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中國癌癥高發,是豬肉吃多了?提醒:豬的3個部位,可以少吃點

2024-07-20健康

從紅燒肉的香甜軟糯到回鍋肉的鮮香微辣,再到糖醋排骨的酸甜可口,豬肉的每一個部位似乎都能被巧妙地轉化為一道道令人垂涎的佳肴。

然而有關「豬肉攝入過多可能導致癌癥高發」的說法,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註。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豬肉的哪些部位我們應該謹慎食用?

豬皮

豬皮的營養價值不容小覷。豬皮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這對於保持皮膚的彈性和光滑度極為有利。

大家都知道,膠原蛋白是維持皮膚年輕狀態的重要成分,常說的「吃豬皮能美容」,其科學依據就在於此。

除此之外,豬皮還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都是身體每天必需的營養成分。

雖然豬皮的這些好處聽起來很誘人,我們也不能忽視其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的事實。

對於一般人群來說,適量食用豬皮不會帶來健康問題,甚至可以作為健康飲食的一部份。

但對於那些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人來說,過多攝入豬皮就可能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豬皮中的高脂肪若未透過適當的鍛煉加以消耗,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甚至引發肥胖。

據研究,有多達13種癌癥與肥胖存在相關性,這包括腦瘤、甲狀腺癌、絕經後乳癌、子宮癌、卵巢癌、食道癌、膽囊癌、胃癌、肝癌、胰臟癌、結直腸癌、腎癌和多發性骨髓瘤。

美國癌癥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大約三分之一的癌癥病例與體重超標有關。

瑞典的科學家們也發現,相比於正常體重的人群,肥胖人群的癌癥發病率高出33%。這些數據足以說明肥胖與癌癥之間的緊密聯系。

肥胖會引發一系列生物化學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導致癌癥的發生。首先,肥胖常伴有免疫功能異常,而免疫系統的異常直接關聯到癌癥的發生。

高膽固醇水平會影響巨噬細胞的功能,這些細胞本應吞噬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和變異細胞,但在高膽固醇的環境下,它們的功能會受到抑制。

此外,肥胖還會引起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水平的升高不僅影響糖代謝,還可能促進癌細胞的增長和繁殖。

肥胖還與慢性炎癥有關,這種炎癥狀態可以為癌細胞提供一個逃避免疫監視的「保護傘」。

更進一步,體內的高脂肪含量還可能導致性激素代謝異常,從而增加某些癌癥的風險,例如子宮內膜癌和乳癌。

豬皮中的膽固醇含量不低,過量食用容易導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對於心腦血管病患者和高血脂患者而言,豬皮並不是理想的選擇。

內臟

豬內臟,尤其是豬肝和豬腎,豬肝被視為豬體內的一個大型「解毒器」,它不僅能夠清除有害物質,還是各種營養物質的寶庫。

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和鐵質,豬肝對於維護身體的基本生理功能具有極大的幫助。

特別是對於那些貧血的朋友們,豬肝的高鐵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改善缺鐵性貧血的情況。

然而,好處的背後也隱藏著風險。豬肝中的膽固醇含量不容忽視,過度食用可能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升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豬肝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它可能含有一些毒素殘留,如重金屬和農藥等,這些有害物質如果攝入過多,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

熏制豬肝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這種物質被歸類為潛在致癌物,長期大量攝入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害。

同樣的,豬腎也是一個營養豐富的選擇,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和多種礦物質,如磷、鉀、鈉和硒。

適量食用豬腎可以補充這些必需的營養成分。豬腎中同樣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和脂肪,過量食用可能增加肥胖、高血壓等健康問題的風險。

而且烹飪豬腎常常伴隨大量的佐料,這不僅可能增加代謝的壓力,也可能導致冠狀動脈硬化等問題。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合理控制豬內臟的攝入量,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風險或膽固醇水平較高的人,避免過量是明智的選擇。

加工肉制品如香腸

加工肉制品,比如香腸、火腿和培根,在我們的餐桌上司空見慣。它們因為方便快捷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在制作這些加工肉制品的過程中,為了讓食物更耐保存,常常添加了大量的鹽分、亞硝酸鹽和其他防腐劑。

雖然這些添加劑可以增強食品的口感和保存期限,但在高溫烹飪時,它們會形成一些不太友好的化合物,比如多環芳烴和雜環胺,這些物質被廣泛認為具有致癌性。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已經將加工肉類列為1類致癌物。這是基於充足的證據顯示,食用加工肉類與某些類別的癌癥,尤其是結直腸癌,存在直接的關聯。

事實上,據研究表明,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可能會讓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18%。

不只是致癌風險,加工肉制品的高鹽含量也是個問題。長期的高鹽飲食和多種健康問題相關,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甚至胃癌。

高鹽可能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從而增加胃癌的風險。

那麽,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風險呢?減少加工肉制品的攝入量,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除了飲食因素

我們常常會聚焦於飲食,但實際上,生活方式的整體因素對於癌癥風險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從吸煙、飲酒到運動習慣,再到我們如何應對日常壓力,這些都是可能影響我們健康的重要因素。

吸煙無疑是引發癌癥的一大元兇。研究顯示,吸煙者患肺癌的概率是非吸煙者的多達15倍。

不僅如此,吸煙還與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和膀胱癌等密切相關。

煙草中含有的多種化學物質可以直接破壞細胞的DNA,引發癌變。因此,要想真正降低癌癥風險,戒煙應該是每個人的首要步驟。

飲酒也是增加癌癥風險的一大因素,尤其是長期大量飲酒。它會增加患肝癌、食道癌、口腔癌和乳癌的風險。

酒精在體內代謝時會產生乙醛,這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尤其對於女性來說,研究發現每天飲用超過兩杯酒的風險會顯著增加。因此,適量飲酒或完全避免飲酒對保持健康至關重要。

此外,運動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缺乏運動已被證實會增加多種癌癥的風險,包括結直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定期的體育活動不僅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還能提升免疫系統的功能和減少炎癥反應。

長期的壓力可以嚴重影響人的免疫系統,增加患癌的風險。

除了上述的生活方式因素,我們還需要考慮遺傳和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在某些癌癥,如乳癌、卵巢癌和結直腸癌中有較高的聚集性。家族病史明顯的個體應定期進行癌癥篩查和可能的基因檢測。

同時,環境因素,如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和化學物質中,也會顯著提高患癌風險。特定的職業,如化工廠工人或礦工,由於其工作環境中有害物質的存在,也更容易患上職業性癌癥。

降低癌癥風險

為了降低這種風險,日常飲食的選擇和烹飪方式都至關重要。

一個均衡的飲食應該包括各種各樣的食物,以確保身體得到所有必需的營養素。我們應該多吃谷物,比如全麥麵包和糙米,這些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是我們日常能量的主要來源。

豆類,像是黑豆和綠豆,不僅提供優質蛋白質,還含有大量的纖維,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

此外,蔬菜和水果不可或缺,它們是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抗氧化劑的重要來源。這些營養素對於防禦疾病,尤其是癌癥,至關重要。

胡蘿蔔和西藍花富含維生素C和E,可以幫助對抗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

至於肉類,盡管它是蛋白質和某些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我們還是需要適量食用,尤其是瘦肉。

過多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可能會增加患心臟病和其他慢性病的風險。適量攝入,加上正確的烹飪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充分利用肉類的營養價值,同時避免潛在的健康風險。

說到烹飪方法,健康的烹飪方式也非常關鍵。我們應該盡量采用低溫烹飪方法,如蒸、煮、燉,這樣不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中的營養,還能減少在高溫烹飪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致癌物質。

燒烤和煎炸雖然能增加食物的風味,但也容易生成有害的化合物,比如多環芳烴和雜環胺。

所以,下次在廚房裏,不妨嘗試一些新的食材和烹飪方法,讓健康飲食成為一種樂趣和習慣,從而遠離癌癥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