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湖南一個地主家裏走出4位元將軍,3個共產黨將軍,一個國民黨將軍

2024-04-06歷史

上個世紀中期,要說百姓最恨的人,那肯定是地主。

刻板印象裏的地主是克扣仆人薪金,好吃懶做,貪生怕死的人物,但我們卻不能一棍子打翻所有瓶子。

在湖南,有四個人出身地主家,卻在深受革命影響,參加了軍隊。從此,他們走上了為國家奮戰的道路。

一家出了4位元將軍,每一個都沒有舊社會的地主陋習,每一個都有勇有謀,每一個都不畏生死。

0 1

盧冬生,1908年出生於湘潭,他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在地主家做放牛人。

地主家的小少爺陳賡跟盧冬生關系很好,兩人視對方為知己。

1925年,陳賡在當湘軍,盧冬生前去投靠陳賡,在陳賡身邊當了個副官,先後參加了北伐戰爭、南昌起義。

之後,陳賡受傷,盧冬生帶他在汕頭,上海等地尋醫,意外找到了上海的黨中央,1925年12月,盧冬生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之後,盧冬生在黨的教育下有了迅速的成長,先後擔任過連長,團營長、團團長、師政委、師長等重要職位。

抗日戰爭時期,盧冬生已被任命為120師358旅旅長,跟陳賡平起平坐。

雖然盧冬生的旅長由於種種原因並未到職,但他的能力是受黨組織認可的。

1939年,黨組織派盧冬生赴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5年9月回到中國東北,被任命為哈爾濱衛戍司令員、松江軍區司令員。

本來回國後的盧冬生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候,然天不遂人意。

1945年12月14日,在制止蘇聯士兵搶劫時被殺害,不幸離世,享年37歲。

如果盧冬生活到建國後的安穩時期,可最高授予大將軍銜。

即使他沒有被授予大將軍銜,他依然留存在中國人民的心裏,值得歌頌的不是軍銜的高低,而是舍己為人、舍生忘死的愛國精神。

對於知己陳賡來說,盧冬生的死是一個悲痛的訊息,本應該一起活著共享榮耀,盧冬生卻先走一步。

如果說起盧冬生革命的領路人,那陳賡就是這個當之無愧的人,他的革命文化深深影響著盧冬生,讓他一步一步走向紅軍,走向共產黨,走向人民。

0 2

陳賡,解放戰爭時期,晉冀魯豫軍區太嶽縱隊司令,第四兵團司令員;抗美援朝時期,誌願軍副司令員。

1955年,陳賡被授予大將軍軍銜。

陳賡是地主出身,陳賡的爺爺陳翼瓊擅長武藝,晚清時期曾參加過曾國藩的湘軍,後來解甲歸田,回村裏當起了鄉紳地主。

陳翼瓊跟其他的地主不同,他對百姓仗義疏財,當地的百姓都稱贊他,對待工人也不克扣欺負,是個好主顧。

陳賡出生後,備受爺爺寵愛,也練就了一身好武藝,13歲就參加了湘軍,是彭德懷的戰友。

但此時的軍隊腐敗化嚴重,陳賡不願與腐敗之人為伍,於是退伍去了粵漢鐵路管理局工作。

之後,陳賡考上了第一期廣東黃埔軍校,在學校的學習讓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他在紅軍時期,解放軍時期,抗美援朝時期擔任了我軍許多重要崗位,是中國的開國大將。

陳賡的革命路上有許多難得一遇的朋友,比如他的妹夫譚政。

譚政,原名譚世銘,1906年出生於湘鄉,與陳賡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上過私塾,一起去過東山學堂。

譚家與陳家是世交,18歲時,譚政娶了陳賡的妹妹陳秋葵,兩家親上加親。

之後,譚政受陳賡革命文化的熏陶,投筆從戎。

1927年,譚政在漢口參加了國民革命軍,擔任警衛營的文書;同年九月,參加秋收起義,擔任過團秘書、軍委秘書長、組織部部長。

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都在我軍中擔任重要職位;新中國成立後,更是從基層一步一步走向了中央軍委常委的職位。

1955年,跟陳賡一樣被授予大將軍銜。

0 3

陳賡的家裏,不僅出了三個共產黨軍人,還出了一個國民黨軍人,這個人就是許克祥。

他跟盧冬生一樣出生於農民家庭,是陳家的小工。

1890年,許克祥出生於湘鄉,畢業於湖南講武堂,後又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過辛亥革命。

孫中山先生的思想深入他心,他為黨國做出巨大貢獻

1927年,他擔任國民革命軍某個團的團長,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一個晝夜抓捕共產黨員、工人農民3000多人,殺了100余人。

不得不承認,他一個小工一路逆襲成為黨國的要幹,說明他的智慧跟手段都遠超一般人。

只是走了另一條不同的道路,他的才華跟能力沒有在他預想的國家裏發揮出來。

1928年1月,許克祥攻打南昌起義剩余部份起義軍,卻被熱情高漲的起義軍跟農民赤衛軍打敗,起義軍繳獲其步槍千余支,迫擊炮30多門。

正式這次防守所繳獲的炮彈和軍械,為後面的井岡山起義提供了物資保障。

朱德甚至調侃許克祥,說他幫助紅軍起了家。

許克祥逃走後又屢次參加對紅軍的圍剿,不過紅軍勝局已定,他的掙紮都已失敗告終。

1949年大陸解放前夕轉赴澳門,1953年到台灣定居,1964年春病死於台灣新竹。

如果,他出生的晚一些,能夠收到陳賡革命文化的感染,也許他也會像盧冬生一樣走向中國共產黨的道路,那麽,我們國家應該會多一名開國大將。

0 4

可惜,世界上最怕「如果」二字,他走上了國民黨的道路,在看到百姓受國民黨欺負的情況下,沒有「迷途知返」,等待他的也只有逃走。

但在某種角度上看,他依然是一位有勇有謀,值得欽贊的人。

陳賡、譚政雖出生鄉紳之家,但家風良好,本人又武藝高強,有勇有謀,更是為新中國成立做出巨大貢獻。

比起前面的兩位,盧冬生像一匹野馬,他不拘於舊社會的貧苦,憑借自身的能力深受黨組織信任,在黨的規劃下,他在中國的土地上飄揚自己的毛發,發散自己的魅力。

歷史的長河不會倒流,逝去的人們只會留在我們心裏,他們的勇氣與奉獻精神深深影響著新中國的青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