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湘江戰役前,毛主席提出一「大膽計劃」,如被采納,就沒有長征了

2024-02-28歷史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紅軍的長征不僅是一次地理上的遷徙,更是一段精神的傳奇。這一歷史事件,蘊含著無數的艱辛與不屈,每一步都凝聚著紅軍將士的血汗和淚水。

長征的序幕,其實最早並未以「長征」之名開啟。它的起點,也並非是後來的目的地陜北。

在1934年的夏天,湘江之戰的硝煙還未散去,毛澤東就已經洞察到了形勢的嚴峻。他提出了一個極具前瞻性的計劃,然而,歷史的車輪已經滾滾向前,紅軍的命運被推向了一條未知的道路。

1934年7月,為了轉移敵人的視線,中央決定先派出紅七軍團,改名為「北上抗日先遣軍」。這一舉動,旨在為接下來的行動贏得寶貴的時間。

粟裕,這位後來的戰神,當時擔任的是參謀長。他的智慧和勇氣,為紅軍的戰略轉移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同時,紅六軍團在蕭克的帶領下,向湘西進發。他們的目標,是與賀龍領導的紅二軍團匯合,共同打造湘西的革命根據地。

這兩支軍團的行動,雖充滿風險,但在大局面前,他們毫不猶豫地扛起了這份責任。

1934年9月,隨著形勢的日益緊張,紅軍開始了名為「戰略轉移」的艱難旅程。這一年到1935年間,紅軍的行動被稱為「轉移」、「突圍」、「西征」。在這段歷史中,最初並未使用「長征」這一名稱。

直到1935年5月,在大涼山彜民區,朱德總司令釋出了【中國工農紅軍布告】,首次提到了「紅軍萬裏長征,所向勢如破竹」的壯麗詩句。

6月12日,【紅星報】刊登的【兩大主力會合歌】中,再次提及了「萬余裏長征」。從此,「長征」這一稱呼開始廣為人知。

1935年11月,毛澤東在陜北的一次會議上發表精彩演講,提到紅軍隊伍走過了兩萬五千裏的艱苦路程。

從此之後,「長征」這個詞廣為流傳,成為紅軍口口相傳的熱門「長詞」。

湘江戰役前, 主席的大膽策略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紅軍的腳步堅定地邁向了未知的遠方,開啟了長征。

在長征的征途中,共有86859名紅軍戰士,背井離鄉,跨過高山大川,他們的目標,是突破國民黨的重重包圍,尋找革命的出路。長征的路線曲折復雜,先是向南,繞過敵人的重兵防守,再向西,朝著希望的地方進發。

在長征初期,紅軍與陳濟棠達成了一定的默契。陳濟棠在一次秘密會面中承諾:「只要不深入廣東,只是路過,我會盡量為你們提供便利。」這一默契使得紅軍順利透過了第一道難關——桃江防線。

接下來,紅軍面臨的是湘粵交界的汝城、仁化、城口等地的防線。這裏,湘軍虎視眈眈,而粵軍則表現出了明顯的消極態度,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防止紅軍南下,對於紅軍的西征並不甚關心。利用這一點,紅軍迅速突破了第二道防線。

然而,第三道防線——湖南郴縣和宜章之間的防線,是蔣介石親自下令加強的。他命令四川軍閥何鍵和廣東軍閥陳濟棠必須擋住紅軍的前進。

但是,面對紅軍的智慧和勇氣,蔣介石的計劃再次落空,紅軍成功突破了第三道防線。

紅軍的西進計劃顯而易見,蔣介石等國民黨高層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蔣介石曾自信滿滿地認為,瀟水、湘江、漓水這三條大河構成的天然屏障足以阻擋紅軍的前進。

於是,蔣介石調集了湖南的何鍵、廣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廣東的陳濟棠,以及中央軍的薛嶽、周渾元等部隊,企圖圍追堵截紅軍。

面對國民黨軍的重重包圍,紅軍並未畏懼。李德和博古在一次軍事會議上堅定地提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一次夜間行軍中,一位紅軍戰士問道:「指導員,前方的路如此艱險,我們真的能夠突圍成功嗎?」

在這關鍵時刻,毛澤東盡管失去了軍事指揮權,但他的戰略眼光依然犀利。他提議:「趁敵軍調動之際,尤其是薛嶽、周渾元部隊尚未到位之前,我們應當組織反擊,來個回馬槍,將被動轉為主動。」

這個計劃極具冒險性,博古與李德雖然猶豫,但彭德懷卻堅決支持毛的見解,認為這是突破敵軍重圍的最佳時機。

彭德懷補充道:「結合主席的計劃,我們不僅可以西進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還能在湘南地區發起攻勢,利用敵軍的空虛,迅速北上,給敵人以致命一擊。」此時湘軍主力尚在湘西北,湘南幾乎無人抵抗,是紅軍行動的最佳突破口。

然而,計劃的大膽性讓博古與李德難以做出決定,最終選擇了繼續向西進發。在此之後的湘江戰役中,紅軍遭受重大損失,壯烈的戰士人數銳減至三萬余人,這是一次沈痛的損失。

如果當時能夠采納毛澤東的建議,也許歷史的軌跡會有所不同。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只留下了紅軍將士的英勇與堅韌,以及那段充滿艱難與挑戰的長征路。

如此,一段壯麗的歷史在紅軍的腳步中緩緩展開,長征不僅是一次物理上的遷徙,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銘記著無數英雄的犧牲與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