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草原「好曼巴」王萬青逝世:享年80歲,曾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2024-10-21健康

10月2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方面獲悉,情系藏族同胞的草原上的「好曼巴」(註:藏語曼巴,漢語意思為醫生),復旦上醫傑出校友王萬青同誌,於2024年10月14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0歲。尊重王萬青同誌遺願,喪事一切從簡,他的骨灰撒在了自己奮鬥一生的瑪曲大草原上。

王萬青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表示,驚悉王萬青同誌不幸逝世,上海醫科大學校友會致唁電,上海醫學院領導以各種方式向家屬表達慰問,對王萬青校友逝世表示沈痛哀悼。

王萬青,男,漢族,上海人,中共黨員,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人民醫院外科主任醫師,2003年退休。王萬青先後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被中國醫師協會授予第七屆「中國醫師獎」。2010年,王萬青入選「感動中國」年度十大人物,並於2012年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1968年,王萬青從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畢業,1968年畢業填寫分配誌願時,他在誌願表上寫下了「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誌願,到最艱苦的地方去」。他從上海大城市走進甘南大草原,從長江入海口來到黃河第一灣,毅然決然投身基層醫療服務。他的一生視藏鄉為故鄉,視牧民為親人,行走高原五十年,情撒草原半世紀,他的故事在大江南北廣為傳頌。

「風雪行醫路,情系漢藏緣。四十載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對理想的忠誠。」這是2010「感動中國」組委會給甘肅省瑪曲縣人民醫院原外科主任王萬青頒獎詞中的一句話。

王萬青1968年從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後,自願到條件極為艱苦的甘南州瑪曲縣工作,在貧窮落後的瑪曲草原一呆就是四五十年。其間,他放棄了多次回上海的機會,憑著對瑪曲人民、對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艱難地透過了生活關、語言關,毅然選擇長期留守在高原。他視藏鄉為故鄉,視牧民為親人,克服重重困難,全心全意為牧民群眾解除病痛,得到了廣泛的尊敬和愛戴,書寫了一段藏漢水乳交融的民族團結佳話。

2012年10月31日,王萬青在出診的路上。攝影 新華社記者 張錳

復旦上醫資料顯示,「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致命」是牧區條件落後的真實寫照。王萬青意識到,在當地行醫只專一科行不通。為了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他自費購買了一套俄文原版的【醫學百科全書】,工作之余,刻苦攻讀,轉譯醫學資料10萬余字;在國家級和地方各級醫學雜誌上發表【阿萬倉鄉牧民發病情況分析】【瑪曲高原新生兒肺炎氧氣治療的重要性】【瑪曲縣醫院十年外科住院病歷分析】等20余篇科研論文,部份論文獲獎後還引起中國醫學科學院資訊所及國外醫學界的關註。

1990年,王萬青調往瑪曲縣人民醫院工作,至2003年退休。十多年間,王萬青主刀或主持參與了上千例手術,工作之余他刻苦攻讀參考書籍,不斷提高自己醫療技術水平,填補了瑪曲縣醫學領域一項又一項空白。在「幹中學」的王萬青,成為了一位名副其實掌握大內科和大外科知識技能的「全科醫生」。

退休後,王萬青依舊在繼續指導縣醫院的外科手術,在家中為上門求治的藏族群眾解憂,未曾停止在醫學道路上的追求和探索。2013年,在母校的幫助下,王萬青為醫院添置了腦電圖儀器,開設腦電波檢查,彌補醫院的空白。此外,他還借助檢查累積資料,開展高原疾病腦電波表現相關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

面對無數榮譽,王萬青卻謙遜地說:「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在醫學上的成績和奉獻太小。」

王萬青退休後也曾回到承載著鄉愁和母校情懷的上海,但最終堅定西返瑪曲。他說:「其實我一直想念上海,前些年還覺得沒回去有些遺憾,如今想通了,草原就是我的家。我要一直留在這裏,還可以發揮余熱,為藏族群眾治病送藥,直到心臟停止跳動。」

「在高原,我同樣追尋到了人生的價值。」王萬青說,他的同學有的出國深造,還有不少人在醫學界成就斐然。「我的道路和他們不同。」他說,如果再做一次選擇,還是會來瑪曲,「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初心不變,一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