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虞夢奇 鳳凰網【CC情報局】特約撰稿員
核心提要:
1. 近期,發表於【自然】子刊【自然·新陳代謝】的研究表明,維生素B5是導致乳癌細胞大量快速增殖的幫兇。自2011年起,多項跟蹤萬人超10年的研究表明,3種常用的維生素B5、維C、維E,可能導致肺癌、乳癌、男性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癥的風險增加。
2. 不過,2022年發表於【細胞】子刊【細胞·新陳代謝】的研究稱,維生素B5能夠刺激人體抗癌免疫機制。兩家權威期刊發表了兩個完全相悖的研究結果,關鍵就在於「過量」一詞,這是維生素致癌的相關表述裏往往繞不過的詞。然而,對於「過量」的定義,並不存在普遍的標準。
3. 某種維生素本身與癌癥的關系是一個復雜問題,這是一個全球都在密切關註的研究課題。不過,服用維生素的消費者需要知道:如果需要治療癌癥,不建議在治療期間服用高劑量的抗氧化劑補充劑。另外,中國消費者也沒必要從美國代購維生素,畢竟大部份維生素都是由中國生產、在美國包裝貼牌的。
維生素B5是導致乳癌細胞大量快速增殖的幕後推手?維C維E可能使肺癌生長更快?
11月中旬,發表於【自然·新陳代謝】(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文章,認為:「高表達的癌癥驅動基因MYC的乳腺腫瘤細胞嚴重依賴維生素B5,進行細胞的生長和存活;相反,飲食限制維生素B5則會逆轉MYC介導的代謝變化,阻礙腫瘤生長。」 換句話說,維生素B5是導致乳癌細胞大量快速增殖的幕後推手。而如果減少服用,則可能會受益。
維生素B5又叫泛酸,許多女性服用它來減少痤瘡, 因為它可以分解甘油三脂和膽固醇。同時它還可以促進傷口愈合,在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 這樣一種普通的維生素片,居然可以促進乳癌細胞大量快速增殖,引起了人們的恐慌。
但令人感到震驚的是,似乎並不僅僅只有B5可以致癌, 今年8月底,發表在【臨床研究雜誌】的文章稱, 一項針對老鼠的研究表明,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補充劑,可能刺激腫瘤內血管的形成,從而導致肺癌變大和擴散,生長更快。
在不到三個月時間裏,先後有兩家專業度較高的科學期刊,宣布三種人們日常習慣服用的維生素B5、維C、維E,分別會促進乳癌與肺癌的增長, 引發了人們的焦慮。
維生素到底有益於治療癌癥還是可能導致癌癥?如何看待這些關於維生素致癌的研究?這是否意味著我們不能再服用維生素?
維生素B5在小鼠身上可誘發乳癌增長,是否意味著維生素B5會致癌呢?
我們先來看看關於維生素B5是如何導致乳癌快速增殖的。
這篇研究是法蘭西斯·克歷克研究所(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等單位的聯合研究團隊,在 Nature Metabolism 發表的題為 「Vitamin B5 supports MYC oncogenic metabolism and tumor progression in breast cancer」的文章。 其大意是,使用者如果過多服用通常與新陳代謝功能有關的維生素B5,可能會誘發某些類別(乳癌)癌細胞腫瘤。
維生素B5,又稱泛酸,該單詞來源於希臘語「無處不在的酸類物質」,在自然界的分布極其廣泛。泛酸參與體內多種代謝,促進糖、脂肪、胺基酸中的乙酸分解,同時也是多酶復合物脂肪酸合酶的組成成分。
研究團隊使用兩種不同類別表達人類致癌基因MYC的細胞培養腫瘤,並將人類乳癌腫瘤組織(含有高表達 MYC和低表達 MYC的混合體)移植到小鼠體內。而後發現,MYC增加了多維生素轉運蛋白SLC5A6的數量,這使得更多的維生素B5進入細胞內。當研究團隊使細胞產生更多的SLC5A6時,更多的維生素B5進入細胞,即使是在MYC低表達的細胞中,也讓這些細胞更快地生長。
研究團隊用缺乏維生素B5的飲食餵養小鼠,結果顯示,MYC低表達和MYC高表達的混合腫瘤,比那些用標準飲食餵養的小鼠的腫瘤生長得更慢。當人類乳癌組織被移植到小鼠身上時,也觀察到了同樣的情況。最終關聯性分析顯示,維生素B5與乳腺腫瘤中的MYC水平存在最強的相關性,其化學結構透過化學標準和腫瘤組織進行串聯質譜系統確認得到。
簡單來說,就是研究人員發現,致癌基因MYC的乳腺腫瘤細胞生長和存活嚴重依賴維生素B5,而飲食中限制維生素B5則會逆轉MYC介導的代謝變化,阻礙腫瘤生長,將來或特許用於腫瘤治療中。
那麽這是不是意味著維生素B5會致癌呢?
2022年1月發表於【細胞·新陳代謝】(Cell Metabolism)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維生素B5是一種能夠刺激人體抗癌免疫監控機制的B族維生素。在一小群黑色素瘤患者中,維生素B5的血液含量與PD-1靶向免疫療法的反應呈正相關,同時在小鼠實驗中,補充維生素 B5可以提高PD-L1靶向癌癥免疫療法的功效,在體外培養T細胞與威懾B5的前體輔酶A(CoA)後,過繼轉移到小鼠體內,可以增強其抗腫瘤活性。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兩家有影響力的醫學期刊,發表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關於維生素B5的研究結果:一個是它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配合免疫藥物PD-L1PDL1進行抗癌;而在另一個特定條件下,它可以促進癌細胞的增長與繁殖。
11月19日的研究報告釋出後,其研究團隊在新聞稿中表示:「維生素B5 是正常身體功能所必需的,身體處於自然平衡的狀態中,過多地服用維生素B5,可能會產生毒副作用。」 其中的關鍵詞是:過多。而許多關於維生素可能致癌的表述,都繞不開這個詞。
維C和維E會使肺癌生長更快?維生素E同時還會導致前列腺癌風險增加?
維C和E都是人們觸手可及的日常所見的維生素。但關於這兩種維生素在不同的癌癥中的研究,則更為廣泛。
今年8月31日,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和鄭州大學第一醫院等多家合作單位聯合發表於【臨床研究雜誌】的文章發現,補充維生素C和E等抗氧化劑,可能會增加肺癌腫瘤內血管的形成,促使肺癌惡化並擴散。
卡羅琳斯卡學院馬丁·博格團隊此前發現,補充抗氧化劑維生素E和n-乙酰半胱胺酸會導致肺癌在小鼠體內擴散。為更好地理解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團隊研究了罹患肺癌的小鼠和植入了人類癌癥細胞的小鼠。他們在小鼠的飲用水中加入了動物自然產生的維生素C,以及從飲食中獲得的維生素E和n-乙酰半胱胺酸。
隨著補充劑的劑量越來越大,小鼠體內的抗氧化劑水平逐漸超過必要的水平。
研究人員發現,給予小鼠的抗氧化劑劑量越高,其腫瘤內血管形成的速率就越快。 對患有鼠特異性肺癌的小鼠和被植入人類癌細胞的小鼠來說,都是如此。 這項研究認為,血管生長加快可能會導致肺癌的生長和擴散。
團隊還研究了人類和小鼠的癌癥腫瘤類器官。在將這些類器官暴露於高劑量的3種抗氧化劑後,他們發現,這些抗氧化劑中和了類器官中所謂的氧自由基。在之前的研究中,博格團隊認為,小鼠在補充維生素E和n-乙酰半胱胺酸後,BACp蛋白會促進肺癌腫瘤的生長。最新研究表明,當氧自由基水平下降時,BACp被啟用,誘導血管形成。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可能會為治療某些癌癥開辟新途徑。血管生長抑制劑廣泛用於癌癥治療,但可能會產生血栓等嚴重的副作用。不過,它們可能對腫瘤內BACp水平較高的人更有效。雖然上述實驗都涉及肺癌,但他們發現,上述情況也適合腎癌和乳癌。
但維生素E除了可以導致肺癌過快增長外,還會使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
2011年,美國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的一項報告指出,經常服用維生素E可能會使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17%。
當時這個實驗的過程是,研究人員在2001年隨機對35000人展開了「硒與維生素癌癥預防」專案,他們把參與者分成4組,一組人服用硒,一組人服用維生素E(每400單位),一組人服用硒和維生素E,最後一組人服用安慰劑。試驗結果顯示,服用維生素E組有620人患上前列腺癌;服用硒和維生素E組,有555人患前列腺癌;只服用硒組,有575人患癌;服用安慰劑組,有529人患癌。結論是,跟蹤10年後發現,與服用硒補充劑或安慰劑的男性相比,那些只服用維生素E組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較高。
這個實驗遭到了一些質疑,主要就是參與實驗物件自身的微量元素狀況和10年過程中不同身體狀況,可能導致結果的偏差。此前有研究顯示,攝取硒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比其他男性低了一半,那麽為什麽在這項研究中同時攝取硒和維生素E的人患病數量比單獨攝入維生素E的還少呢?
盡管如此,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群組(U.S. Preventative Services Task Force)仍然建議避免補充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E,理由是它們會增加患某些類別癌癥和死亡的風險,但又說,這些建議僅適用於在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癥方面沒有特殊營養需求的健康成年人。
與這種充滿限定修飾詞的結論類似,2019年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說,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布裏格姆婦女醫院的Kathryn T. Hall博士及其團隊透過一項20年涉及5萬人的研究發現,有特定基因突變補充維生素E才能降低癌癥風險,否則不降反升,而某些基因型的病人在補充維生素E後,乳癌、肺癌、子宮癌和淋巴瘤白血病的發病風險都上升了。
2015年,美國另一項研究,號稱選擇了三種最普遍的非處方維生素——維生素E、β-胡蘿蔔素和葉酸的藥片或補充劑展開研究,結論是每天攝入的維生素補充劑千萬不要過量,「我們對數千名長期吃維生素補充劑的人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那些補充劑對他們的健康並沒有什麽益處。事實上,很多人雖然補充了維生素,但患癌癥的概率卻增加了」。
但問題是如何定義「過量」或「特殊需求」,這並沒有普遍標準。
▎ NR與NMN(菸鹼醯胺單核苷酸)均是當下大火的所謂長壽藥物。但2022年11月,密芝根大學化學系副教授艾琳娜·岡領導的國際團隊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發表了一篇研究,題為「A bioluminescent-based probe for in vivo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nicotinamide riboside uptake reveals a link between metastasis and NAD+ metabolism」。結論是:高水平的菸鹼醯胺核糖苷(nicotinamide riboside,簡稱NR,一種維生素B3)不僅會增加患三陰性乳癌的風險,還會導致癌癥轉移或擴散到大腦。
癌癥患者應謹慎使用維生素!普通人還敢服用維生素嗎?
那麽,消費者購買維生素補充劑有沒有用,或者會不會致癌?
這似乎是一個與具體生化領體論文研究結果更不沾邊的事情。研究表明,作為補充劑服用的營養素可能不會產生與食物中攝入相同的效果。這是因為營養素的作用可能是由於不同食物化合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造成的,而當營養素在補充劑中分離時,這種相互作用不會發生,或產生相反作用。
β-胡蘿蔔素是蔬菜和水果中發現的橙色色素,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深綠葉蔬菜、胡蘿蔔、紅薯、芒果和杏幹等食物中的β-胡蘿蔔素含量正常,可能有助於預防癌癥。然而,服用高劑量β-胡蘿蔔素補充劑(每天20毫克或更多)是吸煙或習慣吸煙的人患肺癌的一個原因。 所以,美國癌癥委員會建議人們避免服用高劑量,即大於20毫克β-胡蘿蔔素補充劑,尤其是吸煙的人。
一個最簡單的事實是,維生素片,特別是商店裏賣的非處方的維生素片,在美國的概念中不屬於藥品,而是食品,是對日常飲食的一種營養補充手段, 包括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美國癌癥協會、美國癌癥研究所和美國心臟協會, 全都不提倡使用膳食補充劑來預防癌癥或心臟病。
當然,上述建議不適用於癌癥幸存者,因為迄今為止,那些權威機構還沒有針對這類人群的有證據支持的具體營養補充劑建議。所以,癌癥護理期間的補充建議應由合格的臨床醫生單獨推薦,以確保其必要性並避免與當前治療發生潛在的相互作用。例如,近1/3的癌癥患者缺乏維生素D,可以透過維生素D3補充劑來補充,但並不建議所有癌癥患者都補充維生素D。此外,雖然抗氧化劑可以潛在地減少依賴自由基的放療和化療藥物的負面影響,但它可能會以增加疾病復發和死亡為代價。 為了確保癌癥治療盡可能有效,不建議在治療期間服用高劑量的抗氧化劑補充劑。
維生素與癌癥之間的關聯,這是一個全球學界還在探究而且似乎永遠研究不完的課題。 且不說維生素和癌癥種類繁多難以一一匹配,單就某一種維生素對某一種癌癥的影響,隨著時間推移、技術進步和樣本選取差異,甚至都會出現截然相反的結論。
其次,某種維生素本身與癌癥的關系是一個復雜問題,但人類個體缺乏或過多攝入某種維生素是另一個問題。 對於一個缺乏特定維生素的人來說,補充它的致癌風險可能遠低於正常人,所以單憑分子化學或流行病學說研究結果,便確定某種維生素會不會致癌,這在邏輯上是不通的。事實上,許多美國研究文獻中預設的人群都是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均衡的成年人,可是現實中這類人並不多見,絕大多數人都屬於缺乏某種微量元素。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食物種類的變化,全球普遍存在的一種趨勢是能量超標,而微量營養素缺乏,也就是所謂的隱性饑餓。
最後,作為中國消費者,還有一個簡單的事實需要了解,美國市場上銷售的維生素補充劑,絕大部份都是中國生產然後按噸出口到美國再包裝貼牌的,所以如果想吃這東西,直接在中國買就可以了,沒必要不辭辛苦千裏迢迢地從美國背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