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30年臨床探索,江蘇南京骨科醫生讓脊髓損傷截癱患者重新行走

2024-07-22健康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劉靜怡)扶著支具,陳楓(化名)邁開雙腿,重新站起來獨立行走。這在普通人眼裏很簡單的一件事,對她來說卻來之不易,因為她曾是一名脊髓損傷導致的截癱患者。
這背後,是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曹曉建教授及其團隊多年臨床探索蹚出來的治療技術。7月21日,曹曉建教授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介紹了治療技術的背後故事。
2022年6月的一次意外,時年26歲的陳楓從3層樓高的工地墜落,導致胸12椎體和腰1椎體部位完全錯位,脊髓橫斷傷。即便當時送醫後保住了性命,脊髓損傷已經導致她雙腿癱瘓、大小便功能障礙。
「胸腰段脊髓損傷是中樞神經系統最嚴重的損傷之一,它會導致損傷平面以下的下肢運動感覺及大小便功能障礙,並導致以泌尿系統為主的多種並行癥,甚至危及生命。脊髓損傷導致四肢癱瘓,如何讓截癱患者站起來、走起來,一直是未能攻克的難題。」7月21日,曹曉建教授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解釋。那時,他正在開展一項臨床科研專案,所需入組物件正是椎胸腰段脊髓損傷後下肢功能障礙患者,隨即便將陳楓收入院。
這項研究為「椎管內硬膜外胸腰神經移位治療」。在此之前,雖然已有較多神經移位的方法,但在恢復下肢運動功能方面套用有限。由於手術很難完成硬膜囊內神經根對根的辨認和分離,再加上供體、受體神經纖維束由於數量差異無法完全匹配等原因,一直很難開展。
曹曉建教授在臨床積累中,帶領團隊找到了針對性的「破局之法」。他們發現,脊神經根在背根神經節處前後根之間,存在一層疏松的結締組織間隙,這個間隙裏可以很容易地將脊神經前後根鑒別並分離開來,再將損壞的脊髓神經重新「搭橋」到功能正常的神經上。
這個過程,曹曉建教授形容為「找線頭」。「從神經分離的地方就分清楚,再順著神經找回去,從源頭入手,不僅神經難以辨認和分離的難題迎刃而解,纖維束的數量也能夠滿足實際需求。」
經過術前仔細評估,曹曉建教授與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章少華教授一起進入了手術室,為陳楓實施了手術,為她能重新站起創造了可能。讓他欣慰的是,如今再次見到陳楓,她已部份恢復屈髖功能,借助支具可獨立行走。
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曹曉建教授(右)與章少華教授(左)手術中。醫院供圖
事實上,這項研究的完成並不容易,曹曉建教授團隊經過了30余年的臨床探索,才終於成形。專案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專案資助,研究文章也發表在著名脊柱外科雜誌【Spine】上。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了解到,目前,已經有8位元患者接受了這一手術,5位患者在不同程度上能夠實作站立行走,還有患者尚處於恢復期。
曹曉建教授告訴記者,7月22日就有一位患者正等待接受這項手術。越來越多的人懷著重新行走的希望,長途跋涉來到他的診室,期待自己像陳楓一樣,有機會用自己的雙腿再次走向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