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徐向前主動請纓繼任115師師長,偉人將他召回延安,扶正了羅榮桓

2024-04-13歷史

山東,古有「東秦」之稱。戰國時,秦昭王曾稱西帝, 齊湣王曾稱東帝,兩國皆以其富強而東西並立。山東因地勢險要、民殷國富,因此得到了這樣的稱號。與八百裏秦川一樣,山東同樣擁有爭奪天下的基礎。而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山東根據地成為了共產黨的「關中」,東北野戰軍骨幹以及華東野戰軍主力,皆為山東根據地所出。

抗戰時期,由於韓復榘不戰而逃,導致山東迅速淪陷於日寇之手。為了解救深陷水深火熱的同胞,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決定立即挺進山東,建立強大的敵後根據地。然而當時山東情況復雜,山東根據地的建立也經歷了「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我軍猶如螞蟻搬家一般,將一支支精銳的隊伍送進了山東。這種方式,使我軍在不驚動日寇和蔣介石的情況下,迅速在山東建立優勢。但是這樣的方式也帶來了一個副作用,那就是「山頭林立、政出多門」,造成了不少矛盾。

筆者在這裏,為大家梳理一下我軍各部隊分別進入山東以及實作一元化管理的歷程。

一、山東縱隊與115師入魯

1936 年 5 月,時任中共河北省委巡視員、直南特委書記的黎玉被北方局派往山東,恢復和重建屢遭敵人破壞的山東省委,並任省委書記。抗戰全面爆發後,擔任過紅軍師長的張經武作為中共中央委派的軍事聯絡官,來山東開展抗日統一戰線工作。

韓復榘不戰而逃後,黎玉認為這是我軍在山東發展的絕好機會,於是立即下達命令:「立即脫掉長衫到遊擊隊去。」於是黎玉組織和他一同前來的紅軍幹部一起,先後在徂徠山、天福山、黑鐵山、泰西等地組織武裝起義,組建了地方武裝,積極開展抗日遊擊戰爭。

當時日軍在山東兵力十分薄弱,只能盤踞在城市以及交通幹線,廣大農村處於真空地帶。國民黨方面的遊擊隊、地主豪紳、土匪兵痞紛紛建立武裝,占山為王,一度出現了司令多如牛毛的情況。

到了1938年12月,中共山東抗日武裝正式組建了八路軍山東縱隊,張經武任指揮員、黎玉擔任政委。班子雖然搭起來了,但是部隊很不充實。再此之前,我們從未想過韓復榘逃得如此之快,因此山東極度缺乏軍事幹部,整個縱隊因缺乏訓練,實際上就是遊擊隊,戰鬥力非常有限。這樣的情況,無疑會制約我軍在山東的發展。

因此黎玉向中央發電,希望能派遣一支主力部隊前往山東,他認為中央至少要派一個主力團來。

然而毛澤東卻高瞻遠矚:「看來還要多派一些」。毛澤東一眼就看出了山東的重要性,要控制這裏哪能只派一個旅,必須派遣一個師。

首先,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決定調三四三旅政委肖華率一批幹部去冀魯邊區,統一領導當地的武裝鬥爭。肖華到達山東後,與首先統一當地的抗日武裝,將原有的三支抗日部隊編入挺進縱隊:孫繼先的津浦支隊編為第四支隊,下轄 4 個營,約 3000 人;曾國華的永興支隊編為第五支隊,部隊擴編為 3個團,約 4000 人;三十一遊擊支隊撤銷原來番號,編為第六支隊,下轄 3 個營和 1 個特務連,約 2000 人。

肖華的東進,為後續部隊的到來鋪平了道路。隨後,115師代理師長陳光、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帶領115師師部以及主力部隊從華北開拔,全軍前往山東。華北只留聶榮臻所領導的3000余人。

恰巧此時,國民黨方面也為115師入魯幫了大忙。對於共產黨開辟敵後根據地之事,蔣介石一向是非常警惕的。如果115師大張旗鼓,不與國民政府做任何商量就進入山東,肯定會引發摩擦和膨脹。

然而巧合的是,1938年底,國民黨決定設立魯蘇戰區,於學忠作為司令長官對山東的國民黨軍隊有統轄權。於學忠並非蔣介石嫡系,對中共並無偏見,反而希望與八路軍一起聯合抗日。

於學忠認為,國民黨在山東雖然有多支遊擊隊,但卻紀律敗壞、戰鬥力很弱。因此非常希望八路軍派幹部來改造這些烏合之眾。毛澤東抓住了這轉瞬即逝的機會,立即派遣115師入魯。由於中共入山東之事本就是於學忠自己提出的,因此蔣介石也不好說什麽。

到了1940年10月,115師就像螞蟻搬家一般,用「隱蔽偷運,由邊伸入腹地,造成既成事實,爭取合法地位」等方式,進入了山東,建立起魯南、魯西、湖西、冀魯邊四個軍區。

115師在山東的迅猛發展很快就引來一個強敵的註意,那便是日寇。

二、陸房突圍與徐向前入魯

115師將勢力深入了泰西,嚴重威脅泰安、濟南以及津浦鐵路中斷,讓日寇如芒在背。於是日軍第十二軍司令尾高龜藏親自指揮8000多日偽軍,汽車、坦克100多輛,火炮100多門,兵分九路,向115師師部所在方向發動掃蕩。

日軍行動非常隱蔽,到了5月9日,日軍已經對115師師部實作了四面合圍。此時陳光所率領的115師直屬隊、686團、津浦支隊以及魯西黨委等共3000余人,被敵人團團圍住。

陳光屬下的人數雖然不多,但都是我軍的主力和精華,很多都是兩萬五千裏長征的幸存者,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可不能讓敵人搞垮了。

陳光沈著應戰,利用敵軍不善夜戰的弱點,從敵人陣地的兩側隱蔽突圍,最終成功撤離。這就是有名的陸房突圍。

陸房突圍給115師帶來了極大好處,不僅沈重打擊了日寇,同時還得蔣介石的「殊堪嘉慰」。115師進入山東,本屬於「前斬後奏」,但是他們在陸房的英勇戰績,使蔣介石正式承認了115師在山東的存在。

不過陸房突圍也帶來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人雖然沒什麽大的損失,但物資損失太多了。八路軍本就窮,這更雪上加霜。因此陳光受到了115師很多指戰員和幹部的非議和質疑,導致他的情緒一度非常低落。

陸房突圍雖然化險為夷,但是毛澤東依然認為,光有115師似乎還不夠,需要更強力量的註入。與此同時,毛澤東還註意到山東根據地已經出現了政出多門、山頭林立的情況。

陳光、楊得誌、肖華等人是分批進入山東,並在不相連的區域各自為戰,雖然均獨當一面,但缺乏統一指揮。

另一方面,黎玉的山東縱隊雖然發展迅速,但因為距離115師各部太遠,仍處於遊擊隊階段,不能形成有力的戰鬥力。因此中央軍委考慮,應派遣一個軍事過硬、威望很高、善於根據地經營的幹將前往山東,促進山東縱隊的正規化,將山東縱隊和115師整合起來。

毛澤東最終想到了129師副師長——徐向前。抗戰之初,毛澤東原本組建四個師,徐向前可擔任其中一個師的師長。但由於西路軍的失敗,最終只能組建3個師,而徐向前也只好擔任129師的副師長。

抗戰之初,徐向前領導部隊在冀南展開平原遊擊戰,以「人山」戰術打得日寇聞風喪膽。山東山多、但平原也多,正是徐向前這位幹將的用武之地。

1939年5月4日,北方局發出通知,決定組建八路軍第一縱隊,統一指揮黃河以北山東境內以及肖華區各正規軍以及遊擊隊,以徐向前為司令員,以朱瑞為政委。

徐向前不敢怠慢,即帶一個警衛小分隊晝夜兼程向山東進發。朱瑞挑選了一批幹部後,也緊隨徐向前身後。6月 12日,徐、

朱率部跨黃河,經梁山到達泰西,在此會見了剛進行陸房戰鬥不久的一一五師幹部,並傳達了中央指示精神。 6月 29 日,徐、朱一行抵達沂蒙山區,與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縱隊指揮部會合。

8月1日,八路軍第一縱隊正式成軍,山東抗日士氣頓時大振。然而即便如此,山東根據地政出多門的情況仍然沒有改變,山東急需一個總的掌舵人,但在人選上卻出現了問題。

三、徐向前主動請纓擔任115師師長

徐向前進入山東之初,中央書記處就做出了決定,確立第一縱隊有指揮山東縱隊和第115師入魯部隊的許可權。

但在實際操作中,115師師部與中央有直接聯系,因此保持有相對的獨立性。因此第一縱隊真正能指揮的,只有山東縱隊。

例如1940年1月3日,八路軍總部曾致電徐向前:

「一一五師仍以隸屬一縱隊指揮為宜」,雖然該師在隴海路以南部隊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臨時歸新四軍指揮,「但仍歸陳、羅直接指揮為妥」。

也就是說,八路軍總部也確認了115師雖然隸屬於第一縱隊,但實際操作上還是由陳光、羅榮桓指揮。

對此,徐向前認為,要整合山東抗日力量,山東縱隊和115師決不能各行其是。

6月1日,徐向前、朱瑞聯名致電中央,提議115師正式歸屬第一縱隊建制。或者或「最好以徐任一一五師師長,陳光副之,羅榮桓為政委。 山縱改屬一一五師之建制」。(該電文出自於羅榮桓年譜)

眾所周知,115師師長原為林司令,由於晉軍士兵誤擊,導致林司令不得不去蘇聯休養治療。當時,副師長聶榮臻帶領3000多人前往五台山建立晉察冀根據地,徐向前的344旅劃歸八路軍總部直接指揮,代師長人選只有兩人,師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和343旅旅長陳光。

羅榮桓和陳光各有各的優勢,羅榮桓在紅軍時期一直擔任政委或政治部主任,沒有當軍事主官的經歷。而陳光剛好相反,一直搞軍事工作。林司令擔任紅大校長後,陳光曾暫代其紅一軍團軍團長的職務。也就是說,陳光代理林司令已有先例。而且陳光軍事素質過硬,可謂戰功赫赫。

對於陳光和羅榮桓,毛澤東其實更傾向於羅榮桓,雖然他沒當過軍事主官,但他身上所表現的大將之風是根本隱藏不住的。而陳光雖然軍事過硬,但性格火爆、難以相處,這不得不說是個隱憂。但是最終,毛澤東還是聽取了朱德、彭德懷的意見,讓陳光代理師長之職。由於陳光一直沒有轉正,115師師長的位置還是空缺的。

無論從資歷還是戰功來說,徐向前其實都不輸林司令。而且山東根據地急需一元化,徐向前提出擔任115師師長,是勇挑重擔的行為。徐向前一生低調,不在乎什麽權位,他所追求的只有革命的勝利、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自由。

然而恰巧此時,中央突然給徐向前發出電令,要他返回延安。原來中共七大要召開了,作為原四方面軍的軍事代表,徐向前自然必須參加;另一方面,關於統一指揮之事,事關重大,毛澤東認為此事必須面談。115師是否歸屬第一縱隊指揮,徐向前是否擔任115師師長,只有等待徐向前到達延安面談清楚後才能決定如何改變。(見羅榮桓年譜)

然而徐向前剛到延安不久,就出了個極大的意外。他在騎馬時,不幸被戰馬踢中了胸部,身受重傷。由於醫療條件不好,徐向前罹患腹膜炎,不得不長期臥床。

因為這個意外,山東一元化管理又被擱置。徐向前雖然在山東時間不長,但貢獻極大,不僅促進了山東縱隊的正規化,還將山東的抗日武裝大大擴充套件。徐向前沒有繼續接掌山東戰事,只能說天不遂人願。

四、羅榮桓實作山東一元化

徐向前離開後,山東縱隊和一一五師一度仍然各行其是,一一五師與山縱的統一領導事實上成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就在這時,陳光性格上的弱點開始暴露。陳光黨性極強、對革命忠心耿耿,是我軍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但作為主將,只有軍事才能是不夠的。陳光性格很急躁,對下級極好,但與上級、同僚總處不好關系。在關鍵問題上,陳光毫不讓步,爭的面紅耳赤,也不給別人面子。

在山東期間,陳光沒能處理好與朱瑞、黎玉的關系。舉個例子,一次陳光怒氣沖沖地將一封電報交給羅榮桓,電報中說:

「在大金頂戰鬥中你部幹部目無紀律,槍殺俘虜,影響極壞,情節嚴重,總部給予批評……」

羅榮桓說:「這事情不是處理了嗎?那個犯錯誤的科長已經撤職了。」

誰知陳光暴怒地說:「這是往115師的臉上抹黑,我知道是誰告的狀!」結果陳光不顧羅榮桓勸阻,非要和朱瑞大吵一架。這就是著名的「南大頂事件」。

後來陳光與朱瑞又多次發生爭執,互不相讓。

與此同時,陳光與羅榮桓也有時候意見相左。陳光認為在作戰方面,應該集中部隊打運動戰、陣地戰、攻堅戰,而不是窩在山溝裏打遊擊戰。而這個觀點與毛澤東堅持「山地遊擊戰」相左。以我軍當時的實力,還不足以與日軍硬碰硬。對此,羅榮桓更支持毛澤東的觀點。而事實證明,羅榮桓更正確。

而就在此時,日寇加強了對山東根據地的圍剿,山東抗日根據地面積由 3.6萬平方公裏縮小到 2.5 萬平方公裏,人口由 1200 余萬下降為 750 余萬。

針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中央軍委做出重大決定,讓羅榮桓來執掌山東軍政大權。1941年8月19日,中央給山東發電,山東縱隊歸一一五師首長指揮,配合作戰。其後,山東分局確立了新的分工,朱瑞主持黨組織工作,羅榮桓主持軍事工作,黎玉主持政府工作,陳光負責財經工作。

後來中央認為山東黨的一把手和軍政一把手不是同一個人,實際工作難免有分歧。1943 年 3 月 12 日,中央決定115 師與山東軍區合並(保留 115 師番號),成立新的山東軍區,任命羅榮桓為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15 師政治委員兼代師長。從此,在山東建立了統一的軍事領導中心,解決了抗日武裝統一指揮的問題。

不久後,陳光、朱瑞先後奔赴延安參加七大。羅榮桓又擔任為山東分局書記。至此,山東抗日根據地實作了黨政軍一元化領導。

羅榮桓在山東,展現了一個元帥應有的才能和氣魄。他采用「翻邊戰術」,擊破了日軍的圍剿。誰說政治幹部不能打仗?羅榮桓的軍事才能不可小覷。

除此之外,羅榮桓還主持減租減息以及精兵簡政工作。他巧用幹部,大力發展山東武裝,以這些保留下來的骨幹為酵母,山東一下子就拉起了8 個師、12 個警備旅、4 個獨立旅。

利用這些力量,羅榮桓於1944年展開山東反攻,將膠濟路兩側和魯南地區的偽軍大部份被掃掉,幾個戰略區連成一片。

抗戰結束時,山東抗日根據地發展到 2400 萬人,擁有正規部隊 27 萬余人,地方武裝和民兵近 200 萬。內戰爆發後,山東之所以能抽調7萬精兵入東北,羅榮桓功不可沒。而留在山東與新四軍合並的部隊有 20 余萬人,也是後來華東野戰軍的重要組成部份。

對於羅榮桓在山東的工作,毛澤東感嘆道:

「山東只換上一個羅榮桓,全域的棋就下活了。山東的棋下活了,全國的棋就活了。」#圖文萬粉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