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到底有多少個諸侯國?這個問題至今沒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以當時稱霸南方的楚國來說,傳世文獻記載中僅春秋之世被楚國吞並的諸侯國就有51個!然而,失敗者的名字,除學界專家外鮮有人能記得。這也是【左傳】中大多數諸侯國命運的寫照:在亂世中苦苦掙紮,艱難地維持社稷的存續。但終究難逃為強鄰吞並的結局。
銅方奩,山東棗莊山亭區小邾國貴族墓地出土
「漢陽」諸國的告終
清人高士奇在【左傳紀事本末】裏如此總結楚國蠶食中原的歷史:
「自鄧亡,而楚之兵申、息受之。申、息亡,而楚之兵江、黃受之。江、黃亡,而楚之兵陳、蔡受之。陳、蔡不支,而楚兵且交於上國矣。」
也就是說,鄧國覆滅是楚國擴張史裏一個相當重要的標誌性事件。鄧國都城據考在湖北襄陽鄧城城址東南的周家崗遺址。對春秋初期的楚國來說,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封於漢水流域那些的姬姓諸侯,即「漢陽諸姬」。它們之中實力最強者是湖北隨州的隨國。而鄧國位於楚國東南方,進兵漢水很難不經過此地。鄧國意識到這點,用盡辦法自救,但與楚國的戰爭還是在兩年後爆發。當時巴國遣使借道楚國,想與鄧國通好。誰知使團被鄧國南方的鄾國劫殺。楚武王大怒,出兵攻打鄾國。鄧國未免唇亡齒寒,派養甥、聃甥兩位將軍帶兵救鄾。可是在楚、巴聯軍的夾擊下,「鄧師大敗,鄾人宵潰」。
鄧公簋
隨後,楚國又把矛頭轉向湖北安陸的鄖國。前701年,楚國與湖北應山的貳國及應城的軫國結盟,對鄖國形成包圍圈。鄖國察覺楚的陰謀,立刻聯絡隨、絞、州、蓼四國共同抵抗。這本來確實給楚國造成很大壓力,但楚將鬥廉看出鄖國人寄希望於四國援軍,自身並無鬥誌。他速戰速決,在蒲騷擊敗鄖軍,四國聞訊潰退。
第二年,絞國 (都城在湖北丹江口市習家店鎮) 也被楚軍攻擊。楚國利用絞人「寡謀」的缺點,故意派士兵上山砍柴,露出破綻,讓絞國一次抓獲30名楚軍。嘗到甜頭的絞人次日「爭出,驅楚役徒於山中」。見敵軍被引誘出城,早在山下埋伏的楚軍鼓噪而出,殺得絞國措手不及,只能跟楚國訂立城下之盟。
至於文王攻打的南申國,應該屬於涇河上遊的西申國 (位於甘肅平涼) 分支,大約在周宣王年間被另封於南陽。西申是周平王的外公家,當年正是它和戎人聯手殺死周幽王,致使周室中衰。平王東遷後,為穩固洛陽的局勢,還派軍隊前往南申、許國、呂國協助防禦。【詩經·王風·揚之水】一篇即為戍衛士兵們因遠離故土而作的抱怨之詞。當然,日漸衰微的周室無法阻止楚國擴張的步伐。【左傳】稱,申國人彭仲爽被楚國俘虜後,深得楚文王信任,做了令尹。彭仲爽也投桃報李,幫助文王征服申國,在其地設縣。不過,申國並未被滅,只是成了楚國的附庸。雖然保住了社稷,但難免任楚國擺布。
中爯父簋,共有兩件,皆殘缺,結合兩件銘文,可知作器者是生活在西周晚期的「南申伯大宰中爯父」。
鄧與南申的相繼敗亡,等於楚國從此可以暢通無阻將手伸進南陽盆地,楚兵近在咫尺的陰影,令小國人人自危。
前658年,江國、黃國國君與齊桓公在貫地相會。江、黃二國自從跟齊國結盟,別說它們自己,就連跟其聯姻的弦國 (河南光山附近) 都驕傲起來,認為楚國必定不敢犯境。自大的弦國既不再尊奉楚國,又懶得部署設防,結果僅三年後就被楚國滅亡,弦君逃奔黃國。
按理說,看到姻親的下場,黃國多少也該有所反思。只是,人天真起來真是沒有下限,黃國人居然宣稱:「自郢及我九百裏,焉能害我?」前649年秋,黃國單方面停止對楚進貢。找到借口的楚國立即在這年冬天起兵伐黃,第二年夏天就滅掉黃國。
而江國又延續了26年。前624年「楚師圍江」,這時中原的霸主已是晉文公的兒子晉襄公。晉國聯合周王室一同出兵救江,但最終功敗垂成,江國次年宣告覆滅。秦穆公聽說此事,身穿素服,出居別室,以表同盟被滅的哀悼。過了一年,楚國又將蓼國 (河南唐河) 與六國(安徽六安) 滅掉。至此,漢北諸侯基本被一網打盡,不是被吞並,就是淪為楚國的屬國,跟其國內之封君無異。
當楚王在南國大殺四方時,山東的齊國、魯國也緊鑼密鼓地展開對小國的兼並。區別只在於,齊國自桓公一霸後迅速墜落神壇,而魯國實力也並不那麽拔尖,因而它們周邊的諸侯國能支撐得更久一些。
濫公鼎,2009 年山東棗莊嶧城區徐樓村M2 號墓出土,現藏棗莊市博物館。
沖入春秋決賽圈
邾國,這是一個常看春秋史的朋友們並不陌生的小國。它的疆域夾於魯國和滕州的滕、薛兩國間。其與莒縣的莒國,可謂山東除齊魯外,在史書中存在感最強的諸侯。
邾君慶壺,2002 年山東棗莊山亭區小邾國貴族墓地出土
而邾魯間恩怨交織的關系,到春秋時代令人眼花繚亂。顧棟高【春秋大事表】中引李廉之語,稱魯國在【春秋】中:
「兵之伐國僅二十,而書公伐邾者六,書大夫伐邾者八,止書伐邾者一。」
也就是以魯國為主導的重大對外戰爭,有3/4都是為討伐邾國。
然而【左傳】第一篇卻記載,前722年魯隱公剛即位時,曾因「欲求好於邾」,迫不及待地與尚未受周王室正式冊封的邾君儀父在蔑地會盟。看來,春秋初年的邾國實力頗為可觀,足以令魯國禮讓三分。也是這一年,鄭莊公驅逐其弟公子段,公子段之子公孫滑流亡衛國,並帶著衛軍反攻鄭國廩延。鄭莊公為復仇,還「請師於邾」。而在邾國授意下,魯國公子豫竟然不顧魯隱公的反對,自己率軍跟鄭、邾結盟。邾國之強,對魯國影響之大,不容忽視。
此後,邾文公在位期間,依靠追隨霸主的外交政策,還一度力壓魯國。「慶父之難」時,邾國庇護的公子申最終取得魯侯之位,是為魯僖公。齊桓公死後齊國內亂,邾文公又配合宋襄公出兵,送出逃的齊公子昭回國即位,也就是齊孝公。當時負責捉拿鄫子的就是邾文公。風頭正盛的邾國,遂開始擴張計劃。
魯僖公二十一年 (前639) ,紙老虎宋襄公被楚成王在盟會上抓住的同時,邾國竟然將魯僖公母親成風的娘家須句國(山東濟寧梁山縣) 滅掉。須句國君跑來魯國求援,成風以「崇明祀,保小寡,周禮也。蠻夷猾夏,周禍也」為由,說服魯僖公動兵為須句復國。第二年春天,魯國順利擊退邾人,送須句君復位。但邾文公卻並不因此消停,他在這年八月興師直犯魯境。魯僖公因為此前的勝利輕敵,「不器材而禦之」,自然被邾國痛擊,連襄公的頭盔都成了邾國的戰利品,被邾人「懸諸魚門」示眾,剛剛復國的須句隨後再次被邾國占領。
這之後邾魯保持十幾年的和平,兩國都與晉文公結盟。而隨著晉文公、襄公父子的去世,以及邾文公的年老,魯國重新開機戰事時順利占了上風。魯文公七年 (前620) ,趁著晉襄公葬禮,魯國出兵伐邾,不僅將須句從邾國奪過來,還把它封給叛逃至魯國的邾文公之子。
在邾文公葬禮上,邾魯再次暴發激烈沖突,起因是魯文公派來吊祭的使者「不敬」。邾定公為復仇,出兵攻打魯國南鄙。定公在位40年,這一時期邾魯兩國的仇恨日益深重。魯宣公九年 (前599) ,魯國滅東夷小國根牟。第二年公孫歸父受命伐邾,攻下嶧城。魯成公十七年(前574) ,邾宣公即位。魯襄公四年(前569) ,邾國與莒國合謀攻打鄫國。魯國派臧紇帶兵相救。臧紇可能是覺得邾師遠征,國內一定空虛,他沒有選擇去鄫國,而是攻入邾國境內。然而,臧紇卻在今天滕州東南約20裏的狐駘山,遭到邾軍猛攻,魯國傷亡極為慘重。
「邾公華」青銅甬鐘,邾公華也就是邾悼公
這之後,邾國與魯國又數次交鋒。邾國雖然幸運活到戰國末年才為楚國吞並,但由於國力衰微,於史書中幾乎失去記錄。山東諸侯中保存國祚至戰國者亦有不少,如滕、小邾、費等等,但它們的體量過於微小,除被大國派以各種勞役外,鮮有故事可說。邾國,也許是其中歷史最精彩的一員了。
本文改編自【國家人文歷史】2024年1月下,原標題為【被忽視的大多數 那些被強鄰吞並的小國】,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作者: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