫,用手一按有坑,這往往是肝臟不好。

面具 :即臉上浮腫、表情呆板像面具,且手背、腳背都浮腫,這往往是甲狀腺出了問題。

「少量多次喝開水,衣服寬松不緊勒,低鹽飲食管住嘴,動靜結合邁開腿。」為了能夠讓觀眾記住他的科普作品,在作品的最後,周創新用改編的【一人飲酒醉】總結了避免和減輕水腫妙招。「我認為好的健康科普作品要寓教於樂,能夠讓人在快樂中有所收獲,一聽有用、一試管用、一改挺好。」周創新還向記者介紹了一個實用的夏季生活小妙招:常備糖姜片。「夏季天熱,陽氣活躍在外,此時人們容易貪涼,愛吹空調、吃冷飲,極易導致外熱內寒,引發腹脹惡心。遇到這種情況時,吃一片糖姜片能很快緩解。」

作品:【洗衣機也要「洗」】

單位:新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成員:梁爽

口號:科學清潔洗衣機,清幹凈消要牢記!

「科學清潔不僅關乎洗衣機的使用壽命,更關乎您全家的健康!」來自新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梁爽透過節目【洗衣機也要「洗」】,提醒大家關註家用電器的科學消毒和清潔。

「眾所周知,日常生活中,洗衣機、電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的使用非常頻繁,但這些電器因為自身的結構特性及不合理使用,很容易滋生各種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真菌、寄生蟲等。這些病原微生物會對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如誘發皮膚疥癬病、婦科病、蟯蟲病等。作為一個專業為消毒技術與微生物檢驗的疾控人,我有責任提醒大家關註家用電器的科學消毒和清潔。」梁爽在作品中介紹了洗衣機日常清潔消毒的三大實用技巧:

清一清 。每次用完順手把洗衣機的密封圈、洗劑槽、洗衣桶等重點部位的汙漬清幹凈。

幹一幹 。用完之後不要立即關閉艙門,而是要開啟透氣、通風,平時盡量 留縫。

凈一凈 。現在的洗衣機大都帶有「桶清潔」功能,可以每月開啟一次,加入專用的清潔劑效果會更好。

「一個優秀的健康科普作品應具備 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 三大特點。」梁爽表示,為此,她創作的作品力求知識點通俗易懂、操作方法簡單實用。「科普就是運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將晦澀難懂的健康知識,轉化成生動形象的語言和方法,普及給大眾。我未來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疾控科普專家。」梁爽告訴記者, 雖然備賽不易,但她樂在其中,因為過程中收獲滿滿。

記者了解到,梁爽還是新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之星」誌願服務團隊的負責人之一,該團隊將誌願服務和科普宣講進行有機結合,每月開展下社區科普宣講,打通科普宣講的「最後一公裏」。目前,團隊已開展活動60余場,惠及群眾近30萬人。

作品:【今天你「熬」了嗎?】

單位:信陽市中心醫院

成員:吳少宇、張誌銘、孫科傑、劉智洋、田震

口號:熬夜傷身掉頭發,健康生活你我他

「心臟,作為我們身體的發動機,在熬夜的侵蝕下,開始喘息無力,心率也顯得淩亂不堪。肝臟,那位身負重任的解毒和代謝大師,卻因熬夜而承受了沈重的負擔。而脾臟,那位負責造血與免疫的守護者,也在熬夜所帶來的飲食不規律中顯得力不從心……」這一切,都源自信陽市中心醫院張誌銘、孫科傑、彭巍、劉智洋、田震團隊精心創作的作品【今天你「熬」了嗎?】,透過舞台劇情景再現方式模擬大眾熬夜生活常態,以其深刻的內涵和獨特的視角,贏得了陣陣掌聲。

我們團隊都是來自重癥監護室的護士,深知每四天一次的夜班對身體的摧殘 。熬夜的危害,我們深有體會,因此我們希望透過科普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熬夜的危害,從而珍愛生命,保護身體健康。」張誌銘在接受采訪時說道。這是他第二次踏上省級比賽的舞台,為了能與更多的同行交流學習,為了能將更多關於健康的知識傳遞給大眾,他毅然選擇再次出發。

「本次參賽一方面希望借此機會可以給更多的人分享熬夜對自身的危害,使大家健康生活,減少熬夜,愛惜自己的身體;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這個平台來跟更多的科普達人同台競技,來鍛煉我們這只年輕的隊伍。」張誌銘告訴記者。

在比賽前,一路披荊斬棘來到這個舞台的張誌銘團隊對作品進行了再次調整。「我們在原本節目的基礎之上進行了整體最佳化,使我們想表達的意思更為準確。 每個人的表演從台詞到動作都經過了反復修改力求達到最好的節目效果,與本次主題表達效果更為統一 。」張誌銘說。

在張誌銘看來,一個優秀的健康科普作品必須要讓每個觀眾都可以直觀地理解作品表達的意思,透過科普作品讓觀眾產生共鳴,讓被科普者從內心深處去認可該作品所傳遞出的資訊,這樣才能讓健康知識入腦入心,而不是「水過地皮幹」。

作品:【有「痣」之士,你還好嗎?】

單位:安陽市人民醫院

成員:杜金航

口號:擔心是痣還是瘤,小杜教您不用愁

「有痣它不可怕,防癌咱全靠它。兩邊它不對稱,邊緣呀模糊啦。顏色它會變花,六毫米也算大……」在總決賽舞台上喊麥的這位選手,是來自安陽市人民醫院的杜金航。

作為一名95後,杜金航有著豐富的健康科普舞台經驗:五次參賽、五次進入省級比賽。本次參賽,他帶來的作品名為【有「痣」之士,你還好嗎】。「我認為接地氣兒的健康科普作品才容易被大家接受。痣,很多人都有,但我發現大部份人對它並不了解,有的人完全不在乎,有的過於焦慮,甚至將其與黑色素瘤混為一談。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認知,所以我以此為題,創作了這一作品,教大家如何自己辨別,提醒大家做好觀察,同時要做到不焦慮、不忽視。」杜金航在作品中介紹,痣的學名叫「黑素細胞痣」,與黑色素瘤可以透過「ABCDE」法則進行區分:

A(不對稱) :正常的痣是兩半對稱的,而黑色素瘤一半與另一半不對稱。

B(邊緣) :痣的邊緣整齊,與周圍皮膚分界清楚;黑色素瘤邊緣模糊或者出現鋸齒樣改變。

C(顏色) :痣通常就一個顏色,棕色或者黑色;惡性黑色素瘤發病時顏色不均勻、有花斑樣改變。

D(直徑) :普痣一般比較小;而黑色素瘤一般大於6毫米。

E(發展) :良性的痣一般發展較慢,如果你的痣有了以上改變,或者短期內發展迅速,別猶豫,趕緊去醫院找專業大夫就診。

「科普就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話把專業的知識傳遞給身邊每個需要的人。我認為,一個成功的科普作品,首先要保證其科學性和專業性,其次要有好的創意和表現力。」杜金航告訴記者,為了能把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及知識轉化成容易被接受的話語和形式,他在作品中插入了時下熱門的話題、熱播影劇橋段以及結尾的喊麥,希望以大家更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呈現。杜金航的精彩表現,不僅引得現場觀眾的掌聲不斷,也收獲了評委的好評,在健康科普演講環節拿到了93.32的好成績。

「今年已經是我第五次參賽了,對我來說,每一次參賽都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提升機會。在比賽中,我見到了很多好創意,對我今後的科普之路有很大的幫助。 在這裏,我也給自己定一個目標——‘走出去,沈下去’,就是把科普的聲音傳到自己走過的每一個角落 。」杜金航表示,他也希望每一位醫務工作者能積極投身健康科普事業,把更多的、更好的醫學知識傳遞給身邊每個人,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品:【送您一劑音樂藥方】

單位: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成員:朱諾、彭棟梁、郭偉、王倩、余睿

口號:音韻入藥,醫病療疾,送您一劑音樂藥方

「這次大賽絕對不是終點,而是一個起點。」參加第四屆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賽時,來自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獲得金獎的朱諾這樣說道。兩年過去了,她沒有食言,並且帶著更多的新朋友來到了第六屆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賽的舞台上。

「【黃帝內經】說:百病生於氣而止於音。就是說, 由於疾病造成的體內氣機的紊亂,是可以用音樂來療愈的 。具體方法就是根據中醫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和五音對應,用角、徵、宮、商、羽五種不同的音調的音樂來治療疾病。角調入肝,徵調入心,宮調入脾,商調入肺,羽調入腎。」朱諾與隊友們一人對應一個音調,在舞台上娓娓道來,用音樂、歌舞、旗袍、折扇、語言等多種元素,向觀眾介紹中國古老的音階,讓大家意識到,音樂不僅優美動聽,而且還能醫病療疾。

作為大賽的老朋友,得知舉辦第六屆健康科普技能大賽的訊息,朱諾就拉著平時經常在醫院參加各種表演的老搭檔報名參賽。參賽的主題確定了,那該使用哪種形式才更容易讓人接受?從確定參加比賽開始,朱諾和隊友們就開始不斷「頭腦風暴」,經過多次嘗試、推翻、打磨,終於在大賽前不到一個月,確定了最終的劇本。

「我們團隊成員來自五個不同的科室,平時也很難聚到一起。這次她(朱諾)叫我們來一起參賽,我就想著借著這個機會出來看看。她是我們團隊的主心骨,這次比賽也費了很多心,帶著我們這些新朋友參與進來。以後我們這些新朋友就變成了老朋友,然後帶著更多的新朋友參與到健康科普這件事中。」彭棟梁說。

盡管在第六屆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賽分主題比賽中獲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但對朱諾和隊友來說,興奮之余,看到更多的還是自己的不足。「在這次的舞台上,我們對作品進行了適當的修改。例如,我們豐富和強化了背景音樂,讓觀眾更容易辨別宮商角徵羽這五個音調各自的特點。同時,我們在演員的走位、集體的造型和表演的節奏上略作調整,使作品更突出舞台效果,更具有觀賞價值。」朱諾告訴記者。

朱諾認為,一個成功的健康科普作品應該具有普遍性和實用性。比如一個生活中經常發生卻總被忽略的中醫小常識,或者一個現實中老百姓很方便操作的健身小動作。此次,朱諾和隊友帶來的健康科普作品也體現了朱諾的觀念。

「作為一名兩次參賽的選手,我既是健康科普的傳播者,又是健康科普的受益者,因為每次都能從其他選手那裏學到很多健康科普知識。讓更多的人受益,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讓科普的力量越來越強大,這是我這次參賽的目的,看到團隊的成員信心十足,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們距離全民健康又近了一步。」朱諾說。

作品:【堤壩的哭泣】

單位:駐馬店市中心醫院

成員:余森

口號:健康心臟,健康中國!

「噗通、噗通……這就是咱們心臟跳動的聲音。人體的心臟裏有四個瓣膜,它們控制了血液迴圈,保持血液單向流動,就像四個小小‘堤壩’守護著我們。」演講一開始,余森開題先透過心跳聲音引起大家的關註,從而引出心臟瓣膜病的概念。

我們的心臟每天要跳動10萬次之多,這四個‘堤壩’也要同時開放10萬次 ,可以想象他們的工作是多麽辛苦,如果不註意保護的話,‘堤壩’很容易出現故障。」通俗易懂地類比,深入淺出地解說,讓觀眾近距離了解保護心臟的重要性。

余森曾經治療過一個82歲的心臟瓣膜患者,患者20年前就知道自己有這個病,但卻不了解這個病需要手術治療,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結合自身工作學習經歷,透過隨訪治療過的患者並查閱相關文獻後,余森明確了自己科普作品的定位和方向,即保護心臟,不讓心臟的堤壩哭泣。

「到現場以後,我發現參賽的選手實力都很強,他們的作品形式多樣,選題新穎,讓我受益匪淺。」好在余森從心臟瓣膜這一大眾容易忽視的知識點切入,讓他一路突破重圍,挺進決賽,並取得好成績。

比賽已經告一段落,但余森的健康科普之路仍在繼續:「在我們科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心臟疾病引起的心衰癥狀發作,如果咱們自測上樓梯3層或者走100米就有胸悶氣短上不來氣的癥狀,就有可能是心衰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做好心臟的維護和保養。」

作品:【愛得急不得的熱性驚厥】

單位: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成員:許玉芳(51歲)

口號:許你一生,玉愛同行,芳佑健康

「寶寶一發熱,父母就心慌,特別是高熱引起的抽搐,更是六神無主,浙江溫州一名2歲的男孩平平因為高燒引起了抽風,爸爸居然用手摳喉嚨導致了孩子窒息死亡。你們知道該怎麽做嗎?」作為一個有三十年兒科臨床經驗的醫生,許玉芳發現很多家長甚至是一些基層大夫,對兒童熱性驚厥的處理存在很多誤區。今天,許玉芳以兒童熱性驚厥為主題,帶來科普作品【愛得急不得的熱性驚厥】。

此次許玉芳帶來的健康科普作品經過了多次的修改, 最終從多人小品形式改為了一人講科普,突出了專家科普的權威性、科學性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讓大家了解育兒知識。「一個成功的科普作品就是要群眾喜聞樂見,能夠深入人心,能夠真正的幫助大家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高群眾的健康素養。」許玉芳說。

「此次活動給廣大醫護人員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台,讓大家都積極參與到科普工作中,提高大家科普的水平。」許玉芳曾多次參加健康科普類的活動,曾在第五屆鄭州市科普大賽中獲得個人金獎。在許玉芳看來, 健康科普不僅僅要在比賽中,更要在日常工作中惠及民眾 。在臨床工作中,許玉芳從未放棄過健康科普。多年來,她一直透過給幼稚園、學校講課,發表科普文章,拍科普影片等方式傳播健康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科學的育兒知識,避免誤區。

作品:【百變女王——糖糖】

單位: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成員:李鄭、賈玲、高丹慧、賈小香

口號:科學控糖 健康護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議每天添加糖的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而1瓶500ml可樂的含糖量就約為53g」。來自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李鄭、賈玲、周海慧、賈小香帶來的健康節目【百變女王——糖糖】以舞台劇的形式為大家講解了控糖的重要性。

控糖是一個全社會都需要關註的問題,而對於李鄭來說,這個選題也源於她的親身經歷。「我曾經一度經歷糖尿病前期,作品中的血糖變化值就是我個人的真實血糖數值變化情況。經過科學的措施,我的血糖得到了控制,體重也減了將近5公斤。希望有這方面困擾的朋友和我一起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李鄭告訴記者。

此外,李鄭還提到,作為醫務人員,她經常發現許多患者對於健康飲食的認識存在誤區。因此,她積極總結這些常見問題,並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解釋,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這次,她更是帶著這份熱忱和專業知識,登上了科普大賽的舞台。

她告訴記者, 糖並不僅僅存在於甜食中,許多看似不甜的食物也可能含有大量糖分,這是一個需要糾正的誤區 。她希望透過倡導控糖和推動健康生活方式的改變,幫助人們預防糖尿病前期,並鼓勵大家更加關註自身的健康。

「能夠入圍本次活動,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喜悅的。大家知道醫院都很忙,我們的作品是舞台劇,經常會利用休息的時間進行排練,因為不是專業演員,為了能呈現更好的舞台效果,我們會細摳每一個動作和表情。同時,為了確保科普健康知識的準確性,我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和指南,內容上也是透過我們專科主任認可的。大家為此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李鄭告訴記者。

李鄭認為,一個好的科普作品就是要把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活潑有趣的形式展現給大眾,讓大家能夠學會正確的方法,方便記憶,容易照著做。

「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是實作創新發展的兩翼。 把科普放在了與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讓我們這些科普達人很受鼓舞,作為醫務人員,我們有義務做好健康科普。」李鄭說。

觀看比賽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