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若解放軍收復台灣成功,本土台軍會得到怎樣處置?

2024-01-07歷史

1949年6月21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了致華東局的電報:占領台灣是擺在你們面前的目前幾個月的四件大工程之一,要求粟裕等人著手解放台灣。

1949年秋天,第三野戰軍制定了以8個軍攻擊台灣的作戰計劃,其中以第9兵團4個軍為攻打台灣的第一梯隊,以另外4個軍為第二梯隊。年底,金門、登陸島戰鬥失利,第三野戰軍又調集主力12個軍50萬人全部參加攻台訓練。

1950年1月,華東軍區和第三野戰軍前委下達了命令,要徹底殲滅國民黨殘余勢力,完成對全國解放的光榮任務。並且在此期間制定了「台灣戰役的計劃」。

——為了徹底實作全面解放,毛澤東特意點名由戰神粟裕出戰,還準備突擊建立空軍和海軍,要全方位立體打擊,徹底殲滅國民黨殘余。

而且為了萬無一失,1949年7月毛澤東還特意指示,秘密派遣紅色特工人員進一步瓦解敵軍,號召島內地下黨組織和群眾起來反抗國民黨統治。

一、早期領導人對台灣的看法

本來按照這樣的規模和配置,國民黨殘余量絕不可能阻擋統一,但1950年韓戰爆發,這場轟轟烈烈的解放台灣的戰役並沒有打響,而一代戰神粟裕也終因身體不適未能參加戰鬥。

後來,我們打贏抗美援朝,打贏了聯合國十七國聯軍,中國更是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成為了除兩級以外的第三大勢力。

但可惜,台灣問題卻懸而未決,第七艦隊始終阻止我們解放的步伐......

面對新的形勢變化,毛澤東那一代人決定采取新的戰略,首先是周恩來,他較早的提出以和平手段解放台灣。

比如1955年5月13日,周恩來在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擴大會議上明確指出: 中國人民解放台灣有兩種可能的方式,即戰爭的方式、和平的方式,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爭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灣。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隨後1956年4月,毛澤東也提出了: 和為貴,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後的政策

之後,還在會見國民黨中央原常委陳思遠時指出: 只要大家以民族和祖國的利益為重,國共兩黨仍然可以重新攜手團結起來爭取第3次合作,實作祖國的完全統一。

而劉少奇也重申過: 我們願意用和平談判的方式使台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而避免使用武力。如果不得已而使用武力,那是在和平談判喪失了可能性或者是在和平談判失敗以後。

從那一代領導人的談話中可以看出,我們對於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是堅決予以消滅的,但為了百姓,為了和平,中國共產黨願意以和平談判為主,盡快的解決統一問題。

二、早期的話,台灣軍隊會如何處理?

當然了,在討論和平統一的問題時,我們也不得不提到關於台灣軍隊的問題。

1、解放時期前後

根據資料記載: 經過三大戰役以後,國民黨的主力部隊基本被消滅殆盡,不過還是有相當的軍隊數量退往台灣。

蔣介石在1949年12月31日的日記中有寫道:軍隊真正在打仗中損失的也就20%,投機的有20%,逃跑的有50%,帶到台灣的只剩下10%。

這一點並不算誇張,最早撤往台灣的軍隊不過30萬人,和之前國民黨400萬軍隊比較起來,簡直是滄海一粟......

不過根據統計:從1948年到1953年,國民黨退往台灣的軍隊總數大概在60萬左右,算上家屬和其他人總人數高達200萬人。

也就是說,這60萬人就是國民黨最後的力量,而且多是殘兵敗將,被中國共產黨打破了膽氣 。

不客氣的說,就這些人面對當年粟裕的台灣戰役計劃,完全沒有任何還手之力。但因為美國人的幹預,蔣介石才得以茍延殘喘。

2、毛主席的設想

而事實既然已經發生,我們還是及時做出了調整——例如上文提到的和平解放台灣的政策。那既然要和平解放台灣,那就必須要和平解決台灣軍隊問題,這批軍隊該如何處理呢?

應該說,畢竟是經歷過解放戰爭剩余下來的軍隊,相比較於國民黨的400萬雜兵,這些人的實力還是可觀的。

因此,早在1949年3月,毛澤東就在中共7屆二中全會上提出方針。

即:今後解決這100多萬國民黨軍隊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綏遠三種…按照北平方式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是增加了,這就是迫使敵軍用和平方法迅速的,徹底的按照人民解放軍的制度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於我軍於人民是有利的。

從毛澤東的早期設想來看,針對台灣軍隊問題的解決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和平改編」,並且還要按照人民解放軍的制度進行徹底改編。

對於這一點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畢竟毛澤東早期就是從三灣改編整頓部隊,後來一直都致力於對舊部隊的改編,致力於讓部隊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其根基在誰。

因此他率領的部隊才戰無不勝,其部隊走到哪裏,都能得到百姓的擁護。

從這個角度來看,若真將台灣的60萬軍隊全部改編為解放軍,也不失為一記妙招,而且還大大的增強了中國的國防力量,實作對台灣的穩定解放。

而且插一句題外話,根據現有資料記載,早期國民黨部隊進入台灣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且還導致了嚴重的228事變,導致了台灣人民的深痛災難。

當年若按此辦法進行改編,絕對會贏得台灣百姓的一致歡呼!

可惜毛澤東的建議,並沒有得到當時蔣介石的認可,而且由於那時的局勢比較復雜,美國始終從中幹預,所以我們一直都是戰與和兩手準備。

不過,周恩來總理在1955年4月15日會見緬甸總理時強調: 如果美軍撤退,我們是可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灣的

可惜,周總理那一代人並沒有看到這一可能。

三、後來的台灣軍隊

而在周總理和毛澤東同誌離開後,鄧小平同誌和葉劍英成為新時代的掌舵人,針對台灣問題,他們也提出了很多的政策。

——例如小平同誌就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希望能夠利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包容性來實作台灣與大陸的和平統一

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也給出了寬容政策: 台灣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台灣可以擁有高度的自治權。甚至,我們後來還強調中央政府給台灣留出名額。

可以看出當時中國共產黨給予了台灣方面莫大的誠意,就連台灣的黨政軍等系統都可以由台灣自己來管理。

在那一期間,大陸和台灣的談判進入到了一個穩定階段,後來我們更是實作了「三通」。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台灣遲遲未能歸來,但台灣的軍隊卻顯得越來越微不足道。

早在1996年的時候,就有相關學者釋出了【台灣軍隊問題日趨嚴重】,其中重點提到了台灣軍人信念動搖,官兵逃亡現象日趨嚴重。台灣軍營彌漫恐怖氣氛,離奇命案逐年遞增。

——總之,台灣軍中風氣敗壞,吸毒嫖娼屢禁不止。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軍隊中成分復雜,官兵不斷加入幫派組織。再有就是軍官貪得無厭,收賄受賄現象不斷被曝光。

到了2000年,又有學者爆出了「台灣軍隊有四怕」。

第一怕洋武器不可靠,這一點顯而易見,台灣的武器裝備不少都是淘汰貨,而且還需要巨額資金購買,相比較於大陸的軍事裝備,簡直差了一個時代。

第二怕士氣不足。這一點就更加不用說,島內民眾承平日久,早就已經不願意為了一場無意的戰爭,而犧牲自己和生活,更有大批政客害怕打仗丟掉性命,早已沒有了戰意。

第三怕是洋大人不可靠。這一點說的就是美國,雖然美國幹預了,我們統一台灣,但在不同的時期,美國多次以台灣問題為談判籌碼,與我方進行接觸。

尤其是中美蜜月期間,台獨勢力更是擔心不已。

最後第四怕就是祖國大陸的人民戰爭。

這個李登輝是深有所感,當年我人民解放軍輕松解決了國民黨最鼎盛的百萬大軍,如今我軍占據絕對的碾壓優勢,而且人心所向,他又怎能不怕。

四、如今對於台灣軍隊,我方可能采取的措施

當然台灣方面也進行了軍事方面的調整—— 例如由戰略攻勢轉變為守勢防衛戰略,強調阻敵彼岸滯敵攻勢。台灣軍隊的建設指導也從小而強,變為小而美。

這一點體現在大規模裁減軍隊人格,從2008年到2009年,台灣方面就將軍隊裁減至27.5萬人。之後又陸續裁減,精簡到21.5萬人。此外還有增加軍費開支,大量購買美方裝備。

還有重點強調軍隊為誰而戰的問題

陳水扁時期執行去中國化,強調官兵為了台灣國家而戰。馬英九上台後又強調傳統教育和大中華意識,重新定義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但這一點直到現在都在打口水仗,始終分不清楚。

從種種跡象表明,台灣的軍隊早已不是當年60萬國民黨精銳了,他們已經變成現代蔡英文手下的「草莓兵」了。連遊個泳都能中暑,打個仗軍紀極度渙散。

說句不客氣的話,這支軍隊都不夠毛澤東當年所說的改編為解放軍的資格,甚至就只能就地解散或者組建當地維持治安的警察部隊。

當然了,也有一些人大代表提議: 如果依舊有國民黨士兵願意介入解放軍序列服務,我們不妨讓他們接受解放軍征兵部門的嚴格政治審查後,以個體身份加入解放軍序列,繼續為國效力。

這個建議,提的也非常不錯,而且在韓戰中有先例。

當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對抗的是世界第一流的超級強國,曾經那些被解放軍一打就跑的國民黨士兵在被改造後綻放的驚人戰鬥力,也成為抗美援朝戰役勝利的重要組成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