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上將哥哥不願起義,中將弟弟心中猶豫,結果麾下三個師都出了大事

2023-12-29歷史

三大戰役結束後,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雖然國民黨叫囂可憑借「固若金湯」的長江防線劃江而治,但國軍能征善戰的老兵基本損失殆盡,有識之士都明白,大局已定。

基於如此背景,國軍上下都在思考自己的出路,後來戰端再開時,其將領就有眾多不同的表現,最典型的就如第8兵團68軍。

兵團司令是國軍上將劉汝明,他是不願起義的,但也不想抵抗;軍長是國軍中將劉汝珍(劉汝明的弟弟),他非常猶豫,想起義又害怕,答應了又反悔

倒是下面的人比較堅決,語帶威脅地要求起義。三個等級三種態度,國軍當時的混亂可見一斑。

淮海戰役結束後,國軍開始沿著數千裏的寬闊長江布置防線。到渡江戰役發起前,承擔江防作戰任務的國軍共有70萬人,分為白崇禧、湯恩伯兩個集團。

白崇禧集團約為25萬人,負責江西湖口以西的湖北、湖南段防務;湯恩伯集團約為45萬人,負責湖口以東的江西、安徽、江蘇段防務。

兩個集團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防線過長、部隊過少,平均下來一個師至少要防備50公裏,還無法有效地控制。 所以即便是白崇禧和湯恩伯兩個,都有不同的思量。

白崇禧是桂系軍閥首領,與蔣介石素來不和,在他心中排在首位的永遠是保存實力,所以對於正面防線並不算熱心,反而做好了隨時南撤的準備,以湘西山地掩護根據地廣西。

而湯恩伯算是蔣介石的親信,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上海,一直在積極地向台灣運輸物資,也時刻準備著戰事不利時,利用港口從海路撤退。

還沒有開打,集團首領都已存他意,這也就無怪下面的人各懷心思。

第8兵團隸屬於湯恩伯集團,兵團司令劉汝明早年在馮玉祥西北軍麾下,中原大戰後輾轉跟隨了宋哲元。

他對馮玉祥很有感情,曾說過: 我投軍18年,馮先生一手將我從一個小卒提拔成總指揮,恩重如山。 因此在他心裏,對蔣介石沒什麽好感,更明白保存實力的重要性。

長城抗戰時,劉汝明在羅文峪打得很出色,當時的報界評論道:「29軍在喜峰口、羅文峪的勝利,是長城抗戰的唯一勝利。「

但到了全面抗戰的南口戰役時,他為了不被中央軍吞並,就不給去參戰的湯恩伯部放行,還是透過老領導鹿鐘麟協調才同意。

因為手裏有兵,劉汝明一直能得到重用,1944年還晉升為國軍上將。

淮海戰役時,他率領的第八兵團處於蚌埠一線,沒有承受太大的壓力。雖執行過進攻宿縣、救援黃維的任務,但出工不出力,沒遭遇太大的損傷。

後來黃維兵團被殲,杜聿明集團被圍,老蔣就下令第八兵團撤退,劉汝明跟隨南口戰役的老冤家湯恩伯執行江防保衛任務。

他知道這種形勢下,守是守不住的,因此特意安排弟弟劉汝珍帶著68軍負責銅陵至九江段的防務。只要情況不對,就隨時開溜。

劉汝珍自從軍以來就是跟著哥哥走的,能當上中將軍長很大程度也是靠哥哥的關系,不過這次他與哥哥頑抗到底的想法有些不同,覺得目前起義是個保命的好做法。

所以劉汝珍暗中跟二野的首長有幾次書信往來,表達了適當時會起義之意。

就在渡江戰役發起的前三天,他還向副軍長王誌遠(已明確會起義)和秘密到來的中共代表允諾,屆時會策應解放軍渡江。

但他私下裏再反復想了想,又覺得起義能留得性命,卻無法保住官職和地位,所以心裏就特別糾結。

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後,劉汝明、劉汝珍兩兄弟商議,決定將68軍的3個師各留一個團防守長江南岸,其余部隊連同劉汝明手下的55軍一並迅速南下。

劉汝珍覺得跟著哥哥更有出路,於是把承諾拋在腦後,領著68軍主力從安徽貴池的江南一線不斷向東南逃竄。

這時的國軍幾乎是一盤散沙,劉家兄弟公然抗命撤退,李宗仁、湯恩伯等人也毫無辦法。不過,也總是有人將他放在心裏的,解放軍第四兵團渡江後就朝著劉汝明兵團追擊。

68軍麾下的119師和第143師數天內被殲滅大半、兩名師長張勛亭和閻尚元被俘。1949年5月2日,4兵團13軍包圍了68軍軍部、81師和炮兵團所在的弋陽。

5月3日,解放軍開始攻城,守軍只是做了些象征性的抵抗就迅速潰逃。堅城尚且無法守,更何況野戰,國軍的建制很快就被打亂。

在戰鬥中,13軍一名排長發現有兩個穿黃呢子大衣的敵人似正在指揮,於是帶了三個班迅速接近,一舉將其擒獲。

透過審訊得知,這兩人分別為 68軍副軍長王誌遠、68軍參謀長杜大中

13軍副軍長陳康清楚兩人是有投誠之心的,便讓王誌遠寫信給81師師長葛開祥,讓其放下武器切勿再逃。信寫好後,就由杜大中送過去。

葛開祥倒是爽快,沒怎麽猶豫就決定起義。其實早在渡江戰役發起時,他就有過起義的想法,為此專門找到劉汝珍嚴肅地說道:

軍座,你過去講過多次要帶大家起義,可部隊一直往南走是什麽意思?現在是要下決心的時候了,我部已經準備好了。

劉汝珍被嚇了一跳,弋陽城破後擔心會被葛開祥抓去獻給中共,就趕緊帶著幾個處長和警衛分隊往東南方向逃去。

至此,68軍麾下的三個師,兩個被殲滅大半,一個投誠,跟著劉汝珍一路逃到廈門的僅剩5000余人。後來在當地補充了一些壯丁後,建制勉勉強強恢復。

等解放軍兵臨廈門時,劉汝珍趕緊跑到台灣,68軍則在副軍長劉廣信的指揮下,稍微抵抗了一陣也跟著逃到海外。

在國軍大多兵團被殲滅的情況下,劉汝明兵團到達台灣還有1.6萬余人,這不得不說是個奇跡。當然,這個奇跡是靠跑得快達成的。

後來劉汝明兵團基本被蔣介石撤裁,兩兄弟都不再有什麽權力,劉汝明1975年4月28日在台灣病逝,劉汝珍則是1999年11月在美國洛杉磯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