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悍將許世友,一生戰功赫赫、罕逢對手,但就在1960年的一次軍事排程中,強硬的許將軍、卻遭遇了一位儒將的「反擊」,隨之而來的是從軍生涯中少有的「認慫」,時至今日依舊為人津津樂道。
此人,就是開國少將——李德生,雖然名頭上不如諸位元帥、十大名將那般世人皆知,但能「拿捏」許世友的,也絕不是泛泛之輩!
一.何人能鎮住許世友?
許世友將軍,出生於1905年2月28日的河南省信陽市許家窪,從小就是個十裏八鄉的「刺兒頭」,但為人正義、喜歡打抱不平。
兒時土豪地主家的熊孩子經常遭到他的「伺候」,更因為少年時期在嵩山少林習武多年,練得了一身的銅皮鐵骨,尤其是一把大刀玩得出神入化,性格上更是桀驁不馴,沒幾個瞧得上的!
此等經歷、使得他從小就具備了領袖氣質,更是在青年時期就參加了土地革命,1928年許世友加入剛剛成立的紅十一軍,憑借著勇猛的作風、傲人的戰績,一路從戰士晉升為團長。縱觀紅軍時期、唯一能令其心服口服的人物,史書記載只有一人——毛主席!
因為1936年紅軍長征結束後,陜北根據地開展了批判張國燾罪行的運動,而隸屬於張國燾麾下的許世友也遭遇牽連。 當時幾乎所有的輿論風向、都指向於要槍斃許世友,這一點就連他本人都如此認為。
但是,重新執掌紅軍的毛主席明察秋毫、大仁大義,不僅認可其功績、更是找機會與其徹夜長談,把未來中國共產黨的目標理念掰開、揉碎了跟他說透,使得他不僅茅塞頓開、更是對毛主席心服口服,甚至於是崇拜!
至於說這第二人,要一直到建國後的1957年,他的另外一場「敗仗」!而「擊敗」他的人、正是我們的周總理!自1955年9月,新中國正式對我軍將領進行封銜儀式後,許世友將軍對其「上將」軍銜略有不滿,周總理在得知情況後以「談心」的名義,對其發出「拼酒」的邀約!
從小在「童練團」就跟著師傅習武喝酒的他,在軍中更是號稱「酒神」的存在,雖然態度上對總理的邀約十分謙遜,但骨子列根本就不屑一顧。
怎料,看似文質彬彬的周總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千杯不醉」,就著簡單的下酒菜,楞是跟他對飲了4瓶茅台,大受震撼之余、許世友也徹底被喝服了! 就是這樣一個偉人才鎮得住的人物,1960年卻在「小字輩」的李德生的身上又栽了個小跟頭...
二、一場誤會引發的 「沖突」
「你有什麽驕傲的?你在金華做得好了,也用不著擺這麽大的譜,走之前恨不得帶走所有,這不應該是一位老革命將領的作風。」
1960年7月,一通怒氣沖沖的電話、被接入了剛剛移師蘇北地區的第十二軍指揮部,打來電話的正是許世友,而遭到訓斥的就是時任第十二軍司令員的李德生。
「等你把火發完再說」李德生聽聞後只是表達了安撫,並沒有急於解釋,因為他深知這位老首長的脾氣,但更知道自己的隊伍並沒有違反紀律! 原來,自從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之後,李德生所率領的第十二軍就駐紮在浙江金華,這一駐就是整整六年。
期間,幾萬名指戰員配合國家的發展計劃,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屯墾和建設,在金華當地大搞農業種植和工業產出,6年時間、把金華一地建設的物阜民豐!然而中央軍委的一紙調令,改變了這一切。
當時、考慮到浙江地區的建設卓有成效,而緊鄰的蘇北地區還亟待開發,所以中央軍委決定讓十二軍移師蘇北、為當地的工農業提供助力。 軍令如山,李德生在接到命令後,立即開始了部隊開拔前的準備工作,而這個訊息也很快傳到了當地百姓的耳中。
老百姓真的不想子弟兵們走啊!整整6年的朝夕相伴,子弟兵們幫著大家把這裏建設的如此豐饒,還沒享上幾天福就要走了,大家真的舍不得!十二軍的指戰員又何嘗能舍得呢?
那些年的辛勤耕耘,大家早把金華當成了新的故鄉,但是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幾萬將士隨即調動了起來! 另一方面,蘇北地區地處偏僻,又在戰火中損毀嚴重,解放戰爭結束十年間,依舊是民生雕敝,基礎設施極度薄弱。
幾萬大軍遷移過去,沒吃沒喝、連安頓的地方都沒有!中央軍委考慮到現實的情況,在給李德生的調令中特別指示:可以在金華當地采購後勤物資,保障隊伍入駐蘇北後的各方面供應!
李德生深諳「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隨即開始了大規模的采買,結合戰爭時期後勤保障的經驗,一時間金華一地的工商業生意火爆!
除了糧食、被服、帳篷、農具、機械等等物品,早已料到部隊初入蘇北後、只能「天當房、地當床」的他,還讓部隊去周圍的荒山土嶺,挖回大量野草皮、用來當「床墊」!
在即將開拔的日子裏,當地百姓感恩於子弟兵的無私奉獻,為此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歡送儀式,大家紛紛拿出了美食和美酒款待子弟兵,熱熱鬧鬧地送親人遠行!但正所謂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原本是軍民一家親的熱鬧場面,傳到了許世友耳中,就成為了「十二軍大肆采購強買強賣,軍隊擾民、加上聚眾大吃大喝,臨走前甚至還把草皮給挖走了」!
三.老戰友間最為激烈的一次爭吵
窮苦人家出身的許世友,哪裏忍得了這種剝削百姓的事件,血氣上湧後直接打電話給老戰友李德生,但不成想,李德生沒有「接招」,只是語氣平糊地讓他先消了氣再說,許世友憤憤地掛了電話!
雖說是脾氣火爆,但他可不是個魯莽之輩,稍稍冷靜後就分析道:李德生與自己相識多年,為人儒雅有度,即便是在戰爭等困難時期、也不曾有過違反群眾紀律的事情,這其中是否有些誤會……
調整好心態,他再次撥通了李德生的電話,漸緩的語氣中透著一絲威嚴,告訴李德生現在就跟他解釋清楚。 李德生依舊保持著剛才的平糊語氣,不緊不慢地用河南話、跟他的老鄉一五一十地說清了來龍去脈!
原來如此,許世友終於緩和了下來,但是憑借著身為高級將領的謹慎,他還是決定以視察蘇北地區工作為名義,前往兩地調查一番!先是聽聞金華百姓的交口稱贊,眼見當地欣欣向榮、一片勃勃生機。
再去往蘇北地區實地考察十二軍駐地,發現實際情況確如李德生所言、部隊生產生活艱苦異常。 在了解到自己確實誤會了「小老鄉」之後,他也誠懇地跟李德生道了歉,兩位老戰友和好如初,從此勠力同心,繼續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著!
四.李德生因何能準確「拿捏」許世友的脾氣?
同為河南老鄉,李德生比許世友年輕了十一歲,雖然差著年紀,而且在解放戰爭之前,兩人的交集並不多,但是完全不同的性格,造就了兩個可以互補的忘年之友!
其實在我軍中、脾氣火爆的悍將不在少數,但李德生卻是個十足的例外,他的脾氣溫和、頭腦冷靜、思慮頗深,指揮風格偏向於沈穩和冷靜,特別擅長從細節處抓住重點,不僅攻守兼備、更有一派儒將的風範!
所以,性格上的互補,是他們兩人能成為摯友的關鍵,再加上李德生原本就很崇敬許世友,這種互相尊重的友情,也成功地化解了此次的誤會!
同時,作為我軍的高級將領,兩人間處理問題的方式,也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軍事民主思維的優越性,那就是:有疑慮就要提出、有問題就要解決、有錯誤就要改正!絕不敷衍了事,更不可徇私舞弊!
五.一代儒將,也有著彪悍的戰績!
說了這麽,如果你以為李將軍就是個純粹的儒雅之士,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以下是筆者根據黨史記載的真實戰績,筆者從幾百場大小戰鬥中、挑選了一些經典戰績,讓大家看看什麽叫做「文武雙全」!
1.紅軍時期
參加了多次反圍剿活動,並在保衛紅軍根據地的戰役中身先士卒,率領所部靈活機動,數次重創圍剿蘇區的桂軍、湘軍和粵軍。
2.抗日時期
尤其是反掃蕩的艱苦歲月中,李德生總能冷靜面對敵人的重兵壓境,在保衛根據地的多場戰役中,打出了非凡的戰績,為根據地的穩固立下了汗馬功勞!
筆者還查到了一則戰績,那就是抗戰末期,被打怕了的日偽軍、龜縮在一處堅固的據點不出來。 李德生不僅親自前往偵查地形路況,還化妝成了給據點送糧食的農民,混進據點後、悄悄地將內部情況記了個一清二楚。
當拔點攻堅戰打響之後,他率部與留在據點的同誌們裏應外合,把盤踞於此多年的日偽軍勢力徹底鏟除!
3.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中的經典一戰,【上甘嶺】戰役就是由李德生親自指揮的,在面對美軍優勢火力的壓制下,他調兵遣將、謀劃全域,在上甘嶺坑道面臨斷水、斷糧、斷彈藥的絕境時,李德生想盡了一切辦法調集補給,保持了堅守部隊的戰鬥力!
「送上去一個蘋果,就是二等功」便是他提出的! 最終隨著我誌願軍大規模反擊的準備完畢,美國佬想在談判桌上占據主動的妄想也破滅了!
結語:
有勇有謀、國士無雙! 許世友和李德生的事跡,正是共和國璀璨將星們的一個縮影,他們既有縱橫闔閭的磅礴氣勢,更有細膩無間的人性光輝,是他們撐起了新中國的脊梁,也是他們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歷史瞬間,這、就是中國軍人的榮耀!
參考來源:
1.【央視網】——專題欄目【李德生】
2.【人民網】——【黨史學習教育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