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6日,開國元帥陳毅不幸病逝。
陳毅的病逝,令毛主席深感悲涼和心痛,驀然回首,井岡山的老同誌們一個一個都離開人世,留下來的已經很少了。
這無疑觸及了毛主席心底最柔軟的神經,對戰友的晚情也終於傾瀉而出。
1月10日下午3點,陳毅元帥的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
自1956年就再沒參加過一人追悼會的毛主席,身著一席睡衣,外頭裹了件大衣,就這樣突然出現在了陳毅元帥的追悼會現場。
這令在場的老同誌們深受鼓舞,同時也讓這場追悼會的影響和意義遠遠超出其本身的含義,釋放了不同尋常的訊號。
也就是在陳毅元帥的追悼會後,毛主席親口提到了鄧小平(彼時鄧小平已經在江西南昌郊區)。
而除了鄧小平,毛主席還提及了一人,參加完陳毅的追悼會後,毛主席直言「應該讓他回來」。
譚震林
所以,陳毅元帥追悼會後,除了鄧小平,毛主席另提及的「他」究竟是誰?毛主席又為什麽提及他呢?
井岡山崢嶸歲月
這個人就是原國務院總理譚震林,人稱「譚老板」,又稱「譚大炮」。(「譚老板」的名號還是從毛主席開始的)。
譚震林和陳毅一樣,在井岡山時期,都同毛主席一起伴隨著中國革命跌宕起伏的歷史走過了自己生命中一段光輝無比的崢嶸歲月。
1927年,大革命失敗,全國上下都籠罩在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制造的「白色恐怖」之中,革命形勢十分嚴峻。
同年8月,中央召開緊急會議,而在會議上,毛主席擲地有聲,提出了「槍桿子裏出政權」的重要思想。
譚震林
時年25歲的譚震林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率領工農革命軍打進了茶陵縣城,成為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位縣級政府的領導人。
同年年底,譚震林又跟隨毛主席上了井岡山,並先後擔任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常委、副書記以及書記,
而陳毅,則是在第二年,也就是1928年4月力排眾議,同朱老總一起,堅定率領著「八一南昌起義軍」殘部800多人上了井岡山,同毛主席率領的秋收起義軍勝利會師。
自此,毛主席、陳毅以及譚震林等共同投入到了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崢嶸歲月之中。
在井岡山的日子,他們過得十分不易,直接面對著極端殘酷的生死考驗。
為了守住井岡山,粉碎敵人「圍剿」,除了練兵和構築工事,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解決糧草,而因為被封鎖,井岡山上服裝彈藥、糧米油鹽的供給都異常緊缺困難。
辦公用的油燈按規定各連共用一盞,每到夜間熄燈號就會吹響,不辦公的時候就要把燈熄滅,就為了省油。
譚震林
另外井岡山上的儲備糧食,要靠同誌們上下山足足走五六十裏陡峭的山路,用扁擔「挑谷上坳」,天亮出發,天黑才能運回糧食去。
大家吃的不好,穿的不暖,但是沒有人退縮,他們最終選擇攜手走在荊棘叢中,踏出了一片天地,使得中國革命揭開了雄偉壯麗的新篇章。
井岡山這段崢嶸歲月,成為了他們心中最難忘的記憶,也成為了毛主席晚年時常憶及的歲月。
只不過,毛主席同譚震林以及陳毅的晚年交往,是在一段特殊時期中度過的,他們在井岡山以及之後幾十年的風雨和鬥爭中結下的情誼,依舊沒有褪色,卻帶了點苦澀的意味。
懷仁堂拍案而起
1967年2月11日到2月16日,中南海懷仁堂,周恩來總理主持召開了一次中央碰頭會。
當時參加這次會議的,都是中央高層。
彼時,譚震林和陳毅已經調到中央工作有一段時間了。
1954年,毛主席在玉泉山宴請陳毅,曾親口對在華東局地方上工作多年的陳毅說:「希望你和震林同誌來京工作。」
自此,陳毅和譚震林奉調進京,從地方去到了中央,去到了毛主席身邊。
1958年,周恩來、鄧小平、彭真、陳毅(右三)、譚震林(右六)參觀北京農業展覽館
1959年,在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上,譚震林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並在1962年兼任農林辦公室主任,分管農林口。
這段時間,譚震林懷著滿腔熱情,將全部精力傾註到了中國的農業發展上。
而「譚老板」的名號在這段時間也越來越響了,同誌們匯報工作的時候,一開口就是「遵照老板的意見……」
譚震林聽習慣了,也就是由著大家去說了。
但要是仔細觀察,其實不難發現,「譚老板」的身形實在和老板沒什麽關系,他的身材不高,不足1米6,膚色有點黑,肚皮也不大,他和自己的警衛員老沈站在一起,估計別人都要以為老沈才是老板了。
譚震林、毛主席、陳毅
「譚老板」的這個雅號還是從毛主席最先開始叫的,抗日戰爭期間,譚震林在新四軍工作,執行任務需要,譚震林數次化裝成老板的樣子出門。
一次會議,毛主席就帶頭叫他:譚老板,說說你的意見吧!
這樣叫順口了,「譚老板」的雅號就沿襲下來。
再後來,也就有了「譚老板」大鬧懷仁堂的事件,譚老板更因此聲名大振。
和「譚老板」一同大鬧懷仁堂的,另外還有陳毅、葉劍英、李先念等老同誌,他們在會上代表老同誌們同另一夥人進行了英勇的鬥爭。
而其中,陳毅和「譚老板」的性格是最為相似的,兩個人說話向來都是快言快語,講到激憤的地方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彼時,譚震林65歲,陳毅66歲,從井岡山一路下來,兩個人已經經歷了一路的大風大雨,黨內多次重大的鬥爭,也都有見證。
而這一次,如譚震林在會上拍著自己的胸脯所說:「這一次,是歷史上真正最殘酷的一次,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
說完這句話,譚震林將目光轉向在座的戰友們,老同誌們的目光更加給足了他勇氣。
譚震林這次直接將自己的心裏話都說了出來,到最後越說越氣,他直接起身拿起了大衣,往胳膊上一甩,直言道:「讓你們這些人幹吧,我不幹了!」
說著,譚震林又向前大邁一步,又撂下狠話:「砍腦袋,坐監牢,開除黨籍,也要鬥爭到底!」
眼看譚震林就要提前離場,還是陳毅起身勸他:「譚老板,不要走,要留在裏面鬥爭!」
聽到陳老總這麽說,譚震林才最終停下了腳步,坐回原位,接下來的時間裏,譚振領氣也沒消,整場會議一如既往地火藥味十足。
……
懷仁堂這場會議之後,譚老板「就是要砍頭坐牢也要鬥爭到底」的錚錚之言,讓聞者都由衷地欽佩。
但也同樣是在這場會議之後,譚老板經歷了長達兩年半,堪稱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時光。
每天吃過晚飯,他就坐在辦公桌前,拿一支鉛筆,開始寫檢討,但他實在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所以總是寫一段劃一段,就這樣迴圈復始,一籌莫展,一天寫一頁都是好的。
許多老同誌、老部下們來看他,都希望他「好漢不吃眼前虧」,紛紛寬慰他:「老板啊,認個錯沒什麽要緊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歷史總是公正的……」
後來,也不知道這些勸說是否真的起了作用,譚老板就用寫「檢討」的形式堅持著自己的抗爭,一天之中,寫檢討和送檢討對他來說是最煎熬的時段。
檢討送到毛主席那裏,他始終堅信著,黨是理解他的,毛主席也會理解他的。
1969年9月,譚老板又在廣西桂林度過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歲月。
那段日子,除了吃飯就睡覺看書看報,譚老板無事可做,後來他的妻子葛惠敏(還患上了精神分裂)、兒子還有小女兒也去到了桂林陪他。
後來妻子的病情好轉,空閑的時候,譚老板就會給自己的兒子女兒講起黨史,一天女兒給他出題目了:「就講南昌起義之後,到朱毛井岡山會師!」
譚老板就又先陷入到井岡山那段崢嶸歲月的回憶之中,他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講起故事信手拈來,逗得孩子們時而哈哈大笑,時而心情緊張。
在桂林的這段歲月裏,旁人眼中,譚老板難得地沒有了工作上的壓力,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到夜深人靜,他有多渴望事情出現轉機的那一天。
而這一天,他在桂林等了兩年多。
「應該讓他回來」
1971年11月,毛主席在一次座談會上,提到了5年前懷仁堂那次會議,直言:「老帥們有氣,發點牢騷嘛,他們是在黨的會議上公開的,大鬧懷仁堂嘛……他們吵一下也是可以的,同我來講就好了。那時我也搞不清楚……」
緊接著毛主席的這段話,成為了形勢好轉的重要訊號。
不過這些訊息,遠在桂林,訊息閉塞的譚震林得知也是在幾個月後了。
與這個好訊息相伴的還有一個壞訊息,那就是1972年年初,陳老總在北京病逝了。所幸陳老總在病逝前,已經得知了毛主席在座談會上針對「大鬧懷仁堂」事件做出的評價,那句話成為了他生前最後的安慰。
而譚老板聽聞陳老總逝世,不禁悲從中來。
淮海戰役總前委,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
細想譚老板和陳老總,兩人不光性格相似,人生經歷更是多有交集,兩人都是從井岡山上下來的,解放戰爭期間,兩人還都是淮海戰役五人總前委的成員,最後淮海戰役的大獲全勝,為解放戰爭的迅速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兩人又在都在華東局工作,且在同一時間奉調進京,去到毛主席身邊工作。
後來又同樣經歷了懷仁堂那次會議。
如今故人突然離去,譚震林沈默良久,耳邊似乎還會回蕩起陳老總對他說的那句:「譚老板,不要走,要留在裏面鬥爭!」
陳老總的追悼會召開時,遠在桂林的譚老板終沒能到場。
而在此之前,毛主席親自圈發了有關召開陳毅追悼會的檔,親手劃掉了那篇連頭帶尾僅600字,簡歷就占掉一大半篇幅的悼詞中,所謂「有功有過」四個字。
去世前,因為陳毅元帥已經不是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所以這場追悼會按照檔規定,由中央軍委出面組織,參加追悼會的人數定在500人。
而毛主席卻突然出現在了追悼會現場。
追悼會召開的那一天中午,按照慣例,毛主席是要午休的,一般要睡到下午四點,但是那一天,心中有事的毛主席身著平日裏那件淡黃色的睡衣,在那張大木板床上卻是煩躁不安,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到下午一點半的時候,毛主席就坐起身來,問工作人員:「幾點了?」
因為陳毅的追悼會是在下午3點召開,聽到工作人員說是一點半,毛主席當即以不容置疑的語氣道:「調車,我要去參加陳毅同誌的追悼會!」
彼時,毛主席的身體狀況已經大不如前,雙腿雙腳浮腫,下地散步都很困難。
另外再加上自1956年以後,毛主席再沒參加過其他人的追悼會了,所有人都預設毛主席同樣不會參加陳毅的追悼會,所以從沒有人提醒毛主席那一天是陳毅同誌的追悼會。
但是因為追悼會的檔是毛主席親自圈發,主席從一開始就記下了那個日子,他就那樣拖著重病之軀親自去了陳毅同誌的追悼會現場。
而毛主席的到來,既是對陳毅同誌的一種悼念,也是對老同誌們的一種安慰。
也就是在陳毅同誌的追悼會後,有了毛主席的支持,還有周恩來總理的籌謀,許許多多的老同誌們得以陸續重新出來工作了。
而其中,首先就包括了鄧小平,毛主席在追悼會上先是提及了鄧小平,周恩來總理就暗示陳毅的家屬(陳鄧兩家向來交好)將訊息傳播出去,這個訊息後來成為了鄧小平復出的重要訊號。
再往後,毛主席就親口提到了譚震林。
1972年12月18日,毛主席在同周恩來面見時,親口提到:「譚震林同誌雖有一時錯誤(現在看來,當時大鬧懷仁堂是有心人故意造成打倒一批老同誌的局勢所激成的),但還是好同誌,應該讓他回來。」
周恩來聽到主席如是說,十分開心,當即開始著手安排譚老板的復出事宜,並提筆寫了一封信,向中央有關方面傳達了主席的指示。
另外在信中,總理還不忘叮囑:「他(譚老板)在桂林摔傷了骨頭,此前曾請韋國清同誌(時任廣西革委會主任)註意幫他治好,王良恩同誌了解其情況,也可問他關於震林同誌一家的近情。」
12月26日,得知中央關心的譚震林,終於時隔多年提筆,給毛主席寫了兩封信。
值得註意的是,譚震林給毛主席寫信那一天,正好是毛主席的生日,又或者說,譚震林是專門挑了那天。
在第一封信中,譚震林簡單說明了一下自己腿上的情況,另外還有家人的一些情況。
第二份信中,譚震林寫到:「今年是我怕離京慶祝主席生日的第4年,每到這個時候,總是要回憶一下過去,想來想去還是一句話,有了主席才有我的今天……」
最後這兩封信,透過有關渠道,完好無失真地送到了毛主席的辦公桌上,毛主席當時看完這兩封信,究竟是怎麽想的,我們無從得知。
唯一可以明確的是,毛主席在看完譚老板的信後用粗鉛筆作出了一句話批示:
印發政治局各同誌,第二封信所提問題,請紀、汪辦。1973年1月2日。
也就是毛主席的批示後不久,1973年3月,譚老板攜一家人終於從桂林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北京。
中央當時專門派了公務車去接他,並安排他住進了北京醫院,治療腿傷,他的家人也得到了妥善安置,緊接著,中央宣布恢復了他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生活待遇。
1973年8月,譚震林當選為中央委員,1977年再度當選,這期間,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均已辭世,譚老板還堅挺著。
譚震林80大壽
1982年,譚老板整整80歲,進入了耄耋之年,年老體弱的他終於退居二線。
1983年,譚老板再度住進了北京醫院。
這一次,他有一種預感,自己要去見陳老總、毛主席還有周總理了,進入彌留之際的他,對自己將要面臨的人生終點,沒有絲毫畏懼。
1983年9月30日,譚老板就這麽迷迷糊糊好似感受著老戰友的召喚,永遠地閉上了眼睛,終年81歲。
回首譚老板這一生,最後留給人們的,是無盡的懷念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