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健康報 ; 編輯:白曉菲
轉載要求:正選24小時後可轉載,需註明來源
近期,「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在北京市召開,旨在表彰工程技術領域先進典型,激發引領廣大工程技術人才埋頭苦幹、勇毅前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專門面向工程技術人才的「國家級大獎」,該獎項是中國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榮譽。
大會對81名「國家卓越工程師」和50個「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進行了表彰。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眼科診療技術研發團隊是獲獎團隊中唯一一支聚焦醫療健康領域的研發團隊。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是唯一的國家級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機構, 開創了中國高頻超聲診療技術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作了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中國眼科醫療器械高質素發展。
2004年,研發團隊在中國醫學科學院的支持下 , 成立了天津邁達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堅持醫工產學研相結合,推動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套用。
▲團隊成員一起探討器材研發方案(源於健康報)
#國內第一台眼科A/B型超聲診斷儀
因為 眼睛是非常精細的器官,需要高頻超聲才能實作高分辨率的成像目標,受制於當時的技術壁壘和學科發展水平,國內的高頻超聲制造領域仍是空白。
1989年末,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醫學超聲工程研究團隊 在一次學術活動中,巧遇中國著名眼眶病與眼腫瘤專家、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宋國祥教授。出於專業的原因,宋國祥教授對CT、MRI、超聲等醫學影像診斷技術有著很高的造詣,也是國內最早使用眼科專科超聲診斷器材的專家之一, 深知眼科B超對於眼科疾病診斷的重要性 。
交談中得知當時國內僅有限幾家頂級醫院擁有眼科專科B超,都是進口品牌,價格高,且維修不便,需要付出時間與高額的外匯指標。多年來,宋教授一直希望有機構或公司能夠 研發出國產的眼科超聲診斷器材 。研發團隊經過調研,發現因為技術壁壘和學科發展等原因,中國醫院套用眼科超聲尚未普及, 而一旦使用,就再也離不開 ,因為其對視網膜脫離、脈絡膜脫離、眼底出血、眼內異物、眼內及眼眶腫瘤等眼科疾病的診斷 起到不可或缺作用 。
經反復討論,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醫學超聲工程研究團隊於1990年初決定立項,開始眼科B超的研發。
團隊首先要解決的是超聲核心部件— 超聲換能器的設計工作 ,國內沒有,國際也很少,而且那時國際交流並不方便。專案組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反復試驗,終於和國內的一個企業 合作做出了10MHz的超聲換能器 。在此基礎上,團隊又歷經無數次失敗,最終成功解決了超聲波的精密掃描難題, 研制出了眼科B超的關鍵部件——B超探頭 。
有了這一進展,團隊再接再厲,陸續攻克了高頻超聲發射效率低、高頻超聲接收訊噪比低、器件執行速度制約采樣速度、眼軸自動測量的準確度差等諸多難關,歷時三年,終於在1992年10月研制出了國內第一台眼科A/B型超聲診斷儀,打破國際壟斷,也因此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3年,BME-200型眼科超聲診斷儀正式推向市場。
#醫工結合助力推廣
有了器材,如何推廣套用成了大問題。當時能夠使用眼科A/B超的醫生屈指可數。為了 讓廣大臨床醫生能盡快掌握這一先進的診斷技術 ,研發團隊聯合國內臨床專家,組成 醫工合作專家組 ,在全國範圍內舉辦了數十次眼科超聲診斷學習培訓班,累計培訓了數千名眼科醫生。
眼科超聲診斷技術迅速在國內多個地區的各級醫院得到普及 ,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眼科疾病診斷水平的提升,使得白內障復明手術叠代升級,患者視力恢復水平有了質的飛躍。這些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國家防盲治盲工作的開展,相關技術也透過「視覺第一中國行動」「健康快車」光明行的醫療隊,快速普及到臨床一線。
2004年,眼科超聲研發團隊牽頭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共同成立了天津邁達醫學科技有限公司,邁達科技成立後,秉承業精於專、方顯卓越的發展理念,不斷進取,推出一代又一代產品, 引領著眼科超聲診斷器材的發展,並進一步拓展了眼科產品線 。
團隊跟蹤技術前沿,相繼 研制出了更高頻率的超聲成像器材 :20兆赫超聲頻率的角膜測厚儀,測量精度為5微米;50兆赫超聲頻率的眼科超聲成像儀,分辨力達到了40微米,因其突出的影像分辨率,也被稱為「眼科超聲生物顯微鏡」,在青光眼等高發致盲疾病的診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解決了一系列關鍵部件的制作難題,團隊主導的 眼科超聲影像診斷器材和治療系統 被國家發改委列入 國家生物醫學工程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專項 。
# 探索研發眼科手術器材
國產眼科診斷器材研發有了長足發展後,研究團隊 開始向眼科手術器材領域進軍 。由於研發難度大、風險高及推廣困難等原因,該領域的產品長期依賴於進口。面對國家迫切需求,研發團隊一致認為:這種難啃的骨頭,我們必須上。
研發團隊首先針對白內障復明手術,開展了 白內障超聲乳化技術的研發 。他們透過分析總結國內白內障復明手術的特點,制定出符合國內市場需求的技術方案,在經歷了技術不斷改進、大量動物實驗及嚴格的臨床試驗後,產品終於獲批上市。
2011年,團隊研制出超聲乳化儀,因其體積小巧、功能完備、可靠性高、環境適應能力強,深受中小醫院歡迎,並成為 醫療隊復明行動的首選儀器之一 ,也是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唯一的國內自主品牌。
隨後,研發團隊又針對 白內障後發障、閉角型青光眼,於2012年研制出Nd:YAG激光治療儀;針對視網膜疾病 ,於2014年研制出眼底激光光凝儀。
為建設全系列、多品種、較為完整的診療器材體系,研發團隊根據臨床需求,還先後組織研發了眼科光學相幹成像儀、眼底照相機、全自動視野儀等先進的器材和產品, 打造出了分別針對白內障、青光眼及視網膜疾病的三個較完整的診療器材體系 ,為臨床治療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
# 向深耕行業的「建橋者」致敬
沒有一鳴驚人,唯有厚積薄發。三十余年來,這支深耕行業的眼科技術創新團隊,始終瞄準眼科診療技術的核心難題持續攻關:成功研制首台國產的眼科A/B型超聲診斷儀之後,繼續轉向手術器材的研發;成立公司加速技術轉化,生產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與臨床專家合作開展技術培訓班,讓更多臨床醫生掌握操作技術。 研究團隊的目光始終落在最需要光明的患者身上 ,以目標為導向,打通整個全鏈條技術體系,讓科學賦能臨床,真正發揮科研的力量。
好的醫學技術創新,關鍵是要能真正地解決臨床問題,幫助患者減少痛苦,幫助醫生提高效率, 讓醫學技術更有溫度 。三十余年,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眼科診療技術研發團隊秉持著這份樸素的信念,攻堅克難, 詮釋了醫學科研人員的家國情懷和醫者大愛 。
致敬,向深耕行業三十余年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