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遼寧省委常委尉鳳英,退休後坦言:我沒整過任何人,也沒伸手要過

2024-02-27歷史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火熱年代」,遼寧有一個 女工 人,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工作,刻苦鉆研技術,大膽創新改革,成為了時代的楷模。

這個人,就是被譽為「毛主席的好工人」的尉鳳英。

作為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她受到過毛主席、小平同誌、江澤民同誌等國家領導人多次接見,是紅極一時的風雲人物。

毛主席的好工人

尉鳳英是遼寧撫順人,1933年出生。

1953年,20歲的尉鳳英進入東北機器制造廠當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學徒工。

第一天到廠裏報到,她就拍著胸脯對師傅說:「您分配我幹啥都行,我有力氣,不怕臟,不怕累!」

後來的事實證明,她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尉鳳英參加工作之時,正值抗美援朝白熱化。東北機器廠是有名的大型軍工企業,擔負著很重的生產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工人們都是加班加點。

有一次,尉鳳英為了搶進度,加大了進刀量,結果「哢嚓」一聲,刀折了,她難過得哭了。

師傅見狀,提醒她幹活兒想要又快又好,光靠蠻力是不行的,還得多動腦筋、想竅門。

尉鳳英從此在鉆研技術上下了大功夫。

當時廠內的沖床由手工送料,速度慢、生產效率低。她大膽嘗試,成功地將手工送料改為自動送料,極大地提高了效率,使沖床工序僅用21天就完成了全年的任務量。

尉鳳英工作起來很有一股子拼勁,有時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工作起來不要命!」這是工友們對她的一致評價。

為了一項技術革新,她走路想,睡覺想,吃飯竟然用筷子蘸著菜湯在飯桌上畫圖,有時加班太晚了,回家怕驚醒家人,就蹲在門口睡著了……

據統計,從1953年到1965年,尉鳳英實作技術革新177項,成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在當時的工人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很多年以後,當別人問她為什麽那麽有幹勁的時候,她回答說:「我3歲父親過世,母親帶著3個孩子靠打零工、挖野菜、要飯。在舊社會,我從來沒有吃飽飯的感覺,後來解放了,我工作起來感覺自己有股使不完的勁。」

由於表現突出,貢獻卓越,尉鳳英當選過全國人大代表,還擔任過遼寧省委領導職務(革委會副主任、省委常委)。

有兩點沒辜負黨

1964年,尉鳳英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大會休息期間,周總理把來自東北的勞動模範們介紹給毛主席,說:「這是咱們工人階級的代表。」

毛主席非常高興,微笑著詢問他們的工作和家庭情況,還與他們一一握手。

第二天,【人民日報】就刊登了毛主席和尉鳳英握手的照片,她從此被譽為「毛主席的好工人」。

然而再多的光環,都沒有令尉鳳英「飄飄然」。用她自己的話說,她「就是普普通通的工人」。

特殊歷史時期,尉鳳英一直是「四人幫」拉攏的物件,可她從不趨炎附勢,也不拜高踩低。為此,還有人背地諷刺她「腦子裏缺一根弦」。

1973年,尉鳳英被調到婦聯工作。無論處在何種局勢之中,她始終保持著頭腦的清醒和樸素的作風。

由於家裏親戚多,作為家庭主婦的尉鳳英,夏天種菜、搗醬,冬天漬酸菜、腌鹹菜,一有空就給全家大小裁衣做鞋,每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

多年來,他們一家一直住在東北機器制造廠分配的宿舍中,十來口人擠在兩間平房裏。

70年代,省機關本來準備給尉家分配一套4居室的單元樓房,可是她婉言謝絕了。

1993年退休後,尉鳳英的日子趨於平淡。可是她工作的精神頭兒沒有停歇下來,多次參加沈陽勞模義務服務工作。省委領導同誌贊揚說:「尉大姐退休不褪色!」

晚年的尉鳳英回首往事時,內心無比平靜。

她說:「咱們在兩點上沒有辜負黨。一是政治上,咱沒整過任何人,也沒幫任何人去整人;二是經濟上,咱沒伸手要過,也沒有得過任何個人的好處。」

從踏入東北機器制造廠起,到成為全國聞名的勞動模範,再到後來結束歷史舞台,尉鳳英身上的工人階級本色,從來沒有改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