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沒有朱德,南昌起義的最後火種能夠保留下來嗎?

2024-07-25歷史

1927 年 9 月初,南昌起義之後,隊伍往南去到廣東梅州的三河壩,然後分成了兩路。主力大部隊是由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人帶領著,直接朝著潮汕去了,想要得到蘇聯的援助;另外一路則是由朱德帶領一部份兵力在當地守著,防止敵人從起義軍的後面偷襲。

朱德帶的人大概有四千來個,在三河壩把敵軍擋住了三天三夜,這一阻擊雖說傷亡不小,就剩下兩千多人了,不過戰略目標實作了,於是就撤出了三河壩。

沒承想,在撤退的途中碰到了從南邊退下來的起義軍的 200 多名官兵,這才曉得起義軍的主力在潮汕已經失敗了。

1927 年 10 月 3 號的流沙會議,屬於南昌起義的最後一場會議。

會議是由正在高燒的周恩來主持的,關於失敗之後的路該咋走,大家表態後沒個結果,敵兵就攻上來了,會議只得匆忙結束,幾位領導人各自撤離。周恩來病重,被葉挺和聶榮臻送去香港治病;賀龍在撤退的時候堅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和劉伯承等人先撤到香港,又輾轉去了上海;隊伍被敵人打散了。

如今啊,南昌起義的隊伍就剩下在三河壩殿後的朱德那兒的兩千多人了。雖說朱德名義上是起義軍第九軍的副軍長,可這第九軍就是個空架子,連軍長都沒有,全部部隊裏只有朱德從南昌領出來的人,還不到五百個,頂破天也就是一個營,而且這些人在起義軍往南走之後,好多都跑回家了。當下剩下的這兩千多人,多數是葉挺部隊的,只是暫時由朱德指揮。

朱德在南昌起義剛開始的時候其實就是個靠邊站的人物,雖說掛著個副軍長的頭銜,可手下的人不多,也算不上核心的領導。但不管咋樣,眼下到底該咋辦呢?剩下的人只能指望臨時負責的朱德來拿主意了。

在這個時候,信仰篤定的朱德展現出了能審時度勢、堅毅勇敢的領導才幹。

在討論出路的會上,有一些同誌認為主力部隊在潮汕都解散了,領導人也都走了,就憑當下剩下的這點人馬撐不了多久,於是就說要散夥。可朱德堅決不讓隊伍解散,他主張悄悄往北走,翻山越嶺去湖南接著搞革命。

這是個特別嚴峻的時候。以往講話沒人理會的朱德,當下接手了這個前景不明的局面,憑借他對革命的篤定信念和堅持,給正不知所措的隊伍照亮了路。這回,這些起義軍將士聽從了他。

不過最難的並非在三河壩,而是在天心圩。

部隊這一路雖然甩掉了國民黨的追兵,可困難還是一個接著一個:隔三岔五就有地主武裝和土匪來搗亂,只能白天走小路,晚上在樹林裏睡;跟上級黨組織一直聯系不上;槍支彈藥沒辦法補充,戰鬥力越來越差;找不到糧食,老是挨餓;冬天馬上來了,官兵還穿著單衣短褲,沒鞋;醫療器材和藥品特別缺,傷病的人治不了;簡直又餓又冷,沒給養、沒援兵,前途迷茫,軍心都散了,精神也不行了。

一路上,不管是師長、團長、營長、連長這類軍事幹部,還是普通士兵,都紛紛離隊。有的先告辭再離開,有的啥也不說就走了,有的結伴而行,有的把自己的部隊帶走,光明正大地離隊。最後,所有師以上黨的領導人全都走了,就剩下陳毅這個團級政治指導員和王爾琢團參謀長。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對革命信仰動搖了,只是越來越多的人對眼前這支隊伍感到絕望。

剩下的人也提出要分散行動。這關鍵時候,還是朱德出面了。

走到江西贛州的天心圩,朱德在大會上很鎮定地講:「大夥都清楚,大革命失敗啦,咱們的起義軍也敗了!不過咱們還是得革命。同誌們,想革命的跟我走;不想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強求!」 …「1927 年咱中國的革命,就像 1905 年俄國的革命。俄國在 1905 年革命失敗以後,是黑暗的,可這黑暗是暫時的。到 1917 年,革命到底成功了。中國革命當下失敗了,也是黑暗的。但這黑暗同樣是暫時的。中國也會有個‘1917 年’。只要保住實力,革命就有出路。你們得信這點。」

雖說沒幾個人了解俄國 1905 年革命,可大家從朱德那言辭嚴正、句句在理的話語以及豪邁壯闊的氣勢裏,體會到了他心裏對革命那種噴薄欲出的激情和信心。

朱德那滿懷的信心和高漲的激情,就跟滾滾流淌不停歇的江水似的,很快就把剩下的官兵給帶動起來了,讓剩下的人想法統一了,認識一致了,信心也堅定了。

這一回,朱德成功地扭轉了局勢。打那以後,南昌起義的火種就留存了下來,並且一直都沒滅。朱德變成了剩下這支部隊毫無疑問的領袖,僅有的兩位團職幹部陳毅和王爾琢也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剩下大概 800 人的部隊,改編成了一個縱隊。縱隊司令員是朱德,縱隊政治指導員是陳毅,縱隊參謀長是王爾琢。

這支部隊後來由朱德率領,最終登上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成為了組建工農紅軍乃至人民解放軍的重要基礎和核心戰鬥力。國民黨在大陸失敗,其主要力量在東北戰場和華東戰場被消滅,而指揮東北野戰軍的林彪和指揮華東野戰軍的粟裕,在 1927 年 10 月都身處被朱德穩住的天心圩那 800 人的隊伍裏。

這八百人裏,在 1955 年人民解放軍授銜時,有排在十大元帥首位的朱德、位列十大元帥第三的林彪、處於十大元帥第六的陳毅、居於十大將之首的粟裕。而離開的師長周士第被授予了上將。可惜的是,王爾琢在 1928 年追擊叛徒時犧牲了,年僅 25 歲。

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朱德護住了南昌起義留存的最後一點火苗,這不禁讓人琢磨,如果不是朱德,那這最後的一點火苗能保住嗎?要是朱德跟著起義軍去了潮汕南邊,還能有井岡山上「朱毛會師」這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