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再讀【桃花源記】,小時候以為很美好,現在才知道真相有多恐怖

2024-02-25歷史

引言

【桃花源記】是東晉時期陶淵明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描寫了一個隱居於世的理想社會,被認為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經典之作,也是中國烏托邦思想的代表。

小時候,我們讀過這篇文章,被其中的美好景象和和諧氛圍所吸引,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人間天堂,是一個人人向往的地方。

但是,當我們長大後,再次讀這篇文章,卻發現了其中的許多矛盾和問題,讓我們對桃花源的真相感到驚恐和震驚。

【桃花源記】的寫作背景

陶淵明年輕時誌向遠大,渴望能夠為國為民,造福天下。然而,他所處的時代,卻是一個動蕩不安,黑暗腐敗的時代。

他生活的東晉王朝,是一個衰落的王朝,內部紛爭不斷,外部受到北方民族的侵擾。

東晉的統治者,不思進取,只知屈服妥協,將國土割讓給外敵,只保住了江南的一小片土地,自甘墮落,自我封閉。

東晉沿用了西晉的制度,繼續實施門閥制度,這種制度極大地保護了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利益和特權,使他們能夠壟斷朝廷和地方的重要職位,享受豐厚的俸祿和榮譽,控制大量的土地和財富,形成了一個封閉的上層社會。

而那些出身於中小地主的知識分子,即使有才華和學識,也難以獲得展現自己的機會,只能在社會的邊緣茍延殘喘。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陶淵明的理想和抱負,無法得到實作,他對這個時代,充滿了失望和憤慨。

公元405年,東晉安帝義熙元年,他毅然放棄了僅僅擔任了81天的彭澤縣令的職務,與腐敗墮落的統治者徹底決裂,選擇了隱居田園的生活,親遠離塵囂和紛爭。

420年6月,劉裕篡奪了晉恭帝司馬德文的帝位,第二年,劉裕還將晉恭帝殺害。

劉裕的所作所為,對當時的文人士大夫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陶淵明雖然身在田野間,但也深受觸動,對劉裕的新政權充滿了懷疑和反感,對現實社會的黑暗和腐敗也更加厭惡和憎恨。

但是一個鄉野之人能做什麽呢?他只能將心中的愁苦和對生活的向往寄托在抒寫上,由此,【桃花源記】誕生了。

【桃花源記】中的矛盾和恐怖的點

很多人讀【桃花源記】,都以為是作者陶淵明在借著桃花源,表達自己想要過一個平糊、快樂、自由的生活,沒有戰亂、壓迫、貪婪的生活。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到了現在,人們對於桃花源的認識,更傾向於桃花源就是一座大型墳墓,說白了就是一個鬼宅。

那麽有什麽依據嗎?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其中,桃花有辟邪的說法,它與桃木、桃符、桃林等相關,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因此,桃花被認為是一種陽氣之花,能夠驅趕邪氣和惡鬼,也能夠吉祥如意和延年益壽。

一般來說,桃花會在四月初飄落,又是清明節前後。

而這裏的桃花不就可以認為是作為隔開陰陽兩界的屏障嗎?

「臨近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極狹,才通人。」

【桃花源記】中這個山洞的形狀和結構,你不覺得與古代的墳墓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嗎?

漁人所見的山洞,是 「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這與古代的土坑豎穴墓非常相似,都是以一座圓錐形的土堆為外形,下面有一個小小的洞口,通向墓室。

漁人進入山洞後,發現「 初極狹,才通人 」,這也與古代的墓道一致,都是為了防止盜墓者的侵入,故意做得很窄很隱蔽,只能容納一個人透過。

漁人走過墓道,才「 豁然開朗 」,看到了桃花源的美好景象,這也與古代的墓室相對應,都是在黑暗的洞穴中,突然展現出一片光明的空間,有著豐富的隨葬品和精美的壁畫雕刻。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桃花源的居民,雖然已經與世隔絕了五百多年,但是他們的衣著打扮,卻和外面的人沒有什麽區別,他們說:「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這是怎麽回事呢?

要知道,每個朝代的服裝都不一樣,他們既然與世隔絕,又怎麽和外面的人穿的一樣呢?

太詭異了,這更像是一個鬼宅了。

而且漁人在離開桃花源時,為了能夠再次回到這個美好的地方,他「處處誌之」,在沿途留下了各種記號。

然而,當他把這個奇妙的經歷告訴了郡城的太守後,太守派了許多人跟著他去尋找桃花源,卻始終找不到漁人所說的山洞。

這是怎麽回事呢?這是否意味著,桃花源其實是不存在的,至少在人間是不存在的?

而且結合上文,他可能是誤入了墳墓,又被墳墓中長期積壓的瘴氣給迷惑了,才在腦海中構思了這麽一個故事。

而且桃花源的「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這不就是和那些大型古墓的內部結構如出一轍嗎?

後來,這個故事傳到了南陽的劉子驥的耳朵裏,劉子驥是一個高尚的士人,他對桃花源充滿了向往和好奇,他想親眼去看看這個神奇的地方,也許還能和那裏的人交流一番。

於是,他欣然地動身前往,沿著漁夫的指示,尋找桃花源的入口。

可是,他怎麽也找不到,他走了許多彎路,耗費了許多精力,卻始終沒有結果。

他的身體也因為長途跋涉而受到了損傷,他回到家後,就生了一場重病,不久就去世了。

劉子驥的死,讓桃花源的傳說更加神秘和誘人,如果連一個高尚的士人都找不到桃花源,那麽桃花源到底在哪裏呢?

桃花源更應該激發許多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 後遂無問津者 。」

這不是很奇怪嗎?

大家對桃花源有哪些不同的觀點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