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曾國藩:男人欲成大器,人脈次之!看透這四句真言,早晚出人頭地

2024-02-01歷史

男子欲立大業,人際關系為次要!

曾國藩堪稱是農村出身的少年逆襲的楷模。原本是一個農村的孩子,他在耕讀之間嶄露頭角,最終躋身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與諸葛亮、王陽明、孔子齊名,被譽為「三個半聖人」。

曾國藩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與他總結出的四句真言密切相關,能夠深刻理解並付諸實踐,遲早會獲得成功。

那麽,曾國藩所總結的四句真言究竟是什麽?其中蘊含了哪些深刻的奧秘呢?

堅忍支撐,可建非常之業

在曾國藩看來,若欲成就偉業,堅忍不拔是至關重要的品質。曾國藩出生在農村的耕讀之家,家境雖不富裕,卻也算過得去。作為長子,曾國藩備受家族期望,成為曾家興旺的期望之星。

盡管生於務農家庭,曾國藩並非學富五車之才,甚至可以說平凡得令人忽略。盡管曾經考試屢次失利,但他並未氣餒,始終保持對學問的執著。6歲時,曾國藩進入私塾求學,然而他的學業並不出眾,平日裏讀書都頗為吃力。

與許多同齡讀書人一樣,曾國藩懷揣著功名之誌。然而,他的學業並不出眾,竟連續六次落榜。然而,他並未因此而放棄,始終堅持學習,直至27歲的一次中試,開始他的仕途生涯。

與那些天賦異稟的人相比,曾國藩的考試經歷可謂七次方才終於圓滿。若非他內心的堅忍品質,或許早就放棄了這條漫長的求學之路。步入仕途後,曾國藩再次展現了他的堅韌毅力,在十年間一路堅守,逐級晉升,最終成為一名二品大員。

成為高官並非曾國藩就此安於現狀,即便在晚年,他仍然保持對知識的渴望,經常閱讀各類書籍。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品質,使得他在每次落榜後能夠重拾信心,屢戰屢敗,最終迎來了成功。

如今,想要成就一番事業,也許正需要這樣的堅忍不拔。在面對挫折和困境時,必須懷揣堅忍之心,不斷努力邁向目標,即便或許不會如曾國藩一般輝煌,但最終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成果。

馬雲作為知名的互聯網大佬,曾經也高考兩次落榜。在眾人對他不抱期望之時,他白天努力工作,夜晚刻苦攻讀,堅持到第三次高考,方才僥幸進入杭州師範學院。在創業道路上,馬雲也經歷了艱難險阻。

第一次創業借錢啟動,卻以失敗告終,接下來的三次嘗試也都以失敗告終。雖然他被視為「傻子」和「小醜」,但馬雲並沒有氣餒,像曾國藩一樣,堅持不懈,最終在第五次創業中成功,創立了阿裏巴巴。

因此,那些渴望成就大業的人,都需要懷揣著堅韌不拔的品質。在面對困境時,勇敢挑戰,只有擁有超越常人的堅忍,才能脫穎而出,創造輝煌事業。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

在中國這個註重禮儀的國度,尊敬被視為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若無法做到對他人的最基本尊敬,那麽無論是在人際關系中還是職場中,都將面臨諸多困難,甚至可能惹上許多敵人。

古代社會,人們生命難以得到有效保障,遭遇仇敵可能導致生命危險。因此,古人註重將敵人化為朋友,希望透過結交朋友減少敵對勢力。這一理念貫穿於各個社會層面,無論是民間關系還是朝堂往來。在朝廷中,由於皇帝的一時興致,官員可能會因小過失而被斬首。

曾國藩身居高位,生命更是時刻岌岌可危。為了在朝廷中立足,他必須保持低調,對每一位臣子都表示尊敬。這種尊敬不分身份地位,無論是高官還是低階官員,曾國藩都能彬彬有禮,真誠相待。

這種待人之道使得曾國藩贏得了朝中大臣的友好。沒有人敢陷害他,因為曾國藩透過對低階官員的尊敬,獲得了廣泛支持,穩固了在朝廷中的地位。

歷史上,有很多身居高位卻傲慢無禮的人物,他們往往受到朝中大臣的責備,甚至遭到陷害。這些人由於不懂得尊敬他人,最終都沒有好下場。

在現代職場同樣如此,即使一個人工作能力再出眾,如果不能尊敬同事和領導,很難在職場中立足,更談不上晉升。因為沒有人願意與一個目中無人的人合作,除非是非他不可,否則難以得到重用。

做事果斷,不要猶豫不決

要做到像男子漢大丈夫一樣果斷,不得拖泥帶水,因為機遇常常稍縱即逝,一旦錯過,便難以彌補。這一點在曾國藩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身為國家重要人物,必須展現果斷的領導力,不能流於心慈手軟、猶豫不決,更不能被束縛於婦人之仁的觀念。曾國藩,盡管被冠以「三個半聖人中的半人」的稱號,但這並不代表他是一個儒雅的文人,相反,他更像是一個冷酷無情的機器,對待問題極具果斷。

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清廷急忙調遣軍隊剿滅叛軍,同時鼓勵地方組建團練,鎮壓運動。而在當時,大多數地主階級都陷入猶豫不決的狀態。然而,曾國藩卻在關鍵時刻迅速行動,返回家鄉,積極招兵買馬,組建了湘軍。

正是湘軍的出色表現,使曾國藩在朝廷中的地位得以顯著提升,成為晚清重要的一位重臣,他的身份也因此巋然不動,沒有人敢對其產生動搖。曾國藩奉行「亂世需用重典」的信條,強調在動蕩時期必須采取果斷而嚴厲的手段,尤其在面對匪患時更是堅決而狠辣,寧可誤傷一千人,也決不放過一個。

曾國藩的果斷和狠辣為清朝渡過茍延殘喘的歲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亂世之中,他的決斷力和嚴明態度為清朝保持統治提供了堅實支持。直至今日,一個領導要想有效統領手下的員工,都需要展現出曾國藩式的果斷決斷。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中,猶豫不決可能導致失去良機,而果斷的領導風格則能夠為團隊取得成功創造更多機會。

容得別人短處,乃是豪傑舉動

自古英雄無不展現心胸寬廣之品質,劉邦、劉備、曹操等眾多偉業之人,無不以廣博的胸襟成就千古傳世。歷史典故亦多次贊譽這樣的寬闊心胸,譬如‘宰相肚裏能撐船’,更是嘉許一個人豁達大度的象征。

晚清文臣代表曾國藩與武將左宗棠常因政見不合而產生爭端。然而,曾國藩並非將左宗棠視為敵人,而是積極與其溝通,私下解決分歧。盡管兩者意見相左,曾國藩卻展現出了容忍矛盾、寬容對待的胸懷。

「官渡之戰後,曹操嶄露北方最強大的諸侯風采,而袁紹則潰不成軍。在整頓袁紹遺物時,曹操的手下發現大量寫給袁紹的信件,揭示了當初曹操手下的人由於擔心官渡之戰的失利而寫給袁紹的信,形成了對曹操的背叛行為。

然而,曹操深知這些人之所為是為了求生存,對他們的行為保持寬容,並理解其中的苦衷。面對大量來信,曹操毫不猶豫地選擇一把火將這些信封全部燒毀,甚至沒有親自檢視一眼。

值得一提的是,在關羽投降曹操後,曹操對其十分器重。當關羽表達離開尋找劉備的意願時,曹操並未阻攔,而是選擇了放手讓他離去。

盡管關羽是一位擁有卓越武藝的強大勢力,按常理應當加以利用,但曹操寧可失去一位實力派,也不願因背信棄義而置關羽於險境,從而彰顯出其寬廣的心胸。

在現代社會,成功的道路同樣需要一顆寬廣的心胸。容忍他人的短處,理解每個人都存在不完美之處,這是實作共處共贏的關鍵。正如古語所言:‘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唯有擁有寬闊的心靈,方能成就自己的偉業,成為社會的真正豪傑。」

結語:

曾國藩,一個出身農村的英雄,盡管他在年少時屢次在考試中失意,但最終他卻成就了卓越的一生,被譽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這一歷程充分展現了曾國藩在人生道路上的堅韌與智慧。

曾國藩深諳成功的關鍵所在,他認為,要想成就大事業,人脈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要理解四句真言,即堅持、敬重、果斷、寬恕。只有在這些原則的指引下,個人才能變得強大而堅定,人脈自然而然地就會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