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甲午戰爭之反思:請不要甩鍋清朝,更不要透支人心,它也「有毒」

2024-07-30歷史

相信有血性的中國人,一定會對近代的兩場戰爭記憶猶新、揮之不去,一個就是開啟了近代中國國門、開啟了百年屈辱之開端的鴉片戰爭,另一個則是中華民族奮起直追卻依然一敗塗地的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清政府確實無能,北洋水師官員確實腐敗,但打仗時也確實英勇

相比較鴉片戰爭,甲午戰爭更讓人覺得窩囊。究其原因,鴉片戰爭畢竟是中國技不如人,冷兵器與熱兵器較量,武器上差了一個代差。

雖說電影頻繁展示了紅夷大炮、神威將軍炮等不亞於現代武器的效果,但懂的都懂,這些所謂的大炮不過是放大版的彈弓,將一個鐵疙瘩運送到了英軍的艦船上,【鴉片戰爭】電影中展示了它的最終用途,供英軍在腳下踢球玩樂。

有了兩次鴉片戰爭的慘敗,無能的清朝政府終於發現自己落後了,於是先後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和「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口號,開啟了大規模轟轟烈烈的追趕運動——洋務運動。

北洋水師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展的,由當時搞外交和洋務於一身的李鴻章牽頭承擔(當然,名義上最高統帥是一個清朝的王爺,大概率是李鴻章的至交好友醇親王)。

朝廷對此也非常重視,每年撥付白銀500萬兩讓李鴻章興建北洋水師,從1882年1888年,總計投資3000萬兩,使得北洋水師初成建制,並且擁有了世界最大排水量的「鎮遠」號和「定遠」號兩艘巨艦,總體規模亞洲第一、世界第六。

擁有如此實力的北洋水師為何會在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最終全軍覆沒的呢?很多人一是將罪責歸結於北洋水師官員的腐敗,而是歸結於清政府的無能。這確實是事實。

據【晚晴最後十八年】記載:北洋水師各級官員拿的薪水是普通士兵的30倍以上,而且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對投資房地產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劉公島上置辦了房產、商鋪,賺得盆滿缽滿。

但是一輪到打仗,這些平日裏醉生夢死的腐敗官吏全都精神抖擻了起來,事關保家衛國的大事,他們都不敢含糊。

丁汝昌作為北洋水師提督,雖然開戰之處便被敵方火炮打得摔斷了腿,卻絲毫沒有臨陣脫逃,而是堅持指揮。等到自己雙目失明、大勢已去之時,面對日本的投降通牒,他直接斥責予以回擊,最終自殺殉國。

清廉艦長鄧世昌就不用說了,艦隊沒有炮彈,就下令全速馬力開過去準備與敵艦同歸於盡,可惜不幸被魚雷擊中,最終命葬黃海。一個鏡頭非常淚目,他落水後,忠犬遊了過來想拽他上岸,他抱定殉國的忠心將自己和忠犬都摁到了水底。

北洋水師雖敗猶榮,但無能的清政府卻在朝廷「清流派」的主導下,對北洋水師各級官員進行了問責。丁汝昌棺槨被鐵鎖鎖住,不能下葬,除了鄧世昌之外的北洋水師將領都受到了各種處罰,實在讓人寒心。

甲午戰爭之反思:請不要甩鍋清朝,更不要透支人心,它也「有毒」

126年後再次反思這場本不應該失敗的戰爭,難道真的只是無能的清政府的鍋嗎?我想說,請不要甩鍋清朝,深層次原因是中華文明中的「人心」,它理應全鍋,因為它也有毒。

【走向共和】有這一場景,看了讓今天我尤為氣憤:甲午戰爭開戰在即,朝廷為了是戰還是不戰展開了激烈爭論。以李鴻章為首的北洋派力主不戰,理由是北洋水師斷餉6年,炮彈都成問題,如何能戰?

但是以問翁同龢為主的清流派都斥責李鴻章懦弱,其學生張謇則投擲了翁同龢得人心論:堅稱自己是正義的一方,並且全國上下同仇敵愾、士氣正旺,必能取得全勝。

當李鴻章陳述自己艦隊雖大,但航速慢,機動性差,而日本吉野號雖小,但靈活且航速快。當你剛掉轉船頭去追時,人家早跑了。而且人家一次能發五發炮彈,我軍只能打一發。

張謇聽完更是理直氣壯,人心在我這裏,挨他吾炮又如何?我只要還他一炮,定能將他打趴下。

事實證明:張謇的人心論只能自娛自樂,總是在武器裝備對等情況下討論問題。日本吉野號炮彈的威力強過北洋水師,北洋艦隊挨了一炮丁汝昌就被打成殘疾,挨了五炮就沈沒了。

而北洋水師好不容易逮著吉野號掉轉方向出現有利戰機,艦長下令開炮,結果發現沒炮彈了,連填滿沙子的實心彈都沒有了,太可惜了。

為何北洋水師外強中幹,裝備落後敵方這麽多呢?這不得不提中華文明的人心論了。

【晚清最後十八年】提了一個問題非常好:自1888年後北洋水師失去了朝廷的供養,未再更換一槍一炮。而且更過分的是: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修建了頤和園。那麽是慈禧為了修建頤和園挪用海軍軍費,還是為了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

這個問題之所以妙,是因為它觸碰到了中華文明「人心論」毒性較強的一面。

自古封建王朝統治者都拿人心說事,「得民心者得天下」、「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也是張謇理直氣壯的原因。

但人心的最終去向為何呢?或者說得直白一點,這是誰的「人心」呢?誰才是「人心」的代言人呢?

對於封建統治者而言,這顯然是他家天下的人心。對於慈禧太後而言,這必須是她慈禧太後的人心。故而為了防止北洋水師做大,影響她慈禧太後的地位,她不能坐視不管的。

於是在北洋水師初具規模,慈禧立馬讓李鴻章的對頭翁同龢兼任戶部尚書,並且熱熱鬧鬧開始了修建頤和園工程。成為了「人心」代言人的慈禧太後自此安享太平了。甲午戰爭失不失敗跟她無關,只要她還是代言人,就該吃吃該喝喝。 #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