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走進名院大家談暨2024走進重癥醫學科學術交流會廣州站啟航!

2024-06-25健康
醫師報訊(融媒體記者 黃玲玲)在廣州市天河區CBD中心地帶,坐落著這樣一家醫院,它是 「華僑最高學府」、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廣東省共建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暨南大學的直屬附屬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又名廣州華僑醫院)。走近醫院,你首先看到的是周圍郁郁蔥蔥、充滿生機的大樹。
重癥醫學科在院內一棟白色建築的4層,6月19日,它迎來了全國各地數十位重癥醫學同道的參觀學習。其實這是2024走進重癥醫學科學術交流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本次交流會由中國醫藥教育學會舉辦,第一站便走進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重癥醫學科。
走進ICU 與重癥人面對面
在ICU門口,每位參觀的專家都穿上了隔離衣、無菌帽、腳套,戴上口罩,「全副武裝」地進入了重癥監護室ICU。ICU病房內,醫護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自己的工作,各類儀器在平穩地執行中。「這款儀器轉速多少?」「你們怎樣防止患者感染?」「你們的探視制度是怎樣的?」專家們一個個問題不斷投擲,得到了在場醫護人員詳細的解答。整潔的地面、舒適的環境布局、井然有序、鎮定自若的重癥醫護人員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王勝教授表示,此次參觀加深了他對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重癥醫學科的認識,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
在交流會的開幕致辭中,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鄭小飛教授對所有專家的蒞臨表示感謝。他介紹,該院重癥醫學科成立於2005年,擁有一支資深、技術精湛和經驗豐富的醫療管理隊伍,主要承擔了該院重癥的救治任務,在重大急危重癥疾病的救治上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重癥醫學科是該院重點特色專科,具有非常強勁的科研實力。三年來開展了國家級專案、青年專案和其他專案11項,省科技廳專案8項,省衛生健康委專案9項,成功轉化專案3項,成果運用於臨床專案2項,獲國內新型專利4項。經過多年的發展,提高了該院的核心競爭力與創新能力。重癥醫學科在尹海燕副院長的帶領下,醫教研全方位的發展,重癥醫學醫療人才不斷擴大,醫療輻射範圍不斷拓展,業務能力水平逐步提升,影響力和聲譽不斷提高。「希望透過今天的交流會,大家共同引領和促進重癥醫學的發展,提升重癥醫學學科的整體的水平。同時希望在各位專家的努力下,重癥醫學發展越來越好。」
醫是主陣地 教研也要一起「開花」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重癥醫學科帶頭人尹海燕教授就科室管理和建設成果與大家進行了交流。「從一開始的幾張床位到現在近100張床位,我院重癥醫學科的建設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階段。從吸收各個專業的醫師,如呼吸、麻醉、急診等,到如今很多臨床技能我們幾乎都可全部自己完成,如ECMO等,可以說實作了重癥醫療水平的巨大提升。」她強調,除了醫療以外,作為一家教學醫院,一定要實作醫教研的全面開花。醫是主打陣地,科研與教學也許不斷拓展加深。尤其在科研領域,醫生要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問題,要有「一點之見即可成文」的思想,發現一個點,不斷深入研究、調查、思考,「也許一個切入點就能讓你發現一些重大的問題,讓你產生意想不到的收獲,再將其用於重癥患者的救治,不斷實作良性迴圈。」教學上要註重興趣的培養,與薪金績效掛鉤。如此,才能幫助大家實作全方位的提升。
開幕式由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東莞第一醫院邵義明教授主持。
ARDS全球新定義引發激烈討論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汪誌剛教授分享了【ARDS全球新定義理解和實踐】,ARDS 全球新定義以柏林定義為基礎,納入了臨床實踐和科學證據的變化,解決了柏林定義的一些局限性,擴充套件了套用的範圍,如對概念模型進行了細微修改,強調 ARDS 缺乏一致的組織學發現或生物標誌物,以及基於 ARDS 臨床表現的初始臨床管理的重要性;說明了非插管呼吸支持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廣泛使用;在 SpO2≤97% 時,允許使用SpO2/FiO2來診斷 ARDS等。擴充套件了ARDS全球定義在資源有限條件的套用,全球新定義為 ARDS 的研究提供了靈活性,並為前瞻性研究開辟了重要途徑。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葉嚴教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高儀教授分享了【一例侵襲性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療體會】【復雜腹腔感染繼發ARDS】兩個精彩病例,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郭建英教授、寧德市閩東醫院劉火根教授「ARDS全球新定義」進行了正反兩方的精彩辯論。郭建英教授表示,ARDS全球新定義可促進ARDS的早期辨識和診斷,便於早期實施標準治療並比較預後;適用於資源有限的環境,可以根據具體的治療方法進行調整;特殊的治療中容易調整或修改,比如根據研究需要,只納入高流量吸氧的ARDS患者;便於患者和護理人員的溝通。劉火根教授則認為,ARDS全球新定義提高了診斷ARDS的靈活性,但也增加了復雜性;改善了ARDS診斷的敏感性,但是也增加了假陽性;為資源有限地區診斷ARDS提高了依據,但也擴大了ARDS異質性;超聲檢查非常敏感,但不夠具體,無法區分不同的呼吸狀況,因此,還需慎重對待。
病例分享及辯論環節由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主有峰教授、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劉勇教授主持。
在交流會討論環節。尹海燕教授、郭建英教授、劉火根教授、汪誌剛教授、主有峰教授、邵義明教授、劉勇教授、葉嚴教授、高儀教授、王勝教授、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戴新貴教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徐君教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黃世芳教授、海南省腫瘤醫院李冀教授就如何提高ARDS患者在ICU病房的診斷率、西維來司他鈉在ARDS藥物治療中的效果和價值兩個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討論環節由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陳懌教授主持。
尹海燕教授總結表示,此次交流會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重癥醫學專家,大家的精彩觀點更是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很多年輕醫生創造了一個非常難得的學術交流機會,期待這些年輕醫生能從中有所收獲,不斷提高自身醫療水平,為重癥醫學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