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文人的眾籌:買驢

2024-01-21歷史


大唐李白,千古詩仙,給人的印象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取將換美酒。」

但五代的小說集【唐摭言】裏記載 —— 李白騎驢遊華山,縣宰認不得他,他只說:「曾用龍巾拭唾,禦手調羹,力士脫靴,貴妃捧硯。天子殿前尚容走馬,華陰道上不許騎驢?」這口氣應該是後人演義,行文有點炫履歷,不似李白骨子裏的狷狂,但驢是常騎了。

古代士大夫多具有「上為君臣,下為民」的政治理念,「立德立功」的生活目標,他們受「學而勝於仕」的影響,渴望在仕途上立功立功,但由於社會和個人的各種原因,他們無緣政治或者仕途坎坷、失意。

驢的外表相對醜陋,但它往往是文人心靈上的安慰和夥伴。在古代,驢是文人出行的標配。相比牛或者馬,驢有很多優點,它性卻雲順、能吃苦、步子穩、易駕駛。更重要的是,驢便宜、飼養成本低廉,買得起也養得起。

南宋 馬公顯 騎驢郊遊圖(局部)弗利爾美術館藏

可明代有名的大藏書家朱存理就買不起,因為幾乎所有家當都被他用來買書了。徐禎卿知道了好友的窘境後,模仿當時盛行的募捐書的行文範式(大多基於虔誠的宗教目的,較嚴肅,如建造大型寺廟),在社交媒體上寫了一篇【為朱君募買驢疏】,說白了,就是眾籌募捐。

明 仇英 為朱君募驢圖 (局部)書法部份(明 徐禎卿 小楷)

文章裏說到,朱姓父(朱存理)為人善良,自己本就窮苦,還把唯一的馬借給了別人,結果馬死掉了,他的生活就更困難了。徐禎卿稱朱姓父"蕭閑布褐,自愛騎驢","山谷野人,無囊可探",於是便寫下【為朱君募買驢疏】。

夫通財市轡,既藉乎高賢執鞭,何辭於賤子。

徐禎卿引經據典,一本正經地號召大家:為了讓朱存理這麽高尚賢良的人有驢子可以騎,錢財這麽俗氣的東西大家就不要吝嗇了。

明 仇英 為朱君募驢圖 (局部)書法部份(明 徐禎卿 小楷)

從眾籌詳情上看,有點閑錢的給錢,困窘的就以物抵錢,比如"魯國男子唐寅贈舊刻歲時集一部計十冊,抵銀壹兩伍錢",唐寅對自己的家世非常驕傲,自幼以魯國唐生自居,或許是寫一半後發現落款還是要有名有姓,於是就改成了魯國男子唐寅。

而此時的唐寅剛因為科場案從牢裏出來,老婆也跑了,落魄的時候,身上也沒有銀兩,但他依然盡自己所能捐了一本珍藏的書,而他也成為本次眾籌捐贈最多的愛心天使。

明 仇英 為朱君募驢圖 (局部)

後人請仇英配畫,約有存吳門故實之意,且仇英署款曰「戲作」,令人玩味。朱之蕃、陳繼儒都是半個世紀之後的人,鹹稱羨前輩風流。但後補作畫的仇英並不加以粉飾:一分錢一分貨,大家籌到的這點碎銀,也就只夠買到這種不聽話的倔驢。

明 仇英 為朱君募驢圖 (局部)書法部份(明 徐禎卿 小楷)

晚明鑒藏家陳繼儒稱此卷【為朱君募驢圖】能"與東坡(蘇軾)山谷(黃庭堅)【馬券】並傳",將卷中故事比擬為蘇軾把皇帝所賜之馬贈予窮苦門生李廌,並為之書寫【馬券】以保證此馬可售賣出一個好價,黃庭堅亦因此作跋。

此卷先有"募驢疏"而後有畫作,匯集了十一位吳中賢才的墨跡,不僅能看出仇英繪寫人物的功力,既具"高風逸韻",又展現出友人間的"通財之義"。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眾人都用最嚴肅的態度來對待,無論是募捐書的行文、募捐名單的格式,一群以高雅自居的文士,卻直白無誤地寫下俗氣的捐納數額。在這次群體性眾籌中,大家關註的中心不是驢,而是眾籌中對映出的身份錯位和對世俗的戲謔。

這一群老男人摳摳搜搜的眾籌,正應了徐禎卿那麽一句詩:十年與爾青雲交,傾心置腹無所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