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1歲復旦女博士於娟被查出乳癌晚期,醫生宣布於娟生命進入倒計時。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於娟決定做一件大事,「將自己的遺言整理成一本書。」
於娟的本科是在上海交通大學工業外貿專業就讀的,本科畢業後進入復旦大學碩博連讀,期間還被公派到挪威奧斯陸大學留學,留學回來後,於娟進入復旦大學任教。
於娟任教還不到6個月,透過剖腹產生下了一個兒子。
於娟的人生就如過山車一般,環環相扣,取得了太多驕人的成績。
整個人就像是在和時間賽跑,直到這場乳癌打破了於娟的計劃。
於娟決定,「即使生命無法挽留,也要把生命的最後一刻過得像之前的人生一樣精彩。」
2011年,於娟因救治無效離世,去世後她近10萬字的遺言被整理成了一本書,【此生未完成】。
在這本書中,於娟告訴大家,「人的一生應該看透兩件事。」
一、於娟的人生經歷。
於娟,1978年出生於山東濟寧,於娟自幼展現出了在學習方面的天賦和癡迷。
於娟背乘法口訣表,背課文,總是比別人快,看書有著一目十行的速度,看得還比別人認真。
於娟很愛學習,把家裏的書全部找出來讀一遍,因為父母也是文化人,家裏還收藏了很多典籍,也被於娟拿來翻閱。
雖是女孩,於娟對物理方面的知識也非常感興趣。
動手能力也非常強。
自從上初中開始,於娟成了一個從海綿裏擠時間的人,一天當中24個小時,除了睡覺的時間,於娟幾乎都會利用起來學習,父母對於娟的印象是,「閨女實在太刻苦了,見縫插針地學習。」
初中是如此,高中也是如此。
或許這也為日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參加完高考,於娟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
讀大學期間,於娟學習成績非常優異。
本科畢業後,於娟又報考了復旦大學的碩博連讀,很順利地透過了。
期間,於娟還曾被公派到挪威奧斯陸大學留學。
留學回來後,於娟和丈夫趙斌元結了婚。
之後在復旦大學任教,並且和丈夫生下了兒子「薯仔」。
眼看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事業有成,家庭圓滿,沒想到一場悲劇卻在不斷地醞釀。
於娟的丈夫趙斌元也是一名大學老師,趙斌元的薪金完全可以養活妻兒,於娟可以只當一名家庭主婦,沒必要如此操勞。
但那時的於娟一邊帶孩子,一邊仍然去大學任教。
白天通常是由公公婆婆或者自己娘家的父母留在家中帶「薯仔」,到了晚上帶孩子的任務就由於娟來承擔。
因為覺得自己白天缺席了「薯仔」的成長,晚上回到家後於娟對「薯仔」格外用心。
於娟堅持著親自沖一碗糊糊餵給「薯仔」吃,「薯仔」斷奶比較早,於娟在米糊糊中摻入了各種營養物質,一勺一勺地餵給「薯仔」。
餵完了「薯仔」於娟拿來一個撥浪鼓逗「薯仔」玩,然後大聲朗讀一篇小故事,讓「薯仔」早早接受文化的熏陶。
然而,於娟在學校裏工作已經累得直不起身,回到家再把精力花在「薯仔」身上,身體自然吃不消。
沒多久,於娟的身體就亮起了紅燈。
有一天早晨,於娟都已經睡了足足8個小時,鬧鐘響起後,於娟看了一眼手機,卻怎麽也起不來,身體的疲憊感讓於娟覺得連坐起身來都要費很大的力氣。
早上做飯的時候更是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於娟仍然堅持著去學校上課。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個月,於娟卻沒有當回事。
2009年的一天,於娟因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卻被查出患上了乳癌,而且還是晚期。
醫生並不知道才31歲的於娟已然是大學老師並且育有一個兒子,以為於娟只是擁有一份普通的工作,便叮囑於娟,「趕緊向單位請假,然後辦理住院手續,在醫院接受治療。」
於娟顯然沒回過神,她的心還沒有從工作崗位上剝離,直到給丈夫趙斌元打了電話,趙斌元趕過來後為於娟辦理了住院手續,此時的於娟才回過神,忽然覺得心有余悸。
才31歲就患上癌癥,而且還是晚期,這是於娟想都不敢想的事,她整個人木木的,面無表情。
等回過神來後,於娟開始了抗癌之路。
二、於娟的抗癌之路。
當時,因為於娟根本沒來得及回一趟家裏,直接在醫院住了下來,於娟還念叨著未能回家看望兒子。
第2天一早,公公婆婆就把孫子帶來了,到了下午,於娟娘家的父母也趕來了醫院。
從此以後,一家人全部陪伴著於娟抗癌。
因為於娟的病情已經到了晚期,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了周圍,無法進行手術了,醫生只能對於娟采取藥物治療和化療的方法。
為了和癌細胞做抗爭,醫生每天都會給於娟開很多藥,在於娟的印象中,她每天吃藥的次數甚至和吃飯差不多,31年來從未吃過像今天這樣多的藥。
於娟表示,「我嘴裏都吃得發苦了,但又不得不吃,除了吃藥,我還要輸液,打針。」
「緊接著又開始接受化療。」
於娟覺得最為疼痛的一個過程是骨髓穿刺,長長的一根針紮進身體裏,又穿進骨髓裏,於娟疼到無以復加,這樣的過程每隔幾天就要進行一次。
從於娟查出癌癥到過了半個月時間,同事再次看到於娟時,發現於娟大變了樣子。
整個人面色偏黃發白,嘴角幹幹的,眼睛無神,頭發脫落,毫無生氣可言,因為一直在接受治療,於娟也不好好吃飯,身體消瘦了很多,與之前的樣子大相徑庭。
於娟還未走出對患癌的恐懼,臉上少有笑容,即使親人前來病床前看望於娟,於娟的臉上始終掛不住笑容。
期間,於娟不敢去找醫生詢問自己的病情,害怕得知一個不好的訊息後自己接受不了。
還是丈夫趙斌元主動去找醫生溝通了於娟的病情,醫生表示,「於娟的病情不樂觀,已經晚期了,而且這個病耽誤了太久,治好的可能性不大,我們只能盡力地延長於娟的生命。」
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於娟問到了丈夫趙斌元,「老公,醫生到底是如何描述我的病情的?」趙斌元吞吞吐吐,語氣斷斷續續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於娟結合趙斌元的表現,很快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已然進入了倒計時。」
得知自己已經時日無多,於娟在經過短暫的消極情緒後,做出了一個決定,「往後一定要珍惜活著的每一分鐘,哪怕可能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足兩年。」
「除此之外,於娟決定寫下自己的遺言,並將遺言整理成一本書。」
三、於娟在微博上分享了近10萬字的遺言。
於娟每天起床,除了接受治療外,就開始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感悟。
前31年的時光裏,於娟的日子過得太緊湊了,一直在學習,一直在讓自己變得優秀。
給自己定了太多的目標,要碩博連讀,要出國留學,要評職稱,要在多少歲之前達到怎樣的高度,自己要如何為老公打算,為父母打算,並且給兒子創造一個優越的生活。
於娟顯然成了一台精密的機器,在不同的年齡段將工作和生活安排得嚴絲合縫。
如今的於娟,想法徹底變了,她在字裏行間中告訴大家,「人的一生除了活著,別的根本不重要。」
讓自己功成名就,讓自己掙很多的錢,亦或是讓自己變得出名,那都是在活著的前提下錦上添花的事。
如果要以自己的身體作為代價,這些都將變得一文不值。
於娟覺得,「她當初做的某些決定,如今看來也似乎是不妥當的。」
於娟和趙斌元結婚沒多久,就在上海買下了一套房,但當時雖然兩人有著較高的學歷,因為參加工作的時間不長,可謂一貧如洗。
貿然買下這套房子,雖然有了一個居所,但也給自己和丈夫平添了壓力,以至於後來於娟患上了癌癥,夫妻倆不得不把那套房子賣了看病。
於娟認為,以現在的心態再做決定的話,她不會如此選擇,尤其是在條件並不是完全允許的情況下。
再比如,曾經的於娟是個工作狂,孩子「薯仔」還不滿一歲時就給他斷了奶,把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在了工作上。
少了對兒子的呵護,也少了對家人的陪伴,對父母的恩情也尚未好好地報答。
自從患癌後,一些於娟壓根沒有規劃過的事情,例如陪伴父母,教育孩子等,立馬成了於娟當下必須要做的事,但由於她的病情太過嚴重,想做也來不及了。
如果重選一次,於娟只會多享受一些屬於自己的輕松愜意時光,多陪陪家人,多讓自己閑下來。
從於娟的微博中,人們發現此時的於娟已經完全放下了對死亡的恐懼。
之前的於娟懼怕死亡,如今卻保持著一種坦然。
於娟還帶著調侃的語氣講了一些發生在自己和周圍人身上的小插曲。
例如,雖然於娟自己沒有做手術,但是病房裏別的癌癥患者都做了手術,這些做了手術的患者平日裏就在想,是該裝上義乳了。
其中一位姐姐竟然用綠豆充當義乳,沒想到時間長了,綠豆竟然發芽了,於娟為此事笑到合不攏嘴。
能夠在生命進入到計時的時候保有這樣的輕松愜意,於娟的抗癌生活也讓讀者們感受到了一絲放松感。
讀者們發現,於娟平均每天都要更新好幾千字,這些文字都是於娟內心最質樸的想法,於娟在表述的過程中無比用心,要知道這是在於娟用了大量時間接受治療的前提下,是在於娟身體已經無比虛弱的情況下完成的。
於娟最後一次更新是在2011年4月份,更新完一條微博後,於娟再也沒有更新過。
2011年4月19日淩晨,於娟徹底離開了人世,享年32歲。
於娟離世時,已經更新了近10萬字,全都是對生命的感悟,非常有道理。
唯一的遺憾是,這近10萬字的遺言沒有被系統地整理出來。
幸運的是,有一位作者將於娟全部的遺言整理成了一本書,【此生未完成】。
這本書很快被刊印出來,得到了大賣。
從這本書中讀者們讀到了於娟告訴大家的兩件事。
第1件,一定要學會愛自己。
愛自己,首先是愛自己的身體,一定要註意自己的飲食,要吃得規律,要吃得多樣,不要挑食,各種營養都要補充,可以去完成內心的夢想,但前提是不能透支自己的身體,在健康面前別的都是浮雲。
第2件,要學會愛家人。
於娟根本沒有來得及報答父母,對兒子也缺少了關心和陪伴,原本於娟等著閑下來再給予親人愛,但因為一場癌癥再也沒有了機會,於娟覺得愛親人是不能等的,也是無需挑時間的,只要有時間,一定要把最多的愛給親人。
我們享受了親人給予的歡聲笑語,也要以同樣的方式回報他們。
於娟總結的這兩點,的確是很多人平時會疏忽的,因此於娟的書引起了很多讀者的共鳴。
很多人透過於娟的這本書以及於娟的經歷想通了一件事。
一個人活著,最重要的便是活著本身。
總結來說,就是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一個快樂的生活氛圍。
健康的身體當然是透過愛自己來獲取的,快樂的生活氛圍則是自己的親人以及朋友所能給我們的。
這和於娟所總結的兩點是完全一致的。
如今距離於娟離世已經過去很久了,但她總結的兩件事卻是始終適用的,希望我們在生活中能夠記住於娟所總結的兩點,學會愛自己,學會愛家人。
讓自己的生命充滿快樂,不要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