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5類常用的護肝藥一覽,你都用對了嗎?|主任談肝病

2024-01-03健康

作者:王生成 海南醫學院附屬儋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釋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臨床上將具有改善肝臟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強肝臟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藥物歸為抗炎保肝藥物(俗稱「護肝藥」),然而目前保肝藥物種類繁多,臨床療效不一,作用機制和副作用也不同,眾人對護肝藥物的濫用誤用現象相當普遍。因此,了解各種護肝藥物的種類、作用機制和適應癥,規範護肝藥物的套用,具有重要意義。

1 護肝藥套用中的常見誤區。

很多人體檢發現轉氨酶升高就用護肝藥;有的人只是轉氨酶升高,卻用的是利膽護肝藥,誤以為只要是護肝藥都能降低轉氨酶;有的人只是膽紅素升高,卻用的是降酶護肝藥物;有的人更是聯用三四種以上護肝藥,甚至是同一作用機制的藥物聯用;也有的人在轉氨酶恢復正常後就立即停藥。

出現上述的這些誤區,正是因為缺乏對護肝藥作用機制和分類的了解。

2 發現肝功能異常,應該怎麽辦?

引起肝功能異常的原因很多,除了乙肝外,丙肝、肝癌、膽結石、心力衰竭、血液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酒精、藥物、毒物、代謝異常等原因也同樣可以導致肝功能受損,因此,發現肝功能異常應該積極尋找病因及對因治療,而不是第一時間套用護肝藥。

如乙肝病毒引起的肝功能損害,如果只用護肝藥,而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則可能會耽誤病情,因為過早的用了護肝藥後,肝功能恢復正常反而會掩蓋病情,會讓沒有經驗的人(包括醫生)誤以為乙肝病毒比較穩定,而實際上此時的乙肝病毒正在「攻擊」肝臟。

如藥物因素引起肝功能輕度損害時,則通常只需要停用該藥物,肝功能隨之恢復正常,不需套用護肝藥物。

也就是說,出現肝功能損害時,尋找病因和病因治療是關鍵基礎,即針對病因為主,護肝為輔。護肝藥有不同的作用機制,有的護肝藥主要作用是降低轉氨酶,有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膽紅素,因此要了解護肝藥的作用機制和分類,根據引起肝功能損害的病因和相應指標,選擇相應的藥物。

3 護肝藥的分類和作用特點。

醫學界目前關於護肝藥物的分類尚無統一意見。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分會、肝臟炎癥及其防治專家共識專家委員會於2014年釋出的【肝臟炎癥及其防治專家共識】中對臨床中常用的抗炎保肝藥物分為5類:

①抗炎類: 代表藥物是異甘草酸鎂註射液、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 藥理實驗證明,該類藥品可針對炎癥通路,廣泛抑制各種病因介導的相關炎癥反應,減輕肝臟的病理損害,改善受損的肝細胞功能,也具有刺激單核-巨噬細胞系統、誘生Y-幹擾素,增強NK細胞活性,從而發揮調節免疫調節功能,還具有抗過敏、抑制鈣離子內流等作用。臨床研究證明,該類藥品可改善各類肝炎所致的血清胺基轉移酶升高等生化異常,明顯減輕肝臟病理損害,改善受損的肝細胞功能,對慢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均有較好作用;治療病毒性肝炎時可與抗病毒制劑聯用;治療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可與免疫抑制藥物聯用,適用於部份不宜使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的患者。

肝細胞膜修復保護劑: 代表藥物是多烯磷脂酰膽堿。 作用機制是與肝細胞膜及胞器膜相結合,增加膜的完整性、穩定性和流動性,使受損肝功能和酶活性恢復正常,調節肝臟的能量代謝,促進肝細胞再生,並將中性脂肪和膽固醇轉化成容易代謝的形式,還具有減少氧應激與脂質過氧化,抑制肝細胞雕亡,降低炎癥反應和抑制肝星狀細胞活化、防治肝纖維化等功能,從多個方面保護肝細胞免受損害。

解毒類: 代表藥物是還原型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胺酸、硫普羅寧。 參與體內三羧酸迴圈及糖代謝,啟用多種酶,促進糖、脂肪及蛋白質代謝,減輕組織損傷,促進修復。

抗氧化類: 代表藥物:雙環醇、水飛薊素類。 具有抗脂質過氧化、抗線粒體損傷、促進肝細胞蛋白質合成、抗肝細胞雕亡等多種作用機制。抑制CC13與肝微粒體蛋白質和脂質的共價結合,有效清除自由基;也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肝組織炎癥。

利膽類: 代表藥物: S-腺苷蛋胺酸、 熊去氧膽酸。 S-腺苷蛋胺酸有助於肝細胞恢復功能,促進肝內淤積膽汁的排泄,從而達到退黃、降酶及減輕癥狀的作用,多用於伴有肝內膽汁淤積的各種肝病。對於膽汁代謝障礙及淤膽型肝損傷可選用 S-腺苷蛋胺酸。熊去氧膽酸可促進內源性膽汁酸的代謝,抑制其重吸收,取代疏水性膽汁酸成為總膽汁酸的主要成分,提高膽汁中膽汁酸和磷脂的含量,改變膽鹽成分,從而減輕疏水性膽汁酸的毒性,起到保護肝 細胞膜和利膽作用。

對於普通人來說,上述分類可能過於專業,為了幫助大家更通俗的理解,我特別制作了下表,也可按下表分為6類:

4 關於聯合用藥。

保肝藥物不是用得越多越好。不同藥物其作用機制和作用位點不同,而且護肝藥使用不當也可加重肝臟的負擔,加重肝功能損害,因此,如果病情需要聯合用藥,應根據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期和病情,針對性地選擇2~3種聯用,最多一般不超過3種,以免增加肝臟負擔。

通常不推薦選用主要成分相同或相似的藥物進行聯用,建議結合致病特點根據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進行聯合用藥,如建議抗炎類保肝藥(甘草酸類制劑等)和非抗炎類保肝藥(如細胞膜穩定修復劑的多烯磷脂酰膽堿等)的聯合套用可起到更理想的抗炎保肝效果。

如甘草酸類制劑和抗氧化劑分別作用於炎癥因子產生前、後的各階段,兩藥配合使用一方面可減少炎癥因子的繼續產生,避免肝損傷的繼續加重,也可中和已產生的炎癥因子,減輕已造成的損害。抗炎藥(甘草酸類、還原型谷胱甘肽等)與細胞膜保護劑聯用可從不同環節起到保肝作用;而以膜損害為突出特征的酒精性肝病比較適合使用多烯磷脂酰膽堿等。

同時需要註意的是,用藥期間也要註意定期隨訪監測肝功能等相關檢查,以便及時評估和發現病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5 護肝藥的停藥時機。

很多人在肝功能恢復正常後立即停用護肝藥,實際上,目前建議已取得療效者,應根據病情逐漸減量、維持治療,然後緩慢停藥,以免病情反復,尤其是套用甘草酸類藥物時。對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療程通常需要6~12個月以上。如果癥狀改善,且復查肝功能好轉,則推薦套用護肝藥物 4~12 周後根據肝功能監測結果酌情調整用法、劑量、療程以及決定停藥時機。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肝臟炎癥及其防治專家共識專家委員會.肝臟炎癥及其防治專家共識[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2014,34(02).152-162.

[2] 黎規豐, 張周英, 楊成密,等. 常見保肝藥的分類及作用[J]. 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26):3. [3]宋育林, 許建明. 常用保肝藥的臨床療效評價和合理套用[J]. 胃腸病學, 2007, 12(12):4. [4] ] 李蘭娟,任紅.傳染病學(第9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09 . [5]李蘭娟 .傳染病學高級教程.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21-05.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台,「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台的使命。 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