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1年,陳毅感嘆:若不是曹科長腿上的記號,新四軍就全軍覆滅了

2024-02-28歷史

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41年,一封神秘的電報發到陳毅指揮部的電台裏。

看到電報的那一剎那,在場工作人員淚水奪眶而出,當時我們與國民黨在打一場「輿論戰」,這封電報的到來順利扭轉了局勢,並且挽救了新四軍。

事後陳毅不得不感慨:多虧了那封電報。

一封電報竟然能扭轉「輿論戰」局勢,電報的內容究竟是什麽?為什麽陳毅會說這封電報挽救了新四軍?

點個關註,一起揭開1941年皖南事變的隱藏故事。

皖南事變

關於這封電報的故事,就不得不說那一年發生的大事,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國民黨發動了皖南事變。

整個抗戰時期,雖然表面是國共兩黨是合作抗日,但在老蔣心中,那只是為了形勢不得不做出的妥協,他心裏對中國共產黨的忌憚從未消除。

在日寇肆意侵略中國大地時,我軍一心想要驅逐侵略者,還百姓一個和平安寧的社會。既然是國共合作,我們肯定不願意與國民黨撕破臉,否則我軍既要抵抗日軍侵略,又要防著國民黨。

但老蔣的心思大家都明白,他對抗日的激情不大,倒是喜歡針對我們,因此在老蔣的示意下,有些國軍將領明裏暗裏都在給我們找茬。

好在這些行為沒有給我們造成太大的損失,並且不可否認的是,國軍裏確實有一群優秀的將領和士兵,他們一心抗日,也願意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打敗侵略者,因此我們秉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並沒有反擊老蔣的「小心思」。

然而我們的退讓反倒助長了國軍的囂張氣焰,他們不僅給我們使絆子,還在輿論上大肆抹黑我們,散播各種不利於新四軍的謠言。

在雙方的沖突中,一些國軍還與日軍等外部勢力有勾結,想要借此除掉我們,國之將亡而不想著救國,只是一、味搞內部爭鬥,他們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顧百姓和人民。

1941年時,老蔣以抗擊日軍為由,要求新四軍渡過黃河北上,但北上並不是新四軍的最佳選擇。

一旦新四軍渡黃河北上,那麽他們的北面是日軍的主力部隊,兩邊和後方皆為國軍戰區,也就是說,新四軍將會被日軍與國軍團團圍住,連後路都沒有。

這一步明顯對我軍不利,可若是我們拒絕,老蔣就找到了理由,他可以對外宣稱新四軍「畏戰」、「反抗統一抗日命令」等,一口鍋就扣在我們頭上。

經過中央商議,最終還是決定下令進軍,一方面是我們對老蔣心存一絲僥幸,認為他在全國統一抗戰期間不敢做得太過分,另一方面我軍評估了日軍黃河主力的情況,判定若是向日軍防區進軍還是能有一線生機。

然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確實高估了對手的底線,蔣介石也清楚中國共產黨只能做出進軍的決定,於是在新四軍向黃河進軍的半路上,派出三十二集團軍提前設伏,對新四軍發動進攻。

1941年1月5日夜晚,國民黨三十二集團軍7個師,共計8萬多人的兵力,從三面圍攻不到一萬人的新四軍隊伍。

由於我們沒能提前預料到情況,被敵人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還好葉挺經驗豐富,快速穩定軍隊,指揮戰士們突圍,同時將我們遭到大批國軍埋伏的訊息盡快傳遞給中央。

可當時周圍沒什麽能夠支援新四軍的力量,短時間內無法趕到戰場。新四軍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中央讓葉挺全權負責。

葉挺在第一時間就做出來部署,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他明白只有將新四軍聚集在一起,才能有機會成功突圍。

在葉挺的指揮下,新四軍順利抵擋了國軍的第一波攻勢。蔣介石沒想到雙方兵力差距如此巨大,新四軍竟然還能艱難求生。

於是老蔣直接下令,命令9個師從東、西、南三面同時進攻,不斷縮小包圍圈,雙方兵力實在是相差巨大。

新四軍在葉挺的指揮下,頑強地抵擋著國軍的進攻,戰鬥異常激烈,每一刻都充滿了緊張和危險。

戰士們沒有退縮和害怕,葉挺甚至下令,哪怕只剩下一個人、一支槍,也要和這群賣國賊鬥爭到底。

在近十倍兵力的差距下,新四軍戰敗了,只有少部份人突圍成功,葉挺將軍也在前往國軍談判是被扣了下來。

戰爭中的具體情況中央還不清楚,中國共產黨完全處於被動狀態,然而作為皖南事變「勝利」的一方,國民黨準備利用這次機會操控輿論,不斷向新四軍潑臟水。

就在關鍵時刻,一封電報的出現成功挽回了局面。

電報科長曹丹輝

關於皖南事變中的關鍵人物就是曹丹輝,他出生於1915年,14歲時便開始跟著紅軍鬧革命,第二年順利入黨。

由於在紅軍內部表現優秀,十幾歲的他很快成為了紅十二軍六十四師政治部的青年科科長,勤奮好學的他不久後受到調令,前去學習無線電技術。

從一個青年幹部突然轉去學習無線電技術,其實對他的職位並無幫助,甚至有可能會影響他現在的職位,但曹丹輝沒有一點猶豫,他明白無線電技術在戰爭中的重要性,只要能為革命戰爭做貢獻,他就甘之如飴。

那時候軍隊內部的無線電人才非常罕見,能夠教給他們的知識經驗有限,而且我們的無線電器材也是落後陳舊的,這對工作人員是個非常大的挑戰。

面對挑戰曹丹輝迎難而上,自己在一次次訓練中不斷總結經驗,投入更多的時間去鉆研相關問題,他和幾位優秀的無線電工作人員相互配合,完成了紅軍第一次無線電通訊,是我軍通訊事業的開創者與領導者之一。

1931年8月,年僅16歲的曹丹輝從敵軍手中截獲了一封電報,電報裏寫著老蔣準備進攻紅軍,甚至還提到了國軍的兵力與彈頭署。

這可是關鍵資訊,曹丹輝趕緊向上級匯報。

不過這封電報卻在上級引起了討論,這麽詳細的資訊,若是真的對我們來說就是神助,可若是假的恐怕會對軍隊造成大量損失。

而且發現這封電報的只是一位十幾歲的電報員,況且我軍的無線電事業才剛剛發展,因此大家對電報的真實性存在疑慮。

就在大家猶豫不決的時候,主席直接拍板:「若是連我們自己的通訊兵都信不過,仗還怎麽打?」

果然,根據電報的資訊我軍進行了調整,不僅大大減小了損失,還在戰爭中殲滅了不少敵人,這都要多虧曹丹輝立下的功勞。

十年後的1941年,這位我軍通訊界的傳奇人物再次立下大功。

皖南事變時,曹丹輝也在新四軍內部,他親眼看見葉挺是如何遭到國民黨軍隊埋伏,也看見了葉挺和戰士們怎樣英勇反抗。

看著戰士們熱血拼搏,曹丹輝也想著與敵人同歸於盡,不過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把前線的詳細情況匯報給中央。

可是戰爭太過激烈,面對數十倍於自己的兵力和猛烈的炮火,新四軍的電台在炮火中損毀、遺失,曹丹輝等人根本無法發送電報。

無奈之下,他只能和其他戰士一起突圍,可突圍談何容易,戰爭結束後敵軍在戰場附近搜查了一遍又一遍,曹丹輝只能不斷在密林裏穿梭,忍著饑餓與寒冷,祈禱不要被敵軍發現,也不要就這樣凍死在密林裏,他還有任務沒有完成,訊息還未能傳遞出去。

幸運的是,逃亡中的曹丹輝遇到了兩位戰友,他們意識到老蔣可能會借此事大作文章,當務之急是盡快將戰場的真實情況傳遞出去。

可三人根本不是敵軍的對手,為了擺脫追兵,他們只能不斷不斷向北走,因為之前中央有過向北進軍的命令,他猜測在北方中國共產黨應該有所安排。

為了盡快將戰場訊息傳回中央,他們必須盡快北上,不能給國民黨任何抹黑我們的機會。

北上的路途危險重重,還好他們遇到了兩位好心人。

挽回局勢

前往江北的路上,曹丹輝等人為了躲避敵軍的視線,只能選擇躲到一戶農民家中。

開門的是一位五十歲左右的老大爺,看著眼前的人穿著新四軍的軍裝,大爺立即熱情的招呼他們,不過曹丹輝清楚事態緊急,只好向大爺求助,希望能買幾套百姓的衣服。

他們身上的新四軍軍裝太顯眼,很容易暴露行蹤被敵軍盯上,並且曹丹輝希望能盡快換衣服。

了解到曹丹輝的需求後,老大爺直接讓兒子把身上衣服脫下來,曹丹輝趕緊穿上。

當曹丹輝將錢遞過來時,大爺堅決拒絕:「你們都是保家衛國的好戰士,我不能收你們的錢。」雖然大爺拒絕,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是我軍的紀律,曹丹輝在臨走之際還是偷偷把錢留下了。

換上普通百姓的衣服,風險確實小了一些,可他們仍不敢放松警惕,就在他們到達江邊時,發現國軍在江邊設定了大量關卡,就是為了防止新四軍過江。

有些戰士特意換上普通的衣服,還是在過江時被國軍發現了,曹丹輝也不敢貿然上前。

就在曹丹輝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好心的大姐出現了,這位大姐在江邊有一個小吃攤,平時給過江群眾賣一些小吃維持生計。

雖然曹丹輝幾人沒有穿著軍裝,但大姐見他們幾人一臉正氣,加上國軍在江邊設卡嚴查,她便猜到眼前人就是新四軍。

於是大姐偷偷將曹丹輝帶回家,給他們指點了一條過江的小路,國民黨不知道那裏,也沒有設卡。

曹丹輝喜出望外,趕緊按照大姐的指示前進,果然順利過江。可過江後他們手裏並沒有電台,於是曹丹輝試著與這附近的其他戰友聯系,靠著手上大量零件,組裝了一台功率只有5瓦的非常簡陋的電台。

幾人一商量,決定向這附近的陳毅部隊求救,但問題又來了,想要發送電報還需要知道陳毅指揮部的電台密碼等資訊,可這些東西早已在戰事中損毀。

在這緊要關頭,曹丹輝一拍大腿,露出了他偷偷寫在大腿上的資訊,那赫然就是陳毅指揮部電台的詳細資訊

就這樣,幾人靠著簡陋的電台終於將戰事具體情況傳遞出去,電報中寫明國民黨是如何無恥偷襲,葉挺將軍和新四軍的戰士們又是如何拼死反抗,看得工作人員們熱淚盈眶。

陳毅將這封電報原封不動轉給中央,毛主席看到電報時自己命人將其轉給重慶的周恩來,指示他們打贏這場輿論戰。

靠著這封電報,周總理向外界揭露了大量皖南事變的真相,他還親自寫下「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該文章出版後,立即引起了國內外人士的關註,香港方面更是將其作為頭條刊登在報紙上,一時間風向驟變,老蔣也成為國內外譴責的物件。

千夫所指之下,老蔣只能向外界表示以後不會有剿共的軍事,新四軍七千多名冤魂終於沈冤得雪。

皖南事變導致新四軍受到重創,若是真的讓老蔣的誣陷成功,在輿論的影響下恐怕新四軍這支隊伍無法再次組建,幸好有曹丹輝發出的電報,劉少奇和陳毅也重新組建了新四軍。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不得不感慨,曹科長能夠在皖南事變中脫險,實屬不易。

在戰爭年代,情報工作如同黑暗中的明燈,為我軍指引方向,挽救了許多危難時刻。

除了英勇作戰的士兵,還有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英雄,他們共同為我軍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那些默默付出的情報工作者,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依然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那些為國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的英雄。讓我們銘記這段歷史,傳承革命精神,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最後,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