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0年誌願軍繳獲3000條毛毯,政委王直命令剪碎,戰士卻直呼高明

2024-03-01歷史

1950年12月24日,長津湖畔,經歷了二十余天的戰鬥後,美韓殘部在7艘航空母艦的掩護下,倉皇撤出了長津湖戰場。

在這場載入史冊的反擊戰役中,中國人民誌願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打退了美國最精銳的王牌部隊,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廣大地區,粉碎了麥克阿瑟的作戰計劃。

但誌願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由於參與長津湖戰役的誌願軍部隊,大都是從東南沿海各軍區中臨時抽調的部隊。

再加上事發突然,戰士們的冬衣並沒有配齊,這就導致在長津湖戰役中,凍傷成為誌願軍戰士中最常見的傷病,造成了大量的非戰鬥減員。

但在戰後的傷亡清點中,由王直將軍參與指揮的第89師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凍傷情況,因凍傷而失去戰鬥力的戰士只有400多人,為全兵團最少。

那麽在冰天雪地的北韓半島,王直將軍用了什麽特殊的方法,讓89師官兵免於被冰雪所侵襲呢?

一 革命宣傳悍將

1916年,王直將軍出生於福建省上杭縣才溪鄉。在讀了幾年書後,1929年,年僅13歲的王直就參加了革命,並在兩年後正式加入工農紅軍。

王直剛參加紅軍時,由於其年齡小,再加上又讀了幾年書,成了當時工農紅軍隊伍中少有的文化人,於是便被送到了中央蘇區的文工團,負責革命宣傳和統戰工作。

宣傳工作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如何將真相傳達給群眾,吸收更多的進步力量,是一個需要反復推敲的問題。

1933年春,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央蘇區發起了第四次圍剿,面對人數眾多,又配有攻堅裝備的反動派軍隊,一些工農紅軍的新戰士出現了怯戰的心理。

為了能讓新戰士從對未知的恐懼中走出,時任紅軍獨立第10師宣傳隊組長的王直認為:

不少戰士的出身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人生最大的理想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因此在政治宣傳方面,一定要找準方法,不然就好比空中樓閣,成為純純的空談。

於是王直另辟蹊徑,用掃帚沾石灰水在瑞金街頭的土墻上畫了兩幅漫畫,其中一幅畫描繪的是妻子送丈夫參加紅軍,一旁則寫著「送郎上前線」。

另一幅名為【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畫面中央坐著一個金發碧眼的大鼻子洋人,手裏攥著厚厚的一疊鈔票。

洋人的腳邊是一個相貌猥瑣,大腹便便的國民黨反動派大員,擺著一副奴才樣跪在一旁,聆聽「洋人」的教誨去圍剿紅軍。

這樣的漫畫詼諧有趣,宣傳效果更是立竿見影,一時間成為蘇區內部的焦點。毛主席在日常巡查的時候也看到了這兩幅漫畫。

覺得這兩幅畫通俗易懂,對政治宣傳工作帶來的正面影響難以估量。

為了見一見這兩幅漫畫的作者,毛澤東特意找到政治部主任賴玉宏,托他叫來了王直。王直有些難為情,低著頭對主席說道:「 報告主席,是我畫的,畫得不太好。

毛澤東摸了摸他的頭,說道:「 好啊,你個才溪的紅小鬼,畫得不錯,搞宣傳工作的同誌們都應該像你這樣,用藝術的形式來宣傳,讓不識字的群眾也能看的懂。

毛主席的一番話對王直而言是莫大的鼓舞,使其在風雲詭變的戰爭年代筆耕不倦,每戰鬥一個地方。

他都要用筆速描下來,然後寫成革命戰鬥故事,將其作為革命宣傳材料。為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優秀文化制品。

1934年10月,隨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中央紅軍被迫離開中央蘇區,此時已經成為宣傳部門骨幹的王直選擇留在蘇區,在艱苦的環境下進行遊擊作戰。

當時,王直和他所在的隊伍面臨著敵人幾個師的清剿,而戰士們缺槍少彈,糧草藥品也遠遠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地面積日益被壓縮,只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在這樣的危局下,王直主動請纓化妝下山,從支持革命的開明士紳那裏籌到了很多款項。可在搬運銀元上山的途中卻遇到了大問題。

當時三人想盡了一切辦法,卻還有500銀元無法背動。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將這五百銀元埋在樹下,等有機會再取出。

此後王直跟隨遊擊隊伍轉戰四方,逐漸從一名宣傳幹部成長為軍事素養出眾的指戰員。

在一次戰鬥中,當初和他一同埋銀元的兩位同誌不幸犧牲,王直成為了那筆秘密款項所在地的唯一的知情人。

要知道當時,在南方進行遊擊戰爭的紅軍隊伍的處境極其艱苦,王直完全可以偷偷取出那筆款項,然後脫離隊伍回到家鄉,安安心心地當一個富家翁。

但是革命者的烙印已經牢牢印刻在王直的心中,因此在鬥爭最艱苦的時刻,他向時任閩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的張鼎丞匯報了關於這筆款項的情況。

在組織批準後,王直將這筆錢取出,用它解除了紅軍遊擊隊伍的燃眉之急。南方三年遊擊戰爭結束後,王直所在的遊擊隊伍被改編成了新四軍一部,迎來了新的征征程。

此後在從事政治宣傳工作的同時,他還親內建隊,在江南之地上和日寇以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展開激烈的較量。

1941年11月28日,日本侵略者糾集了3000余人,突襲王直所部的駐地塘馬,由於兵力懸殊,旅長羅忠毅命令王直帶領部隊和工作人員突圍,他們率領警衛部隊斷後。

當天晚上10時許,在突破了敵人的數道防線之後,王直終於帶領隊伍來到了安全地帶。然而原本能夠突圍的羅忠毅卻因為掩護他們轉移,在與日寇的戰鬥中光榮犧牲。

雖然王直經歷了無數的槍林彈雨,但羅忠毅的犧牲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打擊。王直在一段時間不斷自責,認為是自己拖累了同誌。直到經過許多人的勸導後,王直才漸漸走出這段陰影!

解放後,他曾多次前往當年與羅忠毅一同作戰的地點,緬懷那段歷史,懷念那些英雄。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王直將軍的足跡從東南來到中原,在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戰場上都能見到王直的身影。

而作為政治宣傳工作的王牌,王直憑借自己出眾的政治嗅覺,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巨的宣傳任務。

二 朝戰顯威名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誌願軍跨過鴨綠江,拉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王直所在的八十九師也奉命開拔,北上進入北韓半島。

由於行動倉促,八十九師並沒有帶足棉衣和保暖裝備,這讓王直對接下來的戰鬥感到擔憂。於是王直決定讓部隊在北上前先在沈陽停留一段時間,以最快的速度準備相應的保暖裝備。

但由於時間太短,換裝未能徹底完成,絕大部份戰士只領到了棉衣。可軍令如山,89師只能快速入朝!

當時為了能盡快擊潰「聯合國軍」,在北韓戰場上取得先機,誌願軍第九兵團決定采取迂回切斷、包圍殲擊的戰法。

十萬名誌願軍將士翻山嶽林,躲過敵人的空中和地面偵察,於11月下旬抵達了預設戰場——長津湖。

11月27日夜晚,長津湖畔氣溫驟降,戰鬥在西北風的呼嘯和暴雪的肆虐下拉開帷幕,美陸戰第一師和步兵第7師沿著一條山間小路緩慢前行。

由於山路狹窄,美軍隊伍綿延達到50公裏,士兵們怨聲載道,抱怨那個只會抽煙鬥和「跑路」的麥克阿瑟,居然讓他們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急行軍。

在走了一段路後,指揮官發來了就地休整的命令,這群武裝到牙齒的美國大兵們席地而坐,用匕首開啟被凍住的牛肉和蠶豆罐頭,生火造飯。

正在大快朵頤的美國大兵當然想不到,就在他們行軍山路一旁的樹林中,數萬雙眼睛正死死地盯著他們。

忽然一顆訊號彈劃過了天際,緊接著山林中傳來了嘹亮的軍號聲和吶喊聲,誌願軍戰士們從陣地中魚躍而出,輕重機槍的火舌瞬間席卷了美軍。

毫無準備的美軍被誌願軍的突然襲擊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很快就被誌願軍切割成了數個部份,首尾不能相顧。

按照原本的作戰計劃,我軍本打算全部吃掉被分割的美軍,但缺少攻堅武器和重火力的誌願在裝備精良的美軍面前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再加上美軍士兵和基層軍官大都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鬥素養頗高,戰局一時間竟陷入僵局。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北韓半島原本就惡劣的氣候變本加厲,氣溫一度達到了零下五十多度,由於誌願軍缺少棉衣和保暖裝備,不少單位出現了非戰鬥狀態下的減員。

面對出現的大規模凍傷情況,時任八十九師政委的王直心急如焚。在焦灼的戰局和惡劣環境的雙重加持下,不少戰士的心態出現了問題,思想比較混亂,政治工作開展並不順利。

為了改變這一窘境,王直親臨第一線,一邊盡全力穩定全體官兵的情緒,一面派出偵察兵到附近偵察,獲取敵人禦寒物資儲存地區的相關情報。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由王直親內建隊的偵察行動中,發現了敵人輜重營的動向,王直立刻率領部隊前往,迅速將這支部隊吃掉,並從敵人的物資中繳獲了3000多條羊毛毯。

對於八十九師而言,這羊毛毯無疑是雪中送炭,但緊接著另一個問題又擺在了八十九師全體官兵的面前,那就是如何分配這批毛毯。

大部份同誌提議先將這批毛毯全部交給正在前線拼殺的主力團,這樣可以保證前線的戰鬥力,從而保證戰役的開展。

然而對於這樣的提議,王直堅決反對。他認為繳獲的只是羊毛毯,並不是可以穿在身上的棉衣。

如果將毯子交給主力團,預備隊和後方人員則失去了保暖裝備,而且即便如此,戰鬥力也不能因此而提升。

於是王直決定將這3000多條毛毯全部剪成小方塊。對此,一些同誌們表示不解,詢問王直這樣做的意圖是什麽。

王直解釋道:「 入朝以來,我一直和隨隊軍醫保持交流,他告訴我凍傷一般都是在四肢和耳朵,我們要保護戰士們不被寒冷侵襲,就要先保護他們的手腳和耳朵。

「如果我將這三千條羊毛毯全部調到前線的主力團,前線將士也只有在休息的時候才能使用,總不能讓他們披著毛毯和敵人拼殺吧,而如果我們將毛毯全部撕成小塊,那麽全軍將士們都能擁有禦寒保暖的裝備。」

聽完王直的解釋後,眾人點了點頭,一掃先前疑惑的情緒。

正是王直理性且正確的操作,讓整個八十九師所受的損傷最小,長津湖戰役結束後,順利完成入朝作戰任務的王直,受到了兵團首長以及彭總的表彰。

結語

在反映抗美援朝的紅色電影【英雄兒女】中,藝術工作者們刻畫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在這一幹有血有肉的熒幕人物中,師政委王文清這個角色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位「王文清」的原型不是別人,正是王直。

關於自己事跡被藝術工作者放到了電影中,自然受寵若驚。但他在看完電影候表示,雖然自己的經歷和影片中的角色相似,但要說我是他的原型,那真要羞煞我也。

隨後他又補充道:「王文清這一形象,應當是誌願軍高級政工幹部的整體形象,關於我王直是不是王文清的原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能否透過這部電影,了解到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真真正正體會到那個年代的悲壯。」

2014年4月7日,開國少將,為中國革命立下汗馬功勞的王直將軍在醫院走完了自己光輝的人生旅程,享年98歲。

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作為中國軍隊政治宣傳工作的骨幹,王直將軍將他的一生奉獻給了他摯愛的祖國,譜寫了一曲屬於革命者的真正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