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墳」與「寺」的結合:司馬光墓

2024-06-01歷史


一說到「砸缸救人」,大家第一時間會聯想到誰呢?當然就是被大家所熟知的涑水先生——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山西夏縣人,宋代宰相,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學家,著有在中國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偉大著作【資治通鑒】,死後贈封為溫國公。

司馬光砸缸銅像

而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他的墓地——司馬溫公墓。這座墓也在夏縣,始建於北宋。保存著 宋、金、元、明、清、民國時期的碑碣三十余通, 內容涉及政治、典章、人事、建築、地畝、祭祀等等, 都和司馬家族以及司馬光墓的歷史沿革有至為密切的聯系。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司馬光墓正門

整座墓園總共由四部份組成,分別為司馬光墓碑樓、司馬光祖塋、司馬溫公祠堂以及余慶禪院。

司馬光墓全景圖

01

余慶禪院建立年代之謎

俯瞰余慶禪院

整座墓園中最為重要的建築當屬余慶禪院。 余慶禪院的建立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說建立於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 年),另一說則是宋元豐八年(1085 年)。

清乾隆【解州夏縣誌】卷十一【古跡·余慶寺】記載:

余慶寺在縣西鳴條岡,宋治平二年建。內有溫公祠,即溫公守墳院也,元豐八年賜額‘余慶’,有碑存焉。

然而仔細推敲,這種說法並不可靠。如 果 余 慶 禪 院 創 建 於 宋 治 平 二 年(1065年),那麽,溫公生前 21 年(1086 年卒)院內有就有溫公祠,實在是可笑。而 縣誌中所提「溫公祠」極為可能是縣誌作者的筆誤,此祠可能為司馬光先祖的祠堂,而並非司馬光本人之祠。 【解州夏縣誌】對記載依據並無交代,司馬光墓的碑碣及歷史資料也未能證明余慶禪院建於宋治平二年。

余慶禪院大殿外景

【敕賜余慶禪院】碑文記載:

……昨蒙恩除門下侍郎,先世墳墓並在陜州夏縣,欲乞於側近創置一僧院,以‘余慶禪院’為額。未修蓋間權令本縣崇勝寺僧行照管所有,每年剃度行者一名。亦乞依例權度本寺行者,候蓋院了日卻撥歸墳院。伏乞依條例實行。

據記載,當時神宗已故,哲宗即位,司馬光從洛陽返汴京並初任門下侍郎,提出在先世墓側創置一僧院。由此可見,余慶禪院應建於元豐八年。

司馬光一生不信佛法,卻在自己祖塋旁建禪院的舉措也反映了當時的大歷史背景。

大殿佛像的端莊華美

大殿中的宋代造像

余慶禪院大殿是余慶禪院建築群遺留下的唯一古建築,單檐懸山式,距今約 930 余年。 殿內彩塑三佛二菩薩、金剛像和十六羅漢,皆為宋代藝術珍品。

主尊釋迦摩尼佛和二菩薩

三尊佛像端莊凝重, 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左側是掌管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他們的組合也叫「橫三世佛」。 佛像都有犍陀羅風格的胡須和木質結構的背光,頭光中裝飾著放射狀曲線紋樣,背光底部左右各有一龍頭。菩薩則略顯沈靜溫雅,自然祥和,手中法器有所破損。

西側護法金剛

西側護法金剛雙目圓睜,左臂殘缺,右臂舉至胸前;身穿鐵甲,姿態敦厚雄健,與後世金剛相比,並沒有猙獰之態。東側金剛已不在。東西兩墻下的十六羅漢也剩下了十五尊,也都殘破或者無頭了。

塑像透過不同的姿態、神態體現了佛祖、菩薩、護法金剛不一樣身份和氣質,表現手法精湛、獨特,氣勢撼人。相比唐塑,更富有理性氣質和世俗氣息,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佛教彩塑藝術的發展面貌。

殿中羅漢像已無頭

大殿的宋代布局

大殿剖面圖 圖源:李誌榮 【山西省夏縣司馬光墓余慶禪院的建築】

大殿的殿面為闊五間,進深三間六椽。24根柱子的配列和【營造法式】中所列的一「雙槽」布局很像。前檐有深一椽的檐廊,前槽金柱砌墻並且有門窗。

大殿的兩山和明次間的柱列方式表現出了非常大的差異。這樣的布局方式在宋代的廳堂式建築中比較常見,主要目的是獲得較大的使用空間。 明次間:兩柱為一間,正中間成為明間,兩側為次間。

大殿明間梁架縱剖面圖 圖源:李誌榮 【山西省夏縣司馬光墓余慶禪院的建築】

大殿梁柱分為兩種,一為前後四椽通檐用四柱的廳堂式結構;二為一抵襻間枋、一抵抱脊的雙叉手結構。這兩種形式的組合運用使得大殿的梁架結構在穩定性方面更加出眾,而且這樣的梁架結構使建築的可使用空間明顯加大。

殿中梁架,可以看到雙叉手結構

柱頭施四輔作單杪鬥拱,用八瓣海棠櫨枓,沒有補間輔作。這些結構都展現了宋代精湛的建築技藝。

大殿前檐,柱頭施四輔作單杪鬥拱,用八瓣海棠櫨枓

余慶禪院恐怕是國內「墳寺」僅存的遺跡了,是歷史偶然卻又必然的產物。

02

「忠清粹德」司馬光

為什麽有兩通神道碑?

明碑碑樓

司馬光墓區不僅有個神道神道碑樓,還有一座溫公神道碑堂。一條神道,為什麽卻有兩座神道碑呢?

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司馬光溘然長逝,留下遺書寫道:「死後不驚動朝廷,實行私家薄葬,靈柩運回老家祖塋。」太皇太後「聞之慟」, 宋哲宗落淚不止,親臨祭奠致哀,暫停上朝,並親篆碑額「忠清粹德」。蘇軾連寫三篇祭文緬懷恩師,神道碑文就是其中之一。

杏花碑

然而1094年,哲宗聽信讒言,命人將「溫公神道碑」砸毀,並深埋於土中,龜趺之側還生出了一棵枝繁葉茂的杏樹。到了金皇統九年(1149 年),縣令王庭直祭拜溫公墓祠時,聽聞守墳僧圓珍講述往事,便命人將斷碑從土中挖出,依舊拓摹刻,連同額、跋共六塊,這就是現在的杏花碑了。圓珍還自費修建一堂,專門存放碑文,於是就有了「溫公神道碑堂」。

到了明嘉靖二年(1523 年),山西巡鹽禦史朱實昌「命訪石於絳之稷山,遂摹舊篆於額,重勒蘇子文,以豎於原趺之上,仍作亭以居之」。於是,第二通神道碑就這樣被重新立起,碑額用了宋哲宗所賜之原物,還建了碑樓。

明碑的龜趺座

03

司馬光墓區

司馬光墓區神道

墓園西側是墓前神道,司馬光墓就在其間。石豬、石羊、石人靜靜地侍立在兩側,守衛這處祥瑞寶地。司馬光墓塋地大約形成於宋仁宗(1023~1063 年)時期。

清光緒【夏縣誌】記載:

北魏時,始葬於夏縣的司馬陽墓位於今司馬光墓東半裏許,因墓地狹小,後亡者未能從葬於此,於是宋時又辟新塋地。

神道石像生

墓園的正中間,有三座低矮的墓冢,呈「品」字形布局:中間為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之墓,左側為司馬光的大哥司馬旦之墓,右側為司馬光之墓。

在司馬池、司馬旦和司馬光墓的南側,道路中間可以看到司馬康的墓冢。他是司馬旦之子,後來過繼給司馬光為子,並幫助司馬光完成了【資治通鑒】。元祐五年(1090)卒,享年四十一歲。

司馬光墓封土

除了墓冢和石雕之外,這裏還保存有4通宋碑和2通明碑,以司馬沂墓碑最為珍貴。司馬光與王安石同在朝廷為官,此碑正是司馬光請王安石為自己的叔父司馬沂撰寫的墓表,文辭流暢,筆力工健。

司馬沂墓碑

04

司馬溫公祠堂

司馬溫公祠堂位於墓園的中心位置,在碑堂之後,建立於金皇統九年(1149 年)。明朝幾次營建修復,清乾隆年間移建溫公祠堂於塋地之東側,禪院之西側,並建立「崇賢坊」,遂形成 墓、祠、寺三者並列之格局。

司馬溫公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