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也談王維詩中的「張少府」

2024-04-16歷史

唐詩【酬張少府】是王維的名篇之一,【全唐詩】【唐詩別裁集】和【唐詩三百首】均收錄了此詩。其詩為:

這是一首贈友的五言律詩。詩意淺顯易懂,「上四句情,下四句景,即景寫情。」⑴ 詩中只用了「漁歌」一個典故。該詩反映了詩人達觀、超塵出俗的人生態度,同時也流露出詩人不能實作個人抱負的苦悶心情。

少府,唐代指縣尉。詩中的張少府是誰?作者沒有交代,以上三部享譽古今的唐詩集也未說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詩學研究會原副理事長、王維研究會原名譽會長陳貽焮先生早年編寫了一本【王維詩選】⑵,書中對「張少府」的註解是「未詳何人」。後來詩界也都認可這一解釋,認為詩中的張少府還不清楚是王維朋友圈中的哪一位。

但是,近年來一些網站和唐詩講座,非常明確地認為王維詩中的張少府是唐開元年間的名相張九齡。如有的說,「張少府,當指張九齡。少府,唐人稱縣尉為少府。從‘君問窮通理’句看,張少府亦是同道之人。」還有的說,因為張九齡提攜過王維,所以「在張九齡被貶之後,他和王維之間應該是還經常會有書信來往,……從這首詩的名字可以看出,當時應該是張九齡給王維寫了信,王維因此也給他寫了【酬張少府】作為答復。」

筆者認為,以上「張少府即張九齡」的觀點只是推測,理由不充分,沒有確鑿的證據,而且有的推測還與事實相悖,使人未敢茍同。因此,王維詩中的張少府是否張九齡,很值得商榷。

首先,張九齡進士及第後即為京官,一生從政,從校書郎、右拾遺、中書舍人等直至丞相,幾次外放也是在地方任刺史、都督、長史等職,從來沒有到哪個地方任過縣尉。因此,他不可能有「張少府」之稱謂。

其次,該詩的創作時間,據【王右丞年譜】等有關資料表明,王維的【酬張少府】是王維58歲時或之後在輞川施莊寫成的,下面的一段資料可作參考: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王維五十八歲。 ……是秋,復拜給事中。請施莊為寺,當在此年,留有【請施莊為寺表】。其詩作【題輞川圖】、【酬張少府】當為在王維施莊為寺之後數年中。——岱輿山人【王維年譜及詩作編年作品】,2017.4.29

758年時,王維58歲,已步入老年,雖然仍為中書舍人,後又復拜給事中,但他基本上不問政事,隱居輞川。這與【酬張少府】詩的首聯所寫「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描寫的完全吻合。而在那時,張九齡已離世約20年,王維怎麽可能給張九齡酬詩呢?也有人認為該詩是作於741年,即便如此,張九齡也是在之前一年作古的,王維也不可能給他酬詩。

我們再來看王維【酬張少府】詩的尾聯: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您若問我關於命運窮通的道理,我想,從那悠揚的漁歌聲中,也特許以得到解答吧。

王維和張九齡,一個生於701年,一個生於678年,兩人年齡相差懸殊。張九齡不僅是王維的前輩,而且是王維的伯樂。據【新唐書】記載,「張九齡執政,擢(維)右拾遺,歷監察禦史。」⑶ 張九齡一生為官,為政清廉,唯才是舉,沈浮於官場,搏擊於權勢,伴君多年。堂堂的宰相,他什麽場面沒有見過?什麽道理他不懂得?什麽榮辱他沒經歷?什麽事情他看不透徹?在晚年跌落政壇之後,還要去向一位晚輩請教「窮通」之理?這是說不通的,也不符合邏輯。張九齡不可能這樣做。

另一方面,王維對張九齡的知遇之恩,畢生對張都是尊敬有加、常懷感恩之心,「終身思舊恩」。他尊稱張九齡為「公」「大君子」,張任宰相後,王維稱呼他「張丞相」。如他寫給張九齡的三首詩【上張令公】【獻始興公】和【寄荊州張丞相】⑷,而在詩中謙稱自己為「賤子」。假如張九齡真的被貶為縣尉,王維也絕不可能稱呼張九齡為「張少府」,也不會以似答非答的語氣輕描淡寫地建議張九齡去水浦深處聽漁歌。如果王維這樣做,對張九齡簡直是一種羞辱,也說明王維的人品有問題。但王維決不是那種人。

張九齡因「舉非其人」問罪,被貶為荊州長史之後,王維心中非常苦悶和沮喪,他打算辭去官職,和張九齡一起歸隱山野,「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實作他「不能陪你同風起,但可陪你落斜陽」的願望。於是在張九齡去荊州的途中,王維為他寫了【寄荊州張丞相】⑸這首詩,述說他對張九齡的無比思念和歸隱想法。這首詩最能說明問題的是,此時的張九齡雖然被罷免宰相,降為長史,但王維在詩的標題中仍然稱呼他為「張丞相」,而不是「張長史」或其它,足見王維對張九齡的敬重。這就可證明王維決不可能稱呼張九齡為「張少府」。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王維【酬張少府】詩中的張少府不可能是當時的宰相張九齡,而是另有他人。在唐代,進士及第後,在內(朝廷)一般授校書郎或秘書郎,如楊炯授校書郎,王昌齡補秘書郎;在外一般授縣令或縣尉,如杜審言(杜甫祖父)為隰城尉,白居易為周至尉。這些初入仕途的人,從政經驗不足,希望官運亨通,飛黃騰達,自然就會向前輩請教為官之道,窮通之理。因此,張少府這個人很有可能是王維的晚輩,不可能是像張九齡那樣年齡、資歷和閱歷都遠超王維的長者。

王維詩中的張少府是誰?有待於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王維的詩作再確定。不知為不知,它不影響我們對該詩的理解和詩本身的意義。但反過來,如果我們錯誤地把張九齡認為是張少府,就有可能對詩作者和張九齡都帶來某些不良的影響。所以我們對此必須采取嚴謹的態度,在沒有充分事實依據的情況下,避免輕易地作出結論。

註:

⑴ 這3句話是【唐詩三百首】(中華書局1959年9月第1版)對王維【酬張少府】詩的批註。

⑵ 【王維詩選】:陳貽焮選註,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7月北京第1版。

⑶ 引自:【新唐書】卷二百二,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文藝中。

⑷ 王維【上張令公】詩收錄【全唐詩】卷127第14首,【獻始興公】收錄【全唐詩】卷125第10首,

【寄荊州張丞相】詩收錄【全唐詩】卷126第7首。

⑸ 王維寫給張九齡【寄荊州張丞相】詩全文如下:

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

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

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