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北京中南海懷仁堂,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授銜儀式舉行。這次授銜儀式具有裏程碑意義,毛主席親自為包括朱德在內的10位元帥授銜,此外還有10名大將、55名上將、175名中將和800名少將,這些在抗戰和解放戰爭中表現出色的將領們,都獲得了應有的榮譽。
在這些將領中,有一位長須胡的老人,他的外表與其他幹凈整潔的軍官們形成鮮明對比。
毛主席特許,授銜儀式上留著長胡須的中校,他叫蔣維平,他的故事要從1884年說起。
蔣順發懷著滿腔熱血,加入了洋務軍,希望能為國家出一份力。然而,洋務軍內部的封建腐朽讓他深感失望,他決定離開。
後來,蔣順發被袁世凱部隊抓了壯丁,對袁世凱的欺壓和復辟稱帝的野心感到反感。於是,在1916年,他找機會逃離了袁軍。
此時的蔣順發已經38歲,多年的參軍救國之路充滿了曲折和失落,他決定先放下軍教生涯,開始從醫。他一邊務農,一邊自學中醫,並向有經驗的老中醫們請教學習,收集民間的土藥方進行研究。
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已經算得上半個老中醫了。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作為一位愛國心切的青年,蔣順發立刻趕往北京,參加了學生組織的遊行活動。在那裏,他深受學生們的鼓舞,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與他愛國救亡的思想不謀而合。
激動的他終於找到了一條新的報國之路——回到房山縣後,他開起了一個紅十字會,免費為貧窮的農民看病,因此在民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借此機會,他宣揚反帝反封建思想,組織農民支持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場抗日救國熱潮。
蔣順發也積極參與到抗日救國的宣傳工作中,收養了一個義子,取名蔣誌剛,培養他的愛國精神。 1935年,蔣順發結識了在北平宣傳抗日活動的共產黨地下工作人員李向。
兩人都對日軍的侵略行為感到憤怒,相見恨晚,成為至交好友。透過李向前的介紹,蔣順發對共產黨的認識更加深刻,他明白只有共產黨是真心為人民謀福利的軍隊,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
在之後的工作中,蔣順發開始向村民們宣傳共產黨的思想,而他自己對共產黨也產生了向往之情。兩年後,蔣順發在老家幫助鄉親們研究農業技術,興修水利工程,提高人民的生活質素,深受當地人民的愛戴。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全面侵華,房山縣先是被日軍攻陷,後又被土匪洗劫。蔣順發悲憤之下,欲親自上前線去抗戰,但李向已離開,報國無門的他只能為房山百姓料理後事,義務治病。
1938年,宋時輪、鄧華帶領的八路軍駐進房山,得知訊息的蔣順發激動不已,雖然已經60歲,但參軍報國之心不減。
家人和義子蔣誌剛都支持他,蔣順發將自己的名字改為蔣維平,寓意參軍報國,維護和平。出發那天,鄉親們自發前來送行,蔣維平時對大家的好,大家都記在心裏。
蔣維平晝夜不停地趕來八路軍包森支隊駐地,受到了包支隊長和將士們的熱烈歡迎。包支隊長為難地勸蔣維平讓兒子參軍,自己回去繼續行醫救人,蔣維平表示自己已做好將晚年貢獻給抗日事業的準備,無論如何也要參軍。
包支隊長深為感動,遂請示宋時輪司令員。最終,宋司令員同意了蔣維平的請求,蔣維平留下了激動的熱淚,雖然已是花甲之年,但有著一腔抗戰救國的熱血。
60歲的蔣維平,以最老的年齡成為八路軍,軍齡卻最小。他是繼徐特立、董必武、孫毅等八路軍老將之後,又一位被允許留胡須的老兵。
由於年紀大,組織委派他到政府辦的抗日救國醫院擔任院長,並兼任九區救國會主任。他帶了自己的藥材和醫療工具,立即全身心投入到救治傷員的工作中。
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他救治了上百名士兵,並幫助了許多老百姓,因此受到了將士和百姓們的一致贊譽,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蔣老大夫」。
在此期間,他還積極申請入黨,表現優秀。在他參軍兩個月後,組織接受了他,讓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那一刻,蔣維平激動得流下了眼淚,發誓要把余生都獻給黨和人民。
蔣維平在後方的工作有條不紊,但每當聽到前線的訊息,他都會心潮澎湃。他知道,自己年紀漸長,但仍然渴望上前線拼一把。
他向上級提出了請求,雖然最初遭到了拒絕,但他沒有放棄。最終,在1938年10月,他被調到了王震旅長的一二零師三五九旅。
王震旅長被他的堅定決心和上前線打鬼子的雄心壯誌所感動,於是讓他擔任七一九團的軍醫。 蔣維平在前線的日子裏,一邊潛心研究醫術,一邊救治傷員。
他經常和衛生部的年輕人一起冒著生命危險奔赴前線,開展戰地救援工作。他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從沒有因為自己年紀大就搞特殊。
不管是隨部隊轉移,還是冒著生命危險穿梭在炮火中搜救傷員,他都從沒有叫苦叫累。他與所有的將士共進退,戰爭持續多久,他就工作多久。
他的及時救治,讓不少將士從殘酷的戰場撿回了一條命。他的堅韌和勇氣,是所有人的榜樣。
1940年,三五九旅肩負起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的重任,蔣維平深感光榮,迫不及待地加入了這個隊伍,奔赴延安。
1941年,他們抵達陜西省的米脂縣,這裏缺少藥品的問題讓蔣維平深感憂慮。於是,他親內建領隊伍上山采草藥,並經過20多天的辛勤努力,成功研制出了四十多種急救藥。
這些藥物對於當地的百姓來說,如同救命稻草。然而,長時間的工作使蔣維平的身體不堪重負,他不幸病倒了。盡管如此,他仍然堅持為前來求醫的百姓治病。
王震旅長知道後,打算把蔣維平調到後方,但被他堅決拒絕:「我還不是老朽,怎麽能去後方呢?」在米脂縣的一年裏,蔣維平救治了無數的戰士和百姓,充分發揮了他的價值,成為了一個真正為國為民的優秀共產黨員。
這一年,他被團裏評為模範共產黨員和模範醫務工作者,受到了全團的祝賀和百姓們的贊美和喜愛。
1942年,三五九旅接到一項新的任務,前往南泥灣開墾荒地。身為旅裏的一份子,蔣維平自然不會缺席。在出發前,米脂縣的百姓為了感謝蔣維平在過去兩年對他們的照顧,連續7天向【解放日報】投遞感謝信,稱蔣維平是「米脂人民心中的好醫生」。
蔣維平深感感動,與當地的百姓們深情告別。到了南泥灣九龍泉後,蔣維平發現這裏寸草不生,於是他向王震旅長提出請求,希望能和大家一同開荒種地。
於是,他接任了七一九團農場場主兼制藥廠廠長。接下來,蔣維平率領組織分配給他的100多名戰士,來到黃土高原上開墾荒地,並種植了農作物。
不僅如此,蔣維平還開動腦筋,大力發展生產,安排一些人制作茶葉,一些人制藥,一些人編織,還建立了運輸合作社,將收獲的糧食運往全國各地銷售。
不到一年的時間,整個農場就實作了自給自足,甚至還為全旅提供了3000多套棉衣,以供將士們保暖。除了開墾種地,蔣維平也非常註重綠植的種植。
他帶領戰士們沿著山坡種植桃樹、核桃樹、梨樹等水果,成功將荒涼的九龍泉改造成了一座花果山。
1942年,毛主席對三五九旅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要求全國向其學習,積極發展生產。這一舉動極大地激發了三五九旅和蔣維平的積極性。
1943年,毛主席聽聞了蔣維平的事跡後,發出了通令,表揚了蔣維平糊王震,並當面對王震說:「活著就是要工作,蔣維平同誌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典型,我們必須要照顧好他老人家的生活,保證他的健康!」
1944年9月,陜甘寧邊區參議會副議長謝覺哉親自去九龍泉看望66歲的蔣維平,並為他題了一首詞,贊美他是人老心不老的「老猴」,將九龍泉變成了花果山,貢獻巨大。
蔣維平因為兩次被評為三五九旅的勞動模範英雄,還參加了延安的群英大會,和其他模範英雄一起接受了毛主席等一眾領導人們的祝賀和教導。
蔣維平始終牢記毛主席的教誨,不能驕傲,要虛心努力,尊重人民,工作兢兢業業,才能配得上模範英雄的稱號。
1945年,抗日戰爭進入最後階段,蔣維平自告奮勇再次赴前線。同年12月,他從延安回到晉察冀軍區,被任命為政治部農場場長。
他帶領40多名受軍法處置的犯人進行勞動改造,同時也種下了希望的種子。蔣維平帶領這些犯人在1946年春天播種糧食,到了年底,不僅解決了軍區的糧草問題,還賺取了邊幣1100多萬元(相當於小米十萬余斤)。
這些犯人也得到了良好的改造,有的重獲新生,有的上了前線。蔣維平因此得到了軍區政委劉瀾濤的高度贊揚。1947年內戰期間,他被任命為晉察冀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分院副院長。
在戰爭和醫院之間,他不分晝夜地穿梭,救治傷病員,參加了數十次戰鬥,收治了上千名病人。他始終堅持著「不死就要幹,越苦越向前」的信念,用行動報效祖國。
蔣維平:從「花果山一老猴」到全國英雄模範 在1950年國慶的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大會上,蔣維平以其卓越的貢獻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被評選為代表參加會議,受到了黨中央的深切關懷和厚望。
回到部隊後,他始終保持著軍人的初心和責任感,積極參與抗美援朝戰爭的救治工作,並在國內局勢穩定後,積極建設國內的基礎醫療,為中國的醫療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5年,新中國的第一次授銜儀式在中南海舉行,蔣維平作為全國英雄模範,參與了這次授銜儀式。然而,儀式要求剃掉胡子,讓他感到有些為難。
蔣維平已經77歲高齡,留著滿臉的胡須,這把胡子跟隨他已有幾十個年頭,他早已習慣了留胡須,實在舍不得刮掉。
於是,他向工作人員詢問能否不剃胡子。工作人員將蔣維平的請求報告給了上級。最終,上級破例允許蔣維平留胡子,而這個為蔣維平破例的人,正是毛主席。
毛主席曾在何長工那裏和蔣維平有過一次交談,那時蔣維平正在為何長工治病,正巧碰見了前去探望何長工的毛主席,何長工向毛主席介紹完蔣維平後,毛主席打趣地說:「我知道你,你可是花果山上一老猴啊!」
毛主席感念蔣維平不顧身體為革命奔波,救治傷員,種糧植樹,為革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因此這才允許蔣維平留下胡子。
這胡子,不僅象征著蔣維平的高齡,也象征著他對革命不朽的熱愛。在那次授銜儀式上,蔣維平成為了唯一一個留著胡子的人,他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人們的心中。
雖然成為了特例,但蔣維平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大,反而更加勤奮努力地工作,致力於建設自己的家鄉。在1956年參加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時,他還與毛主席有過親切的交談。
毛主席告誡他不能過度勞累傷身體,並叮囑他:「你的任務就是健康地活著。」蔣維平牢記毛主席的這句話,註意保養身體,以身作則,影響著身邊的人,甚至影響了下一代。
他用余生發光發熱,為後人照亮前路。最終,蔣維平於1964年7月12日在二五一醫院病逝,享年86歲。
蔣維平同誌以高超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踐行了"燃燒自己,奉獻祖國"的精神。他以60歲的高齡參軍,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他將晚年奉獻給黨和國家的堅定決心,他是我們應當銘記的英雄先輩,是我們學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