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只要一出現什麽身體不適,或者身體出現什麽癥狀,就感覺如臨大敵,甚至服用各種藥物,希望能盡快緩解癥狀。
結果藥吃下去了,癥狀不僅沒有緩解,整個人還越來越不舒服。事實上,那些我們以為的疾病,不一定就是壞事,是免疫系統的防禦機制被啟動了,屬於「排毒」的一種表現,多數時候不吃藥也能自行康復。
01
輕微咳嗽
咳嗽是不少人都難以忍受的一種癥狀,咳嗽一旦超過一天大家可能就想吃藥了,尤其是止咳水、止咳糖漿更是很多人居家旅行必備的藥品,一旦出現咳嗽馬上拿出這些藥喝下去。
事實上,咳嗽有利於清除呼吸道裏的有害物質,保持其清潔和通暢。如果一咳嗽就急著用藥,反而不利於痰液或者異物的排出,甚至容易導致 呼吸道感染 。
所以,咳嗽時到底要不要吃藥,要看是否有咳痰和持續時間等。如果是輕微咳嗽,我們只需要避免刺激,保持室內良好的空氣質素,給予身體充分的休息和水分即可。
如果咳嗽出現的時機比較特殊,或者已經伴隨其他癥狀出現,比如一躺下就咳嗽的胃食管反流,睡到一半突然胸悶、喘不上氣、咳嗽的心臟病,超過3個星期的咳嗽,或者咳嗽同時伴隨著 發熱、腫痛和反酸 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02
偶爾發燒
說到發燒,大家可能認為這對身體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所以只要一發燒就急著吃藥來退燒。殊不知,偶爾發燒其實對身體是有益的。
首先,發燒能啟用人體的免疫系統,增加免疫系統中白細胞活性,促進抗體生成,提高免疫系統的「戰鬥力」。另外,當我們的身體在發熱時,體溫超過致病菌適宜生長的溫度,就能「烤死」體內的致病菌,從而起到抑菌的作用。
因此,如果發燒體溫低於38.5℃,可以透過多睡覺、多喝水和補充營養來緩解癥狀;如果體溫超過38.5℃,就要吃退燒藥來幹預,不能再硬扛著了。需要註意的是,如果 用藥後高熱3天不退、持續低熱、精神狀態不佳 等,可能預示著身體出現了嚴重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
03
輕微嘔吐
暴飲暴食、吃了不幹凈的東西以及攝入有毒物質等,都可能導致惡心嘔吐,這一般是胃腸道為了將有害物質排出體外,防止病菌入侵和調節生理功能的自我保護機制。
如果在嘔吐的時候想強行控制住嘔吐,反而可能會導致有害物滯留,同時可能導致胃部無法再接受更多食物。
需要註意的是,如果是嘔吐伴隨著胃腸,一般是因為進食過量而導致的消化不良;如果是經常性幹嘔,在排除了胃腸道疾病後,要考慮咽炎的可能性;如果是噴射狀嘔吐,或者嘔吐反復發作,並且伴隨著腹痛和發燒等癥狀,要及時就醫檢查。
04
偶爾打哈欠
我們平時感覺困了累了,會忍不住打哈欠,打哈欠的作用其實就是讓大腦得到休息。打哈欠時的深呼吸能夠促進血液迴圈,增加血液裏的氧氣,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得精力更加充沛,消除困倦感。
因此,當你發現自己哈欠不斷,那就說明這是大腦在提醒你它累了,休息透過休息和睡眠來得到放松。因此,長時間工作和學習後如果哈欠不斷,最好伸個懶腰,站起來走走,做點其他事給大腦放松一下。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臨床上約 70-80%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 ,在發病前一星期左右也會出現頻繁打哈欠的癥狀,這是因為大腦缺血缺氧導致的。因此,本身就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頻繁打哈欠,一定要及時去就醫檢查。
05
偶爾輕微腹瀉
腹瀉時,人會感覺到腹痛、不適,因此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著去吃點止瀉藥緩解一下,殊不知腹瀉也是身體排毒的一種方式。
在身體攝入過多的有害物質或消化不良時,腸道就會透過腹瀉的方式將這些物質排出體外,幫助清除毒素,同時 防止毒素在腸道內滯留過久 ,對身體造成更大的損害。
所以,在偶爾輕微腹瀉時,我們可以先喝些水來幫助排毒補充電解質,保證身體的水分平衡。
但如果腹瀉持續不斷甚至伴隨著其他癥狀同時出現,比如排泄物帶血、腹痛和發燒等,就需要趕緊就醫了。
06
適當流淚
眼淚中有98.2%的水,剩下的是溶菌酶、免疫球蛋白和乳鐵蛋白等,這些物質有著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
當我們在流淚時,淚液可以沖走灰塵等異物,保護角膜與結膜不受損傷,溶菌酶則可以在 5-10分鐘殺滅90-95% 的細菌。
另外,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眼淚可以緩解精神負擔,不管是悲傷的眼淚還是喜極而泣的眼淚,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釋放情緒,緩解壓力。
因此,想要流淚的時候不要勉強去控制,流淚有時候是一件好事。但長期佩戴隱形眼鏡、維生素A攝入不足、亂用眼藥水和長時間看螢幕等,可能會導致淚腺「幹涸」從而導致眼鏡幹澀,這些是需要避免的。
雖說以上癥狀是排毒的一種表現,但不是說我們完全可以不管不顧,如果癥狀持續時間較長或者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生活,還是應該及時介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