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美援朝戰役時,毛主席為何不讓劉伯承掛帥?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2024-01-03歷史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選右上方的「關註」,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文丨博恩話史

編輯丨博恩話史

抗美援朝是中國的立國之戰,在彭老總的指揮下,數十萬誌願軍戰士們英勇無畏地和十七國聯軍正面交鋒,並將他們全部趕回三八線以南。

逼得美國不得不第一次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也為中國贏得了和平發展的機會。

可在戰爭開始前毛主席卻在誌願軍總司令的人選上糾結了很長時間;

粟裕、林彪都曾是他的統帥人選,只可惜兩人因為傷病都婉拒了任命。

不過很多人也由此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麽毛主席從沒考慮過被譽為「軍神」的劉伯承元帥呢?

要知道他的戰功和軍事才能在我軍將帥中都是頂級的。

其實並不是毛主席不想,而是不敢用劉帥,這又是為什麽呢?

劉伯承有實力做誌願軍總司令

從軍事指揮層面來說,劉伯承元帥非常適合作為抗美援朝人選。

首先來說劉伯承是出色的軍事理論家,早在1912年他就考入了在重慶開辦的將校學堂,學習軍事理論和古代兵法。

1927年他又奉命前往蘇聯留學,經過三年的學習後,以優異的成績從蘇聯頂級軍校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

在蘇聯留學期間,劉伯承還閱讀和轉譯了大量蘇聯軍事理論著作,對機械化作戰和大兵團作戰有著深刻的認識。

可劉帥卻不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儒將。

從1912年開始他就為革命南征北戰打了幾十年的仗,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以及紅軍長征等重大軍事行動,是有名的常勝將軍。

抗日戰爭時期,劉帥率領的129師在太行山地區多次痛擊日寇,讓日偽軍聞風喪膽,建立晉冀魯豫革命根據地,守住了華北抗日根據地的南大門。

解放戰爭時期他和鄧公又率領中原野戰軍千裏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盡管在遠離根據地和大後方的敵占區作戰,可在解放戰爭中二野(原中野)殲滅國民黨軍隊數量高達330萬人,位居四大野戰軍之最。

劉帥的軍事指揮能力得到過毛主席、朱老總等多位領導人的盛贊,毛主席甚至誇他是「一條龍下凡」。

從軍事指揮能力和軍事理論來看,劉伯承元帥完全有資格成為誌願軍總司令,可毛主席為什麽不敢用劉帥呢?

殘廢證揭秘軍神身體狀況

劉帥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允許他再上戰場,在劉伯承紀念館中珍藏著一個「殘廢證」,而它的主人正是劉伯承元帥。

在這份殘疾證中不僅清楚地寫有劉帥的名字,而且他的「殘廢等級」和「殘廢情形」都介紹得一清二楚[1]。

劉帥的殘廢等級達到了二級甲等,而且三十多年的戰爭經歷在他身上留下了整整9處傷痕,是十大元帥中受傷次數最多的。

很多人在小學時都曾讀到過一篇【軍神】的文章,這篇文章就詳細介紹了劉帥在1916年3月的護法戰爭中所受的重傷。

子彈從他的右太陽穴打進去又從右眼處穿了出來,讓劉帥徹底失去了右眼。

可因為當時護國軍缺醫少藥,他幾經輾轉才來到重慶德國醫生沃克開設的診所。

在劉帥的強烈建議下,沃克醫生沒打任何麻藥就為他做起了手術。

手術過程讓醫生都心驚膽戰,可劉帥卻風輕雲淡地說了句:「您一共割了72刀,我一直數著呢。」

在這次手術之後,沃克醫生對他的意誌力非常佩服,由衷地盛贊他為軍神。

可這次重傷卻並不是劉帥戎馬生涯中最嚴重的一次,1923年9月的受傷更是險些讓他喪命。

當時他在執行任務時被敵人打中右腿股動脈,轉了幾家醫院都無法進行手術;

直到前往成都的法國醫院,他才在醫生的幫助下脫離生命危險。

盡管當時保住了性命,可因為當時的天氣炎熱,他的傷口不久就發炎紅腫,看著隨時可能潰散的右腿,法國醫院的醫生建議他截肢。

劉帥卻堅決不同意,幸運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的傷勢慢慢好轉並恢復了行走。

可即便如此右腿的子彈一直都未能取出,根據劉伯承之子劉蒙回憶:「父親遺體火化後,骨灰中都有彈片。」

這些傷口雖然都已經愈合,但在之後的生活和工作中還是給劉帥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每到陰天下雨時這些傷口都疼痛難忍。

像北韓那樣極端寒冷的天氣,對於身體情況不佳的劉帥來說,是極其嚴重的考驗。

如果劉帥真的在北韓有什麽三長兩短,對軍心也是極大的影響。

正是出於對劉帥身體情況的考慮,毛主席最終放棄了讓他前往北韓指揮。

不過劉帥雖然沒有上前線指揮作戰,可也為抗美援朝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那就是成立南京軍事學院。

建軍必建校,治軍必治校

劉伯承元帥不僅是一名出色的軍事理論家,而且還是一位優秀的軍事教育家。

他一直提倡在軍隊中建設軍校,為黨和軍隊培養合格幹部。

劉帥早在北伐戰爭時期就曾組建軍事政治學校,從伏龍芝軍事學院回歸後,他又兼任了紅軍大學的副校長、抗大副校長等軍校幹部,為黨和軍隊培養了一大批骨幹力量。

1950年在指揮二野解放西藏後,中央本來希望他擔任解放軍總參謀長,可劉帥卻以自己的身體不好拒絕了中央的好意。

當國家有意建設陸軍大學時,他卻主動向中央提議由自己負責籌辦,並為此辭去西南局第二書記等要職,執意要當一名教書育人的教書匠。

他的提議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批準。

因為他們很清楚劉帥對軍校的重視程度,也認為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在得到黨中央的批準後,劉帥拖著自己滿是病痛的身體考察了北京等多個城市考察;

最終選定南京作為新軍校的校址所在地,還提議將「陸軍大學」更名為「軍事學院」。

在劉帥的努力下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就在南京正式成立了,並在1951年1月5日舉辦了開學典禮。

在開學典禮上劉伯承慷慨激昂地向學員說明了軍事學院成立的目的:「作為抗美援朝的人才培養基地,學校開設的諸多學科都是為抗美援朝戰爭設立的」。

強烈的使命感和危機感,讓劉帥對學子們提出極高的要求,尤其是高級速成班的學生們,在學完知識後還要進行野外實戰演練。

在劉帥的系統化培養下,一大批學子剛剛畢業就被派往北韓戰場,這其中不乏楊得誌、秦基偉等名將。

在他們出發奔赴戰場時,劉帥還專門交代他們要經常寫信回來,分享前線的作戰經驗和心得[2]。

正是這種前後方密切合作,作戰部隊和軍校相互交流的模式,為我軍軍事理論和部隊戰鬥力的提升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可以說劉伯承元帥雖然沒有親自前往北韓指揮作戰,但他卻為韓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而且為中國軍隊現代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結語

抗美援朝戰役時,毛主席沒讓劉伯承擔任統帥,不是劉帥的實力不能擔任;

只是他的身體情況讓毛主席不敢讓他去,同時軍事學院的建設也離不開劉帥。

最終劉帥也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

不僅源源不斷地給抗美援朝提供軍事人才,而且還大大推動了解放軍的戰鬥力。

[1] 今天,緬懷負傷最多的元帥——「軍神」劉伯承;重慶黨史

[2] 劉伯承創辦軍事學院:新中國軍隊走上正規化;李新市. ·社會科學Ⅰ輯·軍事;·哲學與人文科學·人物傳記·【黨史縱覽】,2012年.12期