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痛風多年疼痛難消?中醫從陰火論治:真陰寒假火熱,讓你眼前一亮

2024-07-03健康

北中醫李教授原創人文醫學科普第382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醫李老師,應部份粉絲後台私信請求,分享中醫對難治性痛風的治療思路和方法。

難治性痛風,指的是痛風反復發作多年後,諸邪已經深入骨骱,所以即使不在急性期,關節依然會有輕微隱痛腫痛影響日常行走,或急性發作采取以前有效方法,疼痛不緩解。或早緩解期使用以前常規劑量降尿酸卻不達標。從而表現出痛風反復發作,嚴重的還出現關節骨質破壞,伴有痛風石或/和腎結石(痛風腎)。

難治性痛風,已經從初期的單純的脾虛濕濁或脾虛濕熱,因為病程日久,脾胃產生的痰瘀長期蓄積經絡,已經影響到肝腎功能而肝腎虧虛。

肝主筋,腎主骨,肝腎陰虛則筋骨失養,痰瘀互結,所以部份難治性痛風會有痛風石,還有的伴有腎功不全)痛風腎),以及代謝綜合證。

這讓難治性痛風治療難度加大,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嚴重的影響到日常日常生活和工作,情緒抑郁低落,長期精神壓抑,對疾病絕望,喪失治愈的信心,乃至對生活和人生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

臨床發現,難治性痛風患者往往飲食上暴飲暴食,這會內傷脾胃,導致體內陽氣郁滯得不到升發,進而谷氣下流,阻滯在肝腎,肝腎陰虛,虛火上浮,讓難治性痛風反復發作。

從這個角度理解,難治性痛風體內的陽郁特質和脾胃論創設者李東垣提出的陰火理論不謀而合,所以如果套用「陰火」理論來治療陽郁不發的難治性痛風,采用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氣、和陰血的四法能獲得期望中的結果。

濕、寒為陰,陰火指的是一類疾病性屬於陰寒,但卻部份表現出火熱的病理狀態。

陰火,陰為虛,所以多由勞倦過度。從而元氣大傷,在此基礎上或者因為寒濕陰邪外郁,就是俗話中的寒包火;或者因為恣食生冷之品,寒氣內侵,讓體內陽氣阻遏而不得宣發透達所致。

所以陰火類疾病,總屬標熱本寒的疾病。是再病理調價下,因為生活飲食不解、外邪侵擾所致,從而內傷脾胃,身體元氣大損,這種損包括陽虛、氣虛、陰虛內郁等,從而虛陽亢奮,虛火上炎外張,表現出標熱的征象。

一部份痛風即是如此。

根據古今中醫文獻,陰火的產生,不外乎三個方面:

1.勞倦困頓,內傷皮溫,暗耗陰血,陰血不足,陽無所依,虛熱內動,

2.飲食勞倦,內傷元氣,氣機升降失常,元陽不歸本位導致相火妄動而致。

3.因為陰虛陰邪郁閉,導致肺氣或脾陽內郁,郁而化火,要註意這裏的陰邪除了飲食內傷,也包括外感寒濕陰邪做導致的陽郁表征。

所以上述這些陰邪的發生,要從虛癥方面考慮,從脾虛、血虛、陽虛以及氣機下陷等方面。如果從實證方面,則和起於、濕濁相關。

陰火理論從脾胃運化和升降談起,而難治性痛風發作多由長期年飲食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久之則脾失運化,水濕運化不及而內生濕濁,或外感寒濕諸邪,直接侵襲脾胃,阻礙脾胃運化,升降失司。

要知道,脾主四肢,所以脾虛濕濁流註關節,所以關節腫痛,而且局部發熱。

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所以痛風總是以下肢為正選,這也符合痰濕致病的特點,至於後期痛風石的形成,同樣也是有形之痰濕阻滯蓄積而成。

脾胃虛,濕濁內生中阻,進而生湯化瘀,所以難治性痛風反復發作,後期可見關節羸弱,肌肉萎縮,甚至出現痛風性腎病。這是因為脾胃後天治本,後天失於濡養,臟腑虧虛,累及五臟,但以陰血暗耗為基礎。

畢竟,人身諸氣皆有所寄之臟腑,一身正氣由腎之下元所發。而痛風痹癥日久,中土脾胃虧虛,五臟六腑得不到足夠營養,後天正氣不能濡養先天,導致陰血虧虛。所以難治性痛風多見肝腎陰虛,陰陽失衡。

怎麽治?明天的科普繼續分享。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如果您有尿酸高、痛風或其他代謝病,甚或口腔黏膜問題,可以留言,會在閑暇時間一一回復。

本文參考文獻(圖文來源於網絡):2021年第12期【 風濕病與關節炎雜誌】梁偉東等文章【從陰火論治難治性痛風急性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