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大山深處源自北方沒落的士族門第——記寧強縣禪家巖鎮崔家梁崔氏

2024-01-16歷史

歷經2年多時間,筆者對河北省安平縣博陵崔氏、四川川北崔氏以及寧強縣(崔家溝)禪家巖鎮崔家梁崔氏家族歷史進行了研究,目前可追溯到中國西周時期的崔姓得姓始祖崔季子,同時也找到我族崔氏是源自原北方豪族的名門士族之家——博陵崔氏(今河北省安平縣境內)。

大概遷移歷程是:在唐朝中晚期,因社會階級矛盾日益突出,「門閥士族」不斷被朝廷打壓、民間情緒嚴重不滿等歷史原因,先祖在唐朝中晚期、宋朝、元朝逐漸從北方南遷,最終可考先祖落戶於湖廣地區(今湖北孝感一帶),在明朝時遷至四川川北「龍安」,後於清朝時期從「龍安」又另遷至陜西南部寧強縣毛壩河崔家溝(方家堰)——禪家巖崔家梁生活至今。

據今河北省安平縣(博陵崔氏的發祥地)有關政府部門對當地的人物誌以及「名門望族」的挖掘和統計:

「自東漢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間,博陵崔氏高官顯宦不斷,名人誌士輩出。有記載的就有84位元,其中五品以上的達55人。累至盛唐,先後為宰相者就有27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員達400余人」。但自宋、元、明、清以及近代崔氏後裔不及先朝,被歷史所遺忘,曾經的北方豪門貴族為何一蹶不振,顛沛在歷史的紅塵之中?

為此,本文結合先朝時代的政治體系更替、階級統治,以及先祖遷移歷史與人性等諸多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從而也可以找到從宋、元、明、清以及近代崔氏後裔沒落的一些原因。

一、博陵崔氏世族

世族,又稱士族,是中國歷史上從東漢直至唐代,世代為官的士大夫階層,是一種貴族化的官僚家族。他們擁有大量土地,其宗族位於廣大農村。並在地方上擁有勢力,進而參與國家政事,擁有中央權力。地方有事時,士族借助其中央權力,維護其宗族勢力。中央有變時,士族在地方的宗族與地主身份仍延續不絕。

由於博陵崔氏家族一直保持著漢代的「講經學、重儒術」的良好傳統,無論是社會地位、經濟實力、階層關系、民生聲望,在隋唐時期位列全國門第士族前茅——標準的地方放豪強,其地位顯赫,屬豪門貴族。所以也被歷史稱之為最著名的「五姓七望」之一——博陵崔氏大家族。

「五姓七望」也叫五姓七家,他們分別是來自隴西的李氏(唐朝皇帝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的崔氏、範陽的盧氏、滎陽的鄭氏和太原的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在當時只要是姓——這尊貴的五個姓氏,就享有頂級豪門特權,即使沒學識,也依舊能入朝為官。

二、士族的社會地位

「五姓七望」的地位十分高。當時所談論的豪門,非「五姓七望」士族不可,連皇族都得讓位。「五姓七望」到底是為什麽有這麽大的底氣可以這樣豪橫?在當時流傳一句話:「寧娶五姓女,不入皇家門」。就是說當時的男子寧願娶這個五個大姓的女兒都不願意做駙馬爺。

相傳之一:唐文宗為莊恪太子李永選妃時,朝廷大臣的女兒們都進入了挑選名單之中,朝廷內外因此動蕩不安。唐文宗得知後對宰相鄭覃說:

「我希望為太子求娶你們滎陽鄭氏有禮數的女子為妻,聽說在外的大臣們都不願與我做親戚,我也是數百年的士族,這是為什麽?」

唐文宗於是放棄了選妃的計劃,但不久鄭覃把孫女嫁給了出自「門閥士族」的崔臯。唐文宗無可奈何的說:「民間締結婚姻,不計較官品卻崇尚門第。我家已做了二百年的天子,還比不上崔氏和盧氏嗎?」

從該故事說明,李唐數百年的天子門戶還比不上門閥士族九品衛佐的士族門第之後,可以想像唐朝「門閥士族」心目中的兩者社會價值的差距。據說其原因是:李唐皇室出自關隴胡漢集團(胡漢通婚的漢人),與北方中原的「門閥士族」——「以禮法」——為門風的家法大有不同。即使李唐中文化程度較深,但與「門閥士族」相比還是相形見絀、越發仰慕。雖貴為天子也不能勝過「門閥士族」的後裔。從而進一步說明「門閥士族」的自我高標準並非沒有原因。

相傳之二:唐朝有個著名的宰相薛元超,是河東薛氏出身,也是唐朝的豪門,而且他還是盛唐時期的宰相。到晚年因為他娶不了「五姓七望」出身的女子為妻而一直耿耿於懷,可見「五姓七望」之女在當時的朝代是眾人夢寐以求、遙不可娶的崇高地位。

唐朝讀書人有三個最高願望:考上進士、迎娶「五姓七望」之女、入土北邙山(今洛陽北邙山)。「五姓七望」大士族為了讓家族財產與地位世代保存下去,就規定五姓女不能與外人通婚,皇族也不例外。內部聯姻觀念深入人心,士庶高寒之間的鴻溝極深,靠著彼此之間互通婚姻,關系自然盤根錯節,但也相對穩定。

於是「五姓七望」的地位愈加穩固,久而久之達到了社會的頂峰。「五姓七望」家族他們普遍認為士族豪門子弟的學問、修養是經年累積的,從小受家庭環境熏陶。而皇族只不過是暴發戶罷了,並沒有什麽文化底蘊,所以不屑入宮。

三、士族的底氣與資本

「五姓七望」的根本底氣源自於人才,他們自認為出身世家名門,壟斷了文化教育資源,就能穩固自己的地位。不管天下如何分裂,局勢如何動蕩,誰做皇帝都需要臣子來輔佐。於是他們註重「講經學、尊儒術」,不斷培養人才。可以說在當朝最高的禮儀、頂級的文化都出自門閥士族們的各大家。他們掌控著一方的大環境,自然也是一方豪強霸主。另外,雖然隋朝創立了科舉制度,但科舉制度並未得到良好推進和發展,因為科舉制度以前的九品中正制和察舉制都是被世家大族所把持著、控制著。也就是說,任何人要想名成高就,人生的第一關就必須經過當地的「門閥士族」考核、同意、支持,否則,一切惘然。

同時,「五姓七望」大族有著「占田蔭客制」的特權,就是官位庇護三代親屬,在古代尋常百姓家只要能吃飽肚子就已經萬事大吉了,所以當時寒門很難出貴子。在官僚群體中,為政做決定的幾乎都是來自各個世家士族子弟們,他們拿捏了朝堂大權就等於架空了皇帝,皇帝往往就是一個傀儡,這就是「五姓七望」的資本。

但隨著科舉制的不斷完善,漸漸地成為了士人主流的晉身渠道,尤其是普通底層寒門有了晉升機會,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也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世家大族子弟為了保持家族地位,也不甘落後,便開始以科舉考試為官。由於「五姓七望」靠著自身強大的背景為家中子弟提供了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世家大族依舊能突出重圍闖入政治中心,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位,據史書記載唐時出任宰相的,出身於士族大家的有79人,其中博陵崔氏後裔數十余人之多。

四、門閥士族的沒落

據有關歷史記載,唐太宗曾命高士廉修【氏族誌】,但在初稿中,高將「山東士族」中的博陵崔氏(之前被山東管轄)排為天下第一。 太宗勃然大怒,十分不滿。後來【氏族誌】將皇室列為一等,皇後的長孫氏為二等,山東諸姓為三等。雖然擡高了皇室,但同時也對「士族」以及「博陵崔氏」等進行了壓制。

此後唐朝皇帝連續幾次修改【氏族誌】,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重點打擊「五姓七望」家族。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即使天子不悅,手下大臣依舊以與「五姓七望」家族聯姻為榮,屢次挑戰天威。

到了唐高宗時期,於是以朝廷的名義明令禁止其「五姓七望」聯姻,七姓出身的子女,不能互相通婚。也就是「隴西李氏家族、太原王氏家族、滎陽鄭氏家族、範陽盧氏家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趙郡李氏」不能通婚。不過這七大家族彼此互相通婚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雖然當今聖上頒布聖旨禁止通婚,但其實這麽做反而適得其反,讓已經衰敗的士族開始團結起來想方設法的鞏固自己的地位。

另外,唐朝大推廣科舉,甚至還有了武狀元,其目的就是利用科舉考試,將寒門子弟選拔出來,與士族們對抗。所以博陵崔氏士族也為科舉制度向前推進做出了相應的「貢獻」。可是「五姓七望」的起源來自於漢朝,經過了好幾百年的沈澱與積累,唐朝的舉動還是無法對士族大家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直到晚唐時期在黃巢(唐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亂中,由於黃巢本人出自社會底層,仇視士族,造成大量士族的傷亡。據史書記載,當黃巢攻打進入長安後,當時他聽說長安城內有很多的官員士族,更是下定決心要把這些士族、官員斬盡殺絕,片甲不留。

據史書記載,唐哀帝末年,朱溫為篡奪唐朝統治大權,朱溫的手下武夫李振建議誅殺前朝官員,說道:「此輩自謂清流,宜投於黃河,永為濁流」,朱溫笑而從之。於是在滑州(今河南滑縣)白馬驛將前朝百余名門閥貴族,權臣誅殺並投之於黃河之中,同時還對士族百般醜化。這就是歷史有名的「白馬驛之禍」又稱「白馬之禍」。

當唐朝覆滅後,五代十國仍為唐末政治格局,各政權的統治者輕文人,重武人,資源集中於軍事,各官職多由武將擔任,從而導致武人幹政嚴重,叛變和戰爭不斷,政權迅速更叠。

所以在這樣的社會環境風氣之下,人們不再尊敬唐代的那些門閥士族,也不再渴望與士族聯姻,對於所謂的世家大族普遍產生反感。士族富饒的家園與產業遭到破壞,引以為傲的貫冊族譜也流失,重要人物死亡,其余族人逃亡各地。

從此,百年的士族便徹底衰亡,與庶民再無區別,其地位則由鄉紳地主階級所取代。那些散居各地的士族門第後人已各自化成不同家庭,忘記共有的傳承。據北宋王清明【揮麈前錄】記載,在宋朝時最顯赫的36個望族已經全是新的名士集團,已經沒有了之前的「五姓七望」之豪門了。曾經的「豪門士族門第」已不復存在,一夜之間消失在人海,「五姓七望」的歷史也就從此沒落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崔家溝全景圖)

五、豪族後裔的歸宿

後來有的學者認為「士族」就是毒瘤,黃巢的起義鏟除了中國近千百年階級毒瘤做出了重要貢獻。雖然筆者的遠祖就是典型的「士族門第」,但這也是先朝社會時代階級產物,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的形成和消亡過程都是歷史時代的客觀選擇。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角度看:

士族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當朝社會的不平等與不公。因為在當朝的政治以及官員都被士族壟斷,他們可以為所欲為,發揮著人性多個自我面,阻礙當朝的公平公正。甚至不把皇帝和君主的統治放在眼中,無形中不利當朝政治的穩定和發展。

長此以往,「士族不再是士族,門第也非門第也」,所以朝廷的壓制和民間的不滿是門閥士族的最終極的社會情緒,「士族門第」家族沒落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是必然的客觀歷史結果。

筆者的遠祖為了避免傷害,保留血脈,生存發展,不得不顛沛紅塵、流落世俗、頻繁遷移,這是歷史的被迫與無奈,也是士族門第最終歸宿。為此,我族這支源自北方的門閥士族之族——博陵崔氏後裔——也就自然淪為沒落的士族門第,大約在唐朝晚期、宋朝、元朝逐漸從北方南遷,落戶於湖廣地區(今湖北孝感一帶),於明朝隨「湖廣填川」的歷史大潮流,從湖北遷四川「龍安」,再於清朝時期遷陜西南部寧強(崔家溝、崔家梁)生活至今。

本文寫到此處,此文也就落筆了。身為博陵崔氏後人透過研究我族的遷移歷程以及歷史,對遠祖的曾經輝煌和榮耀表示萬般的欽佩和贊服,但隨著他們逐漸的落幕,心中久久澎湃起伏,就像一部歷史電影在腦海中播放著當朝歷史朝代更替的全過程,它充滿著人性的貪婪與自私,充滿著光明與大公,充滿著無情與殘忍.........

最後,就以「2銘和2詩」被李白都嘆服的博陵崔氏詩人的詩正式結束本文的內容,感謝他們的才華,為後人留下千古名篇。

銘一:【座右銘】

東漢·崔瑗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

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

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

在涅貴不淄,曖曖內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剛強。

行行鄙夫誌,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銘二:【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備註:大家都知道【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托物言誌駢體銘文。但是,對於【陋室銘】的作者,自宋代以來,不斷有學者提出疑問。

北宋釋智圓所著【閑居編】即指出:「俗傳【陋室銘】,謂劉禹錫所作,謬矣!」【閑居編】成書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當時,【陋室銘】已盛傳於世,據【閑居編】載:「昧者往往刻於琬琰,懸之屋壁」。這讓智圓大為不快而決意辨偽。他認定【陋室銘】乃托名劉禹錫的偽作。

也有學者認為,【陋室銘】的作者應為唐代崔沔。根據是【新唐書·崔沔傳】載:「(沔)儉約自持,祿稟隨散宗族,不治居宅,嘗作【陋室銘】以見誌」。

總之,無版權的時代是存爭議的核心原因。

詩一:【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二:【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本文參考文獻資料:【資治通鑒】、【舊唐書】、【新唐書】以及隋唐時期的歷史書籍、博陵崔氏安平縣地方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