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夏季毒蛇咬傷,抗蛇毒血清來救命!

2024-06-28健康

南方夏季炎熱,雨水多,蛇類活動增加,蛇咬傷人事件時有發生,而被毒蛇咬傷易致殘致死,是嚴重的急診事件。了解常見毒蛇的毒性特點及特效解毒藥抗蛇毒血清是很有必要的。

蛇毒分類及中毒後相應癥狀

蛇毒組分由酶、多肽、糖蛋白和金屬離子等組成,其中毒性蛋白質達數十種,根據蛇毒對機體的效應分為神經毒類、血液毒類、細胞毒類和混合毒類。

神經毒類:

金環蛇、銀環蛇、海蛇等。

血液毒類:

竹葉青、烙鐵頭、蝰蛇等。

細胞毒類:

眼鏡蛇等。

混合毒類:

眼鏡王蛇、蝮蛇、尖吻蝮(五步蛇)等。

常見幾種毒蛇咬傷的癥狀

蛇傷種類

局部癥狀

全身癥狀

眼鏡王蛇

先有癢或麻木感,後可伴輕度腫痛

一般在咬傷後數分鐘至4h左右出現全身中毒反應,胸悶、乏力、視物模糊、眼瞼下垂、呼吸困難、甚至呼吸停止

眼鏡蛇

腫脹、疼痛、皮膚及軟組織壞死

頭暈、乏力、心悸、呼吸急促、心衰、多器官功能障礙症候群

金/銀環蛇

傷口無紅腫與疼痛,僅有微癢或輕微麻木感

一般在咬傷後1~6h出現全身中毒反應,胸悶、乏力、視物模糊、眼瞼下垂、呼吸困難,呼吸停止

海蛇

傷口無紅腫與疼痛,僅有微癢或輕微麻木感

一般在咬傷後2~6h出現全身中毒反應,胸悶、乏力、視物模糊、眼瞼下垂、呼吸困難、呼吸停止,可伴有頭痛、肌痛

尖吻蝮(五步蛇)

持續劇烈灼痛、腫脹嚴重、傷口出血多、附近有較多較大的水/血泡。組織壞死和潰爛的範大圍而且深

發病急,病情兇險。心悸、胸悶、視力模糊、全身散在性紫癜、尿少,皮下出血淤斑、全身各部均可出血

蝮蛇

傷口有明顯腫脹及刺痛,並逐漸加重,向外蔓延;常伴有皮下出血性瘀斑、傷口流血不止

一般傷後1~6h出現全身中毒反應,視力模糊,復視,眼瞼下垂,傷肢活動障礙,張口困難,頸強,全身肌肉酸痛,呼吸困難,尿少或尿閉,出現醬油樣尿

竹葉青

局部腫脹、傷口劇烈灼痛、傷口流血不止

皮下出血淤斑、五官及內臟出血

烙鐵頭

局部腫脹、傷口劇烈灼痛、傷口流血不止、可出現小水/血泡

皮下出血淤斑、五官及內臟出血

蝰蛇

傷口劇烈灼痛,出血較多,腫脹擴充套件迅速,傷口附近有大量水血泡、瘀斑,組織壞死,潰爛嚴重

病情急、進展快、皮下及內臟、五官出血嚴重;早期血尿、嚴重者可出現溶血、貧血及黃疸;急性腎功能衰竭

蛇咬傷後要註意的是不要等待癥狀發作以確定是否中毒,而應立即送醫院急診處理。無法立即送醫時,現場主要急救措施有:

脫離:

立即遠離被蛇咬的地方,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傷應立即將受傷者移送到岸邊或船上,以免發生淹溺。

認蛇:

盡量記住蛇的基本特征,如蛇形、蛇頭、蛇體和顏色,有條件者拍攝致傷蛇照片,避免裸手去捕捉或拾撿蛇,以免二次被咬。記住蛇的樣子有助於醫生診斷治療。

解壓:

去除受傷部位的各種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鐲、腳鏈、手表、較緊的衣/褲袖、鞋子等,以免因後續的腫脹導致無法取出,加重局部傷害。

鎮定

鎮定、制動、包紮,目的是盡量減緩毒液擴散。

禁忌:

避免嘴吸、火燒等易造成救人者或傷者二次傷害的不安全急救措施

呼救:

呼叫120,盡快將傷者送至醫院。

抗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是毒蛇咬傷後確實有效的解毒藥物,當今常見的抗蛇毒血清主要是將蛇毒註射到動物宿主體內後從動物血漿中純化的免疫球蛋白抗體或抗體片段。抗蛇毒血清常規生產是采用馬免疫制備,研究人員也曾使用其他動物嘗試,但目前為止,經全面評價後仍未發現優於馬匹免疫的動物。抗蛇毒血清主要以親脂或液體形式儲存,並且必須冷藏。依據制備抗蛇毒血清的蛇毒抗原種類多寡將臨床上使用的抗蛇毒血清分為單價和多價。目前,中國生產的抗蛇毒血清均為單價血清,主要有四種: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銀環蛇毒血清、抗眼鏡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與蛇毒結合後,使有毒物質轉變為無毒物質而發揮解毒作用。被毒蛇咬傷後越早使用抗蛇毒血清,療效越好,恢復越快,預後越佳。

不同毒蛇咬傷抗蛇毒血清的選擇

毒蛇種類

抗蛇毒血清

金環蛇、銀環蛇

抗銀環蛇毒血清

尖吻蝮(五步蛇)

抗五步蛇毒血清

眼鏡蛇

抗眼鏡蛇毒血清

蝮蛇

抗蝮蛇毒血清

竹葉青

抗五步蛇毒血清,必要時加抗蝮蛇毒血清

眼鏡王蛇

抗銀環蛇毒血清+抗眼鏡蛇毒血清

鉻鐵頭蛇、蝰蛇

抗五步蛇毒血清/抗蝮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對毒蛇傷中毒患者無絕對禁忌證。對皮試陽性者可緩慢滴註或脫敏用藥; 對有血清病、嚴重過敏或過敏性休克史的患者,應謹慎決定是否用藥。妊娠也並非抗蛇毒血清的禁忌證。對體弱者、老人及兒童註射劑量應與健康成年人註射劑量相同。

夏天蛇類活動頻繁, 前往雜草茂盛、石頭多的公園或野外應註意防蛇。如不幸被蛇咬傷要保持冷靜, 合理院前急救, 並立即尋求醫療救助。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東莞市人民醫院 主管藥師 劉遠浩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東莞市人民醫院 副主任藥師 梁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