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癌癥指數高即患癌?先別慌,聽聽醫生怎麽講

2024-03-12健康

癌癥指數並不是最理想的癌癥篩查方式。因為癌癥指數受很多因素影響,癌癥指數高的人不一定患癌(假陽性),指數正常也不能代表沒有癌癥(假陰性),所以不能單純以癌癥指數為有無癌癥的判斷依據。

在市面上有許多體檢配套都包括抽血檢測癌癥指數的專案,聲稱可幫助受檢者及早檢測出癌癥指標。那麽癌癥指數到底靠不靠譜?在檢測報告看到癌癥數值偏高就一定是患癌嗎?千萬不要第一時間被嚇壞,因為癌癥指數偏高不一定代表患癌。

癌癥指數指的是體內的細胞所分泌出的某類蛋白質,分泌後進入血液、尿液和身體組織裏。當體內細胞處於發炎狀況或異常分裂增生或發生癌變,便會分泌更多的這些特定蛋白質,在血液的濃度就會提高。醫生可以透過抽血檢測這些特定蛋白質在血液中的濃度,得出癌癥指數。除了癌癥,其他身體狀況如抽煙、發炎、懷孕、受感染、肝硬化、腎衰退、婦產科疾病等也可能導致癌癥指數上升。比較常見的癌癥指數如:

1.和肝癌相關的甲種胎兒蛋白(AFP,也稱甲胎蛋白),也可能是肝硬化、肝炎,或者是女性懷孕造成指數上升;

2.大腸癌、胰臟癌、胃癌、肺癌等的癌胚抗原(CEA),也可能是消化性潰瘍、腸胃發炎、肺部感染或是長期吸煙等造成指數上升;

3.胰臟癌、膽道癌等相關的癌抗原19-9(CA19-9),也可能是良性卵巢囊腫、子宮肌瘤、慢性肝病,或是膽結石等造成指數上升;

4.前列腺癌相關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也可能是良性的前列腺肥或前列腺發炎造成指數上升;

5.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的癌抗原(CA 125),也可能是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或是良性卵巢囊腫等造成指數上升。

癌癥指數並不是最理想的癌癥篩查方式。因為癌癥指數受很多因素影響,癌癥指數高的人不一定患癌(假陽性),指數正常也不能代表沒有癌癥(假陰性),所以不能單純地以癌癥指數為有無癌癥的判斷依據。如果癌癥指數偏高,還得結合其他檢查如掃描、內窺鏡檢查等,才能準確地判斷是身體發炎、良性疾病或是癌癥引起的。

許多人在體檢套餐中被測出癌癥指數偏高,但到醫院檢查後普遍沒有問題。所以一般沒有呈現任何癥狀,無高患癌風險的大眾(譬如無家族病史),並不需要將所有癌癥指數納入常規體檢專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如有癌癥遺傳基因的高病發率人士,可以依據醫生的評估,定期檢查某類癌癥指數作參考。

那麽,癌癥指數有何用途呢?對於曾經患癌或正在接受癌癥治療的病人,癌癥指數是個重要的指標。癌癥指數主要是用於已確診的癌癥病人來評估癌癥的治療效果,或癌癥康復者來追蹤癌癥復發。例如病人在治療前癌癥指數高,若是在治療過程中指數下降,代表治療可能有效。也有一部份癌癥病人在治療前的癌癥指數是正常的,那麽利用癌癥指數來評估療效,或日後追蹤的意義就不大。

目前,專家認為檢測癌癥指數,對健康人群篩查所起的作用有限。癌癥指數檢測除了成本高,也有可能產生假陽性結果,繼而進行不必要的額外檢查,故不推薦作健康人群的廣泛篩查。

癌癥指數也不能取代正規的癌癥篩查。若檢測出癌癥指數正常,當然讓人高興,但也不能有錯誤的安全感。以大腸癌為例,最好的篩查是糞便潛血檢測或大腸鏡檢查;子宮頸癌是子宮頸抹片檢查或HPVDNA檢測;乳房癌則是乳房X光檢查。

最後,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是降低患癌風險的最佳方法。在此建議處於年齡別階段的民眾,尤其是有家族病史和癌癥遺傳基因的高病發率人士,定期做癌癥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