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唐朝如永動機般的對外瘋狂征伐,鑄就了盛世,也終結了盛世

2024-02-28歷史

唐朝作為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強盛王朝,可以說,文化昌隆,萬國來朝,威服四海等等各種溢美之詞加之於身都毫不過分。大唐也成了後世評價各個王朝的標桿和參照物,毫不誇張地說,唐朝就是100分的滿分試卷,之後的王朝能達成大唐百分之多少的成就,那就是多少分。能夠在這張試卷中拿到足夠多的分數,就成了有進取心的帝王們畢生的追求。以至於奸佞們拍皇上馬屁都要蹭大唐的熱度,一句「陛下xxx遠邁漢唐」就能讓帝王們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和強烈的顱內高潮。時至今日,大唐的影響力更是體現在方方面面,「唐裝」、「唐人街」、「大唐不夜城」、「BYD唐」等等,任何東西要體現價值和品位,就看含不含「唐」,而含「唐」量的多少甚至直接決定了這個東西的品質。什麽叫盛世?這就叫盛世!1000多年前打下的烙印依然延續至今!

戰爭如何鑄就大唐盛世:

對於盛世來說,只有全方位的盛世那才是真的盛世,不僅僅是以上這些,其中最重要的是 武功軍威的盛世 。可以對照美國,談到美國,第一個想到的必定是 美軍 。所以相比於唐朝的文化、經濟等諸多輝煌成就,對於後世,尤其是當今的中國人來說,更向往甚至著迷的其實是大唐的 對外武力征伐 。不敢說所有,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持有這個想法,人均「戰爭狂人」。這從人們對唐朝和宋朝兩極分化的評價就能看出端倪。兩宋的文化、經濟等成就不亞於,甚至「遠邁」巔峰時期的唐朝,但是兩者的口碑,懂的都懂。 和美國一樣,唐朝就是靠著幾乎毫不間斷的對外征伐開啟了盛世,因為沒有武力的保證,就沒有歌舞升平,田園詩畫,有的只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痛苦,以及山河破碎,神州陸沈的悲歌 。如果非要選擇「死」,那就選擇讓別人死,我活著。

對於唐朝來說,戰爭幾乎永遠都是它的第一選項。因為戰爭不僅是戰爭,更是生意,或者說戰爭只是手段,生意才是目的 。在通常情況下,戰爭是國家的頭等大事,而且是投入大於產出的專案,成本極高,不要說打輸了,打贏了都對國力損傷極大。比如漢武帝靠著文景二帝打下的國力基礎,開始了和匈奴的戰爭,打了幾十年,國力雕敝,民怨沸騰,不得不下「輪台罪己詔」以安民心,休養生息,實在是打不動了。但是對於唐朝來說就沒有問題,僅僅是唐太宗的貞觀時期就把周圍所有勢力和國家打了個遍,在李靖,李績,侯君集等一幹將領手下滅掉的國家無數。但凡哪個將領沒有滅國的戰績,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吃酒席都只能和小孩坐一桌。如此高強度高密度的戰爭狀態,唐朝是怎麽維持的呢?

這主要源於唐朝的府兵制 ,中央不需要給府兵發錢,給府兵們給塊地就行了,每個府兵就是地主,自給自足。這樣就把養兵的錢省了。之後因為需要大量兵員,就開始了募兵制,即便是募兵制,中央除了提供基本的裝備和免除賦稅外,兵募們都是內建幹糧參軍,依然沒有什麽成本,財政壓力很小。從貞觀到開元天寶這段大規模對外征戰的時間裏, 唐朝中央支付的軍費只有北宋的5% ,軍費低得令人發指!正是憑借這種超低成本優勢,使得唐朝完全不需要考慮錢的問題,可以不停的進行征戰,也使得 戰爭就具備了盈利的可能 。既然具備盈利的先決條件了,那麽唐朝是怎麽靠戰爭發財,做戰爭生意的呢?很簡單,就是靠「 」。

唐軍所過之處, 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搶 ,先搶錢搶糧搶牲口,任何有點價值,值點錢的東西全部搶,你身上就算是有半包煙都絕對留不住。搶到的東西大部份上交中央朝廷,剩下的東西,唐軍兄弟們當然是就地分贓了,中央不發薪金,當兵圖個啥,不就等今天嗎!掠奪的資源可以說極其龐大,這裏舉個例子,唐朝的首任安西都護郭孝恪只要出去打仗就要給自己的營帳內擺滿各種金銀珠寶,玉器字畫,以彰顯自己的尊貴和情調。這在打仗的時候就能這樣奢華,自己府邸到底有多少存貨就可見一斑,上交中央朝廷的就更是沒辦法統計了。

等錢財牲口和值錢的東西搶完以後,唐軍覺得還是漏了些啥東西沒搶,想了半天,哦,對了, 還有人口沒搶 !就這樣,當地大批青壯年男性要麽當苦工,要麽被運到內地當奴隸,僅在吐蕃,一次就抓走了幾萬人,拉到隴右河西給大唐搞基建,一年不到就差不多死完了。高句麗滅國後,所有人基本上全部 「內遷」 ,淪為 「高麗奴」 ,名將高仙芝的祖先就是那批「高麗奴」的後裔,這還是混出頭的,更多的高句麗人就此銷聲匿跡,高句麗人作為一個民族就此不復存在。至於年輕女性更是不能放過,運氣好的給唐軍當老婆,運氣不好的都被拉到長安。大唐運作的 奴隸貿易 就此形成了。

昆侖奴

所以,長安城裏那些 「胡姬」,「新羅婢」,「高麗奴」,「昆侖奴」,「菩薩蠻」 都是怎麽來的?不排除有些是仰慕大唐天威,透過「走線」偷渡過來的,那時的人們可能都有一個 「大唐夢」 ,就和現在的 美國夢 一樣。但是絕大多數都是被唐軍透過奴隸貿易運過來的。就拿 「菩薩蠻」 來說,她們都是來源於「女蠻國」, 這個國家沒有男人,只有女人 。這不就是「女兒國」嗎?可以想象一下,這樣一個沒有男人的國家怎麽可能存在?是什麽導致了性別比例如此失衡?男人都去哪了?她們的父親兄弟,丈夫兒子以前或許有,但現在真的沒有了!在女兒國 奇幻的異域風情下,其實掩蓋著血淋淋的真相 !和那些去 北美的黑奴 一樣,這些人也成為了 「商品」 來到了大唐,他們只想活著,哪怕是如螻蟻般卑微的活著。

胡姬

唐軍在進行一番大肆掠奪後,當地人以為總算是消停了,然而這可能只是噩夢的開始。如果運氣比較好,當地漢人占據多數,那麽就會設定郡縣,由唐朝直接管轄,比如高昌國這種西域漢人國家,設定高昌縣,歸安西都護府管轄,從此晉升為大唐子民。對於那些沒什麽漢人的國家,就比較慘了,唐朝會在當地扶持一個聽話的 「親唐」 政權,並且更重要的是,會 駐軍 在大唐的敘事下,這些駐X唐軍是維護當地穩定,保障百姓安居樂業的「重要的且和平的軍事力量」 ,但是對於當地的政權和百姓來說,大唐的軍事存在就是架在脖子上的一把刀。在這些「駐X唐軍」的「保護」下, 當地政權必須要忠實地向大唐履行「朝貢義務」 ,每年要為大唐提供各種當地的資源,而作為宗主國的大唐也會根據朝貢物品的價值,向這些國家提供大唐那些已經多到爛大街的綾羅布匹作為還禮。

只要唐軍出去打仗,當地必須為唐軍提供補給。唐朝透過這樣的方式就實作了在當地進行 「可持續地竭澤而漁」 ,進一步榨取當地剩余價值的目的,並且還順帶大量傾銷自己過剩的產品。 這和當今美國遍布世界各地的駐軍以及美國主導的各種自由貿易協定沒有什麽區別 。每個被唐軍占領的地區最後就會成為類似日韓德,墨西哥這樣的傀儡和產品傾銷地。

唐朝在透過這種大規模高強度高密度的對外征伐中獲取了極其可觀的利益,為了加快搶劫的節奏和效率,很多時候不光是自己下場, 還會帶領其他親唐勢力一起進行搶劫 。比如,在討伐高句麗時,唐軍只派出了不超過2萬人,其他比如突厥、契丹、奚等「唐協軍」派出了將近20萬。在針對西域各國的征伐和搶劫中,突厥和回紇是常伴唐軍左右的金牌打手。滅國後唐朝拿大頭,其余勢力按出力多少瓜分剩下的贓物。就這樣,各種親唐勢力們嘗到了甜頭,只要跟著大唐走,那就有活幹有錢賺,只要天可汗一聲令下,我等必定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這些遊牧部落,本來天生就擁有搶劫特長,在大唐這個強盜頭子的帶領下更是被挖掘了潛力,迸發了無窮的戰鬥力。

在極端情況下,都不需要大唐天兵下場,唐協軍自己就能把活幹了。比如對印度中天竺國的滅國戰中,唐朝僅僅派出了王玄策一人,靠著吐蕃、泥婆羅、東天竺國組成的唐協軍就能把一個國家滅掉。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歷任安西都護們靠著手裏的幾千唐軍就敢打滅國戰,敢威懾整個西域。靠著這種唐朝主導的各種軍事同盟,沒有不敢打得仗,沒有不敢滅得國。美國當然也是這個套路,不然哪來的「聯合國軍」,「北約」,還有那些數不清的「安保條約」,「防衛條約」 。說難聽點,大唐和美國一樣,是那種靠著武力威懾,夥同團伙進行搶劫和掠奪他國的, 披著先進文明外衣的「強盜集團」

透過對外戰爭,唐朝在不用付出什麽代價的同時,就攫取了巨量的財富,在國內沒有受到戰爭負面影響的情況下,這些財富最終被用於國內建設。 靠著大發戰爭橫財,煌煌大唐的盛世就是這樣被鑄就的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在你透過戰爭獲取利益的同時,也必然要付出代價。在大唐透過戰爭獲得一點甜頭以後,就想獲得更多的甜頭,在獲得更多甜頭以後,就想要獲得無窮無盡的甜頭。人是有貪欲的,國家是人建立的,最終,整個國家自然也會被貪欲所綁架。大唐盛世終結的伏筆也就此埋下。

戰爭如何終結大唐盛世:

首先,唐朝一直都醉心於透過戰爭逐利,只打能賺錢的戰爭,對於不賺錢的戰爭沒有絲毫的動力,這種極其短視的做法直接導致了吐蕃的做大,成了盛世大唐的一個腫瘤,最終在和吐蕃的對決中逐漸喪失了統治力,進而衰落 。吐谷渾作為唐朝藩屬,對唐朝是極其重要的,因為他所處的地理位置,保障了絲綢之路的通道,「河西走廊」可以不用直面吐蕃的威脅,像一堵墻一樣隔開了唐朝和吐蕃。

如此重要的一塊戰略緩沖地,在吐谷渾被吐蕃攻擊的時候,大唐居然沒有做出什麽回應,坐視吐谷渾被吐蕃吞並,因為那時大唐的軍隊都在四處搶劫,顧不上!想救吐谷渾也實在是沒有這個能力救了!這樣一個決定大唐後世興衰的戰略要地就這樣被丟棄,在之後就只能直面吐蕃的威脅了。從高宗時期開始,到武周時期,再到玄宗時期,就一直跟吐蕃在青海甘肅打拉鋸戰,持續的失血消耗了巨大的國力。

最終一場安史之亂,國力被削弱,喪失統治力的大唐遺失了河西走廊和西域 。雖然在中晚唐時期,同吐蕃的戰爭以唐朝的勝利告終,但是大唐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以及品嘗了被吐蕃攻陷長安的恥辱。 不禁想到現在的美國也是一樣,四處征戰的美軍讓軍工復合體癡迷於收割戰爭紅利,以至於現今連裝備更新換代都快跟不上腳步了。而就在美國滿世界忙著打「反恐戰爭」,撿軟柿子虐菜,偷石油,巧取豪奪其他國家優質資產的時候,那個大唐直系後裔悄然崛起。現在的美國就是那時候的大唐,已經早已失去了轉瞬即逝的戰略機遇期,現在連胡賽這樣的拖鞋軍也敢挑釁它,就差類似吐蕃這樣的對手再給他屁股上踹一腳。

另外,因為唐朝無休止的對外征伐,大批境外流民奴隸因為戰爭,主動或者被動進入唐境內,尤其是邊疆地區。導致這些地方胡漢比例嚴重失衡 。尤其是藩鎮的邊軍胡漢比例更是失衡的離譜。當藩鎮的節度使是安祿山這樣的胡人,手下也都是史思明,安守忠,李歸仁這樣的胡人,軍隊裏面更是有數量巨大的非漢人。這支軍隊會聽誰的,還真不好說。 現在的美國也因為移民問題導致兩黨嚴重對立,得州更是扯起了大旗與聯邦政府對抗 。那些歐洲國家也早就因為跟隨美國在各處挑起戰爭,吃到了移民問題的苦果。這些國家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自己的 「安史之亂 」開片行程,或許有進度上的區別,但是沒有結果上的區別。

最後,因為唐朝這種完全是搶劫性質的對外征伐,導致了在唐朝中期,中央與藩鎮之間存在著分贓不均的利益沖突,而因為藩鎮掌控著邊軍的指揮控制權,最終因為利益撕破臉皮,爆發內戰 。之前也說過,唐朝這種做戰爭生意的模式,優點是一本萬利,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因為涉及到分贓,總會因為分贓比例導致有不公平的事發生。

當各條戰線都在透過戰爭圈錢,那是皆大歡喜的,但是如果某條戰線不僅一直沒有獲利,還要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的時候,自然需要其他盈利的戰線來補這個窟窿,這個窟窿就是對吐蕃的戰爭。其他戰線怎麽支援呢?那必須是大唐中央拿的更多,藩鎮拿的更少了。 我辛辛苦苦掙的錢,都拿去給別人花了,還是反了吧!「安史之亂」就此爆發!很能理解為什麽得州要和聯邦政府對抗,為聯邦政府的移民政策買單的都是我得州,造隔離墻我得花錢,安置偷渡的移民我得花錢,我租大巴車把他們運到紐約也得花我的錢

大唐,停下了對外征戰的腳步。國都六陷,天子九遷,大唐成了宦官和藩鎮軍頭的玩物。靠著戰爭得來的大唐盛世,因為一場戰爭終於走到了盡頭。

作為習得唐老師真傳的美利堅不禁陷入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