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醫生:類風濕病人出現3種情況,馬上治療,否則生命可能有危險

2024-06-28健康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灑在臥室裏,一位中年女士艱難地從床上爬起來。

她的關節僵硬疼痛,手指變形如同枯枝。

這位女士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已多年,最近癥狀似乎有所加重。

她心中暗自擔憂:這種病情惡化是否意味著更嚴重的健康威脅?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導致關節炎癥、疼痛和功能障礙。

然而,許多患者並不知道,當出現某些特定癥狀時,這種疾病可能會危及生命。

那麽,哪些情況下類風濕患者需要格外警惕並立即就醫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類風濕關節炎的基本特征。

這種疾病通常表現為對稱性的關節腫痛,最常見的是手、腕、膝和腳的小關節。

隨著病情進展,可能會影響更大的關節,如肘、肩和髖關節。

除了關節癥狀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全身性癥狀,如發熱、疲勞和體重減輕。

根據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的指南,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主要基於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

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於控制疾病進展至關重要。

然而,即使在規範治療下,仍有部份患者可能出現危及生命的並行癥。

現在,讓我們聚焦於三種需要立即就醫的危險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急性肺部感染。

類風濕患者由於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各種病原體。

當出現高燒、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時,可能是肺部感染的訊號。

嚴重的肺部感染可導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第二種危險情況是心血管並行癥。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顯著高於普通人群。

當患者突然出現胸痛、氣短、心悸等癥狀時,可能預示著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發生。

一項發表在【風濕病學年鑒】上的研究顯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5-2倍。

因此,患者應該定期進行心血管評估,並在出現可疑癥狀時立即就醫。

第三種需要警惕的情況是血細胞異常。

類風濕關節炎可影響造血系統,導致貧血、白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

當患者出現明顯的乏力、反復感染或出血傾向時,可能是骨髓功能受損的表現。

面對這些潛在的危險,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患者要提高自我認知,了解疾病的特點和可能出現的並行癥。

其次,要嚴格遵醫囑,規律服藥,定期復查。

再者,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飲食、適度運動和戒煙限酒。

近年來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取得了長足進步。

生物制劑的套用大大提高了疾病的緩解率。

然而,這些藥物也可能增加感染風險,因此使用時需要醫生的嚴密監控。

她最終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醫院做了全面檢查。

幸運的是,及時發現了肺部感染的早期征兆,經過及時治療,很快康復。

這個經歷讓她深刻認識到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需要格外關註以下幾點:

1、定期進行全面體檢,包括血液檢查、胸部影像學檢查和心血管評估。

2、警惕感染癥狀,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3、註意心血管癥狀,如胸痛、氣短等。

4、關註貧血、白細胞減少等血液系統異常。

5、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

6、與醫生保持密切溝通,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類風濕關節炎雖然是一種慢性疾病,但並非不可控。

只要我們保持警惕,積極治療,就能有效降低並行癥的風險,提高生活質素。

希望每一位類風濕患者都能在陽光下綻放笑容,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指南(2018年修訂版)。中華風濕病學雜誌,2018,22(11):823-841。

2、Solomon DH, et al. Explaining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associated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versus marker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severity. Ann Rheum Dis. 2010;69(11):1920-1925.

3、王偉,等。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肺部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中華風濕病學雜誌,2019,23(5):30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