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74年,楊勇接連收到兩封親啟信,特別交代秘書:馬上封好,退回去

2024-02-04歷史

1972年5月,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過問下,楊勇終於重新出來工作。

1973年6月,受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點將,楊勇去到了新疆,任新疆軍區司令員兼自治區黨委第二書記。

彼時,新疆是個大軍區,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而楊勇的影響力也很強。

1974年,楊勇到新疆的第二年,就接連兩次收到了江青寄來的親筆信。

性情耿直的楊勇接過信後,未曾猶豫,交代秘書: 「不看,退回去,退到中央辦公廳……」

信件被退回後不久,楊勇聽人匯報此事的處理經過時,直言:這次她有氣也只好往肚子裏咽了……

所以,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麽?楊勇又為什麽如此做呢?

楊勇去新疆,是毛主席親自點的名,有關決定卻是周恩來總理正式通知他的。

赴任就職前,在北京,周恩來先後找楊勇談了兩次話,將中央決定下達的來龍去脈以及新疆的基本情況,一並事無巨細地同楊勇講了個遍。

楊勇後來抵達新疆,同新疆的同誌們傳達了周恩來的指示——團結,並透過實際行動全面貫徹落實了周恩來的指示精神。

其中有一個做法非常重要,那便是楊勇到新疆後,解放、團結並大膽使用給了新疆本地幹部。

1973年的新疆,存在一種論調,即認為不應該「講什麽民族」,這種錯誤論調嚴重幹擾了新時期黨的民族工作。

楊勇聽聞後,就耐心講解,反復說明黨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性,並作出實際行動,予以還擊。

他開始放手倚重司馬義·艾買提等少數民族的領導同誌,註意觀察大家的長處,並讓每個人在工作中將長處發揮出來。

司馬義·艾買提

由此,戰將楊勇到任新疆的新聞,人們從最開始的好奇和探究,轉向了鼓舞和歡迎,楊勇發表講話,楊勇下基層調研……有關楊勇在新疆的活動,都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註。

新疆終於迎來了新的局面。

而就在這時,另一邊,北京卻也出現了新情況。

1974年1月底,遠在新疆的楊勇接到了司馬義·艾買提從北京打來的電話。

彼時,司馬義·艾買提正在中央讀書班學習,並在此期間作為新疆的少數民族領導參加了中央會議。

會後,司馬義·艾買提當即給楊勇打電話,傳回了江青等人在大會上的講話記錄。

也就在這會上,周恩來、葉劍英等老一代革命家受到為難。

向來敏銳的楊勇,在看過會議記錄得知後,就對有關同誌說道:

「這次又讓江青鉆了空子,她在北京召開的會,實際上就是對毛主席所言的借題發揮,對周總理搞突然襲擊,一定註意,這個會上的材料,沒有中央正式檔,不予向下傳達。有關部門要掌握好社會動態,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做好思想準備。」

因為有楊勇坐鎮,不管外界的風雨鬧得多大,新疆始終沒有動靜。

江青見狀,親自出面,以個人名義給楊勇寫了一封「絕密」的親啟信。信封是用鉛筆寫的,可以看得出來是江青親筆,信封的落款寫著:「江青同誌處」,借此表示是她在親自過問。

而一向以虎將著稱的楊勇,從秘書手裏接過這封「絕密」親筆信,發現信封裏面實際沒有信,而只裝著幾期在當時只有中央政治局才能看到的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

對於來自寄信人的試探,楊勇斷然囑咐秘書: 「不看,馬上封好,退回去。」

說完,楊勇又想到什麽,特別交代秘書:「按照正常的組織手續,退到中央辦公廳,以後再有類似的信件,不要送我,登記過後,一律退回去。」

楊勇的夫人林彬當時聽說了丈夫對信件的處理辦法時,不禁有些擔憂。

楊勇及其夫人林彬

而楊勇卻說: 「哪有以個人名字寫信送材料的,有的人收到這樣的信會覺得受寵若驚,我偏要做那個不買賬的人。」

這第一封信後不久,楊勇就又收到了厚厚的一包材料,和這包材料一起出現在楊勇面前的,無獨有偶,還有江青的一封親筆信。

信的內容大致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一位作家,寫了一首長詩寄給了她,但是由於她工作忙,沒有時間看,所以請王洪文代為審查。最後審查下來,覺得這首長詩的內容還好,但事關涉外,建議不要公開發表,她批示同意了這個意見,並經過政治局其余等人圈閱,現在特將這首長詩和相關批示轉來,請楊司令親自找作者談談話給以鼓勵,並將她的這封信以及批示交給作者一閱,然後再將詩稿原稿退給作者,再把其余的材料包括她的這封信退回。

當軍區司令部的辦公室副主任李增林將這樣一封信交到楊勇手上,楊勇看完後,火氣上來了,非常不解地問道: 「為什麽不幹脆直接退給作者,幹嘛要我來轉?芝麻大點事為什麽如此興師動眾,真是豈有此理!」

李增林聞言,也是個快言快語的,直言不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的軍區接到類似這樣的信,會召開萬人大會,以示感懷,這一次,怕不是也這個意思,想要我們和其他軍區一樣這麽做。」

楊勇

楊勇聞言,當即擺了擺手道: 「只要我在新疆一天,我們新疆就不搞那一套。」

說這句話的時候,楊勇的語氣篤定,緊接著又十分幹脆地做了個決定,交代李增林:「此時不要省長,不要傳到社會上去,你親自去石河子一趟,把詩稿退回給原作者,再然後把原材料和信按組織原則,封好退回去。」

「好。」李增林應下。

出了楊勇辦公室,李增林就給生產建設兵團打了一通電話,詢問原作者現在在不在石河子。

結果得到答案,原作者人不在石河子,而在北京,正參加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舉辦的學習班。

恰好那些材料也需要退回北京,李增林幹脆直接派人跑了一趟北京,找到了正在北京參加全軍運動會籌備會的新疆軍區副政委曹達諾夫,請他找作者談了話,將詩稿退了回去,順便將那一大摞材料原封不動退了回去。

曹達諾夫

如此這般,所有流程行動楊勇都是按照所收到的那份親筆信中所要求的辦的,任誰人也挑不出錯來。

當聽到李增林匯報此事的處理經過時,楊勇禁不住笑出聲來,一邊誇贊李增林 「事情處理得很好」 ,一邊又意味深長道, 「這下江青尤其也只好往肚子裏咽了……」

再往後在新疆的日子裏,楊勇一直堅持鬥爭,堅守著本心,不隨波逐流。

當周恩來、鄧小平相繼受無端指責,滿城風雨之時,新疆軍區一直「按兵不動」,楊勇始終就是那一句話,「只要我在一天,新疆就不能搞」,他用「只要中央沒有正式檔,就硬頂著不幹」的辦法頂住了壓力,並將更多精力放到了軍區建設上。

就這樣楊勇在新疆幹了四年,硬頂了4年。

在此期間,他身上剛直不阿,坦蕩如砥的性格特點和人格魅力充分展現,在新疆各族幹部和群眾之中深孚眾望。

1977年,楊勇離開新疆,回到了北京,擔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協助鄧小平主持總參日常工作。

1983年,楊勇將軍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如開國元帥徐向前對他的評價:「(楊勇將軍這一生)對黨忠誠,待人誠懇,善於團結幹部,不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均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