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新醫科建設賦能創新,強動力助力高質素發展

2024-07-16健康

歲歷18,青春正盛淩長空。

從2006年成為廈大附屬醫院,廈門大學與廈門眼科中心以初心相遇,共繪成長願景。如今的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以下稱廈門眼科中心),是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設有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全國眼科名醫工作站、眼科研究所,轉換醫學研究所。

18年協同發展,在廈門大學和廈大醫學院的帶領下,廈門眼科中心國家級科研專案中標率、國家省部級科研成果連年取得突破,高水平論文數量和被參照頻次連創新高,躋身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眼科學排行前十。醫院現已成為國內眼科疑難病例診治中心之一,年門診量近50萬人次,年手術量近7萬例;公益服務的腳印更遍布國內外,「一帶一路光明行」等醫療援外專案連線起了全人類全生命周期的「光明」紐帶,6次被央視報道。

院校攜手共進,共同守護全人類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真誠付出的背後凝結了鉆研的苦,細品亦能嘗到並肩的甜。

2023年,釋出【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白皮書】【福建省眼病流行病學調查白皮書】兩部白皮書

在沈澱中更獲分量

強化學科建設,註重科研提升,擴大國際交流合作

廈門眼科中心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平台的基礎上深化亞專科建設,逐步建立了完備的學科體系。醫院開設了白內障·老花眼、眼底病(玻璃體、視網膜)、屈光、青光眼、斜視與小兒眼病、眼表與角膜病、眼外傷、淚道、眼眶病及眼整形八大亞專科,並設有眼視光和醫療美容科等。在各學科帶頭人的帶領下,八大亞專科均衡布局人才結構,迄今已引進和培養醫師240人,其中74人獲得副高及以上職稱。

廈門眼科中心十分重視科研平台建設。2010年,廈門眼科中心獲批建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現有博士後導師20余名。於2015年引進眼科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謝立信教授,建立院士工作站,並於2016年獲評福建省院士示範站。2018年以來,陸續獲批廈門市眼表與角膜疾病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眼表與角膜病重點實驗室、廈門市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廈門市眼部疾病重點實驗室。廈門眼科中心作為藥物(器械)臨床試驗機構,承擔了新藥、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的臨床試驗。2022年,廈門眼科中心成為廈門市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近年來在福建省眼病流行病學調查、青少年近視防控、眼表疾病研究、眼內疾病的精準醫療四大研究方向上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022年,廈門市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自2006年以來,廈門眼科中心共主辦國家級學術會議53場,省級學術會議31場,市級學術會議5場,合計參與近70萬人次。2015年開始,更是連續十屆舉辦華廈眼科國際論壇,論壇堅持聚焦國內外眼科學前沿熱點,致力於推動行業發展,已成為頗具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台。長期以來,廈門眼科中心還與英國利物浦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共同探尋最佳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眼底疾病篩查與AI技術的整合套用,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致盲疾病的篩查提供新的解決思路,因地制宜地惠及更多眼病患者。

肩負擔當責任、大愛無國界、善行遍天下

高質素發展的同時,廈門眼科中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醫療團隊曾多走出國門,執行「湄公河光明行」「一帶一路光明行」等醫療援外專案,醫療隊為當地民眾開展眼疾篩查、白內障手術援助等防盲工作,共計惠及1萬多名患者,中央電視台曾3次專題報道了廈門眼科中心的光明事跡。

2014年,廈門眼科中心專家醫療組遠赴斯裏蘭卡,實施千例白內障摘除手術

2016年,「湄公河光明行」啟動儀式在老撾萬象舉行

立足國內,廈門眼科中心勇擔責任,回饋社會。深入寧夏、貴州、西藏等偏遠地區,透過公益篩查和手術、愛心捐贈、技術幫扶等方式,解決當地民眾眼病、醫療人才、技術等問難題;啟動「為鄉村點睛」公益專案,關懷弱勢群體,助力鄉村振興;開展醫聯體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沈;與校企共建廣泛開展校園視力篩查、眼底篩查等工作,強化科普宣傳,逐步將眼病防控防治關口前移。從2006年至今,廈門眼科中心累計執行義診服務惠及百姓超1200萬人次,開展校園視力篩查超過1200萬人次;每年進行線下科普講座數百場,線上全媒體形式科普傳播量達千萬人次/年。

深化科研合作 人才科研雙效發展

為提升核心科技競爭力,把握醫療技術創新的主動權,廈門眼科中心加速醫教研融合發展,與廈大醫學院在人才和科研方面開創了最佳化整合、雙效發展的新態勢。歷經18年的深度合作,廈門眼科中心在聘臨床教師13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助理教授3名、助教4名承擔廈門大學教學工作。

有了優秀的人才和細分的賽道,科研工作走上了「快車道」。目前,醫院已擁有863計劃、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後科學基金、外國專家引智專案等。自2006年以來承擔國家級課題25項,省部級課題57項,廳局級課題177項;共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05篇,其中SCI論文270篇;出版專著34部,主持/參與指南及專家共識42篇。榮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2項,市級科技進步獎7項,以及其他社會力量獎。

在教學上,廈門眼科中心充分發揮學科優勢,承擔了廈門大學本科專業必修課程【眼科學】及校選課【眼睛的奧秘及自我保健】的授課任務。對於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英文授課)來華留學生(MBBS學生),單獨設有【Ophthalmology】全英文課程,同時廈門眼科中心還負責MBBS學生的見習帶教工作。針對研究生,廈門眼科中心開設前沿課程【眼科學新進展】。2024年初,首位來自巴基斯坦的博士Rizwan khan被廈門大學及廈門眼科中心聯合錄用為博士後研究人員,進站後2個月順利開題,為醫教研一體化發展註入了強勁動力。紮實理論知識,也重視實操實訓。作為福建省第一批被納入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的單位,廈門眼科中心打造了標準化的技能訓練中心,配置了一系列先進的操作訓練器材,並采用課堂講課、影片教學、現場指導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學好「顯微手術技能培訓」這一節課,確保練好手術基本功。

加速新醫科建設

接下來,廈門眼科中心將持續規範建設附屬醫院,踐行「臨床+X」理念,加速眼科學與大數據、智能科技的融合;依靠廈大醫學院和各附屬醫院的協作網絡,推進臨床科研的協同研發,開展成果轉化;加速全球化人才培養,構建創新創業聯合體;搭建國際前沿學術交流平台,建設一流眼病研究中心,構建眼部健康生態圈,引領眼科學科發展。

加速全球化人才培養,構建創新創業聯合體

當前,中國眼視光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形勢和需求,可是中國的眼視光教育仍無法完全滿足服務於基層社區的臨床型視光醫生和可從事視光相關科研工作的創新研究型人才的實際需求。因此,廈門眼科中心計劃在中國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2.0計劃的引領下,針對「新醫科」「新工科」建設的要求,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進一步完善現有眼科專科的教學模式,做到「學科交叉,優勢互補」,加速培育具備全球化眼光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4年,啟動「基層眼科醫生實用技術培訓」專案

此外,廈門眼科中心擬打造1—2個醫、研、企緊密結合的全鏈條式新型創新創業聯合體;聯合廈門大學眼科研究所、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等眼科相關的科研人員,進一步融合人才鏈、創新鏈,加強新醫科建設,培養復合型醫學人才,凝練方向,聚焦重大問題,重點突破疑難眼病的重點難點,持續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和體系化攻關能力。

持續投入,搭建國際前沿學術交流平台

未來,廈門眼科中心將立足原有基礎,加強與學校、各附屬醫院之間的學術聯系,利用廈門大學一流大學平台,擴大眼科專業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借助各附屬醫院眼科相關的優勢專科力量、學科帶頭人的影響力,帶動眼科專業的協同發展。相信能夠透過多層次多元化的平台交流模式,為跨學科、跨國際合作營造良好氛圍。

從2015年開始,連續舉辦十屆華廈眼科國際論壇

建設一流眼病研究中心、構建眼部健康生態圈

作為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廈門眼科中心還將持續凝聚福建省內眼科力量,構建福建省致盲性眼病診療體系;在已有52家醫院組成的臨床多中心研究團隊的基礎上,繼續建立分布於全國大部份省、市(包括西藏、新疆等邊遠地區)的臨床醫療機構,加速形成臨床研究協作網絡;持續完善5G遠端診療智慧醫療平台推廣工作、門診電子病歷系統最佳化升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多模態影像人工智能互聯網醫院平台建設;全面普及福建省流行性眼病調查、全國普通中小學學生眼健康篩查、視力快篩資訊化推廣工作。力爭以點到面擴大創新醫療技術成果,廣泛惠及基層群眾,以面及體,在普及的基礎上構建一個全面、開放、互享、共通的生態圈,共築全民眼健康,推動眼健康事業高質素發展。

2022年,啟動「廈門眼科5G遠端診療智慧醫療平台」專案

2024年,啟動「華廈數智長城」專案

18年來的共持互助,讓廈門眼科中心與廈大醫學院形成了協作共贏的局面,在年華正盛的時期收獲了辛勤耕耘的果實,也在奮發向上的路口步入新的拐點。廈門眼科中心將秉承廈門大學「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理念,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質素、加強科研創新、新醫科建設,透過院校緊密協作共同打造醫教研協同發展的新高地。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的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資訊,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