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粟裕截獲國軍絕密電文,緊急改變作戰計劃,毛主席:我們不遙制

2023-12-17歷史

1947年5月11日晚,華野指揮部作戰室正處於緊張的戰前準備及忙碌之中……

粟裕剛剛與陳毅司令員透過電話,這時,剛剛放下的電話響了起來。

「叮鈴鈴!」

「我是粟裕。」

「報告司令員,我是情報處處長朱誠基,我們在臨蒙公路東北方向的石崖子村,剛剛抓獲了一名俘虜,並從他身上上搜出一份密電,上面有敵 1 兵團最新行動計劃。」

……

粟裕「耍龍燈」

1947年3月,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坐鎮徐州,親自指揮24個整編師60個旅,共計45.5萬人,企圖以鉗形攻勢重點進攻我山東解放區。

國民黨參與這次的重點進攻的部隊中,有所謂的「三大主力」,包括敵74師、11師和第5軍,以他們為核心編成了三大兵團,分左、中、右三路大舉進攻,其中最中心的位置,也就是有「禦林軍」稱號的第74師,師長是不可一世的張靈甫。

這次作戰,國民黨吸取了魯南戰役的教訓,變得十分謹慎,由之前的「長驅直入、分進合擊、乘虛進襲」 變為了「集中兵力、穩紮穩打、齊頭並進、避免突出」。而且,這次國民黨這些兵團之間梯次配置,挨打就縮。

一時間,山東戰場「黑雲壓城」,國民黨45萬大軍頗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這給我華東野戰軍帶來了極大壓力。

開始,國民黨軍確實進展順利,到4月初,他們就已經打通了徐州到濟南的鐵路,步步逼近華野,尋求決戰,妄圖消滅我山東的軍事力量。

當然,華野也采取了很多行動,從3月底到5月初,華野指揮部5次定下決心求殲來犯之敵。但是,這次的國民黨軍隊十分謹慎,十分反常的抱團進攻,隊形十分密集,難以得手。

華野不能再任由國民黨前進了,必須想出辦法破局!

在此戰之前,都是國民黨露出破綻給我們,然後我們抓住戰機采取行動,獲得勝利。而這一次,就需要華野主動出擊,尋找戰機,撕破敵人的陰謀。

粟裕為了尋找戰機,在沂蒙山地區跟國民黨的45萬大軍玩兒起了「耍龍燈」,在請示陳毅之後,他從敵情、我情、天時地利出發,決定不打陣地戰,而采取運動戰的戰法,利用地形條件在運動中迷惑、疲憊國民黨軍。

在5月3日,華野抓住機會以4個縱隊包圍了在新泰立足未穩的國民黨第11師,可是國民黨的援軍居然迅速趕到,華野這次的圍殲計劃被迫停止,破解國民黨軍的「烏龜式」推進法確實有點難度。

為破解當前困難,陳毅、粟裕決定用騷擾國民黨軍大後方的方式,擾亂他們的部署,以尋找殲敵的戰機。他們準備用三個縱隊從敵軍外圍繞過,直插山東南部等敵人的後方,進一步調動敵軍。

可是,行動開始沒多久,華野指揮部就接到了兩封軍委來電:

5月4日,毛澤東電:「敵軍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機。處置甚妥,只要有耐心,總有殲敵機會。一要有極大耐心;二要掌握最大兵力;三不要過早驚動敵人後方。」

(節選)

5月6日,毛澤東電:「一不要性急,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總有殲敵機會。你們可以裝著向河北退走模樣,使敵人發生錯覺。

凡行動不可只估計一種可能性,而要估計兩種可能性。凡在局勢未定時,我主力宜位於能應付兩種可能性之地點。」

(節選)

毛主席的來電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華野現在過於想要尋找敵人的破綻,反而很難尋找破綻。陳毅、粟裕的「耍龍燈」整體戰略正確,但過於心急。

毛主席的指示,體現出他欲擒故縱、誘敵深入的奇謀大略,運用「軍事心理學」麻痹敵人,堪稱是破敵陣法的高手。

很快,華野取消了擾亂敵人後方的計劃,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明確了新的作戰計劃。

粟裕很快從毛主席的指示中獲取了靈感,既然國民黨軍隊要「戰功」,那華野就送他們幾個「戰功」。

「主動撤退!」

華野主力主動撤到萊蕪、新泰、蒙陰以東地區讓敵放膽前進,第1、7縱隊停止南下,已南下之第六縱隊繼續隱伏於魯南,準備配合主力作戰。

湯恩伯果然中計

華野主力的主動撤退,大大迷惑了敵人,這讓蔣介石和陳誠產生了錯誤判斷,他們誤認為華野這次撤退是「大軍疲憊」,而且還自以為是的判斷,華野還會繼續撤退,所以他下命令,讓各部隊「跟蹤前進,兼程追蹤。」

蔣介石的這個命令,讓國民黨45萬大軍的「銅墻鐵壁」開始出現漏洞。

國民黨第一兵團湯恩伯,貿然改變了「穩紮穩打」的打法,還沒等第二、第三兵團統一行動,就命令先頭部隊率先向華野發起進攻,他的這一進攻,果然為華野提供了戰機。

一個多月來,粟裕「耍龍燈」戰法,時南時北,忽東忽西,或進或退,讓敵人往返行軍1000公裏之間,極大地消耗、迷惑敵人。他們始終無法捕捉到華野主力,終於導致判斷失誤……

5月10日,湯恩伯命令第7軍和第48師率先出動,企圖侵占沂水城。

這兩支部隊都是桂系戰將帶領,與蔣介石之間存在內部派別之分,但是,這兩支部隊也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示一下自己的能耐,沒等湯恩伯的全線進攻命令,就將進攻的矛頭對準了沂水。

國民黨第7軍和第48師的進攻,率先打破了45萬大軍的整體性,他們像蝸牛的觸角一樣伸了出來…

華野作戰指揮室內:

粟裕和陳毅兩個人站在軍事地圖面前,敵人各路大兵的動向,都在他們的眼中…

機會稍縱即逝,粟裕經過一番思考,率先對陳毅說道:

「打第7軍和 48 師,不論從哪一方面講,都似乎是一個順理成章的選擇擇,因為在齊頭並進的各路敵群中,該路位於敵 1 兵團陣勢的最右翼,且又突出於兵團的序列,成為冒進者。」

陳毅看著敵第7軍和第48 師的前進位置,很直爽地說道:「敵人終於沈不住氣了。沒想到桂系竟敢率先出擊,尋我較量,打破龜縮不前的態勢。既然敵人找上門來,有來無往非禮也,那咱們就先拿桂系開刀,打他一家夥。」

5月11日晚,月明星稀,在陳毅和粟裕的命令之下,華野第2、7、8、1、4、6,共計十幾萬人馬,趁著夜色,強行軍疾馳而去……

敵第7軍和第48師似乎在劫難逃……

敵情突變!

粟裕回到自己指揮所後,命令參謀處長夏光和參謀人員收拾地圖、檔等物品,準備將指揮部跟隨大部隊東遷。

兩小時前,指揮部的先頭人員已經出發,粟裕準備跟隨後行部隊出發。

可這時,粟裕還是一動不動的盯著軍事地圖,湯恩伯第一兵團的今天的行動太過於詭異,並不想表面上想得那麽簡單。另外,粟裕想把整個戰役想得完善一些,最大限度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為了打消心中疑慮,粟裕通知情報部門,密切關註敵人的行動部署,有情況第一時間匯報。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不能再等了,指揮所準備遷移。」

他最後撥通了陳毅司令的電話:

「司令員,各參戰部隊均已行動,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出現新的敵情,如無變故,我將率指揮部馬上東移。」

「一切由你決定。」陳毅說道。

「叮鈴鈴!」

這時,剛剛放下的電話響了起來。

「我是粟裕。」

「報告司令員,我是情報處處長朱誠基,我們在臨蒙公路東北方向的石崖子村剛剛抓獲了一名俘虜,並從他身上上搜出一份密電,上面有敵 1 兵團最新行動計劃。」

……

「什麽內容!」

「敵1兵團將於明天上午向我發動全線進攻,74師為該兵團的主攻部隊,它將在敵 25師和 83 師的配合下 ,攻打華野指揮部所在地坦埠。」

……

半小時後,朱誠基頻著兩名參謀,氣喘籲籲地趕到了華野指揮部作戰室。

他從包裏掏出那份截獲的密件,雙手交到粟裕手裏,然後又一口氣將從俘虜嘴裏審訊出來的情況,一一向粟裕作了匯報。

就是這一封密件,即將要改變華野的軍事部署,而且為震驚中外的孟良崮大戰的爆發埋下了引信。

粟裕整個人十分精神,目不轉睛的站在軍事地圖面前,將軍的大腦在飛速旋轉,他在緊張的研判敵人到底要幹什麽!

他意識到,國民黨想用張靈甫的74師為主力,在第7 軍、48師和另外兩個兵團的配合之下,實施中央突破。目的就是坦埠,也就是華野的指揮部,在此之前國民黨軍隊就已經排飛機對坦埠進行過轟炸。

進攻華野指揮部,對於湯恩伯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戰功」,他以為他的第一兵團10萬兵力就可以攻下坦埠。

可是,他千算萬算算不到,他的對手是用兵如神的粟裕將軍!

很快,在熟悉敵人整個計劃之後,粟裕敏銳的發現,敵第74師實際上已經脫離左右保護,突出在地圖之上。

這時,粟裕的心裏其實就已經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正面突擊敵人的第74師,以猛虎掏心的勇氣,攻下這個王牌師。

這可是冒很大風險的。因為按照常規戰法,應該先打弱小、側翼或者孤立之敵,粟裕之前屢戰屢勝也是遵守這個戰法。這次粟裕卻舍弱打強,直取中軍,這在我軍戰史上是沒有先例的。

看粟裕如何釘選「王牌師」

11日深夜,華野作戰室的氣氛從未如此凝重,因為一個重大而又具有歷史意義的決策正在醞釀著……

陳毅、譚震林等人匯聚在作戰室,聽取粟裕新的作戰思路,敵情緊急,大家都在不停的抽煙、喝水……

粟裕神情堅定地說:「根據最新敵情分析,我建議,立即撤銷對沂水之敵的作戰計劃,同時調集我全部部隊,迅速集結,然後,圍殲敵74師!」

大家默不作聲,繼續聽著他的分析,粟裕陳述了四大理由:

第一:

「殲滅敵74師,可立即挫敗敵人的這次作戰行動,迅速改變戰場態勢,獲得最有利的戰役效果;若仍打敵第7軍和第48師,敵人很可能置該部於不顧,繼續對我實施中央突破,反使我陷於兩面作戰之困境。整編第 74 師是蔣介石手中的‘王牌’,它全部美械裝備,經過美國軍官訓練,具有相當的指揮、戰術、技術水平,是蔣介石嫡系中的精銳之師,曾被譽為‘榮譽軍’、‘禦林軍’,把它殲滅了,將給敵實力上、精神上以最沈重的打擊,將宣示我既能殲滅第 7 4師,還有什麽敵人不能消滅呢?……」

(部份節選)

第二:先打較為薄弱之敵或翼側、孤立之敵,是我軍的傳統戰法,華野作戰歷程中,亦多采用此種戰法。……這次要在敵重兵集結又有充分準備的條件下,以中央突破對付敵人的中央突破,的確是無先例的。但是,我們不應局限於以往的經驗,而應從戰場實際情況出發。……我軍戰術、技術水平有很大提高,各級指揮員特別是高級指揮員,積累了大兵團運動戰的作戰經驗……而且,敵挾重兵采取中央突破的戰法,估計我不是主動後撤就是被突破。我軍針鋒相對以中央突破反中央突破打最強之敵 74 師,必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大奏其效。

(重要節選)

第三:「……敵74 師擔負中央突破任務,已進入我主力集結位置的正面,我軍部署不需作大的調整,即可在局部對該軍形成五比一之絕對優勢。我們可以利用山區地形采取正面反擊,分割兩翼,斷敵退路,堅決阻擊各路援敵的戰法對該師加以圍殲,只要縝密部署,在戰役指揮上沒有失誤,實施這個意圖是完全可能的。」

第四:「……整編第74師是強敵,但也有其弱點。該敵是重裝備部隊,進入山區,地形對其不利,機動受到限制,重裝備不能發揮威力,甚至成為拖累,其強的一面就相對削弱了。同時該師對其他敵軍十分驕橫,矛盾很深,其他敵軍不會奮力援救。」

(重點節選)

粟裕滔滔不絕的解釋,眾將領聽得頻頻點頭,大家的眉頭開始舒展……

陳毅司令員踱來踱去,最後端起茶杯,猛喝兩口,然後摘下帽子一摔:「不走了!我們就是要有從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氣概,殲滅敵整編74師於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地區!」

張靈甫兵敗孟良崮

張靈甫,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1937年參加淞滬會戰,戰場上曾經脫掉軍裝,抱著機槍率領百名敢死隊員殺的日軍丟盔棄甲。可以說是國民黨軍中少有的一員虎將。

張靈甫率領的74師,共計3.2萬人,全部美械裝備。原本就目中無人的他,現在更是囂張跋扈,曾經給蔣介石誇下海口,要消滅整個新四軍……

可他萬萬沒想到,他即將命喪孟良崮!

5月12日晚到13日,敵74師已經飛速向前進攻,已經到達了距離坦埠僅3公裏的馬山等地,準備次日淩晨發起進攻。

13日黃昏,華野各路縱隊開始行動,僅僅用了一晚上,就已經初步完成了對74師的包圍,不可謂不快。

說來張靈甫也是過於自負,就在華野10多萬兵力對他3萬國民黨軍圍殲的時候,只要74師向左、右任何一方轉移10公裏,就可以與第83、25師匯合,一旦匯合,74師的危機自然也就解除了。

可張靈甫面對這些的險情,反而選擇了「將計就計」,堅決的把74師拉上了孟良崮,意圖當做「誘餌」,想要在周圍兵團的援助之下,尋求與華野主力的決戰。

蔣介石與張靈甫的想法不謀而合,為此他還親自給張靈甫發來電報:

「今已得知靈甫之七十四師被圍孟良崮, 甚驚, 又甚喜。 其驚之因是靈甫被困, 隨時有危險發生。 其喜之因是靈甫給中國軍尋找了一個殲滅陳粟部於孟良崮的大好機會。 因為我74師戰鬥力強、裝備精良, 且處於有利地形 ; 再之, 有恩伯、 敬久、歐震三兄兵團大軍雲集,正是中國軍同陳粟決戰的好機會。

現命令74師靈甫部堅守陣地 ,吸引主力,再調十個師之兵力增援七十四師, 以圖裏應外合,中心開花 , 決戰一場, 殲陳粟大部或一部之兵力,一舉改變華東戰局 。 總之,一切均仰仗諸位精誠團結,協同作戰,為黨國大業獻身出力, 乃千秋之榮也。 」

蔣介石想法是美好的,但是他低估了華野的決心和高估了國軍的實力…

這時,擺在華野面前的困難也是十分艱巨的,要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74師,要麽被74師拖住,被敵人「吃掉」!

從13日包圍張靈甫開始,華野各個縱隊的進攻就十分猛烈,經過14、15兩天的激戰,74師終於被分割包圍在孟良崮山區,但是主力依舊固守在主峰。

這時,部隊出現了一些畏難情緒,粟裕敏銳的發現並及時制止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言撤退!」

孟良崮,四周陡峭,頂端平緩,多為花崗巖,這裏沒有水源,沒有草根樹皮……就如粟裕所說,74師的重武器到了山區就失去了運用,山底下到處可見丟棄的重型火炮,而華野的炮火卻十分猛烈,炸飛的石頭四處飛濺!威力加強!

四天的激戰過去,敵74師的主力部隊已經十分缺水,蔣介石空投的武器食品都落在了華野的控制範圍內…

孟良崮最終還是攻克了下來,就在張靈甫死後的三個小時,天空烏雲密布,暴風雨悄然而至…

戰役結束後,蔣介石哀嘆:「……真是空前的損失,能不令人哀痛?」接下來,湯恩伯被撤職,黃百韜被撤職留任,「見死不救」的李天霞被移交軍事法庭。

粟裕出色的指揮藝術,和大膽的軍事策略成為了孟良崮戰役獲勝的關鍵,他在危急關頭敢於啃硬骨頭、犯所謂「兵家大忌」,攻打國民黨強悍的74師是戰役的靈魂,這些戰略思想是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創造性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